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第六天历史必考题型选择题专练.docx
《高考倒计时第六天历史必考题型选择题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倒计时第六天历史必考题型选择题专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倒计时第六天历史必考题型选择题专练
2019年
高考倒计时第六天历史必考题型
选择题专练
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
对于上述“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
A.分清敌我、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
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
2.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
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B.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
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
D.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3. 在海湾战争过去6年之后的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还记忆犹新地写道:
“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迅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
材料反映的信息最能说明的是( )
A.科技水平决定战争的胜负
B.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战争时代
C.巡航导弹的熟练操作决定战争的胜负
D.知识经济决定战争的胜负
4. 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
这一追求是基于( )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5. “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主要反对的是神秘主义和教会的腐败,而不是基督教。
它不像其它宗教一样往往把崇拜对象具体化,而是将上帝作为抽象的存在。
”
这段话旨在强调( )
A.宗教改革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对象
B.基督教思想与神秘主义的辩证统一
C.基督教思想与理性精神的内在关联
D.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
6.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
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重视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7.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
“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
驭夷之道,贵识夷情。
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由此可知曾国藩( )
A.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
B.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
C.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
D.主张“中体西用”思想
8. 《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桃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
这说明( )
A.古代小说情节源于市民生活
B.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
9. 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
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
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10. 下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冲的注解。
汉字
解释
王
“王,天下所归王也。
”“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
而参通之者,王也。
”
父
“父,矩也。
家长率教者”“为手持刀斧之形”。
斧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武器。
故用“父来表示手持石斧,具有成权救导子女的父家长”。
夫
“夫,丈夫也。
从大,一以象簪也”。
“夫”像一个正面的人端然站立,头插发簪,乃权利之象也。
族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
从口从矢。
“口”为旗帜,夫为箭。
这主要反映了( )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11. 恩格斯说:
“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
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
恩格斯所评价的学说( )
A.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B.引发了天文学革命
C.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 D.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12.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
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
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各自具有片面性
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13. 王阳明吸收禅宗理论创造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思想,同时也提出“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
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的观点。
据材料可知王阳明( )
A.援儒入佛推动佛学的发展
B.吸收佛教方法改造儒学思想的核心
C.儒学是佛教世俗化的表现
D.儒体佛用佛教可以补充儒学
14. 法国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西方理性时代的形成和发展,启蒙思想家有共同主张,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中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势不两立。
两者“势不两立”最主要表现在( )
A.对天主教的态度 B.代表的阶级利益
C.倡导的政体形式 D.对私有制的态度
15. 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
第一场考中国政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
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
这次考试( )
A.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
B.折射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C.充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
D.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了人才基础
16. 有学者评价说:
“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
……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
”
“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17.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
“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
”
文中的“他”( )
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18.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
该主张旨在( )
A.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 B.强调遵从纲常伦理
C.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 D.废弃郡国并行体制
19. 《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
“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
”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
”
此举( )
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
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
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
20. 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
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
”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
B.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
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D.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材料出自1957年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由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以核心内容应该是发展生产力,故A项错误;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故C项错误;该学说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故D项正确。
2.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小,他们的反封建斗争必然要披着宗教的外衣来减少反封建的阻力,是在以宗教形式来表现他们所要表达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者对现世生活持乐观的态度而不是悲观的态度,人文主义者当然也与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3.答案:
B
解析:
4.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但是煤、石油的过度开采,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并非实质原因,故A项错误;理想社会应该是指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对政治现状不满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综合分析,B项正确。
5.答案:
C
解析:
6.答案:
C
解析:
7.答案:
A
解析:
8.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例举了《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作品,用以说明文学作品记述了历史上的具体事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在《长生殿》记叙的是帝王的生活;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说法没有根源,无法从材料得出。
9.答案:
C
解析:
10.答案:
D
解析:
中国古代文明分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思想文化(精神文明)。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文明方面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这种制度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成熟于西周并被历代王朝统治者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王权、父权、夫权、族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这种制度文明的严密,我们从汉字的造字形体中也可略见一斑,故正确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11.答案:
C
解析:
12.答案:
A
解析:
13.答案:
D
解析:
选项A应该是援佛入儒推动儒学的发展;选项B不是改造儒学思想的核心;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出了儒佛的交流没有体现佛教的世俗化;D选项利用佛教理论发展儒学,同时材料可以看出王阳明已经指出佛教的不足,只是起到借鉴作用。
14.答案:
C
解析:
注意关键词“分歧”提示。
卢梭和伏尔泰都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两人在思想上的最大分歧是建立何种政体。
伏尔泰推崇君主立宪制,卢梭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故C项正确。
15.答案:
B
解析:
16.答案:
A
解析:
17.答案:
C
解析:
18.答案:
A
解析:
19.答案:
B
解析:
20.答案:
B
解析:
纵观整个材料可以发现,“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是本题题眼,典型的生搬硬套,生搬硬套是因为不懂,不懂是因为闭关锁国、封闭落后造成的,说明清末有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