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802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docx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21页文档资料

巴洛克式建筑起源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巴洛克式建筑特点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巴洛克时代代表了17世纪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重于内部的装饰.其全体多取曲线,企图以丰富多变的风格炫耀人们的视觉,并用夸张的纹样形式.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他最终完成了圣彼得大教堂.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有巴黎凡尔塞宫,路易十四广场,胜利广场.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巴洛克风格,也体现拥有雄厚财力的统治者好大喜功,唯我独尊的浮夸作风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长110米、宽68米,长方形的广场中,矗立着40多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路易十四式等风格迥异的经典建筑……

圆明园复原图

胜利广场

洛可可式建筑--克里斯钦堡宫

时间:

克里斯钦堡宫最早建于1773-1775年间。

当时的克里斯钦六世国王为了享乐,将旧王宫(哥本哈根宫)夷为平地,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显赫、华丽、舒适的新宫。

由于此宫是克里斯钦六世国王的寝宫,故名克里斯钦堡宫。

克里斯钦堡宫具有欧洲十八世纪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纤巧繁琐,白灰色调。

宫内内部的天花板装饰非常豪华,房间采用大理石或者木制地板。

墙上挂着厚厚的挂毯或者油画。

所有的房间都装饰着水晶吊灯、镜子、法国家具和各种艺术品。

宫堡的后院修建了一所王家驯马场,马场两边盖有两排具有中世纪建筑特色的边房。

马场出口处的左右两边还建起两座洛可可式的穹形石亭。

石亭两侧建有楼房,与驯马场的边房相连。

两座石亭之间为车马道,道端和一座大理石桥相接。

1794年,一场大火将这座豪华的宫殿毁于一旦,许多价值连城的珍宝都付之一炬。

仅驯马场的设施及马道两边的边房得以幸免。

菲特烈六世登基后,于1803年开始重建,至1828年竣工。

当时丹麦的著名雕刻家托瓦尔森专为王宫雕刻了一些石像。

1829年,在宫堡左翼又新建了宫廷教堂。

1884年,克里斯钦堡第二次被大火所毁,仅留下了驯马场设施和宫廷教堂。

至今,在两座穹形石亭上,仍留有火焚的残迹。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间,丹麦数次重修克里斯钦堡,最近的一次翻修始于1907年。

当时经过公开竞赛,丹麦建筑师托弗尔德的设计方案被采纳并根据他的方案重新修整了克里斯钦堡。

自1849年起,克里斯钦堡宫开始用作国会场所。

现在的克里斯钦堡宫是丹麦议会所在地,因此也称为议会大厦。

此处,首相办公室、女王接受觐见用的大厅、丹麦最高法院都设在宫内,丹麦政府各部大臣在此也设有一间办公室。

现在克里斯钦堡中一部分是丹麦皇家迎宾室。

顾名思义,丹麦皇家迎宾室是丹麦的皇族成员用来进行接待活动用的。

在这些房间中,女王接见各国驻丹麦大使、在新年时接受皇家新年致词并在此会见来访的重要外国领导人。

皇家迎宾室的装修非常豪华讲究,里面收藏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其中包括许多20世纪初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

皇家迎宾室分为许多小房间,包括巨人厅、国王阶梯、皇冠室、弗雷德里克室、悬挂着巨型挂毯的大厅、皇家宴会厅及女王私人藏书馆等。

 晚期巴洛克艺术又被称作洛可可艺术(Rococo),在十八世纪取代了古典巴洛克艺术。

洛可可艺术(Rococo)于十七世纪末期首先出现在德国、奥地利和波西米亚(Bohême)。

这种艺术形式注重感观美。

与十七世纪所推崇系统性、组织性的巴洛克艺术(Baroque)相比较,洛可可艺术(Rococo)的表现结构更为灵活、自由,装饰手法亦更加丰富、充满激情。

在城堡、教堂里和喷泉周围,随处都可以看见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壁画、廊道、装饰性建筑或寓意深刻的雕塑。

这种艺术形式在维也纳(Vienne)、伦敦(Londres)、德累斯顿(Dresde)、都灵(Turin)、德国南部和波西米亚(laBohême)都得到了大胆、淋漓尽致地应用。

晚期的巴洛克艺术极度追求视觉上的美感,由萨勒维(Salvi)设计建造的罗马特雷维喷泉(Trevi)(1732—1762)、万维特里(Vanvitelli)在那不勒斯(Naples)附近卡塞塔(Caserte)设计建造的楼梯(1751—1758)都集中体现了这种艺术风格。

  巴黎(协和广场(placedelaConcorde))、波尔多(证券广场(placedelaBourse))、南锡(Nancy)(斯坦尼斯瓦夫广场(placeStanislas))都是集建筑艺术之大观的地方。

在奥地利,费舍.冯.埃尔拉赫(FischervonErlach)和希尔德布兰特(LucasvonHildebrandt)都以其新颖古怪的建筑理念而闻名,艺术造诣不相上下。

在巴伐利亚(Bavière),乡村的修道院都以小天使雕像作为装饰。

阿当兄弟(Adam)在慕尼黑(Munich)是妇孺皆知的人物。

在波西米亚(Bohême)、摩尔达维(Moldavie)和德国南部,星罗棋布的分部着洛可可式教堂。

维斯(Wies)教堂的墙壁,白色底色与厚厚的镀金层形成强烈反差,使人产生墙壁随时会倾泻而出的错觉。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美洲移民对巴洛克富丽堂皇的建筑修饰风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法国,曼沙特(Mansart)的弟子们则开始研究私人宅第的内部装饰。

在圣日耳曼镇(Saint-Germain)、马莱地区(leMarais),装饰奢华富丽的宅第处处可见。

朗布伊埃地区(Rambouillet)生产的木雕也是洛可可艺术形式的完美代表,令人拍案叫绝!

哥特式建筑

      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12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北部最先出现哥特式教堂建筑。

建筑要表现光、高、数这三个理想,按此要求而在教堂中采用向高处延伸、增大窗户和改变比例的方法,以加强教堂垂直上升,高耸入云的效果,其体现出的建筑风格乃哥特式艺术之“垂直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不仅以肋弓拱顶和尖形拱门取代了罗马式建筑的圆形拱顶和拱门,以五彩缤纷的玻璃花窗、轻盈纤巧的飞扶壁和玲珑剔透的雕塑取代了罗马式建筑笨重厚实的石头护墙、呆板僵硬的平直结构和单调朴素的气氛,而且还有教堂门楣中心的浮雕群像雕刻艺术,以及门券里和立柱上的圣母、基督及圣徒立像。

在哥特建筑中这些雕刻作品屡见不鲜,巴黎圣母院正西面中门上的《最后审判》群雕和夏特大教堂正门的《众圣徒》圆柱体雕刻群像,特色是形体修长,姿态拘谨,以人物头部的前倾后仰、左顾右盼来表现动作.

古罗马式

古罗马式教堂

古罗马式,是古罗马时期的一种风格,本词条主要介绍建筑、将军这两个方面给大家了解,第一,古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式基督教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古罗马式建筑的特征是:

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

第二,古罗马式将军马超,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

因长相非凡,穿着讲究(《三国演义》中:

一来人才出众,二来结束非凡),被称为“锦马超”。

马超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名门望族,其父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腾父马肃,字子南,汉桓帝时为天水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娶羌女生马腾,故而马超有四分之

古罗马通常指从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

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建筑

公元11-12世纪,一些有关意向古罗马风格靠拢的教堂建筑在这些国家陆续出现了。

古罗马式的教堂便模仿了古罗马凯旋门、城堡及城墙等建筑式样,采用了古罗马式的拱券结构,所以人们称其为“古罗马式建筑”,古罗马建筑并不是古罗马建筑的完全再现,除去使用了许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材料之外,它们只是广泛采用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它一般是在门窗和拱廊上采用半圆形拱顶,并以一种拱状穹顶和交叉拱顶作为内部的支撑。

而这些拱顶强有力的外延感往往又被厚实的窗间壁和墙所抑制,厚实的石墙是当时严重的封建割据和频繁的内外战争的时代特点在建筑上的反映。

类型

古罗马式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万神庙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

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

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

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

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

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

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

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特点

古罗马式建筑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

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

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

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

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

约在公元前二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

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

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

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五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

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时期

古罗马的建筑分为三个时期:

公元前8-公元前2世纪的伊特鲁里亚时期,在拱券结构方面形成了特色

公元前2-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国兴盛时期,建设成主要的城市街道与引水渠等方面

公元3世纪起,帝国开始衰落,建筑开始逐渐衰退

建筑物

古罗马式遗迹

公元二世纪中叶建造的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周围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径2米,都是用整块花岗石加工而成的。

在神庙后墙8米高处,砌有三块各约500吨的大石块,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

从火房出来的热烟和热气流经各个大厅地板下、墙皮内和拱顶里的陶管,散发热量。

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记载,剧场的座位下埋有铜质的共鸣瓮,以改善音质。

此外,至迟在公元1世纪中叶,已经在窗上安装几十厘米见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

除了在首都罗马城集中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规模很大的各类建筑物。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

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

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

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

十五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

传入中国

罗马建筑的书籍和图画在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意大利索来《罗马古城舆图》画册3卷,存放北京耶稣会图书馆。

1672年,意大利传教士阿莱尼带两册《广舆图说》到中国。

这些书里有罗马角斗场、浴场、神庙和罗马街市的图画。

此外,十七世纪初北京耶稣会图书馆里有过三册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但古罗马建筑对中国建筑没有发生实际影响。

庞贝古城

1900多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给罗马帝国庞培城的居民带来

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造成了一个奇迹:

淹没一切的熔岩和火山灰竟然把这座城市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当人们再把它发掘出来的时候,它成了展示当年罗马帝国城市生活的真实情景的历史博物馆。

庞培城原来坐落在意大利半岛的西海岸那不勒斯湾边的平原上,离罗马大约240公里。

北边不太远就是著名的维苏威火山。

这一带景色秀丽,气候温和。

城外田亩纵横,到处种有橄榄、葡萄和柠檬。

人们曾经长期在这里安居乐业。

维苏威火山从远古以来,一直处在“休眠”的状态。

公元62年,山区发生过一次地震,庞培城受到一些损坏。

但是居民仍旧在那里进行重建工作,不相信维苏威火山会复活。

不料到了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1点多钟,维苏威火山山顶突然发生震耳的爆炸声,跟着火山口喷出直冲云霄的滚滚

浓烟和无数火星,中间还挟带着石块和灰尘。

顷刻之间,天昏地暗,地动山摇。

靠近庞培城的那不勒斯海湾也激起汹涌的波涛,猛烈地冲击着海岸。

整个山区很快就被喷发出来的大量石块、熔岩和火山灰覆盖了。

接着,又下起倾盆大雨,雨水挟带着石块、泥土和火山灰,形成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向山麓低平的地方漫衍开去,慢慢地把整座庞培城完全吞没了。

同时被淹没的还有两个小镇,一个叫赫库兰尼姆,一个叫斯台比亚,都离庞培城很近。

庞培城里2万多居民大部分逃到别处去了,遇难的有2000多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庞培城遭受的这场浩劫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被遗忘了。

后来,虽然有人从古籍史册和民间传说中,知道有这么一座古城的存在,可它是个什么样子,遗址在哪里,却始终是个谜。

公元1720年左右,意大利农民在火山附近的地方开渠、挖

井,挖出了不少古罗马的钱币和一些经过雕琢的大理石碎块。

不久,又有人挖出了刻有“庞培”字样的石块。

这些发现证实了庞培城的遗址就在这里!

公元1748年,意大利政府开始对古城遗址进行发掘。

1927年,又找到了庞培城北面的赫库兰尼姆镇的遗址,这样,庞培城的发掘规模就更扩大了。

经过200年断断续续的挖掘,这座沉睡在地下1900年的古城,大部分又重见天日了。

因为整个城市被6米厚的火山灰、熔岩和泥石封闭起来,这就起到了防止风化的作用。

城市里的建筑、房屋、街道、铺面以及其他许多文物,大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房屋只是屋顶坍塌,屋内的门窗、家具、器皿都没有多少损坏,甚至连炉里烤熟的面包、橱里的带壳鸡蛋,都保存得很完整。

人们走进这座古城,就像身临其境地看到了罗马帝国时期中等城市的面貌和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况。

庞培城的面积大约1.8平方公里。

四周围绕着4800多米长的坚固的石砌城墙,有8座城门和16个城塔。

城里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各有两条笔直而平坦的大街,彼此纵横相交,把全城分成9个城区。

每个城区又有许多小街小巷互相连接,路面多半是用碎石块铺成的。

大街上铺的是整块整块的大石板,石板上留下两道车辙。

街面宽达10米,两旁还有人行道。

可以想象得到当年大街上是怎样一派繁忙景象:

有奴隶主乘坐的华丽的马车,有商人载运货物的车子,也有旅客雇用的马车,来往频繁,络绎不绝。

街道的十字路口,都有雕花石块砌成的水池,里面盛有清凉的泉水。

泉水从城外山上通过渡港引入城内的水塔里,然后由水塔再流向各个水池。

大街的两边有商店、酒馆、水果铺和出卖各种杂货的摊子。

一家商店墙上写着出售卫生用具和好酒的广告;另一家商店墙上有横幅标语:

“水果商贩支持普里斯库担任高级行政官”。

庞培城的商店往往同时设有手工作坊。

作坊规模一般不大,产品自制自卖,有面包房、酿酒坊,以及生产灯具、瓷砖、陶罐和纺织品的工场。

城里,还有用大理石修建的、很考究的酒馆,供奴隶主寻欢作乐。

公共温泉浴场保存得十分完整,石砌的拱形屋顶上面的雕像和装饰图案,至今仍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城里的西南部有个长方形的广场。

广场周围原来有高大的石雕柱廊,可以挡风避雨。

大概由于地震的破坏,大部分已经坍塌了。

广场附近是庞培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

庞培城里高大宏伟的建筑大都集中在这一带。

庙宇已经毁坏了,从残存的雕花精致的大理石门框、祭坛和高出地面三四尺的石块地基,可以想见它们过去的雄伟壮丽。

政府官员开会的议会厅和他们的办公室十分宽敞明亮。

法院是一所长方形的两层建筑物,里面设有审讯犯人的法庭和关押犯人的牢房。

法院的部分楼房分给商人,作为进行交易和订立贸易合同的场所。

东方的香料、宝石,中国的丝绸,非洲的象牙,当地生产的葡萄酒和玻璃制品,大都在这里议价成交。

位于广场的东北角的,是一个不大的商场,店铺鳞次栉比[栉zhi,梳子和蓖子],商品琳琅满目,不过因为年代久远,货架上的药品、水果都枯干变质了;青铜制品和各种小摆设也早已锈迹斑斑,只留下外形供游人观赏。

商场里设有一座出售奴隶的高台,当年奴隶主就在这里像挑选牛马一样地选购“会说话的牲口”。

庞培城和所有罗马古代的大小城市一样,是奴隶主的天堂,奴隶的地狱。

这从住宅的建筑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奴隶主和富豪的住宅大门,多半有大理石圆柱和雕花的门楼,庭院里栽培着奇花异草,树立有各种人物鸟兽的石雕。

有的住宅墙上还绘有大幅壁画,客厅的地面上也装饰着镶嵌画。

在一个大奴隶主家客厅里,发现了一幅十分珍贵的镶嵌画: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与波斯兰大流士三世作战图》。

原画宽6.5米,高3.83米,是由150万块白色和彩色玻璃及大理石片镶嵌成的。

可是创造这一切的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只能挤住在那些小街小巷中狭窄、阴暗的房屋里。

城的东南角有一座圆形的露天角斗场,中间部分十分低平,是供人兽角斗的地方。

四周看台呈阶梯形,可以容纳两万观众。

墙上还留有这样的字迹:

“塞那杜斯是英雄和索命者。

”“费利克斯将斗熊。

”附近还有座体育场,是供人们竞技和习武的地方。

古城里最吸引参观者的,是那些受难者的石膏像。

原来在火山爆发的一刹那间,许多没有逃出去的受难者,藏身在比较空旷的庭院里,虽然没有被倒塌下来的建筑物压死,但是很快就被喷出的火山灰包封起来,窒息而死。

时间过去很久,人体在里面枯干了、消失了,只剩下一些空壳。

考古学家就利用这些空壳作模子,把石膏浆灌进去,制成许多和真人一样形状的石膏像。

这样,就把受难者当时那种绝望和痛苦的表情再现出来了:

许多人用双手掩面或屈着双臂抱着脑袋;一个小女孩紧紧抱住母亲的膝盖,掩面大哭;一个拿着一袋硬币的乞丐茫然站在街口;有些人正在墙脚挖洞,想寻找逃命的机会;有一群被铁链锁住的角斗士痛苦地挣扎着,要摆脱铁链。

也有的人手里拿着一袋袋金币、银币和贵重首饰,这些有钱的人也同奴隶们一起同归于尽了。

把一座埋藏在地下的城市挖掘出来,不损坏它原来的面貌,是不容易的。

发掘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着,估计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那时侯,一座完整的庞培古城将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

浴场

街道

古罗马圆形剧场古罗马广场

古罗马大体育场庞贝古城的房屋

特里尔罗马教堂

图拉真凯旋柱

大斗兽场

万神庙

罗马凯旋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