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5937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docx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

]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

测量学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图、测设、用图)。

 

3、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名词解释:

大地水准面 

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

5、(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6、名词解释:

高程  

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  

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   

10、简答:

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

[

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

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第二章 水准测量

1、简答: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叫做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简答:

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 

水准测量核心是测定高差,目的是推算高程,关键是视线水平。

3、DS3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

4、简答:

水准仪使用的步骤  

水准仪使用的步骤为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5、简答:

水准路线有那几种 

(1)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

6、简答:

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

在实际测量中,一般采取前后视线距离大致相等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误差。

7、简答:

水准仪应满足哪些条件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

  (3)水准轴平行于视准轴。

第三章 角度测量

1、名词解释:

水平角  

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锁构成的角度,称为水平角。

2、名词解释:

竖直角 

在同一竖面内,测站点至观测目标的方向线愈水平线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3、简答或填空:

DJ6经纬仪有那几个部分组成

'

  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4、简答:

经纬仪安置包括哪两个内容目的何在  

   经纬仪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两项工作,其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地面点标志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1、名词:

直线定线   

当丈量距离较长,超过整尺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需要在待测直线上插入一些点,并使相邻点间的距离不超过所用尺子的长度,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6、名词:

直线定向 

   确定地面上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7、标准方向的种类有哪几种

   

(1)真子午线方向;

(2)磁子午线方向;(3)坐标纵线方向。

8、方位角的种类有(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9、课后第一题 设用一根钢尺往返丈量AB和CD两条直线。

分别量得AB距离为和,CD的距离为和。

通过计算说明哪条线段丈量的精度高

 

 

第五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

1、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2、名词:

导线  

   在导线测量过程中,由直线连接各点而形成的连续折线,称为导线。

3、简答:

导线布设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1)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3)支导线

4、简答:

导线测量外业的工作内容。

  

(1)踏勘选点;

(2)边长测量;(3)角度测量。

第六章 地形图测绘

1、名词:

比例尺  

   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之比,称为比例尺。

 2、名词:

比例尺的最大精度  

   相当于图上的实地水平距离D,称为比例尺的最大精度。

3、何谓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 

   等高线是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叫做等高距;地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4、试述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等高线上。

(2)闭合性。

等高线为连续闭合曲线。

(3)非交性。

除了悬崖和绝壁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相切。

(4)正交性。

山背和山谷处等高线与山背线和山谷线正交。

(5)密陡疏缓性。

同一幅图内,等高线愈密,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坡度愈缓。

5、碎部测量中经纬仪测绘法有哪几个主要步骤

   

(1)安置仪器;

(2)定向;(3)立尺;(4)观测;(5)记录;(6)计算。

 

第八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

1、我国规定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哪些

   我国规定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

1:

100万,1:

50万,1:

25万,1:

10万,1:

5万,1:

万;1:

1万,1:

5000。

2、地形图为什么要分幅与编号

   我国地域辽阔,测制地形图时不可能将其全部测绘在一张有限的图纸上。

因此对大须臾的地形图需分块测量,拼接使用,这就需要按照统一的规则对地形图进行分幅与编号。

3、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那几种 

   3种:

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国际分幅法);按坐标网格分幅的正方形分幅法和矩形分幅法。

4、地形图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

5、一般性读图的程序是什么 

(1)位置和范围;

(2)地貌和水系;(3)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4)居民地;(5)道路网。

测量学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

2、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实际测绘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

3、水准测量中,每一测站水准仪视距丝、中丝的读数应在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取。

()

4、高斯投影中,所有的子午线都发生了长度变形。

()

5、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不可以中断。

()

6、控制测量可以分为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

()

#

7、所谓盘左是指竖直度盘在望远镜的左边。

()

8、设地面上有一直线P1P2,若P1到P2的坐标方位角a12=26º45′,则P2到P1的坐标方位角a21=153º15′。

()

9、同一幅地形图中,高程相同的点必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

10、在水准测量中,在中转点要使用尺垫,而在水准点上不使用尺垫。

()

11、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

12、水平角测量中,采用改变各测回之间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方法,可以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的影响。

()

13、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

14、正、反坐标方位角一定相差180゜。

()

|

15、地形图上等高距愈大则图上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愈详细、确切。

()

最佳答案

1.错2.错3.对4.错5.对6.对7.对8.错9.对10.对

11.错12对13错14对15.错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

轴。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8、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返测为,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5、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相互垂直。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27、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视距。

2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31、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测为,返测为;CD往测为,返测为,则AB比CD丈量精度要高。

38、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43、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

4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45、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

46、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坐标恒大于零,将

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47、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48、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大。

49、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54、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55、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58、距离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GPS测量。

59、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

60、典型地貌有山头与洼地、山脊与山谷、鞍部、陡崖与悬崖。

61、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303°20′。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

2、天文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

3、大地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

4、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

5、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

6、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

7、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9、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

10、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

11、高程测量时,测区位于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

三、选择题

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黄海高程系年黄海高程系

年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高程基准

2、我国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北京坐标系B.1954年北京坐标系

西安坐标系D.1980年西安坐标系

3、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C)的影响。

A.视差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

4、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需观测(D)个测回。

5、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D)。

∶5000∶2000∶1000∶500

6、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B)。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7、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D)m。

{

、31、32

8、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为坡度。

A.和B.差C.比D.积

9、设AB距离为,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D)m.。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C)。

A.

轴,向东为正B.

轴,向东为正

C.

轴,向北为正D.

轴,向北为正

12、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前尺B的读数为b=,已知A点高程为,则视线高程为(D)m。

#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A)。

点比B点低点比B点高

点与B点可能同高、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14、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

,式中

为(D)。

A.温度B.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光速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B点高程为,AB距离为,则直线AB的坡度为(C)。

、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D)

-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25、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是(B)。

A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B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C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D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2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C)。

|

A0°~270°B-90°~90°C0°~360°D-180°~180°

27、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A)。

A.1/25000B1/25C1/2500D1/250

28、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A)。

A180°B360°

C90°D270°

29、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B)十分清晰。

A物像B十字丝分划板C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

]

31、测量仪器望远镜视准轴的定义是(C)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32、已知A点高程

=,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

=,则仪器视线高程为(B)。

ABC

33、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D)。

A.绝对高程B.海拔C.高差D.相对高程

34、1:

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C)

'

35、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A)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总是顺时针方向D.总是逆时针方向

37、在1:

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C)

%%%%

39、高斯投影属于(C)。

A等面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C等角投影D等长度投影

]

40、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A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B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C前后视距不相等D目镜调焦不正确

42、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C)。

A测量水平距离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测量竖直角

45、山脊线也称(D)。

A示坡线B集水线C山谷线D分水线

~

46、设

(B)m。

ABCD

4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轴方向为(C)方向。

A.东西B.左右C.南北D.前后

48、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C)

A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C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m

|

52、竖直角(C)。

A只能为正B只能为负C可为正,也可为负D不能为零

53、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B)。

A±B±1cmC±4cmD±2cm

54、普通水准测量,应在水准尺上读取(D)位数。

A5B3C2D4

56、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

A1:

2000B1:

500C1:

10000D1:

5000

*

59、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B)。

A238°36′24″B301°23′36″C58°36′24″D-58°36′24″

62、竖直角的最大值为(A)。

A90°°°°

64、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A)DS3水准仪。

A高于B接近于C低于D等于

66、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B)。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测站点A等于前尺点

&

67、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B)。

A水准点B转点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D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68、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A)。

A看清十字丝B看清物像C消除视差

四、名词解释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五、简答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按从高等级向低等级的方法布设,先布设一等网,二等网为在一等网的基础上加密,三等网为在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四等网为在三等网的基础上加密。

"

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地物或地貌特征点三维坐标称为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应在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量,因此碎部测量之前,应先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2、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答:

比例尺精度等于

(mm),

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确定测图时距离的测量精度。

例如,取

=500,比例尺精度为50mm=5cm,测绘1:

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要求测距误差应小于5cm。

8、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之差称为

角,当每站的前后视距相等时,

角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同,计算高差时可以抵消。

9、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

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六、计算题

1、设A点高程为,欲测设设计高程为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

+=,则B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此时,B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7、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一测回

B

A

00624

1113954

1113951

C

1114618

A

1800648

1113948

C

2914636

 

测量学作业1 

1、测量学 

 2、水准面  

3、大地水准面 

4、高程  

5、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测量学作业2 

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 

3、水准仪使用的步骤  

4、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