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234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docx

临床免疫学检查病原生物学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机体自我识别和对抗原性异物排斥反应的一门科学。

现代免疫学认为:

人体内存在一个负责免疫功能的完整的解剖系统棗免疫系统,与神经和内分泌等其他系统一样,这个系统有着自身的运行机制并可与其他系统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总的生理平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生理功能。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fence)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异物的能力。

这是动物藉以自净、不受外来物质干扰和保持物种纯洁的生理机制。

这种功能一是抗感染,即传统的免疫概念;二是排斥异种或同种异体的细胞和器官,这是器官移植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这种能力低下时机体易出现免疫缺陷病,而过高时易出现超敏反应性组织损伤。

2.免疫自稳(immunololgicalhomeostasis)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的能力,这是机体藉以维持正常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

这种自身稳定功能失调时易导致某些生理平衡的紊乱或者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surveillance)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机体藉以监视和抑制恶性促瘤在体内生长。

一旦功能低下,宿主易患恶性肿瘤。

近几十年来,免疫学以其辉煌的成就令人瞩目,免疫学技术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医学和生物学各领域的研究,并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目前,免疫学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带头学科之一。

第一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通常是指一组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

Ig由浆细胞产生,存在于血液和其他体液(包括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还可分布在B细胞表面。

Ig的结构具有不均一性,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多数Ig具有抗体活性,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并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一)IgG

IgG为标准的单体Ig分子,含1个或更多的低聚糖基团,电泳速度在所有血清蛋白中最慢。

IgG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具有吞噬调理作用、中和毒素作用、中和病毒作用、介导ADCC、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并可透过胎盘传输给胎儿;IgGFc片段可结合类风湿因子及其他抗γ球蛋白抗体,致敏异种(豚鼠)皮肤;还有抗核抗体、抗Rh抗体、肿瘤封闭抗体等均属IgG;因而IgG有多能免疫球蛋白之称。

IgG合成速度快、分解慢、半衰期长,在血内含量最高,约占整个Ig的75%;各亚类所占比例大约为:

IgG160%~70%,IgG215%~20%,IgG35%~10%,IgG41%~7%,各亚类的比例随年龄及遗传背景而有变化;同时各亚类的生物学和免疫学性质也不尽相同。

(二)IgM

IgM为五聚体,是Ig中分子最大者。

分子结构呈环形,含一个J链,各单位通过μ链倒数第二位的二硫键与J链互相连接。

从化学结构上看,IgM结合抗原的能力可达10价,但实际上常为5价,这可能是因立体空间位阻效应所致。

当IgM分子与大颗粒抗原反应时,5个单体协同作用,效应明显增大。

IgM凝集抗原的能力比IgM大得多,激活补体的能力超过IgG1000倍;由于吞噬细胞缺乏IgM的特异受体,因而IgM没有独立的吞噬调理作用;但当补体存在时,它能通过C3b与巨噬细胞结合以促进吞噬。

虽然IgM单个分子的杀菌和调理作用均明显高于IgG抗体,但因其血内含量低、半衰期短、出现早、消失快、组织穿透力弱,故其保护作用实际上常不如IgG。

血型同种凝集素和冷凝集素的抗体类型是I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脐血中若IgM增高,提示有宫内感染存在。

在感染或疫苗接种以后,最先出现的抗体是IgM;在抗原的反复刺激下,可通过Ig基因的类转换而转向IgG合成。

当分泌物中IgA缺陷时,IgM也和IgA一样可结合分泌片而替代IgA。

IgM也是B细胞中的主要表面膜Ig,作为抗原受体而引发抗体应答。

(三)IgA

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类型。

大部分血清IgA为单体,大约10%~15%为双聚体,也发现少量多聚体。

IgA功能区的分布与IgG十分相似,两个亚类(IgA1和IgA2)的最大差异在铰链区。

IgA2缺少H-L链间二硫键区域,容易被解离分开。

从含量、稳定性和半衰期看,血清型IgA虽不如IgG,但高于其他类Ig。

IgA可以结合抗原,但不能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因此不能象IgG那样发挥许多的生物效应,所以过去曾误以为血清型IgA的意义不大;近年的研究发现,循环免疫复合的抗体中有相当比例的IgA,因而认为:

血清型IgA以无炎症形式清除大量的抗原,这是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非常有益的免疫效应。

分泌型IgA(SigA)为双聚体,沉降系数11S,分子量400kD。

每一SigA分子含一个J链和一个分泌片(图2-4)。

α链、L链和J链均由浆细胞产生,而分泌片由上皮细胞合成。

J链通过倒数第二位二硫键将2个IgA单体互相连接;结合分泌片后SIgA的结构更为紧密而不被酶解,有助于SIgA在粘在粘膜表面及外分泌液中保持抗体活性。

外分泌液中的高浓度IgA主要为局部合成,特别是在肠相关淋巴样组织(GALT)内。

分泌型IgA性能稳定,在局部浓度大,能抑制病原体和有害抗原粘附在粘膜上,阻挡其进入体内;同时也因其调理吞噬和溶解作用,构成了粘膜第一线防御机制;母乳中的分泌型IgA提供了婴儿出生后4~6月内的局部免疫屏障;因此常称分泌型IgA为局部抗体。

(四)IgD

IgD的分子结构与IgG非常相似,有明显的铰链区,其蛋白质高度糖基化。

IgD性能不稳定,在分离过程中易于聚合,又极易被酶裂解。

虽然有些免疫应答可能与特异性IgD抗体有关,但它并不能激活任何效应系统。

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过敏反应病患者血中存在IgD类抗核抗体或抗青霉素IgD抗体。

正常人血清内IgD浓度很低,但在血循环内B细胞膜表层可检出IgD,其功能主要是作为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

在B细胞发育的某些阶段,膜IgD的合成增强。

大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B细胞表面带膜IgD,并常同时有膜IgM。

(五)IgE

IgE为单体结构,分子量大于IgG和单体IgA,含糖量较高,ε链有6个低聚糖侧链。

象IgM一样,IgE也有5个同源区,CH2功能区置换了其他类重链的铰链区。

正常人血清中IgE水平在5类Ig中最低,分布于呼吸道和肠道粘膜上的IgE稍多,可能与IgE在粘膜下淋巴组织内局部合成有关。

IgE水平与个体遗传性和抗原质量密切相关,因而其血清含量在人群中波动很大,在特应性过敏症和寄生虫感染者血清中IgE水平可升高。

IgE不能激活补体及穿过胎盘,但它的Fc段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因此又称亲细胞抗体。

第二节血清补体检测

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加上其调节因子和相关膜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反应系统棗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病理性反应,是体内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和放大系统。

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之一。

补体系统活化可以溶解细胞,在活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复合物及某些片段也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所以补体系统结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参与机体的防御效应和自身稳定,亦可引起免疫损伤。

(一)溶细胞作用

不论何种途径活化,补体系统都能对其粘附的细胞产生溶解作用。

在经典活化途径中,抗体的作用只是特异性地定位靶细胞和活化补体,而靶细胞的溶解则是补体系统的作用结果。

对不同种类的靶细胞,补体的溶解效果亦不相同;例如革兰阴性杆菌、支原体、异体红细胞和血小板对补体很敏感;革兰阳性菌对补体不敏感。

(二)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

补体在活化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例如C3b和C4b等,对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共价结合到免疫复合物上,然后通过补体的其他效应对免疫复合物产生抑制或清除作用。

(三)炎症介质作用

补体是机体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可通过许多途径引起不同的炎症。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A)、乙型肝炎(hepatitisB)、丙型肝炎(hepatitisC)、丁型肝炎(hepatitis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E)。

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但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

乙型,尤以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病例可呈重型肝炎的临床过程。

慢性乙肝炎病毒(HBV)感染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VC)感染均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血清标志物检测简述如下:

1.甲型肝炎:

①急性期血清抗-HAVIgM阳性。

②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③急性早期的粪便免疫电镜查到HAV颗粒。

④急性早期粪便中查到HAAg。

具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

⑤血清或粪便中检出HAVRNA。

2.乙型肝炎:

(1)现症HBV感染:

具有以下任何一项即可作出诊断。

①血清HBsAg阳性。

②血清HBVDNA阳性或HBVDNA聚合酶阳性。

③血清抗-HBc-IgM阳性。

④肝内HVcAg阳性及(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2)急性乙型肝炎:

具有以下动态指标中之一项者即可诊断。

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

②急性期血清抗-HBc-IgM呈高滴度,而抗-HbcIgG

(一)或低滴度。

(3)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且有现症HBV感染的一种以上阳性指标。

(4)慢性HBsAg携带者:

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正常,血清HBsAg检查持续阳性达6个月以上者。

3.丙型肝炎

(1)排除诊断法:

凡不符合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并除外EB病毒,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特异性IgM抗体阴性)及其它已知原因的肝炎,如药物性肝炎,洒精性肝炎等,流行病学提示为非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

血清抗-HCV或HCVRNA阳性者。

4.丁型肝炎:

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1)血清中抗-HD-IgM阳性,或抗-HD阳性,或HDAg阳性。

(2)血清中HDVRNA阳性。

(3)肝组织内HDAg阳性。

5.戊型肝炎

(1)排除诊断法:

凡有符合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巨细胞病毒、EBV急性感染及其它已知原因的肝炎,流行病学证明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

急性期血清抗-HEV-IgM阳性,或急性期粪便免疫电镜找到HEV颗粒,或急性期抗-HEV阴性而恢复期阳转者。

第四节感染免疫检测

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

Widalreaction)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5种。

目的在于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

一般从病程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加,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

分析肥达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故通常“O”的效价在1:

80以上,“H”效价在1:

16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

②必须多次重复检查,一般每周检查1次,如凝集效价逐次递增,则其诊断意义更大。

③接受伤寒、副伤寒菌苗预防接种后,在患其他发热性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O”抗体效价不高。

④伤寒与副伤寒甲、乙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Ⅻ),体内产生相同的“O”抗体。

因此,“O”抗体效价增高,只能推断为伤寒类疾病,而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4种的鞭毛抗原各有相同,所产生的“H”抗体也各异,故诊断时需依鞭毛抗体凝集效价而定。

⑤有少数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呈阳性,其原因可能有:

A、感染轻,特异性抗体形成少;B、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或同时接受皮质激素治疗者,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受到影响;C、患者过于衰弱,免疫反应低下,或患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不能形成特异性抗体。

因此,若患者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据此排除伤寒。

第五节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至今为止,具有明确诊断作用的标志物不是很多,但有不少标志物经过临床实践已被大家熟悉和应用。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评价如下:

一、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

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许多原本只在胎盘期才具有蛋白类物质,应随胎儿的出生而逐渐停止合成和分泌,但因某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肿瘤状态时,会使得机体一些“关闭”的基因激活,出现了返祖现象,而重新开启并重新生成和分泌这些胚胎、胎儿期的蛋白。

这类蛋白虽然与肿瘤组织不一定都具有特定的相关性,但与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故被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

癌胚抗原是1965年Gold和Freedman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2ku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

CEA的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

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

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

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而肿瘤状态时的CEA则进入血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增高,使上述各种肿瘤患者的血清CEA均有增高。

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

CEA值升高,表明有病变残存或进展。

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会明显升高,大多显示为肿瘤浸润,其中约70%为转移性癌。

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

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

有报道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着CEA的异质体,经等电聚焦电泳检测可显示8-12个CEA峰,已知其中三个峰为癌特异峰,称CEA-S,其余可能属于正常的结肠交叉反应抗原簇或致癌过程中的其它过量产物。

除血液之外,其它生物液体,如胰液和胆汁内CEA定量可用于诊断胰腺或胆道癌;浆液性渗出液的CEA定量可作为细胞学检查的辅助手段;尿液CEA定量可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参考。

血清CEA定量结合甲状腺降钙素测定,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和复发的估计。

(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甲胎蛋白是1956年Bergstrandh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专一性的甲种球蛋白。

1963年G.I.Abelev首先发现AFP主要是由胎盘层其次是卵黄囊合成,胃肠道粘膜和肾脏合成较少。

1964年Tatarinov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

AFP是一种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70ku,含糖4%,AFP的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4q11-12,与血清白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同属一大家族。

近年来已发现了AFP的异质体。

妊娠的妇女的血和尿中的AFP含量会持续增高,从妊娠6周开始合成,至12-15周达高峰。

胎儿血浆中的AFP值可达到3mg/ml,随后即逐渐降低,出生后,AFP合成很快受抑制,其含量降至50μg/L,周岁末婴儿的浓度接近成人水平,一般健康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

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

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

检测AFP的免疫学方法主要有免疫扩散电泳(火箭电泳)、γ-射线计数125I标记检测法和定性、定量酶免疫方法。

用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可以检测和鉴别不同组织来源的AFP的异质体。

如用小扁豆凝集素(LCA)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可以检测LCA结合型AFP异质体。

血清AFP含量的检测对其它肿瘤的监测亦有重要临床价值。

如睾丸癌、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等患者血清AFP含量可以升高。

某些非恶性肝脏病变,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水平亦可升高,故必须通过动态观察AFP含量和ALT酶活性的变化予以鉴别诊断。

(三)胰胚胎抗原(pancreaticoncofetalantigen,POA)

胰胚胎抗原是1974年Banwo等人自胎儿胰腺抽提出的抗原,1979年被国际癌症生物学和医学会正式命名。

POA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40ku,在血清中以分子量900ku复合形式存在,但可降解为40ku。

正常人群血清中RIA法测定小于7ku/L。

胰腺癌的POA的阳性率为95%,其血清含量大于20ku/L,当肝癌、大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时也会使POA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二、糖类抗原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相关物质是指由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或者是肿瘤细胞所分泌的物质,这类物质又是单克隆抗体,故又称为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CA)。

这类标志物出现为临床肿瘤的诊断带来方便。

这类抗原标志物的命名是没有规律的,有些是肿瘤细胞株的编号,有些是抗体的物质编号,常用检测方法是单克隆抗体法,有的还同时用两种不同位点的单抗做成双位点固相酶免疫法,这些比一般化学法测定的特异性有很大的提高。

而对一些糖类抗原的异质体,则通常用不同的植物凝集素来进行分离检测。

(一)CA125

1983年由Bast等从上皮性卵巢癌抗原检测出可被单克隆抗体OC125结合的一种糖蛋白。

分子量为200ku,加热至100℃时CA125的活性破坏,正常人血清CA125中的(RIA)阳性临界值为35ku/L。

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浆液性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输卵管癌及未分化卵巢癌患者的CA125含量可明显升高。

当卵巢癌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几个月便可呈现CA125增高,尤其卵巢癌转移患者的血清CA125更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

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

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经治疗后,CA125含量可明显下降,若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应考虑有残存肿瘤的可能。

95%的残存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浓度大于35kU/L。

然而,CA125血清浓度轻微上升还见于1%健康妇女,3%-6%良性卵巢疾患或非肿瘤患者,包括孕期起始3个月、行经期、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纤维变性、急性输卵管炎、肝病、胸腹膜和心包感染等。

(二)CA15-3

CA15-3是1984年Hilkens等从人乳脂肪球膜上糖蛋白MAM-6制成的小鼠单克隆抗体(115-DB);1984年Kufu等自肝转移乳腺癌细胞膜制成单克隆抗体(DF-3),故被命名为CA15-3。

CA15-3分子量为400ku,分子结构尚未清楚。

正常健康者血清CA15-3含量(RIA法)小于28kU/L。

30%-50%是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它也是监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最佳指标,当CA15-3大于100kU/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

肺癌、胃肠癌、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三)CA19-9

CA19-9是1979年Koprowski等用结肠癌细胞免疫小鼠,并与骨髓瘤杂交所得116NS19-9单克隆抗体,它是一种分子量为5000ku的低聚糖类肿瘤相关糖类抗原,其结构为Lea血型抗原物质与唾液酸Lexa的结合物。

正常人群的CA19-9血清含量为(RIA法)2-16kU/L。

CA19-9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

血清CA19-9阳性的临界值为37kU/L。

胰腺癌患者85%-95%为阳性。

当CA19-9小于1000kU/L时,有一定的手术意义,肿瘤切除后CA19-9浓度会下降,如再上升,则可表示复发。

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和胃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若同时检测CEA和AFP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率。

良性疾患时如胰腺炎和黄疸,CA19-9浓度也可增高,但往往呈“一过性”,而且其浓度多低于120kU/L,必须加以鉴别。

(四)CA50

CA50是1983年Lindholm等从抗人结、直肠癌Colo-205细胞株的一系列单克隆抗体中筛选出的一株对结、直肠癌有强烈反应,但不与骨髓瘤细胞及血淋巴细胞反应的单克隆抗体,所能识别的抗原称CA50。

Ca50存在于细胞膜内,其抗原决定簇为唾液酸Lea血型物质与唾液酸-N-四氧神经酰胺。

在正常人群,CA50血清浓度(RIA法)小于20kU/L。

一般认为,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因CA50广泛存在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当细胞恶变时,由于糖基转化酶的失活或胚胎期才能活跃的某些转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类结构性质改变而形成CA50,因此,它又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而不是特指某个器官的肿瘤标志物。

所以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

1983年,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1987年应用CA50单抗,在国内建立了IRMA技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胰腺癌、胆囊癌的阳性检测率达90%,对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肿瘤诊断亦有较高价值,在胰腺炎、结肠炎和肺炎发病时,CA50也会升高,但随炎症消除而下降。

三、酶类标志物

酶及同工酶是最早出现和使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肿瘤状态时,机体的酶活力就会发生较大变化,这是因为:

①肿瘤细胞或组织本身诱导其它细胞和组织产生异常含量的酶;②肿瘤细胞的代谢旺盛,细胞通透性增加,使得肿瘤细胞内的酶进入血液,或因肿瘤使得某些器官功能不良,导致各种酶的灭活和排泄障碍;③肿瘤组织压迫某些空腔而使某些通过这些空腔排出的酶返流回血液。

在肿瘤标志酶中根据来源可将其分为两类:

①组织特异性酶,因组织损伤或变化而使储存在细胞中的酶释放,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②非组织特异性酶,主要是肿瘤细胞代谢加强,

特别是无氧酵解增强,大量酶释放到血液中,如已糖激酶等。

在酶标志物分析中,同工酶的分辨和检出是提高标志物临床应用的重要的环节,从目前所知的肿瘤标志同工酶可分为三大类型:

①异位型同工酶:

指某种瘤组织改变了自己的分泌特性,而去分泌表达了其它成年组织的同工酶的类型;②胚胎型同工酶,某些组织在肿瘤状态时,使酶的同工酶谱退化到胚胎时未分化状态,而分泌出大量的胚胎期的同工酶,这种变化往往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比;③胎盘型同工酶,有些肿瘤组织会分泌出某些原属胎盘阶段的同工酶谱。

从目前的资料分析,这类胎盘型同工酶已达20余种。

酶的活性变化常常与组织器官的损伤有密切关系。

在机体中,能造成酶活性变化的因素太复杂,从而使在诊断肿瘤时特异性受到很大影响。

(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

1971年,Hara等首先发现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1979由Wang等从前列腺肥大症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丝氨酸蛋白酶,分子量34ku,编码基因定位于19q13,PSA仅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导管上皮和粘液内,具有糜蛋白酶样和胰蛋白酶的活性,PSA在正常男性(RIA法、ElA法)含量小于2.5μg/L。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少数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之一。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的主要囊性肿瘤,血清PSA定量的阳性临界值为大于10μg/L,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

血清PSA除了作为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还可用于治疗后的监控,90%术后患者的血清PSA值可降至不能检出的痕量水平,若术后血清PSA值升高,提示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