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800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培训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安全培训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安全培训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安全培训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安全培训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培训材料.docx

《安全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培训材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培训材料.docx

安全培训材料

 

安全培训材料

1.灭火剂的种类,特点2

2.泡沫灭火器6

3.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7

4.干粉灭火器成分8

5.安全操作基本知识8

6.岗位操作基础安全知识10

7.岗位开车的安全操作要点12

8.安全装置分类21

9.安全装置使用维护说明22

10.设备交出检修的安全要求23

11.火灾的分类24

12.上海依格ERPP-20B空气呼吸器操作步骤24

13.梅思安BD2000空气呼吸器操作步骤25

14.空气呼吸器佩戴快速操作法25

目录

1.灭火剂的种类,特点

(1)水.

水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水能吸收链式反应的自由基,迫使链式反应中止,同时,水产生的水蒸汽,可以稀释氧气浓度,使火窒息。

水的费用也非常低。

我们楼道中有消防栓箱中,里面有启动按钮,有水袋,水枪。

摆好水袋,拿稳水枪(水的力量很大),按下按钮,消防泵就启动了,水就出来了。

在自动灭火系统中,有自动水喷淋,水喷雾。

写字楼中,顶子上装的红色的玻璃泡,就是水喷淋。

在温度到达80度左右时,破裂,喷淋泵启动,水喷出来,打到莲花盘上,形成喷淋水。

水作为灭火剂,也有它的缺点:

到过火灾现场的人都会知道,消防队一到,家里的灾难,就会从火灾变为水灾,满屋子是水,他们首要的任务是防止火扩散,而不是保护你家的财产。

设想一个图书馆的书库,用水来灭火,图书肯定灭顶之灾。

而且它不适用于油类的火灾。

细水雾解决了这个问题。

经过特制喷头,在水泵的压力下,喷出非常细的水雾(大家比较熟悉超声波加湿器,它出来的水雾,象气体,更细)。

水雾可以充分吸收火灾的热量,降低温度,汽化迅速,体积可膨胀1700倍以上,稀释氧浓度,更加省水。

细水雾具有气体灭火和水灭火的双重优点,同时又最大化的降低了它们的缺点。

可以用来灭油类等火灾。

(2)干粉灭火剂

又称为粉末灭火剂。

有BC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92%)、活性白土(4%)、云母粉和防结块添加剂(4%)组成。

主要用的是ABC干粉灭火剂,是由磷酸二氢钠(75%)和硫酸铵(20%)以及催化剂、防结块剂(3%),活性白土(1.85%),氧化铁黄(0.15%)组成。

干粉灭火剂贮存于干粉灭火器中。

灭火时,由高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将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雾状粉流,射向燃烧区,干粉与火焰接触,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将火扑灭。

可以用来扑灭电器,油类,气体火灾。

但是,它不能用来扑灭计算机等贵重设备火灾,因为它灭火后的残留物多,污染设备,难清理。

顾名思义,ABC可以灭A类B类和C类火灾,BC灭火剂可以灭B类和C类火灾.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比如木材、棉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等火灾。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如天燃气、氢气、甲烷、煤气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钛、锂、铝镁合金火灾。

(3)泡沫灭火剂

与水混合,用机械或化学反应的方法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称为泡沫灭火剂。

泡沫是一种体积小,表面被液体围成的小泡泡群,它的密度是0.001~0.5。

由于它的密度远远小于一般的可燃、易燃液体,因此可以飘浮在液体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使燃烧物与空气隔断,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它主要用于扑灭一般可燃、易燃的火灾;同时泡沫还有一定的粘性,能粘附在固体上,所以对扑灭固体火灾也有一定效果。

(4)气体灭火剂

气体灭火剂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灭火剂,同时也是消防行业的利润增长点,通俗地说,做这个生意,赚大钱。

我们对气体灭火剂的要求标准是:

灭火浓度要低,需要的太多不行,不经济,没地方放置;无毒无害,不能把火熏死了,环保;贮存的压力不要太大;性质要稳定,不能放上3年就分解了;在大气中分解得要快,不能污染环境;要便宜,不能太贵,等等.

上面提到的,水、干分、泡沫灭火剂,最大的缺点是残留物多,有的还导电,不能满足灭火的要求。

航天城的航天机房,军委的计算机中心,网通的交换机房,不可能允许用此类的灭火剂,它的破坏作用太大。

气体灭火剂主要有:

二氧化碳

哈龙

七氟丙烷

烟烙尽IG541

气溶胶EBM,DKL

优缺点:

气体灭火剂灭火后,没有残留物,开窗通风,OK了.缺点是,全淹没式灭火,它需要一个相对封密的环境,保证足够时间的灭火浓度。

我们一个一个聊一下: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根据贮藏的压力,分为低压二氧化碳系统(气体贮藏)和高压二氧化碳系统(干冰贮藏)。

在有火警时,将贮气瓶打开,气体或干冰(固体)喷出,干冰汽化后,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燃烧区内,除了窒息作用之外,还有一定的冷却作用,火焰就会熄灭。

二氧化碳在通常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1.529,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助燃。

二氧化碳系统的缺点是,灭火浓度高,也就是灭火需要的量大,二氧化碳不贵,可是承压的钢瓶贵,而且占的面积大。

再一个,它灭火时,室内温度降低2度左右,会引起空气中的水蒸汽结露,会破坏电路板,不能用于机房的灭火。

哈龙灭火剂,又称卤代烷灭火剂,1211,或1301,灭火效率非常高,是美国军方的发明。

是液化气体灭火剂,它具有灭火效率高(需要的浓度低,即需要的量小,而且便宜,灭火快)、不留痕迹、绝缘性能好、腐蚀性小、久存不变质等优点,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气体、电气火灾,特别适用于精密仪器、仪表及重要文献资料的灭火。

卤代烷的灭火原理主要是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它们的分子中含有1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在接触火焰时,受热产生的卤素离子与燃烧产生的活性氢基化合,使燃烧的连锁反应停止。

此外,它们兼有一定的冷却、窒息作用。

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效率比二氧化碳和四氯化碳要高得多。

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上通过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作为发起国,《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中要求,我国将于2005年停止生产卤代烷灭火剂。

公安部和国家环保局通字[1994]第94号文《关于非必要场所停止再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通知》中亦要求,非必要场所今后不再使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

所以,我们要寻找哈龙的替代物。

但是,军队肯定还用它,因为它太好用了。

七氟丙烷(美国发明,称为FM200)是目前哈龙最理想的替代物。

它的毒性小,(9%以上对人体有害),灭火的浓度也不高,灭火速度快。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分子为CF3CHFCF3,灭火机理是以化学,物理方式实现灭火。

特点:

无色无味气体,不含溴和氯元素,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0,符合环保要求。

是新型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它的灭火浓度低,钢瓶使用量少,占据空间小.

是不导电介质,且不含水性物质,不会对电器设备、磁带资料等造成损害。

适用于:

可扑救A、B、C各类火灾,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在有人的场所;

防护的含贵重物品、无价珍宝、珍贵的档案以及软硬件等;

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使用水系统会造成水灾的场所

药剂喷放后清洗残留物有困难的场所。

药剂存放空间有限,须用少量灭火剂达到灭火效果的场所。

缺点:

有一定的毒性,有温室效应.

烟烙尽系统(IG541),美国安素公司的专利

由氮气(52%)、氩气(40%)和二氧化碳(8%)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天然气体灭火剂,因为它就是大气中的固有成份,所以它对人体、植物、电气设备及大气臭氧层毫无影响,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消防产品”,洁净气体。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也是全淹没灭火系统,按保护区域分为单元独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

适用于扑灭A、B、C类等火灾,可扑救带电设备和电气线路火灾。

缺点是灭火浓度高,需要的贮存钢瓶多,造价昂贵.

气溶胶灭火系统

苏联人在发射火箭时,发现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能灭火,所以发明了这种灭火剂.它首先点火,着火产生的烟,能够灭火.气溶胶灭火剂是有氧化剂、还原剂及粘合剂等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固态灭火剂。

它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灭火效能的惰性气体及纳米型的微粒物质,具有高分散度,高浓度的特点。

可以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并能饶过障碍物到达需要的任何空间。

它是固体,不需要高压贮存,没有高压钢瓶的危险性,需要的体积小.

气溶胶的烟雾有导电性,不适用于精密仪器.烟雾可见度低,挡视线,对人的逃生不利.不适用于人员集中地方的灭火,不适用于固体的深位火灾.

曾经出现过系统异常启动,喷嘴处温度过高,点燃了附近的可燃物的情况.需要慎用.

2.泡沫灭火器

灭火原理:

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适用范围: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泡沫灭火器

此类灭火器是通过筒体内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将生成的泡沫压出喷嘴,喷射出去进行灭火的。

它除了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外,还能扑救油类等可燃液体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酮、酯、醚等有机溶剂的火灾。

泡沫灭火器有MP型手提式、MPZ型手提舟车式和MPT型推车式三种类型。

下面以MP型手提式为例简单说明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MP型手提式泡沫灭火器主要由筒体、器盖,瓶胆和喷嘴等组成。

筒体内装碱性溶液,瓶胆内装酸性溶液,瓶胆用瓶盖盖上,以防酸性溶液蒸发或因震荡溅出而与碱性溶液混合。

使用灭火器时,应一手握提环,一手抓底图,把灭火器颠倒过来,轻轻抖动几下,喷出泡沫,进行灭火。

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根据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下面简要介绍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平时千万不能碰倒泡沫灭火器)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除了两种反应物外,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

打开开关,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由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它不如二氧化碳液体灭火器,后者灭火后不污染物质,不留痕迹。

3.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灭火原理:

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适用范围: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泡沫灭火器此类灭火器是通过筒体内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将生成的泡沫压出喷嘴,喷射出去进行灭火的。

它除了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外,还能扑救油类等可燃液体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酮、酯、醚等有机溶剂的火灾。

泡沫灭火器有MP型手提式、MPZ型手提舟车式和MPT型推车式三种类型。

下面以MP型手提式为例简单说明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MP型手提式泡沫灭火器主要由筒体、器盖,瓶胆和喷嘴等组成。

筒体内装碱性溶液,瓶胆内装酸性溶液,瓶胆用瓶盖盖上,以防酸性溶液蒸发或因震荡溅出而与碱性溶液混合。

使用灭火器时,应一手握提环,一手抓底图,把灭火器颠倒过来,轻轻抖动几下,喷出泡沫,进行灭火。

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根据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下面简要介绍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平时千万不能碰倒泡沫灭火器)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除了两种反应物外,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

打开开关,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由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它不如二氧化碳液体灭火器,后者灭火后不污染物质,不留痕迹。

4.干粉灭火器成分

干粉灭火器成分是磷酸氨盐,吸入过量后极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和化学性肺炎.干粉灭火剂(MF)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及滑石粉等。

用干燥的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千粉从容器中喷出,形成粉雾喷射到燃烧区,干粉中的碳酸氢钠受高温作用发生分解,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HC03→Na2C03十H20十C02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并吸收大量的热能,起到一定的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

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3类:

以碳酸氢钠(钾)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易燃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以磷酸三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及其混合物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带电设备的火灾;

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钡、碳酸钠等为基料的千粉,用于扑灭轻金属火灾。

一些扩散性很强的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干粉喷射后难以使整个范围内的气体稀释,灭火效果不佳。

它也不宜用于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的灭火,因为在灭火后留有残渣。

此外,在使用干粉灭火时,要注意及时冷却降温,以免复燃.

石油化工操作安全技术

操作工是石油化工生产的主体工种,他在机、电、仪、和分析等工种中起着核心主导作用。

他具体、直接地操作装置生产石油化工产品。

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装置的安全生产。

操作技术按专业涉及炼油工艺、化工工艺、化学原理、机械、电气、仪表自动化、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可分为应知部分(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应会部分(侧重于实际操作)。

如果按作用和表现形式划分,所有的操作理论和操作技术都可归纳为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两部分。

本章以炼油化工操作工人为对象,介绍安全操作技术与技能。

 

 

5.安全操作基本知识

 

炼油、化工生产装置(简称炼化装置)所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助剂、工作介质及半成品和产品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强腐蚀的特点。

而炼化生产过程又具有高温、高压、冷冻、连续化等特点。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操作员工应认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技能和装置的一般安全要求。

 

一、基本要求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各有差异、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也大不相同,但却有许多共同的要求,具体可归纳如下:

(1)新人厂员工必须进行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操作工上岗前必须取得安全作业证。

(2)厂区严禁烟火,厂内禁止吸烟,禁止带引火物进厂。

厂内生产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

(3)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着装,禁止穿紧身裤、裙子、钉子鞋、高跟鞋、拖鞋进入现场,上岗不准佩带耳环、项链、手镯等装饰品,长发不准露出帽子外。

(4)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迅速组织抢救,维护事故现场,其它岗位人员要坚守岗位,做好事故后的配合处理,禁止擅离岗位、围观看热闹。

无关人员不得靠近事故现场。

(5)岗位操作工要认真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严格遵守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精心调整工艺,搞好设备维护。

非本人专责的机、电、仪设备,未经批准不得乱动。

(6)禁止在生产用炉、热力管道设备及采暖设备上烘烤衣服、鞋袜和食物。

禁止在有毒有害岗位吃饭和吃零食。

禁止穿浸有易燃、易爆液体的工作服接近明火操作现场

(7)生产现场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料和自聚物、破布、油布等易燃物品。

(8)易燃、易爆、易中毒物料贮罐排水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排水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9)设备运转时禁止擦拭、拆卸、安装传动部件。

禁止拆除或损坏传动防护罩。

  (10)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禁止拆除或变更安全联锁装置和安全防爆抑止装置。

  (11)停用闲置设备必须用盲板与生产系统切断。

  (12)厂内开挖动土必须经机动部门批准,以防损伤隐蔽工程。

  (13)机动车辆进入易燃、易爆生产区应办理动火证。

  (14)岗位操作时严禁随地乱排乱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料。

  (15)生产岗位临时用电必须按规定办理用电手续,凡易燃、易爆区域的临时电线(电缆)不得有破损裸露,并要采取防水和防机械损伤保护措施。

  (16)压力表和贮槽液位计(现场)应有控制上、下限警戒线。

  (17)利用氮气置换和压送物料时,禁止将氮气管线与物料管线(设备)固定连接,以防物料返窜入氮气系统。

氮气用完后要及时断开活接头。

  (18)岗位异常现象的处理必须给下一班书面交接清楚。

并一同到现场核实确认。

  (19)操作工应了解本岗位过去发生的典型事故,清楚本岗位操作的安全要点。

  (20)岗位操作要按要求巡回检查,如实准确地填写岗位记录。

 

6.岗位操作基础安全知识

  

(一)化学危险品

  凡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燃烧、爆炸、中毒、腐蚀、放射性等危害特征的物质,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温度变化或遇到性能有抵触的其它物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伤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物质都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简称化学危险品。

  

(1)化学危险品分类见表8—1。

 

表8—1化学危险品分类表

  

(2)化学危险品危险特征见表8—2。

 

表8—2化学危险品危险特征表

物品名称

特  性

爆炸性物质

1.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可在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反应爆炸

2.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一般可放出数百到数千千卡的热量

3.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1kg硝化甘油爆炸后产生716L的气体

氧化剂

1.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化学性非常活泼,具有较强的得电子能力

2.分解性。

遇热摩擦震动和撞击极易分解放出氧气,产生高热

3.遇光分解。

如硝酸银遇光分解产生银及氮的氧化物

4.氧化接触还原剂。

有机物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化学变化引起燃烧或爆炸

压缩气体和

液化气体

1.压缩性。

气体的可压缩性

2.膨胀性。

气体受热有膨胀性

自燃物质

1.某些物质的化学活泼性强,极易氧化引起自燃(如黄磷)

2.某些自燃物的化学性很不稳定,易发生分解而导致自燃,如硝化纤维及其制品

3.某些物质分子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双键(—C=C—),容易和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作用引起自燃,如油布、油绸是用桐油制成

遇水燃烧物质

1.遇水分解,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氢和大量的热,其热量能使氢气自燃或爆炸,如钾、钠、锂等

2.遇水剧烈反应,放出不同的可燃气体乙炔、甲烷等,如电石遇水放出乙炔,碳化铝遇水放出甲烷

3.遇水能自燃。

如磷化钙、磷化锌遇水生成磷化氢,在空气中自燃

易燃液体

1.易燃性。

具有高度的易燃性,与火焰接触迅速起燃

2.挥发性。

在低温下也有不同程度的挥发性

3.爆炸性。

蒸气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比例下遇火爆炸

4.带电性。

流动过程中能产生静电引起燃烧

5.流动性。

很快向四周扩散

6.遇强酸或氧化剂引起燃烧

7.不同程度毒性

易燃固体

1.先受热熔化,然后蒸发气体,再分解、氧化,直到出现火焰而燃烧

2.粉尘易燃固体,其悬浮状时能与空气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金属粉末,如铝、镁遇火,在高温下放出氢气发生爆炸

4.与氧化剂作用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如赤磷遇氧化剂氯酸钾能起火燃烧

毒害物质

1.毒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也越大

2.毒性与化学结构有关

3.某些物质对人体不同器官有选择性和蓄积性

腐蚀性物质

1.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的腐蚀性

2.有的还具有毒性,如酸雾

3.有的具有易燃性,如酯酐

4.有的具有助燃性,如硝酸

放射性物质

1.能放射出α、β、γ射线和中子流

2.β射线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

3.α射线的电离本领很强

4.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大10000倍

5.中子流的穿透能力很强

6.对人体有危害,主要是红血球减少等

 

  

(二)岗位安全操作要点

  炼化生产装置的岗位特点各不相同,无论是原料助剂、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产成品工艺生产特点,还是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都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岗位的安全操作一定要从本岗位实际出发,结合工艺技术和自控条件总结、归纳、学习和理解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要点。

一般来说,岗位操作主要包括岗位开停车、工艺调控、紧急异常情况处理和日常检维修等内容。

7.岗位开车的安全操作要点

  岗位开停车是事故发生概率较大的一个环节,无论是正常的装置开车还是检修改扩建后的装置开车。

事故发生往往因为某一块盲板未抽或未加,某个阀门开关不正确而引起的。

所以按规定程序认真仔细地进行开车前的准备和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开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工作:

  

(1)核准开车流程和开车步骤,认真核准自控仪表设定值和控制指令。

  

(2)认真进行设备、系统的检查。

包括阀门的开关状态,盲板加堵与抽除状况,水、电、汽、气、冷剂、燃料气、燃料油等公用工程的供给量和接受状况,安全检测仪表及安全设施的投用情况,原材料、助剂的准备情况等。

  (3)按规定进行手动盘车和电动盘车。

  (4)原料、助剂的配置分析和合格备用情况。

  (5)原料、助剂贮槽的排水(排液)。

加热、冷凝(却)系统排水(排液)。

  (6)阀门的开、关不能用力过猛。

特别是高压、高温、深冷、急冷系统和蒸汽管网及其它有冷凝液积存的系统。

其进料阀门的开启一定要缓缓操作,必要时要按规定认真进行系统的预热和预冷。

  (7)所有密闭的贮槽、反应器、塔器等,检修后开车投料(接料)前必须先分析氧含量,低于2%方能开车。

  2.易燃易爆系统正常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高温、高压、急冷、深冷及氧化反应等操作,工艺指标的控制要留有余量,不能顶限控制操作,要充分体现工艺参数的安全要求。

  

(2)工艺参数的调整控制,要处理好关键与一般的关系,清楚控制要点,明确控制措施。

例如有些伴有热交换的反应过程,工艺参数的控制措施如下。

  ①温度控制如表8—3所示。

 

表8—3温度控制

 

  ②控制投料速度和配比如表8—4所示。

 

表8—4控制投资速度和配比

 

  ③超量杂质和副反应的控制。

许多化学反应由于反应物料中杂质的增加导致副反应、过反应发生,造成燃烧或爆炸。

如乙炔和氯反应生产氯乙烯。

氯化氢中的游离氯一般不允许超过0.005%,因为过量游离氯可与乙炔反应生成四氯乙烷而燃烧爆炸。

  为了防止有害杂质引起事故,采用加稳定剂的办法。

如为提高氯化氢的稳定性常加入浓度为0.001%~0.5%的硫酸。

  对有较大危险的副反应物,要采取措施避免其在贮罐内长期积聚。

  ④溢料和泄漏控制。

化学反应中不少物料容易起泡,从而发生溢料引起燃烧。

造成溢料的原因与物料的构成、反应温度、加料速度以及消泡剂用量、质量等有关。

  震动往往导致管线焊缝破裂造成泄漏。

  (3)工艺参数的调控要本着勤观察、多思考、看趋势、微调精调的原则。

避免盲目乱调和大起大落的调整。

  (4)把仪表操作与现场核实结合起来,认真进行岗位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准确判断、果断处理问题。

  (5)及时校核一、二次表之间的差异,及时核查DCS调节与现场实际动作的差异,及时消除仪表偏差和DCS误动作。

  (6)认真区分工艺参数报警和安全检测仪表的报警,切不可把仪表报警(特别是安全仪表的报警)误认为是仪表故障而忽视。

更不得怕报警声响而关停声音报警器。

  (7)切不可为了工艺调整方便而私自关闭、停止自动联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