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615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x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M.D.)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2006年6月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在山东大学规定的核心期刊(B类以上,含B类)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著(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培养年限:

3年,其中学位课程学习至少半年时间,从第二学期开始进入导师所在科室,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临床实践和科研论文的撰写。

三、培养办法与要求:

(一)第一阶段(课程学习阶段)半年:

本阶段首先集中学习课程半年(无假期)。

修满本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规定学分。

具体学分要求:

在申请学位前至少修满13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9学分。

课程设置如下:

(1)必修课程:

包括学位公共课和学位专业课

①学位公共课(6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54学时2学分

第一外国语108学时3学分

专业外语1学分

②专业课(各专业课设置,见附表1)3学分

(2)、专业选修课(供各专业选修课程,见附表2):

不少于2门,不少于4学分

(二)第二阶段(临床实践及科研论文撰写阶段):

此阶段为2.5年。

要求每位申请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至少有一年时间在本学科专业(二级或三级学科)内的各研究方向轮转工作,同时完成专业课专业外语的学习;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讲授部分临床辅导课;承担本专业一定的门、急诊工作。

其余的时间随导师工作,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专科培训,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在此基础上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

四、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在临床工作中,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并以临床医疗、实践理论或新技术研究为课题,利用已有的研究手段进行临床应用和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从中学会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并能结合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在山东大学规定的核心期刊(B类以上,含B类)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著(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2、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1、专业课、专业外语考试与科研开题工作:

在第二学年第1学期,由医学院统一组织博士生中期考核工作,包括组织政治思想考核、综合素质测试、专业课和专业外语的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科研论文开题工作。

开题时间满一年者才有资格申请论文答辩。

2、临床技能的考核工作:

在第三学年第2学期医学院统一组织成立博士生考核委员会,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标准》,负责对博士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的考核,临床能力考核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研究生将延期毕业,并不准进行论文答辩。

 

附表1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设置

专业及学科名称

课程代码

专业及学科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人

统一考试时间

内科学(心血管病)

D060021

心脏病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内科学(血液病)

D060022

血液病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内科学(呼吸系病)

D060023

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内科学(消化系病)

D060024

消化病诊治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

D060025

内分泌与代谢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内科学(肾病)

D060026

肾病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内科学(传染病)

D060028

传染病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内科学(风湿病)

D060027

风湿病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儿科学(内、外)

D060029

儿科学(内、外)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老年病学

D060030

老年病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神经病学

D060031

神经病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D060032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皮肤病与性病学

D060033

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D060034

影像医学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临床检验诊断学

D060035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外科学(普外)

D060036

普外科学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外科学(骨外)

D060037

骨外科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外科学(泌尿外)

D060038

泌尿外科学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外科学(胸心外)

D060039

胸心外科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外科学(神外)

D060040

神经外科学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外科学(整形)

D060041

整外科学形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外科学(烧伤)

D060042

烧伤外科学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妇产科学

D060044

妇产科学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眼科学

D060045

眼科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耳鼻咽喉科学

D060046

耳鼻咽喉科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肿瘤学

D060047

肿瘤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D060048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麻醉学

D060049

麻醉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急诊医学

D060050

急诊医学研究进展

3

2-3

导师组

3学期

附表2.医学院供各专业研究生选修的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总学

时数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学分

授课学期

开课单位

C060008

C++语言程序设计

硕/博

40

20

20

1.5

1

医学工程教研室

C060003

医学电子学基础

硕/博

54

40

14

3

1

医学工程教研室

C060009

医用微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硕/博

54

36

18

3

2

医学工程教研室

C060010

医学信号检测分析

硕/博

55

40

15

2.5

2

医学工程教研室

C060005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硕/博

42

30

12

2

1

医学工程教研室

C060015

医学分子遗传学

硕博

36

36

 

2

2

遗传学教研室

C060017

医学细胞遗传学

硕博

54

33

21

3

2

遗传学教研室

C060016

分子遗传学技术

硕博

27

 

27

1.5

2

遗传学教研室

C060023

细胞生物学

硕博

27

27

 

1.5

1

生物教研室

D060004

细胞生物学技术

博士

40

20 

20

1.5

1

生物教研室

C060035

胸部应用解剖学

硕博

30

10

20

1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42

腹部应用解剖学

硕博

35

17

18

1.5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36

五官应用解剖学

硕博

60

30

30

2.5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40

颅脑应用解剖学

硕博

50

30

20

2.5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37

四肢与脊柱应用解剖学

硕博

45

20

25

2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39

盆会阴应用解剖学

硕博

40

20

20

1.5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43

断层解剖学

硕博

72

54

18

3.5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41

淋巴学

硕博

45

30

15

2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44

中枢神经应用解剖学

硕博

40

35

5

2

2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38

神经生物学

硕博

60

48

12

2.5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45

神经培养技术

硕博

25

10

15

1

1

人体解剖教研室

C060013

人体胚胎学

硕博

36

36

 

2

2

组胚教研室

C060014

医学超微结构基础

硕博

60

32

28

2.5

2

组胚教研室

C060024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

博士

30

30

 

2

1

微生物教研室

C060025

医学分子病毒学

硕博

30

30

 

2

2

微生物教研室

C060026

分子病毒学实验技术

硕博

45

 

45

1.5

2

微生物教研室

M060004

医学免疫学

硕博

36

36

 

2

2

免疫学教研室

C060048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硕博

45

 

45

1.5

2

免疫学教研室

C060047

基因工程学

硕博

36

36

 

2

1

免疫学教研室

C060046

基因工程实验技术

硕博

45

 

45

1.5

1

免疫学教研室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总学

时数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学分

授课学期

开课单位

D060007

医学分子免疫学

博士

36

36

 

2

1

免疫学教研室

C060028

医学分子生物学

硕博

36

36

 

2

2

生物化学教研室

C060029

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硕博

36

 

36

1.5

2

生物化学教研室

C060052

蛋白质工程与蛋白质组学

硕博

36

36

 

2

2

生物化学教研室

D060005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博士

36

36

 

2

1

生物化学教研室

D060009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博士

40

40

1.5

1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C060053

心血管病理生理学

硕博

36

20

16

1.5

2

病理生理教研室

D060011

分子病理生理学实验技术

博士

28

4

24

1

1

病理生理教研室

C060033

呼吸生理学

硕博

18

18

 

1

1

生理教研室

C060032

神经科学

硕博

36

36

 

2

1

生理教研室

C060030

循环生理学

硕博

18

18

 

1

1

生理教研室

C060031

消化生理学

硕博

18

18

 

1

1

生理教研室

C060034

现代电生理实验技术

硕博

36

 

36

1

2

生理教研室

M060003

医学心理学

硕士

48

48

3

1

心理教研室

C060027

实验核医学

硕博

60

36

24

2.5

2

同位素实验室

C060019

心血管药理学

硕博

45

36

9

3

1

药理教研室

C060020

化学治疗学

硕/博

36

36

 

2

1

药理教研室

M069014

神经药理学

硕博

36

36

 

2

2

药理教研室

C060021

免疫药理学

硕博

36

36

 

2

2

药理教研室

C060054

肿瘤病理学

硕博

36

36

 

2

1

病理学教研室

C060055

实验病理学

硕博

56

28

28

2

2

病理学教研室

C060050

人体寄生虫学

硕/博

36

36

 

2

2

寄生虫学教研室

C060049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硕/博

36

 

36

1

2

寄生虫学教研室

C060061

临床免疫学

硕博

40

36

4

2

1

省立医院

M060009

行为医学

硕士

36

36

 

2

1

精神病学教研室

C060059

危重病医学

硕博

30

30

 

1.5

1

齐鲁医院

M060010

高级临床生化理论及技术

硕博

48

48

 

2

1

齐鲁医院

C060058

临床心脏病学

硕博

30

30

 

1.5

1

齐鲁医院

M060011

肿瘤治疗学

40

40

 

2

1

齐鲁医院

C060060

胸部影像诊断学

硕博

30

30

10

1.5

1

齐鲁医院

C060057

腹部影像诊断学

硕博

40

40

2.5

1

齐鲁医院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总学

时数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学分

授课学期

开课单位

M060013

头颈神经影像诊断学

30

20

10

1.5

1

影像所

M060012

骨骼肌肉影像诊断学

40

30

10

2

1

影像所

M069024

医用实验动物学

硕博

36

20

16

1.5

2

实验动物中心

D064033

临床流行病学

硕博

50

35

15

2.5

1

流行病学教研室

D064005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SAS软件

硕博

54

34

20

2.5

2

统计学教研室

D064011

酶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理论和实验技术

硕博

70

40

30

3

1

毒理教研室

MP64001

医学统计学

硕博

72

72

 

4

1

统计学教研室

MP60001

医学文献检索

硕士

36

 

36

1

1

图书馆

MP9102*

第二外国语

硕博

72

72

 

2

3

外国语学院

C060022

临床药理学

硕博

36

36

 

2

1

药学院

DP91001

第一外国语

博士

180

180

 

4

1

外国语学院

DP0900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博士

54

54

 

2

1

马列教学部

 

第一章内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知识

1.掌握一般疑难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对本专业某一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

3.熟悉本专业目前国内外最新进展。

4.其余见各三级学科具体要求。

(二)临床技能

掌握三级学科具体要求,并对某一类疾病的检查、诊断或治疗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组织管理能力

申请博士专业学位者需担任住院总医师至少半年,并完成住院总医师职责:

(1)全面了解本病区病人的病情和组织处理某些疑难症及危重病人。

(2)协助科主任负责科内医疗、教学工作、管理及组织院内会诊。

(3)指导下级医师诊治、抢救病人、查房、书写病历,并组织有关病例讨论。

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掌握

(1)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心包病、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人工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心血管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临床技能

l.掌握

(1)典型常见心脏杂音的听诊。

(2)心脏超声检查和诊断。

(3)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方法。

(4)中心静脉压测定。

(5)一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

(6)能独立主持和组织心肺复苏抢救。

2.熟悉

(1)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器安放,左心导管检查和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

(2)心内电生理检查。

(3)心脏永久性起搏术。

(4)起搏器故障处理。

(5)射频消融术,PCI术和球囊扩张介入治疗技术。

内科学(血液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红细胞生理特性,铁代谢,血红蛋白合成。

(2)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及分子遗传学分型诊断;化疗策略的改进;骨髓移植的适应证及时机。

(3)淋巴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分类、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临床分期、放疗和化疗的适应证与治疗新进展。

(4)过敏性紫癜及DIC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

(5)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迸、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6)骨髓以及其他造血器官的解剖和生理功能;血细胞生成及造血调节。

(7)血液病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的新进展,如新抗肿瘤药物、细胞生长刺激因子等。

(8)血浆置换、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及输血反应的处理。

2.熟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骨髓移植术。

(二)临床技能

1.掌握胸骨穿刺术、骨髓活检术。

2.熟悉血片,骨髓片和淋巴结穿刺涂片、印片的阅片及分析技术。

内科学(呼吸系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肺炎的病原诊断及治疗。

(2)胸腔积液与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处理。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4)咯血的鉴别诊断及处理。

(5)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6)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7)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8)弥漫性肺部疾病、肺部球形病灶的鉴别及处理。

(9)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处理。

(10)COPD的诊治。

(11)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处理。

2.了解

(1)肺循环疾病、肉芽肿性肺疾病。

(2)临床药理、临床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2)无创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术、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

(3)正确阅读常见病的X线胸片及胸部CT片、MRI。

(4)独立组织大咯血的抢救和呼吸衰竭的抢救。

2.熟悉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活检。

(2)睡眠呼吸障碍的检查方法。

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肝占位的鉴别诊断。

(2)腹痛的鉴别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方法。

(3)黄疸的鉴别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方法。

(4)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

(5)消化道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6)慢性腹泻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病因。

(7)慢性腹痛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病因。

(8)消化性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2.熟悉消化系统疑难重症,如Vip瘤、卓-艾综合征、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等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腹部B超操作技术、肝穿刺。

(2)胃镜检查。

2.熟悉结肠镜、腹腔镜等检查手段、胃肠动力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

(2)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

(3)垂体生长素瘤、泌乳素瘤、席汉综合征。

(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低减症。

(5)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6)痛风。

(7)肥胖症。

(二)临床技能

l.掌握内分泌各种腺体的功能试验的方法、应用范围及结果判断。

2.掌握放免酶联免疫测定技术。

3.能正确迅速处理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低血糖昏迷、嗜铬细胞瘤危象、粘液性水肿昏迷及高血钙、低血钙危象。

内科学(肾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掌握

(1)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预后、诊断方法及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治疗方法。

(2)肾小管疾病的诊断方法、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3)肾性高血压的诊断治疗。

(4)复杂、疑难条件下的血液净化治疗。

(5)重症原发、继发肾小球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6)肾间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7)肾血管病及遗传性肾脏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8)肾脏疾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及肾移植的内科问题。

(9)熟练掌握与肾脏病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初步治疗。

(二)临床技能

1.掌握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血透、腹透)。

2.熟悉肾活检,标本处理及病理诊断。

3.能正确阅读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及血管造影等。

内科学(风湿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掌握

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如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复发性多软骨炎、成人斯蒂尔病、儿童风湿病和痛风及骨关节病。

(二)临床技能

掌握

(1)关节穿刺、关节液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自身抗体如ANA、抗ENA、类风湿因子、HLA-B27、抗磷脂抗体、ANCA等检测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内科学(传染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发热、休克、腹泻、黄疽的鉴别诊断。

(2)常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临床应用。

(3)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4)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其急救和防治原则。

(5)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管理原则。

(6)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斑疹伤寒、恙虫病、钩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败血症、疟疾等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

2.熟悉

(1)临床微生物学和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基本知识。

(2)囊虫病、血吸虫病。

(3)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

(二)临床技能

l.掌握重型肝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