国庆金沙大方织金黔西四日游.docx
《国庆金沙大方织金黔西四日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庆金沙大方织金黔西四日游.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庆金沙大方织金黔西四日游
2014年国庆金沙—大方—织金—黔西四日游
2014年国庆长假,幸运!
没有值班,没有加班。
期待中,规划的线路正式进入导航,带着一家子,再拼上三哥家小公主,提着大包细包的行礼,外出跑耍了。
自我感觉从来没有这么疯狂和放肆过,我们打算国庆长假不回家。
10月1日 金沙 金沙新城区
10月1日11点过,在一中门口吃完早饭,动身前往金沙新城区。
金沙,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近年来,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城区就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县委的大蓝图,让N多金沙人津津乐道,胆颤心惊。
杭瑞高速的站口就在新城区,我等进出,总是借路一溜烟,没有真正净下心来近距离感受金沙的大发展。
泰山路连接了老城与新城,黄河大道让新城区一字铺开,西面一直卯上了西洛,杭瑞高速侧面相望,数条分道纵横延伸,这蓝图在山里是很大的了。
未来的县政府、万人高中、金源华府、鸿泰城、义务城,外滩国际等算是散落在蓝图里的明珠,忽明忽暗。
以职教中心和回沙酒业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占地恢宏,是系在黄河大道上的风铃,风吹嗡嗡响。
回沙酒,金沙魂,魂飞魄未散,路上酒香弥漫,依旧熟悉,依旧浓郁。
有人说步子大了,财气散了,新城区几时才能聚集人气;有人说大规划、大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我辈更需努力。
跑着逢山开的路,逢水搭的桥,看着山间飘玉带,平地起高楼,金沙的大发展,在我们的感叹中略收眼底,世人的评说化为一屁股的尾气。
10月1日 金沙 贡茶古镇岩孔
以前,我不太喜欢出行,近年,才试着在下午周末这些出去跑跑,充实了生活,开阔了视野。
9月份,市第八次旅发大会在岩孔贡茶古镇举办,考虑到人多夜深,没有前往。
但听很多人说贡茶古镇非常漂亮。
后有一次开会的机会,我与朋友到了一次岩孔,专程去看贡茶古镇。
我到过的地方很少,喜欢的地方就更少了。
但贡茶古镇,我却是一见钟情,不夸张点说是爱上了这个地方,上次浏览了,这次国庆出行,我仍把她作为一个去处,把我爱的地方推荐给家人。
10月1日2点半,顺着外滩国际城那条道,一直往里延伸,穿过那条不太长的山间油路,岩孔扑面而来,眼前顿觉开阔,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非常强烈。
好一个大田坝,平坦宽广,一条清澈的小河在田野中穿行,高大密集民居顺山脚一直蜿蜒,偶有民居在田坝中的突起处点缀,田边周边的山峰灵动秀气,高低起伏,白云山一反众山常态,巍峨地矗立在岩孔集镇的背后,好一座扎实的靠山,这就是我喜欢的感觉。
岩孔,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古是奢香九驿必经之地,盐茶商贸兴旺,今是金沙的鱼米之乡,板桥葡萄更是闻名,老人们说的大田坝好谈姑娘,应该就是这样的地方。
爱上了岩孔的山,岩孔的田坝,更爱上了贡茶古镇。
贡茶古镇是新的房开项目,好一个宽字了得,好一个古字了得。
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让集镇与田坝隔路相望,宽阔的露天林荫停车场、宽阔的文化广场、宽阔的商业街紧挨大道边,接行中心,广场标志建筑,贡茶古镇牌坊,商业街,无不采用仿古式样修建,古意盎然,让人油然而生回归古代,回归自然感觉。
特别是商业街建筑,共四楼,楼体不高,徽派建筑感觉浓厚,但还未正式出炉。
二楼的阳台造型,如塔如炉如堡坊,激活了整个古镇的古元素,让多少人为之陶醉、迷恋。
站在贡茶古镇仰望,巍峨的白云山如雄狮扑地,据说山高1000多米,山顶有玉皇阁,山腰有财神庙,山脚有观音洞。
神仙保佑,“福地”自然。
我给老婆说:
“我们在这里买套房子哈!
”她说:
“你怕疯喽!
从东片区跑西片区来。
”
10月1日 大方 普底大草原
节假的高速,就是爽,想上就上,想下就下。
下午6点过,顺着杭瑞高速,我们向大方进发,打算在大方过夜,明天再走下一个点。
路上看到了百里杜鹃站口,虽不是花期,索性下站去跑一趟,感受了一下杜鹃大道后折回高速。
从百里杜鹃站口刚上杭瑞,三哥来电,说争取到了时间,与三嫂马上从禹谟起身,与我们在大方会合。
电话中我们商定,把今晚休息地点换在了普底大草原。
我的个去,换休息地点容易,可我已经过了上高速了,要折回得先到大方,跑吧。
天虽已黑,想着明天起来面前就是草原,来回40多公里又算什么。
从高速下站口到普底,还有很长的山间油路,标识不是很清晰到位,一路边问边行进,路过普底百里杜鹃花区,花区油路如网,看到不是季节的百里杜鹃的清静,也想到她在季节上的游人如织,车如流水。
穿过花区,到了普底大草原边的酒店,这里的环境一流的,总算能息脚了,大堂经理给我们介绍了房价,也给我们介绍了大草原,她说:
“普底大草原现在封闭修整了,设施设备全部拆了,再开放是明年五月份。
”
心是有点凉,但无法,不住了!
又扯着一家子回大方,一来一回又是几十公里。
因是晚上,虽未见得草原真面目,但我们还是不灰心,因为一路的标识,路边人的介绍,让我们对大草原依然向往,因为我们还实地做了明年春天游百里杜鹃的攻略。
普底大草原,百里杜鹃,我们明年再相会!
与三哥们在大方碰头已是9点过了。
10月2日 大方 奢香公园
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品尝地方特色小吃。
10月2早晨,我们选择了一家做燃面的早餐店,他们称叫三椒肉沫面,有此地方还叫干拌面。
细面煮好捞起甩干,碗底放上脆哨和青红椒炒的肉沫,甩干的面放在脆哨肉沫上,面上撒辣椒面及佐料,用高温的菜油浇下,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油重无水,味美爽口。
当然,吃燃面,少不了燃面伴侣,一碗特制清热去火的淡汤。
边吃还要边喝,去除了干面干脆哨的燥嘴,滋润了口舌肠胃。
一碗面,一碗汤,回味无穷。
我吃了一碗半,另一半是小朋友没吃完的。
到了大方,想到了大定府,想到了水西,想到了奢香。
奢香公园,就在我们吃早餐的对面,是对外开放的,早晨早锻炼的人特别多。
公园门口牌楼的对联:
驿道起长歌想夫人社稷为怀黎民为念、名园迎远客彰圣地江山如画岁月如诗,读来荡气回肠,点燃关注奢香的丰功伟绩及水西文化激情,宁静演的奢香形象一直在脑海里打转转。
公园里边,山水园林,亭台楼榭,少有奢香标识。
一帮老妈妈在跳乌蒙欢歌,活生生的展现了彝族的文化。
老妈妈们是新学的,基本不会跳,属乱舞型。
我知道三哥两姊妹是会跳的,于是动员他们加入老年队伍,大家牵手一起“阿西里西,丘冬作那的丘冬作。
”看得出,三哥两姊妹跳得很尽兴,跳得很开心,跳得很自信。
三哥早年会跳,跳得很好,迅速成为老年人们的偶像,直至我们走时,老妈妈们还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邀请再跳和明天再来。
下梯步时,儿子见到了一女交警,很崇拜。
我们邀请了女警官与儿子合影,这让小家伙得瑟了很久。
10月2日 大方 慕俄格古城
慕俄格古城,现在大方最吸引人的地方。
奢香故里,古彝圣地。
10月2日上午11点过,我们一行坐观光车直达慕俄格古城。
慕俄格是彝语,意为天下君王居住的地方,后逐渐演变为地名,也就是现在的大方县城所在地。
慕俄格古城,即贵州宣慰府,是贵州宣慰使霭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即历代贵州宣慰使处理政务的官府。
原始建筑毁于明、清战乱,如今,气势辉煌的“一场八院九层”贵州宣慰府已于2009年建成,随即投入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从此声名远扬。
慕俄格古城,背靠云龙山,面临螺丝塘,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一场八院九层”分级跃上,梯级递进。
整个建筑威严雄伟,不失王者风范。
水西彝族崇龙尚虎,是龙虎之帮。
壁柱棱檐,随着可见太阳、葫芦、龙腾虎跃、龙吻虎脊、虎跃鹿奔、牛角虎望等穿花或造型,无不体现彝族“龙虎文化”的特色。
各层大殿两侧都有月亮门,连通八院,小巧别致,让人不失亲切感。
所有殿堂内饰,主色调是红色、黑色和黄色,饰物多以漆器为主。
漆器是大方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开始生产于明朝洪武年间,明清时代,曾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
据说那时的大定府家家户户会做漆器,故大定府又有“漆城”、“国漆之乡”美誉。
每个大厅的案桌上都放有一个红黄黑三种颜色搭配的壶状器物,之前我还以为是焚香的神器,后来才知道是彝族咂酒壶。
现在大方境内漆树还很多,上次我们去雨冲,就碰见了专门割漆的老哥,他说有人专门从他们手上收购土漆,价格不匪。
至于现在还有多少人从事漆器加工,没有官方数据统计,很多漆器店里经营的漆器,太过鲜活逼真,是不是真正的手工制作就不知道了。
我相信,现在真正手工制作的漆器一定不匪。
据记载,九间大殿功能分别为:
第一层为护卫部,第二层藏戈房,第三层为王府服务人员住所,第四层帐房,第五层接待厅,第六层议事厅,第七层宰相厅,第八层王殿,第九层为歌舞堂及王室祖先灵堂。
忍不住好奇,背着值勤人员,我也悄悄跑到君王座上坐了一把。
我知道这是不文明的,正好此举让我走到哪里都提醒要做一个文明游客。
60元的通票,玩转慕俄格。
古彝文明和水西文化,底蕴深厚,又岂是我等一时半会儿能消化。
小孩子们无心静观细赏,注意力被广场上的太空船,爬天梯、碰碰车等新型游乐场所吸引,玩得不变乐呼。
为了给三哥家小公主照几张彝族小公主的靓照,三嫂特意租了一套彝族少女服装给小公主装着游古城,也不知什么地方不合心意,一直那小脸都是绷着的,还好在后来还衣服时,感受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及“鬼屋”阴森恐怖,才面带微笑,笑出来声音。
最具创意的,我认为是那三个一丈多高而且很苗条的充气人,在气流强弱交替下,或仰或伏,或伸或曲,做着随意的霹雳舞动作,算是古城给游客的欢迎仪式吧。
下午两点过,带着古城给我们的震憾,我们在护城河边的小吃店里品尝了拱底烙锅烙出来的大方豆干和洋芋,一个人开了瓶碑酒,为大方干杯,为慕俄格古城干杯。
10月2日 大方 奢香博物馆
“走进大方,就走进了一部厚重的历史,这部历史叫‘水西’……”有文章这样描绘水西文化之于大方是怎样一种概念。
而今,这部历史由奢香夫人“代言”。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走进了奢香博物馆,正值桂花开放的季节,桂花香气扑面而来。
进门便是洗马塘,前边矗立着奢香高大的铜雕像,她身披披风,手握长刀,栩栩如生、气宇轩昂,再现了这位600年前身居边陲却胸怀远大的彝族女政治家的英姿风采。
她也仿佛向人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
奢香,彝名舍兹,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川南彝族土司永宁宣抚司(今四川叙永)扯勒部君长家庭。
彝族恒部扯勒君长奢氏之女,很受人爱戴。
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14岁时嫁给贵州宣慰使陇赞·霭翠为妻。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霭翠病逝,因其子年幼,奢香毅然克忍居孀抚孤之痛,袭其夫霭翠贵州宣慰使职。
在摄政的15年间,她开置了龙场九驿,引进先进文化,技术,接纳汉儒,兴办宣慰司学,奖励耕织,倡导各民族平等共存,反对滋扰分裂,审时度势,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奢香夫人积劳成疾而与世长辞。
明太祖朱元璋谥封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朝廷遣使祭之”,钦差择地“葬大方城北云龙山下”。
正因为奢香夫人功勋卓著,虽然她是永宁人,但不影响当地人爱她,爱得那样亲切和深远。
陈列馆是一座具有彝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形式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
白石堡坎,青砖墙面,青瓦屋顶,红漆廊柱、雕花门窗、牛脚斗拱不表。
博物馆展馆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现了奢香成长、摄政及功勋,第二部分展现的是彝族的发展史以及水西文化。
实物陈列、幻灯片展示,古彝文明、水西文化和奢香夫人卓著功勋在我们匆匆的脚步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为之前对这些不甚了解,后来再看电视剧《奢香夫人》时,才稍有对应,就连早前流行甚至能哼上几句的《奢香夫人》这首歌,后来也是周老师推荐才知道歌名及歌颂的是谁。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能告诉我 ,可是苍天对你在呼唤……”轻快的节奏,后来在我的办公室里响了好久。
里边一处处标识或典故,让我深深着迷。
沿博物馆左上侧小路,穿过节孝坊,一个庞大的墓出现在眼前,圆柱形,有浮雕,奢香夫人长眠于此。
XX了一下:
修葺后的奢香墓,在规模和结构上恢复了原貌。
墓葬围石封土,高4.5米,直径6米;采用须弥座式,分9盘围石安砌,墓前依地形筑砌两道堡坎平台第一平台中轴线上立墓碑1块,碑面刻彝、汉文合璧的“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字,背面刻《奢香夫人赞》五言诗,共248字。
第一平台前,左右为石狮1对;平台前的神道立有华表1对,上为云鹤高浮雕,顶为坐兽。
墓地四周为仿古马前汉墙圈围环护,内有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树草坪,构成可供游息欣赏的幽雅环境。
遗憾的是,没有认真记下《奢香夫人赞》这首五言诗,后来在网上也没有找到。
博物馆里,搬来了已损毁的古驿道上的大理石,还原成了古驿道,凹凸不平,有些石头面上依稀可见的马蹄印,让人不禁对当时的盐茶古道浮想联篇。
奢香夫人去了,她却活在后人的心中,活得那样真实自然。
龙场九驿、绣花崖、朵妮桥、访马店、一碗亭等让后人津津乐道。
顺德路上的金门、银门、铜门一扫而过,斗姆宫,据说是一寺庙,不去了。
晚上九点过,我与三哥溜达着领略了大方的夜景,专门找到了夜市,认真品尝了大方的特产——咂酒、也叫水花酒、biangdang酒。
后遇大方胡老师,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咂酒的制作过程及喝法。
据说清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领兵入黔,路过大方时,在与六寨苗族同胞欢聚共饮咂酒,即席作诗一首: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进黄河水倒流。
”
此刻我才知慕俄格古城大殿上的那个如焚香的器物是咂酒壶,款待贵客时,大家用嘴咂着喝酒,一般一个人要整三五斤。
不得不为那时的人诚信点个赞,喝的都是良心酒。
看了一天,晚上睡得很好!
10月3日 织金 织金洞
早上八点过起来,收拾行礼,速杀织金洞。
沿贵毕高速在黄泥塘下站,往东南方向要经过鸡场、茶店、八步等乡镇,才能到达织金洞。
一直以来,大方一带的皱椒,是老婆炒菜所爱,茶店的路边,终于在农户家买到如意的皱椒,回家我也有口福了。
途中见到了我计划了很久的支戛阿鲁湖,山水相连,山青水秀,碧蓝的湖水如玉,不知是谁流下忧郁的泪。
支嘎阿鲁湖原名水西湖,被称为贵州第一湖。
关于这个拗口的名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支戛阿鲁,是彝族的神王,其余的大家XX。
由于行程安排是先看织金洞,所以大家在湖边流连拍照,三哥在路边买了些湖里胜产的白鲢子鱼炸成的椒麻鱼分发给大家后,匆匆上路。
对织金洞,过去虽然不是一无所知,但实在知道得太少,突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
大!
我想,洞里无非是石笋、石柱、石幔、石花。
洞子大一点,这些东西多一点,并不能具备强烈的吸引力。
织金洞处于苗族聚居地区,旧名打鸡洞,传说是苗族杀鸡祭神的地方。
织金洞的现名取的是所在县的名称。
她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天下第一洞”、“洞天福地”、“洞中王”、“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等美誉,相信她会带给我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到了织金洞,车流人流如织。
我们售票大厅外与三哥的岳父一家汇合,三家人一起进洞。
三嫂曾经来过一次织金洞,这次算是故地重游了,我们在双重导游的带领下,在洞里边走边看,边拍照边赞叹。
沿着修筑好的道路,在导游与提示牌的指引下,在洞里用了两个半小时,走了6.6公里,出洞后的感觉,凝结为一个字:
值!
织金洞绝不是浪得虚名。
织金洞的大,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她是包容丰富的大。
据导游介绍,全洞包括高高低低11个大厅47个厅堂,以蜿蜒曲折的通道相连,步转景移,一厅一个特色,我相信我们没有走完。
因为有很多去路被控制,如织的游人只能按既定路线缓慢移动,虽然人在洞中行走比较慢,仍然有目不暇给之感。
织金洞中溶岩堆积物品种齐全,有40多种形态,被称为岩溶博物馆。
有的一柱擎天,高达20米,也有手掌一般大的小石笋、小石蘑菇,更有茸茸的石针,倒插在石田里,宛如新栽秧的稻田。
那些石柱,有的如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有的如层层伞盖的雪松,有放大千倍的松球,有迎风招展的石旗,有一道道石边坝再现黄龙胜景的小溪,有向四外卷曲生长的玉玲珑,有高达17米的霸王盔,有根根中空的石管,有透明的石指,有声音清脆的石琴石鼓,有在水塘中展开的片片莲叶,有倒挂的石琵琶,至于各种唯妙唯肖的拟人拟兽形态更是数不胜数。
令人不能不叹为观止。
洞中的美不是我的拙笔所能形容的,途中与一个驴友交流,他说看了这么多洞,只有织金洞是最有价值的最不失望的,才知道什么叫洞。
出洞时也是中午1点过,,虽然腰酸腿软,心中依然震憾。
织金洞的奇景,是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的杰作。
导游指着远处的大山介绍,那些山下,依然如我们走过洞的一样,但未开发,留给后人。
导游还说:
洞里的钟乳石每年只能生长1—2毫米,然而要破坏这种历经数十万年才能形成景却是很容易的,大家看看庭院里有假山就知道了。
织金的县名取的是秋收季节,谷物如金,把大地织成一片金黄之意。
织金洞旅游,应该可以为织金织成更灿烂的金色明天。
10月3日 织黔路上
在织金吃了中饭,赶往下一站,洪家渡。
跑了一段织黔高速,在沙井下站,后经羊场、五里、沙窝到了黔西。
中间有插曲,目的地是洪家渡,支嘎阿鲁湖的下游,我们三家打算去好好感受一下湖上风光,玩哈水,捉哈鱼,但因在五里把路分错了,杀到了沙窝才反应过来,不想走回头路了。
地图上显示前边有柯家海子,于是想看不了一处看一处,能上地图应该都不错。
而且柯家海子在我心头也植根多年,未曾谋面。
哪曾想等我们赶到柯家海子旁,沮丧透顶,几个大堰塘,杂草丛生,之前是搞农家乐的,现在一片荒芜。
柯家海子,我算是认识你了!
大家经不起折磨,没有了游玩的兴致。
由于三哥家三哥家有事,故他们随行成员走了几个,留娃与娃他妈与我们一起继续游玩。
没有看点,人员分流,大家也累了,于是赶往黔西打店休息。
10月3日 黔西 红林
黔西是我的根据地,我曾在黔西读师范三年,很有感情。
到黔西应该是四五点钟吧,三哥在黔西保养车子,我家按之前的安排,看看部分同学朋友,电话联系下来,光兴好像是去六枝了,龚俊去西双版纳了,幸好白友元在,不是我专程为他们带的禹谟醋还得原原本本的拖回去。
红林,友元的地方,我也念念不忘,那里有白友元、有原战斗机液压件厂、有好吃的臭豆腐。
读书时与白友元去过红林,毕业去过,近段时间也去过。
到了红林,我先当导游,指着一排整齐而破败的高楼,一棵棵高大的法国梧桐……为老婆介绍了啊些年生红林原战斗机液压件厂的红火,我们还到了厂所在的大山洞前感受了大概,然后又折回街上与白友元碰头。
寒喧过后,白友元家没做饭,安排到不远的西溪吃鱼。
临走时,他又到我们曾喝酒吃豆腐那家买了许多臭豆腐放我车上,让我带回金沙。
说的德承兄在黔西,但反复联系,他因有事在身也未能来。
西溪,跑了很远才到,以前贵毕路就要从西溪过,因为是晚上,赏不了西溪风景,只能感受河边店家生意不错。
店家问几个,我们说六个,店家抓了一条六斤的新鲜鲤鱼,一刀拍下去,我才想到出问题了。
六个人,两个娃和两个妇女都不太吃鱼,就我与白友元吃,六斤怎么消受得了,但又无法,唉!
边吃边聊,都不喝酒,但还是开了一瓶啤酒助兴。
鱼很香,野生鱼就是不同。
不太吃的也吃了很多,我们爱吃的,更是不用说,我连米饭都没有吃一粒,吃得撑得。
最后还是剩了很多,好可惜啊!
暴殄天物啊!
对不起友元兄的一片盛情。
从西溪回来的路上遇上了交警查车,幸亏我们没有喝酒,也幸亏协警没有细看我的车牌,万幸!
没有在红林息,沿路赶回黔西县城,一天下来,脚软肚胀,正好洗洗睡觉。
10月4日 黔西 化屋苗寨
以前在网上备课时,曾关注过较远西江苗寨,也关注过大关的化屋苗寨,苗族风情是啥样,还没有真正感受过。
早上八点过起床,两家人又向化屋苗寨进发。
由于对路不熟,三哥走对了路,出县城,过大关、新仁就到了三岔河畔的化屋苗寨;我却沿贵毕高速杀到钟山才知不对劲,又经钟山、大关、新仁才到河边。
虽然走了转路,但我们把《我在梵净山下等你》开得老响,在山间一路逛飚,很拉风,很带劲,车上三个小朋友也被感染了。
我想,回去后我一定要下很多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在车上。
化屋苗寨是乌江源百里画廊边上的一颗明珠,是民进中央对口帮扶的点。
翻过那道标致性的牌坊大门,山势直下,下见大河,站在半山,俯瞰三岔河,山高水低,山青水秀,山陡水平,山绵绵水连连。
顺着曲折而下的油路到了河畔,就是化屋苗寨所在。
XX了一下:
化屋苗寨地处黔西、织金、清镇三县市交界的三岔河畔,素有“鸡鸣三县”之称。
这里的苗族为“歪梳苗”支系,当地苗民之间用苗语交流,对外以川滇黔方言交流。
化屋苗寨的苗族妇女多在耳畔发髻上斜插一把木梳,由此得名“歪梳苗族”。
歪梳苗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当地妇女的头饰打扮,他们的头饰是用1斤羊毛抡成细毛线并染黑,连同头发一起,挽成直径约1尺的盘型髻盘于头顶,略向后垂,左侧插一木梳。
当然,随着社会的演进,这种略显笨重的头饰已经逐步简化了。
我在路边见到一些本地的中年妇女,她们只在头上插一把梳子,这应该是方便与传承的两结合。
说实话,化屋苗寨,没有苗族特色,如礼仪、民居、服饰、表演等,只有一个很大的广场,立了一个牛与鼓的标致建筑,再无其它,广场无人管理,卫生较差,车辆乱停乱放,没有苗族特色可看,广场边的小馆子生意却不错,因为可以吃新鲜河鱼,有野生的中华鲟,野生的哦,有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鳜鱼,活虾黄腊丁鲫鱼这些就不说了。
也是吃饭时,我们在码头选了三斤鳜鱼开饭,厨师手艺虽不行,但鱼汤依然很鲜美。
接下来上船游乌江,一人20块,顺河而上,两岸青山相对出,一般艘客船驶过来,尽情欣赏乌江画廊鬼斧神工,感叹山高人家险,水流岁月长。
很想在河边半山的人家逗留,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甚至煮顿饭吃。
很想跟着划小木船的打鱼人一起去撒网,收网,取鱼……
印象很深刻的是苗寨对面崖上的一造型,很特别,我为其取名为蛤蟆望江,相传从前有只蛤蟆想游江过苗寨来吃这边的灵芝,但到得岸边,原来齐山的江水突然到现在的水位,蛤蟆不敢跳下来,就在山边蹲守,等待水位还原。
哪曾想,N多年过去了,水位没有还原,蛤蟆变成了石头,依然守望着苗寨的石灵芝。
这只是我的遐想。
本地人给它一个名字,要正统得多,叫大鹏展翅,但这个名字只有站在苗寨才有体会。
苗寨把我们忽悠了,但乌江百里画廊让我们目不暇接。
回家的路上,我们依然把音量开到最大,让美妙的音乐在山间流淌。
从化屋回到黔西,我们对直杀金沙,回家了,回禹谟协兴了。
尽管没有实现国庆不回家的愿望,但玩了这么几天,足够了;虽然没有去到织金古城、洪家渡,留点念想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