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957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docx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7月6日,由中国证券报社指导、金牛理财网主办,新华网与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协办的第二届“金牛财宝管理论坛”暨2013年度“金牛理财产品”颁奖典礼在北京进行。

我应邀发表了“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的演讲。

《中国证券报》除在“理财行业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为题的综合报道中多处引述我的观点之外,还以“杨再平:

银行理财业转型需解决七大问题”为题专题报道了我的论述。

为让群友更完整了解我的观点,不妨原汁原味如下:

       

       

       十年突飞猛进发展

       自光大银行阳光理财A方案在2004年7月份获批起,中资银行理财业务正式启航。

数据显示,2005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额为2000亿元,到去年年底,发行4.5万款,发行金额68.2万亿元,余额10.2万亿元,年增长43.7%。

       私人银行业务最近5年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经有32家银行在40多个城市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或者开户的客户总量达到28万多户,管理的资产也达到3.6万多亿。

       十年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一是利好投资者。

去年到期的4.9万款的理财产品全部实现到期支付,给投资者带来了4500亿收益,年增长50%。

二是利好实体经济。

70%的理财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说明理财募集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相当可观的。

三是利好银行。

理财业务促进了银行业的转型升级。

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去年从19.5%增长到22.5%,理财业务贡献可观,例如工商银行的理财业务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贡献达到21.08%。

除此以外,理财业务还推动了金融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过程中理财先行,功不可没。

       

      七问题严峻阻碍理财业务连续发展

       经过十年突飞猛进的发展,银行理财业务遇七大问题,即类型存款化、兑付刚性化、期限短期化、业务模式非资产管理、投资工具有限、资金运用通道不直接以及分业监管不适应事实上已交叉混业的理财业务及产品等问题。

这七大问题已严峻阻碍银行理财业务连续稳健发展。

       在利率非市场化背景下,三类理财产品中的保证收益类与保本浮动收益类,实为先行利率市场化存款产品。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动,其存在的理由已不复。

由于余额宝的冲击,5万元起点限制事实上已失效,如此若连续两类存款化理财产品大力发展,则真存款产品将无几。

       虽有不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但实际上往往很难做到不刚性兑付,这样就造成了理财产品跟存款实际上没有区分。

但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如此一来很难满意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和科技类等实体经济企业对风险资金的需求,且银行担当过多风险也很难持续。

       数据显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周期只有118天,其中6个月以下达到86%,1年以上期限不到2%。

理财资金短期化无法与实体经济对长期资金的需求相匹配。

       以上问题又与银行理财业务模式非资产管理有关。

由于非资产管理理财,其与传统存贷款业务没有区分,加之必要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相应的责权利不明确,所以导致理财存款化、应付刚性化、期限短期化。

       除此以外,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可供选择的工具特别有限,标准化产品数量不足,就导致银行会选择非标产品,这反映出背后多样性的金融市场发展没有跟上。

       另外,银行自身的直接通道也特别有限,近期银行才有证券账户,之前银行都不能够买卖优先股、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产品,通道业务因此产生。

       理财业务与产品事实上已然错综复杂交叉混业,但目前监管分业,规章不一,监管不一,为监管套利留下很大空间,这也让理财业务连续稳健发展成为问题。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银行理财业务连续稳健发展必需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转型升级正在进行时。

       而转型升级要解决的正是上述七大问题,即去存款化、去刚性兑付化、去短期化、业务模式资产管理化、投资工具多样化、投资通道直接化以及监管协调统筹化。

       这当然需要各类金融机构及监管机构共同努力。

       

        附1:

《中国证券报》综合报道

       理财行业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7月6日,由中国证券报社指导、金牛理财网主办,新华网与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协办的第二届“金牛财宝管理论坛”暨2013年度“金牛理财产品”颁奖典礼在北京进行。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金牛财宝管理论坛”上指出,中国的理财行业经过十年突飞猛进发展之后,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杨再平提出,理财行业的转型升级要解决去存款化、去刚性兑付、去短期化、银行理财要升级为真正的资产管理、转型升级金融市场、给银行足够的通道、统筹监管协调七大问题。

       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谢建杰指出,券商资管行业和公募基金行业正在步入融合时代,两个行业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谁的产品线最全、业绩最优、创新力量最强、市场形象最好,谁就能影响行业发展潮流和趋势。

       券商理财产品规模大幅增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募集金额68万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37.9%;年末余额达10.2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1万亿元,增长43.6%。

金牛理财网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发行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49911款,同比增长50.4%;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9%,同比上涨24BP。

       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也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以53.08%的年化增长率从3万亿元大幅增加至10.91万亿元,超越券商、基金以及保险,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行业。

2013年券商理财各类型产品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大幅增长,券商集合管理人目前已达到86家,资管业务规模上百亿的老牌券商有12家,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中小券商大幅削减。

       2013年是国内理财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金牛理财网在本届论坛上向上年度业绩表现优秀的理财产品及机构颁奖。

广发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10家银行获评“2013年度金牛理财银行奖”;中融国际信托、新华信托、方正东亚信托等9家信托公司荣膺“2013年度金牛集合信托公司”;招商证券与国泰君安资管公司被评为“三年期金牛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人”。

       据了解,中国证券报社主办的“金牛奖”系列评选包括上市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分析师、投资银行等。

为进一步增加“金牛奖”评选内容并扩大评选范围,形成更加完整的“金牛奖”评选体系,去年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网建立了针对银行理财、集合信托与券商集合资管产品的评奖体系,并成功举办了首届“金牛财宝论坛”暨“2012年度金牛理财产品”评选活动,获得了业内支持。

本届评选结果是主办方邀请监管部门、市场资深人士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并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后最终形成的。

       理财业务转型势在必行

       杨再平表示,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有三方面好处。

首先是为投资者带来了收益,去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全部实现到期支付,给投资者带来了4500亿元收益;其次,70%的理财资金进入了实体经济,说明理财业务肯定程度上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三,理财业务促进了银行业的转型升级。

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去年从19.5%增长到22.5%,理财业务在其中的贡献突出。

除此以外,理财业务还推动了金融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过程中理财先行功不可没。

       杨再平指出,理财业务经过十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银行理财业务目前遇到了包括理财产品的存款化、兑付刚性化、短期化、理财业务跟非理财业务的区分不够、资金运用工具、通道特别有限等问题,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升级需要把上述问题解决。

       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谢建杰在论坛上表示,公募基金理财业务面临四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投资产品品种相对单一,虽然近些年来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指数都有发展,但是其他类型的产品在规模上还是有点单薄。

二是基金业绩与整体市场的相关度特别强,波动率特别大,无法满意投资者以肯定收益为导向的理财需求。

三是虽然部分基金也推出分级类产品,但是公募基金主要投资方式还是主动投资。

四是公募基金缺乏市场渠道,绝大多数投入银行和券商网点销售,对客户后续持续服务跟不上。

       在券商资管领域,谢建杰认为也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投资门槛过高,随着去年新的基金法颁布,大集合已经不存在,新发的产品100万元起步,比信托还严格,无法满意社会大众对专业理财的需求。

二是不能公开宣传,券商资管的定位是私募,怎样通过一些现代的传播途径,在合规的前提下能够让管理人和全部人进行深入细致的快速沟通碰撞,这也是监管部门和券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是券商集合的法律定位不清楚。

       谢建杰指出,无论是券商资管还是公募基金,日后要在竞争中胜出都要做到差异化竞争、提高资管力量、吸引有投研力量的核心人员进入公司。

“不管是券商资管还是公募基金,将来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合作确定大于竞争,在竞争中促进市场更健康有效发展。

”谢建杰说。

        刚性兑付会渐渐打破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银熙认为,信托公司始终坚守刚性兑付,实际上是有许多缘由。

整个信托行业发展到现在来之不易,的确都需要珍惜和维护自己行业和企业的声誉。

       “刚性兑付无论由于大环境还是各种综合的因素,这都是企业最终的选择,从最根本上来讲是企业的行为,最终都有承受不了的时候。

这从根本上而言,能够反映出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资产管理水平,包括整个业务定位、发展战略等各个方面。

”李银熙表示。

       在信息透亮     的问题上,李银熙认为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企业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这些方面的水平会不断提升,另外在转型过程中,信托公司会选择和自己最匹配的业务定位来渐渐解决刚性兑付问题。

       在券商资管发展的方向上,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小组组长尹占华表示:

“个人感觉券商资管目前要有三条方向:

一是通道,通道确定会逐步萎缩,我们不作为重点。

另外就是融资渠道,做结构融资或者是类信托,这个在逐步发展。

我们最关怀还是第三个资产管理,即代客理财,这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尹占华指出,安信证券特别看重定向资管产品,由于其中都是VIP客户,资金量巨大。

定向资管做好后会带动其他业务,例如投行、经纪业务。

另外,尹占华认为市值管理业务的市场也特别大,假如市场行情好收入将特别可观。

        附2:

中国证券报专题报道

        杨再平:

银行理财业转型需解决七大问题

       自光大银行阳光理财A方案在2004年7月份获批起,理财业务正式在中国金融机构中启动。

数据显示,2005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额为2000亿元,到去年年底,发行额已增长到68.2万亿元,余额是10.2万亿元。

       私人银行业务最近5年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经有32家银行在40多个城市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或者开户的客户总量达到38万多户,管理的资产也达到3.6万多亿。

       杨再平指出,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有三方面好处。

一是为投资者带来了收益,去年到期的4.9万款的理财产品全部实现到期支付,给投资者带来了4500亿收益,年增长50%;其次,70%的理财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说明理财募集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相当可观的;三是理财业务促进了银行业的转型升级。

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去年从19.5%增长到22.5%,理财业务在其中的贡献突出。

例如工商银行的理财业务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贡献达到21.08%。

除此以外,理财业务还推动了金融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过程中理财先行,功不可没。

        杨再平表示,银行理财业务经过十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期望我们能共同努力推动理财业务的发展、转型升级,在将来的十年、二十年能再创辉煌。

”杨再平说。

       银行担当过多风险难持续

       杨再平认为,银行理财业务经过十年发展遇到了包括理财产品的存款化、兑付刚性化、期限短期化、业务模式非资产管理、投资工具有限、资金运用通道不直接以及分业监管不适应事实上已交叉混业的理财业务及产品等问题。

       杨再平指出,银行理财产品有5万元的投资者进入门槛,但是目前余额宝没有门槛,所以银行5万元的门槛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假如这种现象连续存在,意味着会对银行的存款造成彻底的冲击,是不可持续的。

        在刚性兑付的问题上,虽然有不保本浮动收益类的产品,但实际上往往很难做到不刚性兑付,这样就造成了理财产品跟存款实际上没有区分。

但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如此一来很难满意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和科技类等实体经济企业对风险资金的需求,银行担当过多的风险也很难持续。

       之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额有68万亿元,而余额只有10多万亿元,杨再平认为是由于理财产品短期化造成的。

数据显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周期只有118天,其中6个月以下达到86%。

理财产品短期化无法与实体经济对长期资金的需求相匹配。

       杨再平表示,以上问题又与银行理财业务模式非资产管理有关。

由于非资产管理理财,其与传统存贷款业务没有区分,加之必要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相应的责权利不明确,所以导致理财存款化、应付刚性化、期限短期化。

       除此以外,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可供选择的工具特别有限,标准化产品数量不足,就导致银行会选择非标产品,这反映出背后多样性的金融市场发展没有跟上。

另外,银行自身的直接通道也特别有限,近期银行才有证券账户,之前银行都不能够买卖优先股、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产品,通道业务因此产生。

       “理财业务与产品事实上已错综复杂交叉混业,但目前监管分业,规章不一,监管不一,为监管套利留下很大空间,这也让理财业务连续稳健发展成为问题。

”杨再平说。

       杨再平指出,银行理财业务连续稳健发展必需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转型升级正在进行时。

而转型升级需解决的七大问题即去存款化、去刚性兑付化、去短期化、业务模式资产管理化、投资工具多样化、投资通道直接化以及监管协调统筹化,这需要监管机构与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