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水火.docx
《日月水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月水火.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月水火
日月水火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
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
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
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写四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借助拼音,正确的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掌握四个生字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
正确书写合伙。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教师)
3.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
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言:
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
(日)
(2)教师领读“日”字。
交流:
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
日光、日子、日月等。
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
你有什么发现?
(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
(2)交流:
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
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
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
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
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
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
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
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
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
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
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
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
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
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
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
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
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
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
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
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
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
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
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识字5对韵歌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三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三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读准“风、虫”的字音。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
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
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
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
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板书课文题目:
对韵歌。
)
设计意图:
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
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
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
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
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
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
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
们是怎样变来的。
(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
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
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成语:
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
(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
教师启发:
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
()的桃花,()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一行。
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
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
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
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
“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
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
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
设计意图:
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
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
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我说你做
教材分析:
有趣的游戏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让我们有了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我说你做”。
通过游戏,学生在说话和听话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插图和倾听老师的讲解,能够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
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提前放置在办公室的一本书。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一脸着急):
哎呀,我怎么这么糊涂!
书竟然落在办公室了!
生(学生纷纷举手):
老师,我帮你去取!
师(故作镇静):
好吧!
×××,请你到我的办公室去,在靠门左边第二个柜子的最下一格有一摞书,那摞书从上往下数第二本是我今天要用的作文书,请你帮我取回来。
生1:
(听得很仔细,一边听一边小声重复,然后快速跑出去。
)
师(故作轻松):
这下好了!
请大家把学习用品准备好!
语文书放在书桌的左上角,练习本放在语文书上,从文具袋里拿出铅笔和橡皮,放在练习本上。
(生照着老师的要求做,几个同学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
生1:
老师,您的作文书取回来啦!
(回到座位上坐好)
师(看看作文书,点点头,故作惊讶):
他怎么找得又准又快?
生2(抢着回答):
因为老师告诉他作文书在哪儿了,他照着做的。
师:
如果让你去取作文书,你能这么快就找到吗?
生2(低着头,挠挠脑袋):
不能,老师您当时说的话太多,太长了,我根本没记住。
师(望向×××):
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1:
老师,您虽然话说得多,但是说得很清楚,我都听见了!
我把您的话都记在心里,到了办公室照着做就找到了。
师:
看来,要想把别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认真听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时要想让别人听清楚,说话的人应该大声说,清楚地说,让别人听清、听懂。
(板书:
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注意听别人说话。
)
设计意图:
建立在生活实际基础上的交流与指导更能“接地气”,让学生立足实际,感悟到“说清”与“听清”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口语交际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继续情境,明确要求
师:
刚才在×××取作文书的时间里,老师要求大家做了什么事?
生3:
老师要求我们拿出语文书、练习本、铅笔和橡皮,并把它们摆在桌子上。
师:
老师在要求大家摆学习用品的时候,还提出了具体的摆放位置。
请大家看看,你们摆放的位置一样吗?
生(相互查看,摇摇头)
师:
老师提出的是同样的要求,为什么大家的做法不一样呢?
生2:
因为有的同学听清楚了老师的要求,有的同学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生3:
老师站在讲台上说的,说话的时候声音有点儿小,后边的同学有点儿没听清楚。
师:
看来,要想让别人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必须做到两点——
生(齐声读板书内容):
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注意听别人说话。
师:
好,现在老师重新提出摆放学习用品的要求,请大家照着做——语文书放在书桌的左上角,练习本放在语文书上,从文具袋里拿出铅笔和橡皮,放在练习本上。
(生纷纷按照老师的要求摆好,没有一个摆错学习用品位置的。
)
设计意图:
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不如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
在具体的经历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听清”“说清”的重要性。
三、游戏活动,戏中明理
1.第一轮游戏:
老师说,大家做。
师:
请大家把铅笔、橡皮放到文具袋里,然后把语文书、练习本、文具袋都放进书包里。
(生照做,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点评,鼓励学生认真听清命令。
)
2.第二轮游戏:
同学说,大家做。
生1:
请大家站起来,一起拍手,再一起跺脚。
生照做,教师也跟着做,并总结:
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
3.第三轮游戏:
我来说,你来做。
分小组活动,一人发布命令,其他人照着做。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课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本环节的三轮游戏,由简单到复杂,由听命令到发布命令,使学生明白不仅要听清,更要说清。
实践引导中总结要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四、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师:
这节课,我们玩了有趣的“我说你做”游戏,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生1:
玩过游戏之后,我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听清楚别人说的话,才能知道别人要我们做什么。
生2:
我以前说话声音太小,妈妈说我,我也没在意。
现在我知道了,说话声音小,别人就听不清楚你在说什么。
生3:
我以后要大声说话,让别人听得清楚,在听别人说话时也要认真听,知道人家要告诉我什么。
(师指黑板,全班齐读板书。
)
师:
回家以后也和家里人玩一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吧,而且还要把我们总结的活动秘诀告诉他们啊!
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学生明确了“我说你做”的方法,将整个活动延伸至生活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
2、正确美观的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古诗。
难点:
1、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
(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
(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
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
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
(动画演示:
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
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
(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
“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
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
它的笔顺是怎样的?
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
哪一笔写得好?
好在哪里?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
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小诗的内容,在跟读中认识生字。
在此基础上的认字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引言:
瞧,天晴了!
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
(课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
人、天、口、田、日、目。
)
2.小组交流:
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预设:
“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
一“人”不变,二人为“天”。
“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
“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
“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
“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
4.巩固应用:
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设计意图:
通过读读比比,了解汉字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无误。
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课件播放动画。
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
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3.教师小结:
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十、禾”,学生观察后交流:
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5.教师小结:
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
6.互动活动:
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
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
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
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
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
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
9.教师小结:
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视频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5.想象交流: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
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课件播放《咏鹅》画面,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如果仅仅停留在背诵古诗的层面上,必定让一部分基础厚实的孩子没有“食物”可吸收。
此环节正是关注到了这一点,引导学生构建画面,理解诗意,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获。
六、共同阅读,作业拓展
1.引言:
下课了,汉字王国的小孩子们在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呢!
2.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
儿歌里都有谁?
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5.思考交流:
第一次,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
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
第二次,小兔子为什么开门了?
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
6.分角色朗读。
7.讨论:
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样的情况,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业:
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
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课后反思: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鼓励亲子阅读,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扩充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难点:
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1.带有课文插图的课件。
读书汇报卡。
(教师)
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图画书带到学校。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
1.引发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最近读了什么书?
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2.小结过渡:
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蛋可以看出,读书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巨大的享乐”。
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神奇的世界。
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读书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课外书。
开课伊始,就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语文味,感受书香氛围。
二、借助插图,感受亲子阅读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图上都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图上的小女孩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