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460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docx

杨凌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研究报告

 

课题5

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体系研究

课题组长郑少锋

 

2005年9月30日

1.导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技能缺乏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自身发展及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制约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障碍。

大力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务农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和进城农民工的技能,是统筹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民生活、工作条件,提高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需要。

杨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承担着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的作用。

随着杨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入住企业的不断增加,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也显现出来,务农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和进城农民工的技能的提高使得农民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农民素质和技能的高低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同一性使得农民培训显得更为重要。

杨凌聚集着众多农业科教单位,具有农民技术培训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杨凌农民培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杨凌示范功能的强化以及农民培训由注重数量向注重数量和质量并重的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的需要。

这里所说的农民培训是除接受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之外的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之所以把农民培训和基础教育及国民教育系列的成人教育分开,单独考虑农民培训是因其不仅包括农村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还包含各种形式的中、短期职业技术培训。

农民培训相对于城市的职业技术培训,参与人员更多,行业领域更广,涉及职业面更大,对培训者的要求更高,其影响也更深远。

1.2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项目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的现状及绩效,探讨其存在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研究农民培训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农民职业进行细致分类,根据不同类型农民培训的需求特点和类型,构建杨凌农民培训体系及其运作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探析提高农民培训效率的相应途径和政策选择,提出适宜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农民培训创新模式。

2.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现状与绩效评价

2.1农民职业分化与现代农业对农民的技能要求

2.1.1农民职业分化及分类

1.农民职业分化。

农民这一概念在人们的经验认识中似乎并不陌生,然而这种传统的经验认识却往往忽略了社会变迁和发展的深刻影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社会巨变,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阶层及其活动方式产生了复杂的分化,农民群体出现了大流动、大分化,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结构特征。

农民本来是一个职业概念,是指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依靠农业为生的人。

但是,1958年以后,我国居民被划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农民的流动受到限制。

从此,农民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身份,兼具职业和身份两种属性。

加之当时全国实行计划经济,农村则奉行“以粮为纲”,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职业同质性强,人地矛盾没有显现出来。

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很少有希望转变职业和身份,以至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间,农民群体的职业分化度非常低。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问题很快就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也使农村内部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一部分农民开始从事非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农民逐渐分化为8个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工阶层、农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管理者阶层。

显然,这里的“农民”主要是指持有农村户籍身份的人。

尽管上述各个阶层之间实际所从事的职业差异很大,但是他们却有着同样的户籍身份——农民户口。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改革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农村和农民进一步发生了变化,上述8个阶层中各个阶层的数量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群体。

一是农民工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发展迅速,二是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业劳动者阶层减少,三是雇工阶层的分析已经不再具有实质意义,四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和阶层。

同时,农民群体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群体,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农民经纪人,这一群体无法归入到上述8个阶层之中。

可见,农民群体的职业分化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一种现实进程,而且这一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农民职业分化的方向与速度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农民职业分化的根本动因和基本前提;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是农民职业分化的历史基础和制度条件;农业比较利益低,经营风险大,农民负担重,是农民职业分化的外在压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职业分化提供了桥梁和渠道;改变生存状态、致富奔小康,富而思进、永不满足的心理,这是农民职业不断分化的内在原因和动力;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改革,是农民职业之所以大规模且持续分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外部条件。

农民群体的职业分化最终导致农民群体的阶层分化,从而引起农民群体经济和政治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差异的出现。

就业状况以及与此相连的职业地位是引起农民社会分层的直接动因。

2.农民职业分类

(1)农民职业分类的原则。

进行农民职业分类指导思想是:

从农业实际情况出发,以农村社会分工为基础,以加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为目标,体现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具体分类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同一性原则,即按照从业人员所从事工作的性质的同一特点进行分类;②客观性原则,即从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条件和农业劳动力的现状出发,按照其工作的性质、技术特点、劳动组织形式、管理责任、工作条件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③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即充分考虑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正确反映不同管理层次、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业务范围的职业特征进行分类;④适用性原则,即农业劳动力管理、农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以及农业信息统计等工作的实际需要;⑤国际性原则,即要充分借鉴国际上对于农业职业分类的具体做法,以便在其结构框架及其他方面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2)杨凌农民职业分类。

杨凌示范区农民从事的职业调查显示,在4.16万农村劳动力中(2003年),以农业为主的9800人,占23.6%;以二三产业为主的4700人,占11.3%;以打工为主的为22200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8400人,就近打工13800人),占53.4%,其余4900人兼业经营,占11.7%。

在农业行业中,以种植为主的占92%,以畜牧为主的占5.4%,以林业为主的占0.69%,以渔业为主的占0.24%,而在外出打工及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中,从事农业的占3.2%,从事工业的占22%,从事建筑业的占25.5%,从事交通运输的占7.3%,从事商业饮食的14.8%,从事服务业的占12.1%,从事其他行业的占15%。

表1杨凌农民职业分布表单位:

%

行业

比例

行业

比例

农业产业

种植业

32.48

非农产业

工业

14.23

畜牧业

3.98

建筑业

16.50

林业

0.24

交通运输业

5.11

渔业

0.08

商业饮食

9.58

其他

0.59

服务业

7.83

其他行业

9.38

合计

37.37

合计

62.63

本表数据来源于抽样调查:

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

下同

根据农民职业分类的原则,结合杨凌农民从事职业的实际情况,杨凌农民职业可分为:

农业(含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

2.1.2现代农业对农民的技能要求(农民对职业培训的需求)

在新时期,农民对于职业培训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为多元化的特征,农民对农民培训的需求在目前表现为个人职业保障的需求,如学习实用技术、进行各种岗位培训等;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个人多方面发展的需求,这部分需求在富裕起来的农民中间正在增长,并开始向高层次发展,具有引导性作用。

表2杨凌农民教育内容的选择单位:

%

农业就业学习内容

非农就业学习内容

种植业(62.86)

粮油种植

28.99

工业技术

22.11

 

传统行业83.39

水果栽培管理

13.94

运输业

20.56

蔬菜栽培管理

13.77

建筑业

21.07

其它

6.16

餐饮服务

19.64

养殖业(31.2)

普通家畜类

20.41

家政服务

8.53

新兴行业11.88

特种经济动物

10.79

美容美发

3.35

 

水产业(5.94)

养鱼

2.55

其他

4.73

 

其他4.73

养虾

0.59

特种养殖

2.80

由表可以看出,农民在农业知识培训方面,虽然对粮油种植业还有一定需求,为28.99%,但更多地表现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为71.01%。

在非农就业知识培训方面,对工业技术、运输业、建筑业、餐饮服务等传统行业的需求为83.39%,而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新兴行业的培训需求为16.61%,在以后的培训中,应以水果蔬菜养殖方向的培训和非农就业方面的培训为主,非农就业方面虽应做好向新兴行业转移的准备,但目前还应以传统产业为主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2.2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现状

2.2.1组织形式

1.培训内容:

①主体农业技术培训。

针对区内主导产业情况,主要开展设施农业技术、畜牧养殖技术、苗木花卉技术、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技术培训将是培训的重点;②农民素质培训。

使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在普遍掌握技术的同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和政策规定,自觉遵守市场经济规律,为示范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培养具有现代观念的农民;③村(组)干部管理知识培训。

以基本的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示范区产业发展政策、示范区有关农村经济政策、基层组织法和规定等为主要内容,使得全区基层村组干部能够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培养基层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④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

结合示范区大力实施和推广的无公害生产技术项目,开展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无公害养殖技术等方面的无公害专题培训。

2.培训方式:

①“学院式”培训。

成立“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学校”,学校设在示范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同时,分别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杨陵区党校、有关农村夜校等设立培训基地,进行“学院式”培训、“农民夜校”培训等集中培训;②生产现场培训。

结合生产季节,在越冬大棚、奶牛养殖小区、田间地头等开展生产现场集中技术培训;③组织参观交流。

分期分批组织部分优秀村组干部、农村专业大户、部分农村经纪人在区内有关科技示范基地、省内有关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省外的一些典型小康村进行参观和学习;④颁发培训证书。

对经过培训的人员,由有关部门分别颁发“农民技术员证书”、“绿色证书”、“农民职业技能证书”(暂定名,根据农民从业的具体内容确定),并由项目管理办公室对证书进行登记备案和集中管理,使受到培训的农民在掌握1-2门适用技术的同时获得相关资质认定,为劳务输出工作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使培训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⑤编印实用技术手册。

配合主体技术培训活动并结合培训工作的进程,组织大学有关专家,编写新品种介绍、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奶牛、肉牛、布尔山羊、肉兔等家畜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技术方面的实用技术材料,同时配合杨凌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了杨凌8个蔬菜生产的技术标准。

每次培训活动的开展,这些材料都大受农民朋友的欢迎;⑥在媒体开辟农民培训专栏:

分别在《农业科技报》、杨凌电视台分别开辟“农民培训”(或其他名称)的专栏节目,定期邀请有关专家结合农时撰写一些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要领材料,并及时在报纸、电视、有关网络上进行宣传;⑦根据农民技术水平差异作分层次的培训。

2.2.2培训规模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既是杨凌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杨凌农科”品牌要求、落实《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示范区致力于创新培训,增强培训实效,已初步建立起一个适应需求、机制灵活、实用实效的科技培训体系。

依据现有培训实体和现有培训效率,每年可提供5320人次的培训。

近几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165期,培训农民15970余人次,培训的综合培训满意率达到96%。

如果能在资金投入、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上加大力度,把政府投资拨款和政策扶持向私人培训和农业院校培训机构倾斜,加强对私人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引导,在发挥其注重效率有点的同时,促使其关注社会效益,同时也加快院校培训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以提高培训效率,政府部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平衡各种培训形式的比例,更好的处理培训的内部性与外部性问题等方面,则培训规模可大大提高,按达到社团培训效率的预计估算,年培训规模可翻一番达到10000人次/年。

具体培训情况为:

①面上的农民培训。

以全面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为目标,按照区内主导产业情况,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作物技术培训为重点,分别开展设施农业技术、畜牧养殖技术、果业苗木、无公害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跟踪式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活动。

已培训农民10000多人。

②基层村(组)干部。

以区内70多个行政村的主要村干部为对象,以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具有奉献精神的村组干部为目标,在每村培训4—6名,总共培训基层村(组)干部300人左右。

③农民致富带头人、专业大户。

以培养现代农民、农村致富能人、农村专业大户为目标,将区内有关村的专业户组织起来,进行经验交流、建立合作和协作网络,并组织在区内有关培训基地进行集中学习。

现已培训农村专业大户200人左右。

④农村经纪人。

以培育现代农村经纪人、专业经销人员,规范现有的农村交易方式为目标,培养一批适合市场经济的新型农村经纪人,使杨陵的农村经纪人走上规范化、正规化经营的路子,所培训农村经纪人已达200人左右。

⑤向城镇化过度的农村人口。

以失去土地或即将失去土地的农业人口为对象,以培养专业村、适应龙头企业技术性工作专业化农民工人为目标,与有关企业联手,使他们掌握几项过硬技术并能及时补充企业技术工人队伍。

围绕区内龙头企业开展的产业化项目,在城郊6个村实施培训活动。

另外,每年举办1—3期成人继续教育培训班,为每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辐射区培训基层推广人员300名;举办8—10期农业科技骨干,农村致富能手培训班,为每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辐射区培训农民技术人员1000名,使示范基地、辐射区80%的农民接受技术培训。

2.2.3培训能力

杨凌聚集着众多的农业科教单位,建立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创新体系具有较大的优势,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1.区位优势。

杨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官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也是我国的农业教育、科研、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

示范区成立以来,国家投入15.6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科研条件,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现已基本形成我国干旱半干旱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中心、以及农业科技信息集散中心。

2.科教优势。

①科教力量雄厚。

杨凌现有科教人员5000多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09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博士生导师103名。

有国家研究或工程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校内外教学科研实验示范基地70多个。

近年来先后取得科技成果4500余项,获奖成果16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1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700余项;②学科门类齐全。

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法、文、教等八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4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级实验中心或测试中心5个。

主办各类学术刊物20多种,拥有现代精密仪器500多台(件),馆藏图书资料150多万册,各种教学科研标本200多万号;③对外交流不断扩大。

学校目前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先后聘请、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3500多人次。

出国进修学习、考察访问2170多人次,开展国际合作研究50多项,与国外35个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引进新技术、新品种20多项(个)。

3.建立了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充分利用大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骨干、农村致富能手,以及进行科技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培训采取以学校为主,以5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站为辅,以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培训方式包括脱产培训、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

培训内容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兼顾农民综合素质培养。

2.2.4培训模式

目前杨凌示范区采取的农民培训方式主要有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民培训、以涉农企业为主体的农民培训、以社团为主体的农民培训、以农业院校为主体的农民培训及民间师徒培训等模式。

各种培训方式的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表3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主要模式

培训

模式

牵头单位

主要

任务

协作

单位

经费

来源

培训比例

政府

模式

示范区农村发展局

围绕区内主导产业情况,以设施农业技术、畜牧养殖技术、苗木花卉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技术等四个方面培训为主,负责编制培训计划、组织编写“农民培训手册”,在全区三乡一镇实施培训活动。

两所大学推广处、杨凌农民增收办、杨陵区农林局

财政预算

20.95%

企业

模式

示范区各涉农企业

针对区内农村专业户、区内外青年农民,以企业内部农民工培训和通过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实现农业的标准化生产等培训方式,并安排一定现场实习,培养一批掌握比较系统农业理论知识的农村专业户。

在农业产业化中能做好企业和农户联系工作的人。

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落实培训教师和教室、宣传并招收学员

示范区老年科教工作者协会、杨凌农民增收办

企业自筹+学费

8.57%

社团

模式

妇联共青团

以区内认定的7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对象,对基地内的农户、农民工人、农村专业户、有关企业技术工人等进行无公害生产标准等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同时,具体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进度安排),落实有关培训工作。

示范区技术监督局、杨陵区农林局

财政

预算

11.43%

院校

模式

示范区内各农业院校

按照项目培训内容所要求的,采取集中培训方式,主要负责把较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集中培训的形式传授给农民。

负责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制定参观方案、落实参观地点、组织参观活动。

杨陵区科技局

学费

15.24%

师徒

模式

民间

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就业意愿和兴趣偏好选择合适的师傅,在工作中学习各种技术。

师傅不收取学习费用但也不支付劳动报酬。

以工代费

44.76%

2.2.4培训资金

政府主导型的农民培训模式决定了政府投入在农民培训中占有了很大比例,示范区农民培训资金主要是争取国家及省部相关资金支持,示范区政府也拨付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民培训。

近年来,政府累计投资资金50多万元,占总培训资金的82%,而社会各界捐助占7%,农民自身培训资金投入尚不足11%。

这种资金结构在农民培训事业发展的初期,有利于促进事业的发展。

杨凌示范区在农民培训中采取了供给强制性制度变迁,减少了农民接受培训的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接受培训农民的比例。

但当工作初步走上轨道以后,其对事业发展的阻碍性也日益彰显出来。

2.3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存在问题

2.3.1组织问题

杨凌示范区农业农民培训虽然是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但由于政府主导型的模式,使得既具有面向市场需求的特色,也不可避免带有部分计划体制的弊病。

主要表现为基本上是地方和行业行政部门投资办学。

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资源有很大控制权,且普遍存在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

学校作为部门和行业的一部分,成为其附属品,在其指导下进行运作,不能独立自主地按市场规律进行办学。

这样导致学校与行政部门的距离虽然近了,但与市场的距离却远了。

由于学校远离市场,农业职业学校的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分配实行平均主义,领导岗位铁交椅,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民培训政出多门,法律责任不明确。

在农民培训方面,现行法律、法规对谁是主管部门,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造成在全国范围内无相应部门对农民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宏观规划,在农民培训工作方面出现问题也无法追究责任的不正常局面,一方面多个部门都可插手农民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任何部门都不必因农民培训问题而承担法律责任。

2.3.2供需脱节

近几年,由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带动作用,杨陵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村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化发展趋势,要求必须调整、拓展农民培训的施教内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以乡镇企业发展和“民工潮”涌动为中心动力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种植业领域内部,而是呈现出了多元化、多层次化的发展趋势,如除农业之外的其他各种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等。

与之相适应,培育农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生态意识等现代思想观念,无疑也成为农民培训的配套内容。

另外,与经济发展多元化趋势相伴生的农民职业分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比较效益,也使得农民对农民培训的需求内容与层次发生了显著变化。

但目前提供的农民培训及其内容和层次并不能满足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使得农民培训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不对等性。

这种不对称还表现在:

一是在总体内容上表现为农业技术培训与非农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不平衡。

把农民培训简单地看作是农业农民培训或是农村农民培训,所以各实施主体都基本围绕农业(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推广而展开,对二、三产业领域内相关职业技术的培训则相对要少得多。

这虽然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民职业分化的现实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有差距。

目前杨凌农民非农业收入已占农户家庭收入的34%左右,有大约46%农户的主要收入依靠二、三产业,而且今后希望接受这一方面培训的农户也会愈益增多。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广内容内部环节中。

调查显示,各种途径对农民进行的农民培训,其过程主要侧重于提供前期的技术指导、项目投入等环节,而后期技术保障、产品的营销以及项目的管理经营等农民明显具有劣势环节却明显不足。

这实质上成为了影响农民培训效果发挥、挫伤农民积极性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表4杨陵农民培训供需情况对比表单位:

%

序号

培训项目

培训需求X

培训供给Y

1

职业技术

38.2

36.2

2

营销管理知识

18.2

2.6

3

农业科技知识

17.6

52.4

4

相关政策知识

10.1

4.7

5

法律知识

9.8

2.4

6

人际关系

4.2

1.2

7

文化娱乐

1.9

0.5

合计

100

100

图1杨陵农民职业培训供需状况图

2.3.3投资不足

多年来,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杨凌农民培训发展的重要因素。

杨凌政府投入在农民培训中虽然占有很大比例,然而财政预算内农民培训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11.5%下降到2000年的8.4%;各种所有制企业承担农民培训经费的机制普遍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办农民培训的经费占农民培训经费的比例由1996年的8.3%下降到2004年的7%;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引进以及农业开发的扶贫资金中用于农民培训和培训的经费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