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811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大工16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6年春《宏观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题

☆注意事项:

本复习题满分共:

414分。

考试说明:

本科目考试题型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五、分析题(1小题,共12分)

本科目考试题全部出自课件及辅导资料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复习。

此复习资料占考试试题的60%左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

1、衡量在一国范围内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的经济指标是(A)。

A.GDP

B.GNP

C.NNP

D.NI

2、假设有如下统计资料,净投资125亿美元,净出口15亿美元,储蓄15亿美元,资本折旧5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120亿美元,政府购买20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美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美元,公司所得税5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80亿美元。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为(B)。

A.840亿美元

B.890亿美元

C.825亿美元

D.810亿美元

3、下列关于总需求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总需求曲线随价格水平上升而下降

B.政府支出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出口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D.自发消费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4、由于总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总消费曲线(A)。

A.向上倾斜

B.向下倾斜

C.与Y平行

D.与Y垂直

5、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2,那么收入若增加10000亿美元,则消费增加(B)。

A.3200亿美元

B.2000亿美元

C.8000亿美元

D.1000亿美元

6、金、银等贵金属属于(C)。

A.支票货币

B.纸币

C.商品货币

D.电子货币

7、维持正常生活和生产期望持有的货币是(D)。

A.特殊性需求

B.预防性需求

C.投机性需求

D.交易性需求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属于外部均衡的是(C)。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均衡

D.经济增长

9、当货币需求曲线弹性很大时,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的影响(B)。

A.很大

B.很小

C.不变

D.时大时小

10、古典主义认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是(A)。

A.供给

B.需求

C.价格

D.数量

11、(B)是从身份角度考虑,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A.PI

B.GNP

C.NNP

D.NI

12、假设有如下统计资料,净投资125亿美元,净出口15亿美元,储蓄15亿美元,资本折旧5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120亿美元,政府购买20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美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美元,公司所得税5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80亿美元。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国内生产净值为(C)。

A.825亿美元

B.890亿美元

C.840亿美元

D.810亿美元

13、下列各项中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D)。

A.一般来讲,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B.要素价格上升,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预期的变化会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D.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相同

14、总消费曲线的截距为正,这是因为(A)。

A.存在自主消费

B.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D.与收入正相关

15、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那么收入若增加10000亿美元,则消费增加(B)。

A.2500亿美元

B.4000亿美元

C.6000亿美元

D.1000亿美元

16、下列货币形态中属于当今法定货币的是(C)。

A.支票货币

B.商品货币

C.纸币

D.电子货币

17、为应付突然出现的、意料之外的开支期望持有的货币是(D)。

A.特殊性需求

B.交易性需求

C.投机性需求

D.预防性需求

18、经济萧条时,可采用(A)来促进国民收入增长。

A.增加政府开支

B.增加税收

C.缩减政府开支

D.抑制总需求

19、当投资曲线弹性很小时,利率下降对投资的影响(B)。

A.很大

B.很小

C.不变

D.时大时小

20、凯恩斯主义认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是(C)。

A.供给

B.价格

C.需求

D.数量

21、从理论上讲,与GDP相比,(C)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A.PI

B.GNP

C.NNP

D.NI

22、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亿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亿美元,消费是3800亿美元,贸易赤字是100亿美元。

则可计算出个人储蓄为(D)。

A.900亿美元

B.600亿美元

C.0亿美元

D.300亿美元

23、下列各项中关于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利率越高,投资越多

B.投资是指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

C.引致投资随利率变动而变动

D.厂房和设备投资属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24、由于(B),所以总消费曲线的斜率小于1。

A.存在自主消费

B.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D.与收入正相关

25、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3,那么收入若增加10000亿美元,则储蓄会增加(C)。

A.7000亿美元

B.2000亿美元

C.3000亿美元

D.1000亿美元

26、信用卡属于(D)。

A.支票货币

B.纸币

C.商品货币

D.电子货币

27、有利可图的情况出现时用于投机所期望持有的货币是(A)。

A.投机性需求

B.预防性需求

C.特殊性需求

D.交易性需求

28、经济过热时,可用(B)来减少国民收入,实现“软着陆”。

A.增加政府开支

B.缩减政府开支

C.降低税收

D.促进居民消费

29、乘数(C)时,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佳。

A.较大

B.不变

C.较小

D.无穷大

30、古典主义认为调整的经济变量是(D)。

A.供给

B.需求

C.数量

D.价格

31、下列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中间产品也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B.衡量一年内所创造的财富,不包括以前年度

C.计算最终产品

D.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

32、假设一国净投资135亿美元,净出口15亿美元,储蓄15亿美元,资本折旧5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120亿美元,政府购买20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美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美元,公司所得税5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80亿美元。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为(B)。

A.850亿美元

B.900亿美元

C.835亿美元

D.820亿美元

33、下列关于消费函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总消费函数描述一国总消费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B.消费与可支配收入无关

C.总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D.存在与收入水平无关的自主消费

3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B)。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保持不变

D.对称旋转

35、假设一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如果该国收入增加1000亿美元,那么消费会增加(A)。

A.400亿美元

B.200亿美元

C.600亿美元

D.100亿美元

36、我们现在普遍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信用卡”属于(D)。

A.支票货币

B.纸币

C.商品货币

D.电子货币

37、劳动者处于“跳糟”转岗期间产生的失业属于(C)。

A.结构性失业

B.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隐性失业

38、下列关于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说法正确的是(D)。

A.古典主义认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是需求

B.古典主义认为存在大规模的社会失业

C.凯恩斯主义认为调整的经济变量是价格

D.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39、流动性陷阱是指在(D)前提下,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的影响很小。

A.投资曲线弹性很大

B.投资曲线弹性很小

C.货币需求曲线弹性很小

D.货币需求曲线弹性很大

40、以下经济学家中,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

A.弗里德曼

B.卢卡斯

C.拉弗

D.曼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0空,每空2分,共80分)

1、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

货币理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心理理论、消费理论。

2、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价格、利率、汇率。

3、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弗、费尔德斯坦、蒙代尔。

4、下列各项中属于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的是泰勒、曼昆、斯蒂格利茨。

5、可将固定投资分为重置投资、净投资。

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的总量及其变化规律,其假设是资源有效配置,研究的目的是资源充分利用。

7、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支出法、收入法、增加值法。

8、外生经济周期主要包括:

太阳黑子理论、政治性周期理论、创新理论、非货币性投资过度理论。

9、总支出是用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支出的总和。

10、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

11、失业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定年龄以上有工作能力、没有工作、正在寻找工作。

12、失业主要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失业、隐性失业。

13、货币的本质特征是流动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

1、产品支出法:

又称最终产品法,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失业:

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3、总支出曲线:

表示在一个固定价格水平时总支出与国民收入(等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纵轴代表总支出,横轴代表国民收入。

4、收入法:

又称要素支付法,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狭义)国民收入。

5、货币数量论:

经济中存在的货币供应量决定了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因而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6、经济发展:

伴随国民收入增加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等的变化,针对一国经济的长期变化过程,与经济增长相比具有更多的内涵。

7、部门法:

又称生产法、增加值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

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8、自动稳定器:

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减少各种干扰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自动恢复均衡的机制。

9、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因素冲击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如石油危机、农业歉收、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是技术冲击。

10、菜单成本:

在通货膨胀时,企业调整价格所支付的成本。

11、人力资本:

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和实际经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它们附着在劳动者个人这一特殊载体上并表现为他们素质的差异。

12、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3、固定投资:

分为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14、存货投资:

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15、货币:

一种交换媒介,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来向其他人购买物品和劳务的一组资产。

16、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

17、交易性需求:

维持正常生活和生产期望持有的货币。

18、预防性需求:

为应付突然出现的、意料之外的开支期望持有的货币。

19、国内生产总值:

在一国范围内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0、净出口:

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

1、简述摩擦性失业。

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

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

(3分)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有的职工被雇主辞退等等。

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的失业状态中。

(3分)

2、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答: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也就等于向社会发放货币,货币供给增加;(2分)中央银行调低再贴现率,促进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多贷款,货币供给增加;(2分)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放贷出去,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乘数增大)。

货币供给增加使市场利率降低,促进消费和投资,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2分)

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

答:

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根据过去价格变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做出预期,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根据的。

市场会发生一些偶然情况,成为干扰因素,但可以事先计算它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选出最小风险的方案,以预防不利后果的侵害。

(3分)

由于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反应不如公众那样灵活及时,所以政府的决策不可能像个人决策那样灵活,因此政府的任何一项稳定经济的措施,都会被公众的合理预期所抵消,成为无效措施,迫使政府放弃实行。

(3分)

4、简述结构性失业。

答:

结构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

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

(3分)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

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结构性失业。

(3分)

5、简述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答:

在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也就等于回收货币,货币供给减少;(2分)中央银行调高再贴现率,减少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贷款,货币供给减少;(2分)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货币供给减少(货币乘数减小);货币供给减少使市场利率升高,抑制消费和投资,降低总需求,从而降低国民收入。

(2分)

6、简述适应性预期错误论。

答:

人们预期未来时,除了以过去的事实作为依据,也要考虑事态在将来的变化。

例如,人们在估计某种商品的价格时,除了考虑该产品过去价格以外,也要照顾到将来的变化对该产品的供求影响。

(3分)

因此,适应性预期不但不符合现实,而且也违反了人们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利用包括将来的信息等一切信息,来寻求最精确的预期这一原则。

由于这一原因,一切使用适应性预期的模型都是错误的。

(3分)

7、简述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

答:

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相联系。

(2分)在宏观经济繁荣高涨时期,对产品和劳务费总需求上升,对劳动派生需求量也上升,失业率比较低;(2分)在经济衰退和萧条阶段,对产品和劳务总需求萎缩,劳动力派生需求量下降,因而失业率比较高。

(2分)

8、凯恩斯之后,人们认为除了降低利率增加投资外,货币政策起作用还有哪些途径?

答:

(1)增加信贷的可获得性:

扩大货币供给时,利率未必发生变化,但企业获得信贷变得容易,从而有利于增加投资。

(2分)

(2)诱使人们调整资产组合:

通过改变货币供给影响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诱使人们调整资产组合,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

(2分)

(3)使汇率下降,增加出口:

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会使汇率立即下降,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2分)

9、简述卢卡斯批判。

答:

人们会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来采取对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

(3分)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于衡量的。

因此,经济学者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3分)

10、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

(1)发行货币,控制现金发行量;(2分)

(2)管制商业银行;(1分)

(3)集中保管黄金和外汇,即外汇储备;(2分)

(4)制定货币政策,干预经济。

(1分)

11、劳动力流动是我国经济的突出现象,这对地区GDP统计产生什么影响?

答:

一个地区的人口有两种一种是户籍人口,另一种是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一般大于户籍人口,如果用常住人口算人均GDP那么人均GDP就高估了。

(3分)算人均GDP时,沿海地区要比内地高很多,但实际生活中没有差的像数据显示得那么多,因为打工的人口会将赚的钱寄回老家。

(3分)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

1、画图说明在两部门模型中,IS曲线的推导,并画出在政府支出增加的情况下,IS曲线是怎样移动的。

答:

(1)IS曲线的推导

从企业角度看,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满足消费和投资需求:

Y=C+I;

从家庭角度看,所获得的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两部分:

Y=C+S;(2分)

(4分)

如图所示:

(1)表示投资函数,投资和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图

(2)是一条45°线,表示均衡状态下,投资I=储蓄S;图(3)表示储蓄函数,储蓄和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在图

(1)中任选一点A,A点对应的利率为i’,由图

(1)可画出A点所对应的投资为I’,由图

(2)可画出当投资为I’时,储蓄为S’,由图(3)可画出当储蓄为S’时,对应的国民收入为Y’。

由i’和Y’就可画出对应的点A’。

同理,在图

(1)中任选一点B,可得到B点对应的利率和收入下的点B’,连接A’和B’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表示在I=S时,即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i的线性关系,图(4)即为IS曲线。

(4分)

(2)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2分)

2、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并画图说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答: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1)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认为经济中存在的货币供应量决定了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因而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货币数量论更适合解释长期通货膨胀。

(2分)

(2)总供求模型

总需求上升或总供给下降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即通货膨胀;总需求曲线移动引起“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供给曲线移动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总供求模型更适合解释短期通货膨胀。

(2分)

图示: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分)

如图,当总需求从AD1移动到AD2时,经济均衡点从E1移动到E2,真实产出从Y1上升到Y2,一般物价水平从P1上升到P2。

居民消费,投资需求,政府支出,投资增长等,都可能成为原因。

另外,预期变动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自我实现。

(2分)

图示: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分)

如图,给定短期总供给曲线AS1,均衡产出与价格水平组合为Y1与P1。

假如某种外生因素变动使成本提升,总供给线向左上方移动到AS2,新产出价格组合成为Y2和P2,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是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

(2分)

3、试画图说明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不同移动方式如何导致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

答:

第一种可能是总供给曲线(AS)不动,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造成物价下降和产出减少。

(4分)

第二种可能是总需求曲线(AD)不动,总供给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导致物价下降和产出上升。

(4分)

第三种情况:

总供给线向右下方移动,同时总需求线向右上方移动,由于总供给线移动幅度较大,总需求线移动幅度较小,在总产出增加的同时,物价一般水平下降。

(4分)

[解析]:

注意画图时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移动时的变化。

4、试画图说明在资源利用很不充分、在正常情况下、在资源已充分利用三种情况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分别是什么。

答:

情况一:

在资源利用很不充分情况下(4分)

情况二:

在正常情况下(资源非充分利用,但短期内变得越来越稀缺)(4分)

情况三:

在资源已经充分利用的情况下(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