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716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docx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完整版

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

佳教材

Documentserial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经济学基础矢曙莒菱歳曇舞教材)

微观经济学

价格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政策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与汇率011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一.微观经济学:

价格的决定

价格与边际效用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确定

1.L1价格:

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

经济学

是一门关于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科学。

家庭经济学

研究家庭资源如何能够实现有效配置,从而实现家庭财务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价格

在现象上表现为标价,即换取某种商品和劳务使用或占有权所要支付的货币代价。

1.1.2边际效用与价格

价格的决定:

一般而言,价格山价值决定。

而所谓价值,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物品对于使用者的有用程度,即效用。

效用又分为: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

为消费物品带来的满足总体水平。

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

每增加一个单位物品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

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1.1.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其边际效用不断递减。

这是一个本质性的规律一一我们幸亏生活在边际效用递减世界中……

从需求角度看,其它条件相同时,物品越多,稀缺度越低,它能提供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越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代价越低,因此价格越低。

反之亦然。

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研究方法论一一边际分析。

1.2需求曲线

需求:

消费者(家庭,厂商,政府等)在一定价格上愿意并且能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一是需要和愿望;二是购买能力,即包含商品价格和购买者预算约束因素。

所以,需求曲线研究的是有效需求。

需求通常与价格成反向变化。

从图形上看,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冰淇淋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0Q

价格

1

2

3

4

5

6

7

需求量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2.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

就是需求和影响需求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主要的影响因素

商品自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和互补品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其他

1.2.2需求量的变动

所谓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元/台

8000

5600

A

1.2.3需求曲线的移动

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因素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也称为需求的变动。

比如,人口或收入上升等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那么相关商品(比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呢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的变动呢

PO

DO

0QOQI°

DI

需求曲线移动的实例

收入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变化

元/台

8000

6000

1=15000时需求曲线

4000

2000

1=10000时

需求曲线

万台

1.3供给曲线

供给:

指厂商或家庭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只能够出售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第一是出售愿望;第二有供应能力。

所以,供给曲线研究的是有效供给。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供给量既包括新生产的产品,也包括过去生产尚未出售的存货。

供给通常与价格成正向变化。

从图形上看,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冰淇淋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价格

2

3

4

5

6

供给量

0

200

400

600

800

P

供给曲线

Q

幻灯片13

1.3.1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就是供给和影响供给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影响供给函数的主要因素:

商品自身的价格

生产的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其他

幻灯片14

1.3.2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

所谓供给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所谓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因素对供给的影响,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P

气候灾变或原料价格上升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呢?

生产技术的革命呢?

S1

so

Q

Q0

Q1

幺j灯片•

1.4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确定

P

B

A

S

P*

D

E

C

D

Q

0

Q3

Q2

Q*Q1

Q4

什么是均衡?

经济事务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影响供求的各方面条件不变的静态背景下,供求曲线的交点E是均衡点,与之对应的(P*)价格与数量(Q*)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幻灯片16

1.4.1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

供求均衡决定价格:

现实中的价格山供求两方面因素决定,供给和需求函数包含的因素变动会导致价格变化。

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

价格变动反过来对供求关系也具有调节作用,并通过这一调节使供求趋向新的均衡状态。

价格的本质功能:

在于揭示资源相对稀缺程度,价格与供求存在互动关系,对资源配置发生机制性作用一一“资源配置的信号因而,价格在微观经济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幻灯片17

供求均衡一一个实例

面包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6

5

4

3

2

需求量

(个)

200

300

400

500

600

供给量(个)

800

600

400

200

0

幻灯片18

1.4.2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P

S

E2

P2

如:

收入上升

P

E1

D2

P3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P

51

如石油储量的不断下降

52

P1

E1

Q2

Q1

幻灯片20

L4.3供求定理

供求定理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悄况下,商品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求定理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悄况下,商品供给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反方向变动。

P1

P1

Q2

Q1

幻灯片21

供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幻灯片22

1.4.4供求均衡:

从静态到动态

(1)

在动态分析背景下,价格水平高低和供求曲线位置会相互作用。

从需求角度看,OPEC可能通过减产把油价抬高一定水平,短期需求调节很小,因而提高价格对于OPEC有利,但是长期通过替代技术(节能)和产品(太阳能)使需求曲线移动,需求大幅度下降可能使抬高价格变成得不偿失的策略。

pmInos;

P*BA

AP

POF

AQ1

A00

0

01

Q*

000

幻灯片23

供求均衡:

从静态到动态

(2)

从供给角度看,OPEC抬高石油价格之后,非OPEC短期供给虽然反应很小,但是长期来看,山于勘探和开采投资上升,探明储量和产量上升,导致整个市场供给线向右下方移动,给定OPEC抬高价格的力量,实际市场价格回归到较低水平。

DSOS1

P*

AP

POE0

AP1=AP

PlEl

0

幻灯片24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

幻灯片25

2.]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召,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供应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

利用这些表示经济活动特点的概况性指标(summarymeasures),经济学家能够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大致轮廓给以描述和分析。

幻灯片26

2.1.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国民收入帐八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作为流量,仅度量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价值,不讣算以前时期的产值。

幻灯片27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2)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指作为生产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

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时用增值法(valueadded),即计算在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也即销售产品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

幻灯片28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3)

GDP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单个指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F。

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DIY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

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

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

幻灯片29

2.1.2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

—支出法

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乂称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幻灯片30

支出法

采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消费(consumption):

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半以上。

固定投资(fixedinvestment):

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分为重置投资(replacementinvestment)与净投资。

存货投资(inventory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净出口(netexports):

岀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幻灯片31

支出法

幻灯片32

2.1.3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

_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paymentapproach),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不等于GDP,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换算关系。

国民收入与GDF最重要差别有两点:

一是不包含折旧即重置投资,二是不包括间接税如营业税等。

国民收入加上折旧和间接税即可得到GDPo幻灯片33

收入法

釆用收入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劳动者报酬:

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三部分。

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固定资产折旧:

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营业盈余:

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

幻灯片34

收入法

幻灯片35

2.1.4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

—部门法

部门法(sectorapproach)又称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的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F来源。

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幻灯片36

部门法

幻灯片37

2.1.5GDP与GNP

GDP是从地域角度考虑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GNP是从身份角度统讣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部分,但不被统讣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P。

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P的重要性相对下降,重视地域范用的GDP的重要性相对上升,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

幻灯片38

2.1.6其它宏观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净值(netnationalproducts,NNP):

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创造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价值转移。

因此,从理论上讲,与GDP或GNP相比,NNP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然而,山于折旧占GDF或GYP比例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用GDP或GNP与NNP在表示经济活动总量的变动时,差别不大,人们一般更为习惯釆用GDP或GNP概念。

幻灯片39

其它宏观经济指标

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

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GNP等经济活动总量。

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狭义国民收入(前面在介绍用收入法统itGDP时已经提到),是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

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

幻灯片40

其它宏观经济指标

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PI):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disposableincome,PDI):

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幻灯片41

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邮电通讯业增加值

幻灯片42

2.2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作用

幻灯片43

2.2.1货币政策概念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实施的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条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贷款与再贴现

存款准备金

窗口指导

幻灯片44

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促使货币供给量上升或利率下降的货币政策,被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积极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在总需求不足时釆用。

货币供给量上升、利率下降,将导致居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上升。

紧缩性货币政策

促使货币供给量下降或利率上升的货币政策,被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tightmonetarypolicy)

通常是在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经济过热的形势下使用,效果表现为总需求水平下降,从而抑制经济过热。

幻灯片45

公开市场操作

(一)

通过买进或卖出债券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的操作

如认为总需求过大和经济过热,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则央行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债券以回笼货币。

商业银行向央行购买100万元的债券,并以支票兑现,则意味着它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减少了100万。

这意味着基础货币供给减少了100万,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等于基础货币改变量除以储备率或乘以储备率的倒数。

如储备率为1/10,等于100万乘以10即1000万元。

如认为金融市场资金短缺,经济总需求不足,因而需要扩大货币供给量时,央行就买进债券以增加基础货币。

当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从一家或若干家银行买进债券时,实际上它对商业银行开具了一张支票。

得到支票的银行要求中央银行解付,中央银行就将该笔付款记入相关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从而增加了准备金规模,银行可以依据准备金比率扩大贷款规模,货币供给量得以增加。

幻灯片46

公开市场操作

(二)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呑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幻灯片47

再贷款与再贴现

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与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

再贷款,系指中央银行为解决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不足而对其发放的贷款。

再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票据的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商业银行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与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

反之,流动性过剩时,中央银行通过收紧再贷款与再贴现减少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

中央银行还可以提升或者降低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利率来表达政策這向。

幻灯片48

存款准备金要求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幻灯片49

存款准备金要求

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供应量。

如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紧货币供给时,它可以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比如2007年自1月5日起,一年内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9.5%提高到14.5%o商业银行需要依据新比率调整信贷规模,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都会缩减。

于是,利率上升,信用条件紧缩,投资下降,总需求减少。

反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更有可能扩大贷款规模,从而有助于扩大货币供给量,刺激总需求。

幻灯片50

2.2.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财政预算、税收、国债、财政支出等。

幻灯片51

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手段中的基本手段,它全面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的规模和平衡状况,综合体现各种财政手段的运用结果,制约着其他资金的活动。

幻灯片52

政府支出

政府支岀有两类,一是购买性支出,二是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总支出一部分,其变动直接影响总需求

其它条件相同时,政府购买性支岀上升将会导致均衡产出的提高。

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以提高总需求的政策,被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pro-activefiscalpolicy)o

政府购买性支出下降将导致均衡产出的下降。

其口标在于抑制总需求水平,所以被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tightfiscalpolicy)。

bhkT匕・ZQ

J购买性支出的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的增加,一方面直接导致对于私人投资的替代,另一方面通过利率中介变动导致私营部门支出降低。

山于存在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带来的总需求和均衡产出水平上升,要比利率不变情形下的作用显着小一些。

显然,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弱;反之亦然。

幻灯片54

转移性支出

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支付对象大都是收入较低居民,而低收入阶层通常消费倾向较高。

因此,转移性支付一般也能对总支出产生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转移性支出上升将增加居民消费;反之,转移性支出下降将导致总需求下降。

转移性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通过转移性支出的支付对象(即居民)的消费倾向发生作用,因而作用具有间接性。

转移性支出的主要政策H标是实现公平和提供社会安全网,调节短期需求是次要的考虑。

幻灯片55

国债

国债政策,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财政赤字融资,减少总需求。

国债的利率对于市场利率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幻灯片56

税收

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来实施财政政策。

在政府支出水平不变条件下,降低税率减少税收,一方面能够为居民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使厂商收益提高,刺激投资需求,因而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拉动总需求来增加均衡产出。

反之,在政府支出不变前提下,提高税率和增加税收,则会降低居民消费和厂商投资需求,从而减少总需求。

幻灯片57

2.3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

通货膨胀的货币数量论解释通货膨胀的分类

幻灯片58

2.3.1通货膨胀的定义

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被称为通货膨胀。

我国80年代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

幻灯片59

2.3.2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论解释

货币供求论认为,货币像其他商品一样,半货币的供应超过了对于货币的需求时,货币就会贬值。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的供给有其特殊性,只能山中央银行决定,因此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

而货币的需求山市场决定,表现为一条正常的需求曲线。

在货币需求没有改变的条件下,增加货币供给,将导致供给曲线外移,均衡价格

下降。

即通货膨胀。

幻灯片60

货币

货币供求解释的图形表达

Ms

3r

100"

~100

50

200

M

化m号

OC

0

M*

幻灯片61

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影响

货币

MslMs2

100"

_100

50

25

Md

、400

0

!

OO

幻灯片62

2.3.3通货膨胀的货币数量论解释

货币数量论(quantitytheoryofmoney)

给定货币流通速度大体不变或趋势比较平稳的条件,在长期,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成正比例关系。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决定了物价水平,因而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

“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一种货币现象”。

幻灯片63

货币数量论的实证研究从货币数量角度解释价格变动的一个前提,是假定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稳定。

这一假定是否符合实际?

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各国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有的确实比较稳定,有的虽然存在长期下降趋势,但是短期内波动不大。

幻灯片64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幻灯片65

经济货币化解释

经济货币化,指以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经历体制转型。

货币的供给,既要满足真实产出和价格上升对媒介手段的需要,还要满足经济货币化进程对货币额外增加的需要。

仅看名义GDF增幅与货币增幅关系,就会发现二者出现越来越大差距,形成货币流通下降现象。

幻灯片66

2.3.4通货膨胀的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成因,可以分为四类:

需求拉动型:

总需求迅速上升,导致供不应求

成本推进型:

成本提高,推动价格上涨

结构调整型: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带来商品价格的上涨

外部传递型:

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的上涨

幻灯片67

三•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