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详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474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诗》详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木兰诗》详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木兰诗》详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木兰诗》详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木兰诗》详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兰诗》详注.docx

《《木兰诗》详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详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木兰诗》详注.docx

《木兰诗》详注

《木兰诗》详注

一、木兰诗

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文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第4、5期):

“《木兰诗》这一题目,后人有改作为《木兰辞》的。

按《木兰诗》这一题目,昨早见于宋代的《文苑英华》、《乐府诗集》,而《木兰辞》这一题目较为晚出。

余冠英《乐府诗选》中,把这首诗恢复为《木兰诗》,是比较好的。

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1.《辞海》:

“唧唧:

象声。

(1)切切私语声。

如:

唧唧喳喳。

(2)叹息声,表示赞赏或怜悯。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

‘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3)细碎的虫鸣声或鸟雀鸣声。

欧阳修《秋声赋》: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4)织机声。

古《乐府诗选》《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辞源》:

“唧唧:

象声词。

所指随文而异。

⒈叹息声。

《乐府诗集二十五·古辞〈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赞叹声。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四:

‘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

’⒊雀鸣声。

唐王维《王右丞集一·青雀歌》:

‘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

’⒋虫鸣声。

宋欧阳修《文忠集十五·秋声赋》: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据上可知,“唧唧”既可指叹息声,又可指织机声,还可指虫鸣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注“唧唧”为“织布机的声音”。

余冠英《乐府诗选》、徐中玉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均解为“叹息声”。

“唧唧复唧唧”一句,一本作“促织何唧唧”,这样“唧唧”就应理解为指“虫鸣声”。

又,“唧唧复唧唧”一句,一本作“唧唧何力力”,“唧唧”和“力力”“都是写叹声”(《乐府诗选》)。

开篇的“唧唧”如果讲成指织机声,后文又说“不闻机杼声”,似乎前后矛盾。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说: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韩兆琦《魏晋南北朝诗选讲》:

“开头四句是说,木兰正在屋子里对着门口织布,可是不知为什么她停下来。

人们听不见织机的声响,只听到木兰一个人在那里伤心地叹息。

”这都是说开篇“唧唧”的织机声与后文的“不闻机杼声”并不矛盾:

开始时木兰在织布,因而能听到织机的“唧唧”声,后来她又停下来,不再织布了,因而人们“惟闻女叹息”了。

如果将“唧唧”理解为指木兰的叹息声,那又如何理解她“当户织”却又“不闻机杼声”呢?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唧唧是叹息声。

木兰当户织,却不闻机杼声,这暗示木兰此时已无心织造。

惟闻女叹息,进而暗示木兰内心忧思深重。

”又黄岳州《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认为“不闻机杼声”是“‘忽然听不见机杼声’,似觉未确”,“不闻机杼声”是“用夸张手法说明连机杼声也被叹息声盖住了”。

看来“唧唧”理解为指织机声或叹息声都可成立,但二者之间是否可以有所取舍呢?

“唧唧”又是否可以理解为指虫鸣声呢?

鲍幼文《谈〈木兰诗〉的‘唧唧复唧唧’》(文载《语文教学》1957年2月号)说:

“‘唧唧’是可以作为虫声的,然而这一句除非依照《古文苑》作‘促织何唧唧’才行。

现在通行各本却都作‘唧唧复唧唧’,因此虫声的说法在本诗里就无根。

”“以‘唧唧’为机杼声,前人从来没有这种说法。

机杼声该作‘轧轧’或‘扎扎’。

”“以‘唧唧’为叹声,在古人作品里是可以找到不少例证的,如白居易《琵琶行》: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但有人觉得,‘唧唧’不像叹息声。

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怀疑。

……”

2.复:

副词,又,再。

当:

动词,对着,正对着。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当:

①对着,面对。

《礼记•檀弓上》:

‘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初中课本将“当户织”注为“对着门织布”,则“户”为“门”义。

黄岳州《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

“据下文‘当窗理云鬓’、‘当户理红妆’,‘户’应是‘窗户’即在内室。

封建社会的‘女子’只能在内室劳动,而与下文‘壮士十年归’形成鲜明的对照。

……就本句说,‘门’、‘窗’二义皆通,但以作‘窗’讲为安。

又,《折杨柳歌辞》是北朝民歌,时间相距不远,开头却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

下文‘当户理红妆’的‘户’也应当是‘窗户’无疑。

”见下“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句注。

胡竹安《文言文疑难词语试释》(文载《河北师大学报》1980你哦按第2期):

“我们认为,这首民歌中的‘户’就是‘窗’。

3.不:

副词,未,不能,没有。

《现代汉语词典》:

“机杼:

①指织布机。

”“杼:

②古代指梭。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机:

弓弩上发射箭的机关。

……<特>织布机。

《史记•甘茂传》:

‘其母投杼下机。

’(投:

放下。

杼:

织布机上的梭子。

)”“机”就是织布机,“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为什么“机”、“杼”连用还可以指织布机呢?

《辞海》:

“机杼:

①指织布机。

机以转轴,杼以投纬。

《古诗十九首》: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机:

②特指织布机。

……参见‘机杼’。

”从“机以转轴,杼以投纬”来看,“杼”可以看成独立于“机”之外的一个部分,这样“机杼”既可以理解为“机和杼”,但或许因为“杼”总是依附于“机”,所以就以“机杼”指织布机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将“机杼”解释为“织布机上的梭子”,似不当。

4.《现代汉语词典》:

“惟:

同‘唯’。

三、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1.“何所思”人教版《语文》注为“想什么”,这不算错,但这仅仅是意译,直译应该是“所想的是什么”,“何所思”是倒装,正常语序应为“所思何”。

“何所忆”同此。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在‘何+所+动词’的句式中,‘所+动词’这个名词性短语为主语,‘何’可理解为提至主语前的谓语。

”如《白居易集•卖炭翁》: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2.初中《语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都将“忆”注释为“思念”,《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也解作“想念”、“思念”。

“忆”和“思”不同,“忆”是思念,“思”是思考。

此诗开篇八句是说,木兰叹息不已,似乎是在思考什么事,或思念什么人,但其实什么事也没有思考,什么人也没有思念。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是谁?

初中课本配套《教师教学用书》分析说: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

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

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

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

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

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

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做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做叙事人的转述。

四、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帖tiē:

④tiě。

文书,告示。

本句云云。

杜甫《新安吏》诗: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2.初中课本将“可汗大点兵”注释为“皇上大规模地征兵”,那么“点兵”就该是“征兵”之义,“点”就该是“征”、“征召”、“征募”之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大点兵:

大规模征兵。

”可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点”的解释却是:

“点:

④检查,核对。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沙场秋点兵。

’”《辞源》:

“点:

(九)指定,选派。

《乐府诗集二五•古辞<木兰诗>》: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唐白居易《长庆集三•<新丰折臂翁>》诗: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十一)检查。

宋刘克庄《后村集六•<湘中口占>》诗之四:

‘书生行李堪抽点,薏苡明珠一律无。

’”“汉典”的解释较为全面:

“1.征调丁壮。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唐杜甫 《新安吏》诗: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宋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又籍陕西河东民为乡兵弓手,时天下久承平,忽闻点兵,民情惊扰。

’2.检点兵马。

《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三年》:

‘丞相欢欲收兵更战,使张华原以簿歷营点兵。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

‘王賁点兵,折了万餘人。

’清李渔 《奈何天·攒羊》:

‘难胡应,又不曾亲到沙场看点兵。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

‘余数定理是中国首创。

据说大军事家韩信曾经用它来点兵。

’3.比喻点名分派任务。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潞安县中苏友好集体农庄的成长》:

‘这就克服了“派工乱点兵,做活一窝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庄员的劳动积极性。

’”

3.《现代汉语词典》“爷:

①<方>父亲:

~娘。

②祖父。

五、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阿:

④名词词头。

多用于亲属名称或人名的前面。

《木兰诗》:

‘阿姊闻妹来。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

‘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现代汉语词典》:

“阿:

<方>前缀。

①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大|~宝|~唐。

②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

~婆|~爹|~哥。

”初中课本注释:

“愿为市鞍马: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为此。

……”用“为此”解释“为”,还是没有解释“为”字。

另外,“此”应该是指代“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为此”一般是“为了这个”的意思,“为”是介词,“为了”的意思,所以“愿为市鞍马”就是“愿意为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而去买鞍马”。

显然这是病句!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不是“市鞍马”的目的而是原因,所以这里的“为”应该解释为“因为这个”、“因此”。

其次,严格地说不是“为”有“因为这个”、“因此”的意思,实际上是“为”后省略了宾语“此”。

黄岳州《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

“‘为’是介词,读去声,它所介引的连带成分‘爷’因蒙后而省略。

……‘为’跟‘替’同义……”这样,这里的“为”就不是“为此”的省略,而是“为爷”的省略,意思是“替(自己的)父亲”、“替爹爹”。

此说似不通。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市:

①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

《木兰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买。

《论语·乡党》:

‘沽酒市脯不食。

’《木兰诗》: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现代汉语词典》:

“骏马:

跑得快的马;好马。

”“骏:

好马。

”既然“骏”是“好马”之义,怎么“骏马”也可以解作“好马”呢?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都是名词作状语,应译为“从东边街市”、“从西边街市”等。

2.这四个句子是不是意味着木兰只从东市买来骏马,只从西市买来鞍鞯,只从南市买来辔头,只从北市买来长鞭?

木兰当然不会如此愚笨的。

这四句的意思是木兰到东西南北各处的街市备办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只买一样东西。

它相当于说“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

这属于互文的修辞手法。

但是在翻译这四句话的时候,只能翻译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七、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暮:

傍晚。

宿:

住宿,投宿。

“宿”后边省略了介词“于”,是“在”的意思。

2.但:

副词,只,仅仅。

就是“但愿如此”的“但”,而不是今天当“但是”讲的“但”。

3.“鸣溅溅”的“鸣”字,《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释为“发出声响”,就是“孤掌难鸣”、“礼炮齐鸣”、“瓦釜雷鸣”的“鸣”,而把“鸣啾啾”的“鸣”释为“泛指禽兽虫等的鸣叫”,就是“一鸣惊人”、“蝉鸣”的“鸣”。

“鸣啾啾”的“鸣”有的本子作“声”。

“声”自然是名词,“声啾啾”是主谓结构,即“鸣声(是)啾啾(的)”。

由此可以推知,“鸣溅溅”也应该是主谓结构,“鸣”应该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指“鸣声”,意思是“发出的声音”,“鸣溅溅”即“鸣声溅溅”。

4.这里的“旦辞”二句以及下文的“旦辞”二句,都是运用的夸张手法。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文载《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说:

“两个‘旦辞’和‘暮宿’,若照实算来,木兰辞乡别亲达到前线只不过两天的时间,这就与后文中‘万里赴戎机’的‘万里’矛盾了,两天怎么能行万里远呢?

其实这些都是夸张。

前者是形容从征之紧迫,后者是形容征途之遥远,均不得落实了去算账。

八、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黑山:

一本作“黑水”。

2.骑:

名词,所骑的马,战马,就是“坐骑”的“骑”。

这种“骑”字古代读jì,今天依然读qí。

九、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辞海》:

“戎机:

指战争,军事。

古乐府《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

’杜甫《遣愤》诗:

‘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戎:

③军事,战争。

《吕氏春秋·孟春》:

‘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

’”既然“戎”字就有“军事”、“战争”的意思,为什么“戎机”也有这样的意思?

莫非“戎机”的“机”字无义或者“机”也有类似“军事”、“战争”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

“戎机:

①指战争;军事:

迅赴~|通晓~。

②指战机:

贻误~。

”从“迅赴戎机”一例来看,“万里赴戎机”的“戎机”就是“战争”的意思,而非“战场”之义,除非《现代汉语词典》的举例不当。

初中课本注释:

“万里赴戎机: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战争。

”既然“戎机”是“战争”,为什么又把“万里赴戎机”译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莫非这里的“戎机”是“战场”的意思?

《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

“‘戎机’即‘军机’。

”《魏晋南北朝诗选讲》:

“戎机:

军机,这里指战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戎机:

军机,指战争。

”《现代汉语词典》:

“军机:

①军事方面的机宜:

贻误~。

②军事机密:

泄露~。

”季镇淮等主编《历代诗歌选》:

“戎机:

军事行动。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赴戎机:

谓奔赴战地参加军事机要。

2.初中课本:

“度,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度,越过。

”“度”“渡”都有“过”之义,但时间方面的“过”用“度”,空间方面的“过”用“渡”,所以应该认为这里的“度”通“渡”,《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正认为此“度”通“渡”。

“度若飞”即“若飞度”,像飞一样越过。

3.“朔气传金柝”一句,初中课本注释为“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这里的“寒气”是“冷的气流”之意),句子的结构为“主语+动词+宾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释:

“寒风中传来刁斗声。

朔气:

北方的寒气。

”这和初中课本的注释基本一致。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释:

“从金柝声中传出寒气。

”这等于将“朔气传金柝”理解为“朔气传于金柝”(“于”是从的意思),句子的结构为“主语+动词+补语”。

这种注释不妥,首先,寒气无法从刁斗声中传来;其次,“寒光照铁衣”的结构是“主语+动词+宾语”,从行文的整齐一致看,“朔气传金柝”也应该看成“主语+动词+宾语”的结构。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汉魏六朝诗一百首》:

“寒光:

寒冷的月光。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两句话直接翻译就是:

“将军身经百战而死,壮士十年之后归来。

”可是这样翻译就会让人纳闷:

难道战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

换言之,难道将军们都战死沙场而不得归来,而壮士们没有身经百战却在十年之后归来?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身经百战的既是将军又是壮士,十年之后归来的既是壮士又是将军,换言之“百战死”和“十年归”说的是将军也是说的壮士,这里的“将军”、“壮士”不是说的两种人,而是一种人。

两个句子等于说“将军、壮士们,(有的)百战而死,(有的)十年后归来”。

这也是用的互文的修辞手法。

十、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辞海》:

“明堂:

①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及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于其中举行。

古乐府《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杜甫《石鼓歌》: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佩剑鸣相磨。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用的是顶真的修辞手法。

“天子坐明堂”是“天子坐于明堂”的省略,“于”是“在”的意思。

2.初中课本:

“策勋十二转:

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每升一级叫一转”,则“转”为动词,“升”的意思;“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则“转”又为名词或量词。

总之,此注有些含糊不清。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策勋:

记功劳。

转:

将勋位分作若干等,每升一等叫一转。

十二转是形容因功勋卓著,屡次升迁,并非确数。

”据此看,“策”似乎是动词“记”、“记录”之意。

《辞海》:

“策勋:

谓记录功勋于策上。

《左传·桓公二年》:

‘凡公行,告于宗苗,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杜预注:

‘既饮置爵,则书勋劳于策,言速纪有功也。

’陆贽《请诸军兵马自取机便状》:

‘故军败则死众,战胜则策勋。

’”据“书勋劳于策”来看,“策”似乎是“书……于策”之意。

《辞海》:

“策:

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记其语于简册。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

’《汉书·孔光传》:

‘遂策免光。

’”由“记其语于简册”可知,“策”就是“书……于策”、“记……于简策”,也就是“记录……于简策”。

《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正是将此“策”字解为“记录于简册”(按:

“简册”应作“简策”)。

但除了《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均不收此义,所以“策勋”的“策”似应看成名词活用作动词。

“策”或“简策”是什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策:

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受爵以出。

’〈又〉帝王封臣下。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

’”由此可知,所谓“策”或“简策”是“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

《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

“转zhuǎn:

⑧量词。

等于说‘次’。

古时军功每加一等,则官爵随升一级,叫做一转。

”陈宜民《关于<木兰辞>的“勋”“转”辨疑》(文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

“课本的注释是:

‘记功很多次。

策勋,记功。

转,次的意思。

’这里把‘勋’解释为‘功’,‘转’解释为‘次’,是不对的。

……《旧唐书•职官志》:

‘勋官者,处于周、齐交战之际。

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

’十分清楚,‘勋’在北朝末期是表示战功等级的专用术语,在北朝末期和隋朝都是只具有战功才能获得勋级的赏赐……据此可知,‘勋’只有解释为‘战功’或者‘军功’才是准确的。

课本把‘转’解释为‘次’那就错得更远了。

……北周宇文邕在灭北齐以后,俘获了曾使他在河阴受挫的傅伏时有一段对话:

周主又问曰:

‘前救河阴得何赏?

’对曰:

‘蒙一转,授特进、永昌郡公。

’(《资治通鉴》卷173)宋末元初的胡三省对‘转’加的注是:

‘勋级曰转。

’所以,所谓‘蒙一转’就是受到提高一级勋级的奖励。

非常清楚,‘转’就是战功的等级。

……所以根据战功大小,一词不仅可以加一‘转’(勋级一级),也可以加若干‘转’,也就是一次提升若干级。

……‘策勋十二转’并不是一次就对木兰记很多次功,而是确定木兰战功的勋级时,一下就提升很多级。

……到了宋、元以后,‘转’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专指战功勋级的升迁引申为一般官职的提升和调动。

”这段话对“转”字意思的解释有些不清。

实际上“转”就是“战功勋级的升迁”,属于动词。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强qiáng③有余,略多。

《木兰诗》:

‘赏赐百千强。

’”

十一、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初中课本:

“不用:

不愿做。

”《魏晋南北朝诗选讲》:

“不用:

不愿要。

”据此则“用”就该是“愿做”、“愿要”的意思,可是“用”根本没有这样的意思!

这个“用”字,《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解作“任用”,据此则“不用”应该是“不(愿)被任用”之意。

这似乎讲得通。

又,“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二句一本作“欲与木兰赏,木兰不愿尚书郎”。

《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

“这个‘愿’是‘欲’的同义词,不是现代汉语语法所说的能愿动词,现代所谓能愿动词是从意思上命名。

本句的‘愿’是及物动词,它可以带上名词宾语‘尚书郎’。

又如《论语•颜渊》有‘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据此,则“愿”是“希望得到”、“想要”的意思。

2.《中学文言文索引辞典》释“愿为市鞍马”和“愿驰千里足”的“愿”,皆为“愿意”、“乐意”。

初中课本注“愿驰千里足”为“希望骑上千里马”。

这是释“愿”为“希望”,释“驰”为“骑上”。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愿:

①愿望,心愿。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又〉愿意,乐意。

《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愿安承教。

’《木兰诗》: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市:

买。

)〈又〉希望。

《史记·秦始皇本纪》:

‘愿大王毋爱财物。

’”《辞海》:

“愿:

①愿望。

……②愿意。

如:

古《乐府诗选》《木兰诗》: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希望。

……”《现代汉语词典》:

“愿:

②助动词。

愿意:

情~|我~参加篮球比赛。

”“愿意:

<动>①助动词。

认为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做某事):

他~去吗?

|我不做太剧烈的运动。

②希望(发生某种情况):

他们~你留在这里。

”“愿为市鞍马”和“愿驰千里足”的“愿”词义并不相同,“愿为市鞍马”的“愿”应为“愿意”、“乐意”之义,“愿驰千里足”的“愿”应为“希望”、“愿意”之义。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驰:

①使劲赶马。

《诗经•唐风•山有枢》:

‘弗驰弗驱。

’<特>驱马进击。

《左传•庄公十年》: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引>车马疾行。

《庄子•秋水》:

‘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注意】‘驰’本来是人赶马的行为,后来才指马的动作。

”《现代汉语词典》:

“驰:

①(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

奔~|~逐|飞~◇风~电掣。

”《古代汉语词典》:

“驰:

①赶着马快跑,驱马追逐。

《诗经•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左传•成公二年》:

‘不介马而驰之。

’《汉书•李广传》:

‘广乃从百余骑往驰三人。

’<引>奔驰。

《左传•宣公十二年》:

‘遂疾进师,车驰,卒奔。

’”《汉字源流字典》:

“驰:

本义为①使劲赶车马快跑:

子有车马,弗~弗驱|入国(城)不~,入里必士(轼)|项伯乃夜~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马疆场|驱~|~骋。

又特指②驱使,使快跑送去:

西~一介之使,欣慕来同|~书千里。

引申泛指③奔跑,疾行:

骐骥骅骝,一日而~千里|年与时~,意与日去|风~电掣|背道而~|奔驰|飞~|疾~|~援。

又引申指④驱车马追击,追逐:

齐师败绩,公将~之……”综上,“驰”有“使劲赶马”、“(使车马等)跑得很快”、“赶着马快跑”、“使劲赶车马快跑”的意思,也有“车马疾行”、“(车马等)跑得很快”、“奔跑,疾行”的意思。

正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所说,前一种意思的“驰”“是人赶马的行为”,后一种意思的“驰”是“指马的动作”。

这两种意思的“驰”均为不及物动词。

“愿驰驼千里足”的“驰”带了宾语“千里足”,应该视为后一种意思的使动用法。

“驰千里足”即“使千里足驰奔跑”,意译即骑上千里马飞驰。

初中课本的注释没有突出“飞驰”、“疾行”、“快跑”的意思,也就没有突出木兰急于回故乡的心情。

《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

“‘驰’,……本来是不及物动词,这里转成使动词‘驰明驼’就是‘使明驼驰’。

”按:

“愿驰千里足”一本作“愿驰明驼千里足”。

什么是“明驼”?

《辞海》:

“明驼:

①善走的骆驼。

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

‘驼,性羞。

《木兰》篇“明驼千里脚”,多误作鸣字。

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明,则行千里。

’一说为骏马名,头似骆驼而毛色白亮,即‘白驼’。

②唐代驿使名。

杨慎《丹铅总录》卷十三:

‘明驼使’:

‘唐制:

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

’”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文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第4、5期):

“对‘明驼’二字,旧注多沿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解释……这说法不能解决问题。

另有两说可以参考:

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