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3493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年泗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苛勒

【答案】A

【解析】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是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过实验研究而提出。

故选A。

2、()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它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A、建构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答案】A

【解析】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是建构主义的思想。

认知主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过程的重要作用。

人本主义强调在学习中学生本身的重要性。

故选A。

3、在学校,教师之间要善于()。

A、团结合作,一致对外

B、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C、各自为政,独立思考

D、相互监督,勇于竞争

【答案】B

【解析】同事之间要团结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

故选B。

4、《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

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答案】B

【解析】《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

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选B。

5、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答案】A

【解析】“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有教无类”意为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

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故选A。

6、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故选B。

7、追星族喜欢模仿自己偶像的一举一动,这是()。

A、光环效应

B、认同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B

【解析】认同的实质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是与榜样一致。

光环效应体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投射效应

表现为“以己度人”,刻板效应是无视个别差异。

故选B。

8、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答案】A

【解析】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

故选A。

9、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

展。

这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A、方向性

B、公共性

C、保障性

D、平等性

【答案】C

【解析】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

的发展。

这条规定明确说明了教育的保障性原则。

故选C。

10、某个阶段的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大人就是好孩子。

他处于()。

A、他律阶段

B、自律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道德阶段

【答案】A

【解析】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

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

故选A。

11、根据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有目的的

B、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

C、个体学习受到成长需要的支配

D、个体行为受到行为结果预期的支配

【答案】C

【解析】符号学习理论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

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

其最著名的实验是“小白鼠认知地图”实验,其中并未体现出

C选项的内容。

故选C。

12、教育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体现的功能属于()。

A、个体享用

B、经济发展

C、文化选择

D、个体谋生

【答案】A

【解析】斯宾塞强调教育对于个人生活的价值,他认为社会进化到今天,快乐、幸福已成为人类应有的目

的,所以,“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

斯宾塞认为多数人的个人利益是最重要

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可以说只是个人的事情,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目的是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

故选

A。

1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答案】A

【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性。

故选A。

14、()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

理特征。

A、性格

B、气质

C、人格

D、兴趣

【答案】C

【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

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征。

故选C。

15、()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A、教学媒体

B、教学环境

C、教学理念

D、教学内容

【答案】D

【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故选

D。

16、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习惯培养

B、学生的人格养成

C、学生的知识储备

D、学生的情感体验

【答案】D

【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

以它为乐的人”强调的是兴趣与热爱的重要性。

这些属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故选D。

17、某初中班上的一位学生林某,因结交朋友不当参与了重大盗窃案,被市公安局拘留,班主任将这件事写

成了一篇通讯报道,文中采用林某的真实姓名详细描述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经过,并在某社交网站上发表,班

主任的行为()。

A、能够体现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能更好地发挥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作用

B、表现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大家对教育的思考

C、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不得公开报道学生的负面新闻

D、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答案】D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

18、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

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这句话涉及的教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C

【解析】这句话意思是:

大体上儿童的性情,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拘束检点,如同草木刚开始萌芽,舒朗畅适

就枝条发达,毁坏阻挠就衰败萎缩。

现在教育儿童,一定要使他们向精神振作的方向发展,如此内心喜悦,他

的进步自然不能停止。

这体现了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

19、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

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这句话涉及的教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C

【解析】这句话意思是:

大体上儿童的性情,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拘束检点,如同草木刚开始萌芽,舒朗畅适

就枝条发达,毁坏阻挠就衰败萎缩。

现在教育儿童,一定要使他们向精神振作的方向发展,如此内心喜悦,他

的进步自然不能停止。

这体现了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

20、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答案】C

【解析】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的讲演,

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主张。

故选C。

21、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困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答案】B

【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其大意为:

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

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

因此,这句话强调学思结合。

故选B。

22、“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这

种说法违反了()。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C、《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

验。

由此可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权利,而题干的说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

定。

故选B。

23、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必须为教学服务,板书内容应突出()。

A、重点、难点、起点

B、重点、起点、支撑点

C、重点、难点、支撑点

D、重点、难点、知识点

【答案】C

【解析】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必须为教学服务,板书内容应突出三点:

重点、难点、支撑点,其目

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故选C。

24、下列教师职业道德中,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是()。

A、为人师表

B、真诚相待

C、诲人不倦

D、依法执教

【答案】A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分别是: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

表;终身学习。

故选A。

25、学校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等均属于学校的()。

A、制度文化

B、组织文化

C、物质文化

D、观念文化

【答案】C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

化,主要有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

等。

故选C。

26、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故选B。

27、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制约性

B、永恒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相对独立性

【答案】C

【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根本特征,也被称为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有目的是目的性的

反映,培养人是将人从生物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性的体现。

因此选择C。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历史性以及相对独立性。

故选C。

28、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

B、缺乏营养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狼孩”是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他们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

环境的刺激。

故选D。

29、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要()。

A、重结果轻过程

B、重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