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859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docx

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实现

感知、感受、感悟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孝南区杨店镇桃花驿小学杨敏芬

【培训内容】

1、初步解读2011版数学新课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课程目标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阐述。

2、初步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课程目标.

【讲稿主要内容】

一、引子

1、他们这样说:

鸡窝里飞出金凤凰,是因为凤凰的蛋掉进了鸡窝里。

          优生是不封顶的,优生是爹妈生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

从别人的言论里我体会到:

不仅要关心呵护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呵护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2、崔永元《不过如此》中这样写:

《不过如此》

华艺出版社

 

王老师教语文,也是班主任。

我的第一篇作文被王老师大加赞赏,他尤其欣赏这一句: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

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个套路而已。

但是如果不是赞扬,而是一顿批评呢?

孩子的自信心通常是被夸奖出来的。

……

王老师教了我一年,移交给下一任老师时,她的评语是,该生至今未被发现有任何缺点。

这为下一任老师修理我,留下了把柄。

这位年轻力壮的女老师一接手,就咬着牙根对我说,听说你红得发紫,这回我给你正正颜色。

我倒也配合,大概是到了发育的年龄,整天想入非非,经常盯着黑板发愣。

数学老师把教鞭指向右边又指向左边,全班同学的头都左右摇摆,只有我岿然不动。

于是他掰了一小段粉笔,准确无误地咂在我脸上。

数学鲁老师说,你把全班的脸都丢尽了。

嗷,全班一片欢呼,几个后进生张开双臂,欢迎我加入他们的队伍。

从此我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患上了数学恐惧症。

高考结束,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从此再不和数学打交道了。

38岁生日前一天,我从噩梦中醒来,心狂跳不止,刚才又梦见数学考试了。

水池里一个进水管,5小时可注满,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可以放完满池的水。

如果同时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呸,神经吧,你到底想注水还是想放水?

有一天我去自由市场买瓜,人们用手指指点点,这不是《实话实说吗》,我停在一个西瓜摊前,小贩乐得眉开眼笑,崔哥,我给你挑个大的。

一共7斤8两4,一斤是1块1毛5,崔哥,你说是多少钱?

我忽然失去控制,大吼一声,少废话!

抱歉!

从这里我体会到:

孩子的自信心是被夸奖出来的!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是: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从这里我体会到:

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体会教师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

一种走向专业标准化的职业。

教师既然是一种职业,那就一定要讲成本。

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上如何完美的实现我们的课程目标,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二、开头:

今年暑期我参加了在武汉大学举行的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在培训学习中专家们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科研等领域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以及精湛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现将我在平时教学中主和本次培训中的所思、所想、所获,向各位在座的老师汇报。

我汇报的题目是:

《感知、感受、感悟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从2012年秋季开学时老师们发现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又换了。

在这以前我们使用的是2001年开始的在全国试行的实验教材。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课程标准教材。

从实验教材到标准教材一共用了10年。

也是从这一日开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2011版)》正式印发。

三、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解读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一)数学“课程目标”的变化

1、总目标原文:

●获得适应未来计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现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获得“四基”)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科学态度)

2、“双基”变“四基”

“双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获得基本活动经验

3、明确提出“四能”的培养:

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

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课程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中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

它们也是《课程改革纲要》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二)“双基”为何要发展为“四基”

“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多年形成的传统,加强“双基”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是学生数学基础好、数学成绩优的重要标志。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知识的快速增长,只是强调“双基”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在“双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社会的需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数学教育界就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如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过程性目标以及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表明人们不断意识到只有“双基”是不够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因此,《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四基”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从“双基”到“四基”的理由

从“双基”到“四基”有两个理由,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体现。

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这是非常隐性的东西。

老师可能会认为,这个东西你教了还是没教,怎么判断呢?

思想怎么体现?

经验有没有积累,怎么判断呢?

要明白,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法。

而一个人的思维方法几乎在小学阶段就基本定了。

“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最好的体现就是从“双基”到“四基”。

其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是不是创新型人才不仅取决于这个人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思维方法。

而这个思维方法,需要对学科思想方法的感悟,需要积累学科思维活动的经验。

(四)“四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基”不是简单的叠加与混合,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整体。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数学思想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数学思想的教学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因势利导,画龙点睛,避免生硬牵强和长篇大论。

数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与过程。

举例说明:

“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

方法一:

老师说这是一种数学关于运算顺序的规定,按规定做就是对的。

这种光讲规定的教学,完全是一种结果的教学。

与我们的2011版课程目标是不相符合的。

方法二: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讲的,值得借鉴。

举例说明。

操场上原来有3个同学,又走来一队同学,这队同学是2个人一排,共4排,问有多少同学?

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

应该把理给讲出来:

操场上的同学数:

原有同学数+后来同学数。

问题一般都是从头开始发现的,中途发现问题的情况比较少。

从头想问题之后,孩子就很少会错了。

学生脑子里有“操场同学数=原有同学数十后来同学数”这个概念之后,那么自然原来同学有3个,后来同学有8个,2x4=8,所以是3+8=11,这样的话就知道了应该先乘除后加减,为什么呢?

因为2x4表示的是后来的同学。

因此在小学数学里,先乘除后加减说的是两件事:

2x4是一个故事,3本身是一个故事,和是两个故事相加得到的东西。

四、课程总目标中关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具体阐述。

(一)总目标在四个方面的具体描述:

知识技能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

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二)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从总目标到年段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非常具体的阐述。

而我们执教的教材是按照年级、单元、课时这样的顺序进行编写和建议的。

所以我们要理清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层层分解、逐步具体化的过程。

课程总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课时目标来逐步实现,而某节课的课时目标也要体现总目标呈现的核心理念。

课时目标的依次落实才能整体实现数学教学的总目标。

对于数学教学目标,我们要有一个整体观念,一方面要认识到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大目标,是通过一节一节课的教学,一个一个单元的教学,一个一个知识领域的教学,一个一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组合起来完成的。

另一方面,每节课都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一部分,即每一节课是对整体目标达成作出某一方面的贡献。

如有一些课可能贡献“过程”,另一些课可能贡献“结果”。

从整体上看,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但在涉及到一节课时,可能会在教学目标上有所侧重,这节课可能会强调过程、强调经历、强调体验,这样的课常常是探索性比较强的课;而另一些课,可能在目标上更侧重知识与技能的练习与巩固,或者是注重学习某种数学思想、方法。

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为例。

这一单元中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三个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这三个不同的内容在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时有所侧重。

我认为《三角形的特性》侧重四基,《三角形三边关系》侧重增强能力,《三角形内角和》侧重科学态度。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三角形的特性》

•我们倡导在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从“三维”角度思考,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将过程与结果紧密联系。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底和高”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无疑是本节学习重、难点中的关键词,但与这几个关键词对应的合适的行为动词应该是什么?

是“了解”、“理解”还是“掌握”、“运用”……

•教学重、难点除关注知识技能等结果性目标,是否还应有过程、经验、数学思想等?

•教材、对照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确定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抽象概括认识(或理解)三角形的特征的过程,认识(或理解)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底和高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三角形三边关系》侧重增强能力 放视频  

《三角形内角和》侧重科学态度  放视频

五、课程目标在各学段的描述举例

1、学段目标层层深入的两个含义

①体现循序渐进:

每后一个学段的要求应该比前一个学段更加深入。

②欲速则不达:

不要把过高的要求放在过低的学段,那样会欲速不达。

2、目标在各学段描述举例(结合具体案例来呈现和比较)

①数与代数领域数学抽象关于知识技能方面的表述

第一学段: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第二学段:

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②数与代数领域数与式关于知识技能方面的表述

第一学段:

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

第二学段:

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

③图形与几何领域关于数学思考方面的表达

第一学段:

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学段:

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

④问题解决目标描述举例:

第一学段: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第二学段: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⑤情感态度方面关于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描述

第一学段: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第二学段:

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从以上举例我们可以看到:

课程目标在三个学段目标中,对于具体目标的每一方面的表述,都照顾到各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体现了层层深入、步步提高的意图,也反映了课程内容螺旋上升的思路,充分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五、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课程目标

1、《平均分》―――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

•1.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什么是平均分;使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多种策略进行平均分;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与除法、平均分与分数、平均分与平均数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这节课中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能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认识、感受和理解‘平均分’,知道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整节课以“感知平均分”、“巩固平均分”、“运用平均分”三个环节展开教学,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一、感知“平均分”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家乡的野果子,把它送给大家,想不想要呀?

生:

想!

师:

由于老师带的野果子数量有限,每桌派一位同学抓一把放在篮子里。

可以做到吗?

(老师把野果子分给每桌学生)

师:

现在请同桌两人把老师送给你们的果子分完。

(同桌两人分野果子)

师:

请分好的同学说说你和同桌分的结果。

生1:

我分到6个,同桌也分到6个。

生2:

我分到了7个,同桌分到8个

生3:

我分到了6个,同桌分到7个。

生4:

我分到了4个,同桌也分到4个。

生5:

我分到了5个,同桌也分到5个。

教师板书如下

我同桌

1、66

2、78

3、67

4、44

5、55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桌同学分的结果,你能把这5种分法分成两类吗?

生:

我把它们分成两类,

(1)、(4)、(5)为一类,

(2)、(3)为一类。

师:

请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生:

因为

(1)、(4)、(5)中,同桌两人分到的野果子的个数同样多;(板书:

同样多)

(2)

(3)中,同桌两人分到的野果子的个数不同样多。

(板书:

不同样多)

师:

看看还有哪几桌同学分得结果是同样多的?

两人分得结果不同样多的还有吗?

师!

在生活中分东西时,会有很多不同的分法,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分得结果同样多的分法,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平均分)

师:

谁能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吗?

生:

分东西时,如果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这就是平均分。

师:

讲得可真好!

如果老师把8个苹果分成两份用手指表示,同学们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教师左手伸出5个手指,右手伸出3个手指。

生:

这不是平均分。

师:

你凭什么说它不是平均分?

生:

因为一份是5,而另一份却是3,两份的个数不一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师:

你能使它变成平均分吗?

一位学生在老师左手按下1个手指的同时,让右手再伸出1个手指,即左右手都是4个。

师:

现在“平均分”了吗?

每份都是几?

同学们也来试试好吗?

1.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用手指表示,请同桌检查。

2.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用手指表示,请同桌检查。

创设一个真实、开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抓一抓和分一分活动中感知到生活中存在着“平均分”这一数学现象,并通过判断“平均分”促进学生对“平均分”本质含义的理解。

二、巩固“平均分”

1.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圈一圈”、“画一画”:

圈一圈:

(图)2只小狗、10根骨头。

把10根骨头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根。

画一画:

(图)6只小兔、18根胡萝卜。

把18个胡萝卜平均分给()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个胡萝卜。

投影反馈学生作业情况:

师:

你为什么要把l0根骨头圈成2个圈?

生1:

因为要平均分给2只小狗,我把左边的5根骨头圈在一起分给一只小狗,

再把右边的5根骨头圈起来分给另一只小狗。

师:

还有不同的圈法吗?

生2:

我的圈法比她简单,圈出5根骨头给一只小狗,剩下的5根不用圈,把它给另一只小狗就行了。

师:

两只小狗分到了同样多的肉骨头,这就是平均分。

那么每只小兔又平均分到了几个胡萝卜呢?

生1:

每只小兔刚好可以分到3个胡萝卜,所以我在每只小兔面前画了3个胡萝卜。

生2:

我也是给每只小兔分3个胡萝卜,不过我在每只小兔面前画了3个三角形,1个三角形代表1个胡萝卜,这样方便些。

生3:

我是画圆圈的,1个圆圈代表1个胡萝卜,这样更方便。

生4:

我是在每只小兔面前写了一个“3”,比你们的方法都要简单。

师:

同学们不但分得好,而且表示的方法一个比一个简单,简单可真好呀!

听说同学们帮小狗和小兔分东西,小猫也想得到帮助,乐意吗?

2.借助小棒完成“填一填”:

(图)3只小猫、15条鱼。

把15条鱼平均分给()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条鱼。

师:

同学们,你给每只小猫分了几条鱼?

生:

把15条鱼平均分给3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5条鱼。

师:

像这样分得结果同样多的分法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1:

可以用3×5=15来表示。

(板书:

3×5=15)

师:

算式里的“15”表示什么?

生2:

15表示一共有15条鱼。

师:

那么“3”和“5”又表示什么呢?

生3:

“3”表示3只小猫,“5”表示每只小猫分到的5条鱼。

师:

你说的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生4:

也可以用5+5+5=15来表示。

(板书:

5+5+5=15)

师:

你想到了用加法算式来表示,说明加法和乘法是有联系的。

还有吗?

生5:

可以用15—5—5一5=0来表示。

(板书:

15—5—5—5=0)

师:

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生:

从总共的15条鱼中减去分给第一只小猫的5条鱼,再减去分给第二只小猫的5条鱼,最后减去分给第三只小猫的5条鱼,正好分完。

师:

你想到了用减法算式来表示,而且说的也很清楚,真爱动脑筋。

刚才同学们用加法、减法、乘法算式表示了小猫平均分鱼这个问题,其实它还可以用一个更好的算式来表示,想知道吗?

(教师板书:

15÷3=5)

师:

这样的算式同学们见过吗,知道它叫什么算式吗?

生:

我知道它叫“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

除法)

师:

在这个除法算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运算符号“÷”,知道它叫什么吗?

生:

它叫“除号”。

(教师板书:

除号)

师:

对!

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叫“除号”,但是我们读算式时却不读除号,而是读作“除以”,一起来读读这个除法算式好吗?

(学生读除法算式)

师:

你知道在算式“15÷3=5”中的“15”表示什么吗?

“3”和“5”又表示什么呢?

生:

“15”表示一共有15条鱼,“3”表示3只小猫,“5”表示每只小猫分到5条鱼。

师:

你说的真不错,算式“15÷3=5”表示把15条鱼平均分个3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5条鱼。

在通过画图、语言、算式等形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实际操作层面逐渐内化为抽象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真正实现了学生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体现了从生活知识到数学知识这一数学化的过程。

三、运用“平均分”

1.师:

(投影展示鲜花图)数一数共有几枝呀?

如果要把8枝鲜花平均插到几个花瓶里,你打算怎么插?

(小组交流方法,也可拿出8根小棒代替鲜花摆一摆。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完成下表: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完成下表

总支数

花瓶个数

平均每瓶支数

除法算式

8

 

 

()÷()=()

 

 

 

()÷()=()

 

 

 

()÷()=()

师:

同学们是怎么插的,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吗?

生:

我把8枝鲜花插在2个花瓶里,平均每瓶插4枝,可以用“8÷2=4”表示。

师:

算式中的“8”、“2”、“4”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

“8”表示一共有8枝鲜花,“2”表示2个花瓶,“4”表示每个花瓶正好插4枝。

师:

你说的真完整,还有不同的插法吗?

生1:

把8枝鲜花插在4个花瓶里,平均每瓶插2枝,除法算式是“8÷4=2”。

生2:

把8枝鲜花插在8个花瓶里,平均每瓶插1枝,除法算式是“8÷8=1”

师:

哦,这可真是一种很特别的插法。

有没有用3个花瓶的?

为什么?

生:

如果用3个花瓶的话,其中的两个花瓶各插3枝鲜花,第三个花瓶只能插2枝,这样每个花瓶的支数就不同样多了。

师:

你想得很周到,你有办法使3个花瓶插的鲜花支数同样多吗?

生:

只要再拿1枝花来插在第三个花瓶,3个花瓶里的枝数就同样多了。

生:

从插了3枝花的那两个花瓶里各拿出1枝,这样每个花瓶里就都是2枝了。

师:

你们的办法都很好!

小猫又送来了12枝鲜花,你们也能把它平均插到几个花瓶里吗?

(学生可借助小棒的操作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通过开放题型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花的总枝数、花瓶个数与每瓶枝数的相互关系,能用除法算式表示相应的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2.师:

智慧老人带来了一个聪明桶,桶里装着一些野果子,可能有几个呢?

(先让学生自由猜“聪明桶”中野果子的个数)

师:

智慧老人提供给大家一条信息:

桶里的果子正好能被2个人平均分。

现在猜猜看可能有几个?

(教师形成板书:

2、4、6、8、10、12、14、18、20、……)

师:

智慧老人又提供一条信息:

桶里的果子不但能被2个人平均分,而且又能被3个人平均分,可能是几个?

请你悄悄的把答案写在纸上。

(教师根据反馈在板书中用红色粉笔圈出6、12、18、……)

师:

智慧老人提供了最后一条信息:

桶里的野果子不超过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