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恽珠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3164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恽珠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恽珠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恽珠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恽珠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恽珠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恽珠研究.docx

《论恽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恽珠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恽珠研究.docx

论恽珠研究

恽珠研究

摘要恽珠是清代闺秀论坛的奇葩。

她一生相夫教子,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从而成为了贤妻良母的典范。

作为古代的一个女子,她的职责算是尽到了。

她自身在诗词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她的诗词中充分反映了她创造出来的多彩斑斓的世界以便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深入了解清代大家闺秀的生存发展状态和清代诗歌的内涵与概貌。

此文将首先详细介绍恽珠的家世和文化背景,她出生在毗邻的恽氏,这个家族在当时的武进是名门望族,至此为她诗学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其次介绍了她的婚姻状况,美满的婚姻生活使她完成了一系列诗词的创作。

之后对于她诗词的内容和艺术风格做出了一定的阐述,最后就她的女学观,其中包括育儿观、才德观和儒学观进行描述,从而完成了一篇较为完整的恽珠研究。

关键词恽珠诗词女学观研究

YunZhuResearch

AbstractYunZhuisanexoticflowerintheQingDynasty'swomen'sforum.Shehasdevotedherwholelifetoherhusbandandson,andhasfulfilledherdutieswell,thusbecomingamodelofbeingagoodwifeandmother.Asawomaninancienttimes,herdutieswerefulfilled.However,shealsohasdeepattainmentsinpoetry.Thecolorfulworldreflectedinherpoetryhelpsustohaveamore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thelivingconditionsofQingDynastyladiesandthegeneralpictureofpoetry.ThisarticlewillfirstintroduceYunZhu'sfamilybackground.ShewasbornintheneighboringYunfamily.ThisfamilyisafamousfamilyinWujin,whichlaidthefoundationforherpoeticachievements.Secondly,itintroduceshermaritalstatus.Herhappymarriagehasenabledhertocompleteaseriesofpoems.Afterthat,thecontentandartisticstyleofherpoemswereexplainedtosomeextent.Finally,herviewsonfemalestudies,includingparenting,talentandmoralityandConfucianism,weredescribed,thuscompletingarelativelycompletestudyonYunZhu.

KeywordsYunZhupoetryfeminismresearch

引言

对于恽珠的研究,历来学术届的研究比较少。

笔者利用知网以恽珠研究为关键词,检索近10年的(2009-2019)年来的相关研究论文,得此论文4篇,通过阅读这些论文和研究分析,得知学者们的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恽珠的生平研究,家世研究和思想研究这三个方面。

恽珠的生平研究:

恽珠是江苏常州人,是明清闺秀的代表。

她在还是少女的时候爱慕耶律常哥,那个时候想过孤独一生。

后来又觉得成家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嫁给了完颜延璐,她一生忠于丈夫,仁善待人。

在她的丈夫外出工作和做官时,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一切事情都只能是她一人自己承担,她十分孝敬舅姑和王姑,尽职尽责,在他们生病时衣不解带,夙夜未寐的进行服侍。

还养育了三个子女,她十分重视教育,各个品学兼优。

即使是在生计比较困难的时候,她还可以很风光的为二个孩子完成婚礼,并且做到了井然有序。

而且她在随宦期间,布施丹药,帮忙修建桥梁,铺平道路,做了许多的功德。

恽珠的家世研究:

她出生在毗邻的恽氏,这个家族在武进是名门望族,明清的时候一共考中科举15人,巩固了家族的事业,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团体。

在《恽氏世谱》中,一个叫恽南田的,他早年在伯父恽向家中学习山水画,后舍弃了山水画改为花卉禽虫,他的特点是以洒脱俊逸的手法将笔直接点蘸颜料进行作画。

使得恽氏家族名声大躁,之后有这个能力传承的就是恽珠的姑姑恽冰和恽珠父亲,所以恽珠一直在这样的书画血脉中浸染着。

恽珠的思想研究:

在高春花的恽珠与《国朝闺秀正始集》研究中,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极力倡行传统闺秀文化,第二是中年后的静心养佛,第三是与生俱来的诗才情节。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有一些论文是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描述的,如从她的诗词,还有她的诗词对闺秀集的影响等等。

虽然前辈学术界对此题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关于她诗词的研究还并没有多少。

所以我将首先介绍恽珠的家世背景,其次介绍了她的婚姻状况,美满的婚姻生活使她完成了一系列诗词的创作。

她出生在毗邻的恽氏,这个家族在武进是名门望族,明清的时候一共考中科举15人,巩固了家族的事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社会团体,为她诗学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之后对于她诗词的内容和艺术风格做出了一定的阐述,最后就她的女学观,其中包括育儿观、才德观和儒学观进行描述,从而完成了一篇较为完整的恽珠研究。

 

一、家世背景与婚姻状况

(一)家世背景

恽珠的祖籍是在江苏常州,她于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出生,于道光十三年四月十四日卒。

她的出生是极具神秘色彩,祖母在她出生前有一天在梦中梦到一个老妪给了她一颗大珍珠,珠宝上闪着异光。

祖母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于是将之取名为恽珠,别字珍浦[]。

从此开启她不平凡的一生。

恽珠她出生于毗邻恽氏家族,这在当时的武进是名门望族,明清二代一共有15人中举。

恽氏一族以书画来巩固了自家的事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社会团体。

在恽鹤生的《恽氏世谱》中提到:

南阳公中了二甲第三名,应侯担任了太学,应雨则以子厥名称初封行人。

在恽氏的家族史上有许多知识分子,他们寒窗苦读,最终取得了功名,为恽氏一族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社会作用。

还有以日初为代表的书画团体也推动的恽氏家族的发展。

日初用枯木来作山水画,虽然简朴,但却别有一番深意。

日初的儿子恽格,号南田,别名云溪外史[]。

从小家中贫穷,没有办法走科举这条路,于是靠卖画为生。

他擅长画花鸟、禽类这种,其画风十分灵动,在当时广受欢迎。

恽氏家族在历史上有许多在书画方面有成就的人,其中有一个叫恽南田的,他早年在伯父恽向家中学习山水画,后舍弃了山水画改为花卉禽虫,他的特点是以洒脱俊逸的手法将笔直接点蘸颜料进行作画。

恽毓秀,恽珠的父亲,他擅长的是书画,在雍正年间他去参加绘画考试,得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于是去肥乡县当了典史。

恽冰,恽珠的姑姑在书画方面也颇有天赋,她在十三岁的时候就会作画,与姐妹潜心研究书法六法,尤其擅长花卉和翎毛的绘画,她的绘画风格尽得南田真传,在乾隆年间,她的画曾呈笑圣太后,高宗看到以后对这幅画大加赞赏,专门提词对其进行嘉奖,从此上门求画的人接连不断,恽氏也声名远扬。

恽珠的哥哥秉怡在书画方面颇有造诣,他的诗画皆入能品,擅长画竹,之后在山水画上面也小有成就。

[]恽氏家族在书法方面也出过一些名人,如:

恽应侯、恽应雨、恽应龙等,他们擅长的类型都不一样,有的擅长写气概凛然的小楷,有的则是在行书方面大放光彩,每一个人都非常有实力。

所以恽珠一直在这样的书画血脉中浸染着,散发着书香的气息,并且主动承担起了延续这一血脉的责任,逐渐的成为了一名大家闺秀。

正如王鼎所言:

“画师家法流传本三绝,一花一石总天资。

”其次她的成就也离不开家人的教育。

我们可以在《南阳公家训》中看到,恽珠父亲认为教育儿子的事情拖不得,对女儿的教育也是刻不容缓的。

等到恽珠六七岁的时候,教她识字,使她能够明事理,懂规矩。

在当时,父亲对恽珠的教育或许不被大多数人认可,因为在当时的年代,大多数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许多平民女子是无法接受教育的,可是恽珠不同,她可以在六七岁的时候与她的二位兄长一起上私塾,学习《孝经》、《毛诗》、《尔雅》等。

甚至等她年长时,父亲还亲自教授她学习诗学。

可见家庭的教育对于她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才养成了这样一位才女,为她之后在诗学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二)婚姻状况

可以说恽珠的家庭背景为她才女的养成奠定了基础,而恽珠的婚姻则是为她才女的养成增光增彩。

恽珠和完颜廷璐的婚姻可以说是一段佳话了。

在当时,恽珠的父亲在安徽合肥担任县典史,完颜廷鏴的父亲担任的是县令。

因为在同一个地方担任官职,所以往来密切,完颜廷璐的母亲索绰罗氏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年少的恽珠,恽珠的才华深深的吸引了她,她对恽珠的才华给予了极高的赞赏,并当场出了一首《锦鸡》考验恽珠,恽珠挥笔立就:

“闲对清波照彩衣,遍身金锦世应稀。

一朝脱却樊笼去,好向朝阳学凤飞。

”索绰罗氏看赞叹不已,对恽珠充满了喜爱,想要让恽珠成为她的儿媳。

但因为二家的父亲都在一个地方做官,为了避嫌,只能将二家的婚事暂时搁浅了。

之后恽珠便跟随父亲南归,虽然二家相隔距离甚远,但常常以书信交往。

在恽珠随父亲南归期间,完颜廷璐的父亲想要将这桩婚事定下来,可是恽珠父亲却以“异籍”这个理由拒绝了,但完颜家却没有放弃,三次派人议婚促成了这桩婚事。

由此可见完颜廷璐家对恽珠的诚意,从而也反映出了恽珠的优秀。

正是因为她的贤能深深吸引了完颜家,才让在当时那个时代有“金源世胄铁卷家声”之称的完颜家如此的青睐。

从元到明清,完颜家有着一代又一代的名人,足可见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

恽珠在《蓉湖草堂赠言录﹒先妣恽太夫人言行录》写到:

“素承青眼,折秋柳以何堪。

”[]表达了对太夫人的感谢和思念之情。

因为太夫人十分赞赏她并且一直坚持要恽珠做儿媳,时时以书信往来,才促成了这段姻缘。

关于恽珠与其丈夫的相处模式,蔡之定曾在恽珠的诗词集的序中描写过:

“吾闻太守琴鹤所至以畏爱称,夫人实有以相之。

”[]除这个以外并没有过多记载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夫妻双方相处相敬如宾,十分合乎传统礼制,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夫妻间的亲密互动更不想被外人所窥探。

就是这样一位在书香门第的浸染中成长出来的大家闺秀,在她年少的时候,他爱慕耶律常哥,[]并且愿意终身不嫁,因为她将闺秀的理想作为她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

但后来她觉得嫁人亦可,于是嫁给了完颜廷璐。

至此过上了相夫教子,功德圆满的一生。

这样一位才女,在处理自己的婚姻的时候也是得心应手。

完颜廷璐常年在外做官,她无怨无悔,妥善的处理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

让她的丈夫在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的打拼自己的事业。

或许在大部分人看来,恽珠不是太爱自己的丈夫。

因为当时的她觉得嫁人亦可以自立,所以选择嫁给了完颜廷璐。

可是换个角度想这样一位有自己主见的大家闺秀怎么会委屈自己,在她年少时爱慕耶律常哥,但也只是爱慕,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

但对于完颜她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完颜一家,怎么可以说不爱呢。

正是因为她的付出使她收获了一段完美的婚姻。

二、恽珠诗词研究

在嫁入完颜家之后,恽珠也没有停止写作,她还将在婚后的生活感受融入到了诗词创作之间。

其中她的诗作《红香馆诗草》一共收入了77首诗歌,6首词。

同时恽珠感觉这些词还是不够,不能够很好的传播于世,于是她在民间广求国朝女士的作品,前后经历了十七年才完成了诗作将近一千多篇,这就是《国朝闺秀正始集》。

(一)诗词的内容研究

恽珠作诗没有繁冗的华丽,也没有苦吟的雕饰,她自带一种清新淡雅的雅韵,再加上多年的随宦生涯使得她抹去了一身的艳粉之气,形成了字里流珠,行间散馥的独特诗风。

在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丰富的诗词世界,有悠闲自在的闺中生活,漂泊在外的随宦之旅;有偶遇知音的欣喜之情、教导孩子的忧愁之绪;有思念家乡的惆怅之思、痛失亲人的悲苦之状等等,她的一生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最后造就了一幅大家闺秀的生活图景。

在深闺之中,万物一点点的变化都更容易被感知。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小小的变化都会引起作者的伤春悲秋。

[]恽珠在《中秋遇雨》中写到:

“寂寂空庭夜色幽,每逢佳节惹清秋。

”中秋节快要到了,作者看到空落落的庭院,不禁感到伤春悲秋。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天空的乌云使得天空变得暗沉,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雨水滴答滴答的落在梧桐叶上,给庭院增添了不少寂寞,也使作者陷入了更加萧条的意境中,美好的一个中秋节只能在孤独寂寞中度过。

而在《雨过》中写到“雨过中庭万象清,绿阴深处晚凉生。

自移竹塌来幽院,坐听枝头好鸟鸣“。

这首诗作者则通过对雨的描写表现自己愉快的心情。

一场大雨将所有忧愁全部洗涤,在绿荫深处因为有雨水的洗刷而有了丝丝凉意。

作者还将自己的竹塌移来此处,感受沁人心脾的空气,聆听悦耳动听的鸟叫,好不惬意。

恽珠全身心的去感受世间万物的变化,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高兴的时候就放声大笑,难过的时候就伤春悲秋,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向我们描述了一幅美好的闺中生活。

恽珠随宦多年,在书中共记录了七首关于随宦生涯的诗歌。

其中在《渡漳遇雨》中写到”潇潇细雨洒征鞍,漳水声中翠袖寒。

”潇潇细雨洒落在征人回归的途中,作者任凭凉意撩动的心弦。

回首望向白云,天地苍苍,何处才是家,回忆家乡的温馨更加凸显旅途的寂寞。

而对亲人的思念更增添了作者的孤独。

但在《过津门》中则是另一番景象,诗曰:

“轻挠荡漾碧波新,两岸垂杨绿未匀。

”一叶扁舟,随波逐流,荡起层层涟漪,两岸的垂柳随风飘荡,展现了不一样的生机。

一叶扁舟在阳光的沐浴下轻柔的划过,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恽珠一路奔波缺还是不忘欣赏沿途的风景,长途跋涉,仍怀赤子之心对生活保持热爱,向我们展现了积极向上的诗词世界。

在古代男外女内的传统模式影响下,家对于女性来说可以说他们的全部了,恽珠苦心经营着这个家,对此付出了很多心血,对于家中发生的任何事都牵动着她的思绪,也丰富了她的诗词创作。

在《接家书》中说道:

接到一封家书,本以为会得到些许的安慰,可是看到家书,却对远方的家人更加的思念。

担心家里的父母亲身体是否健康,是不是为了安慰自己才写了这封家书,春天的到来,雁子南飞,本是一个温暖的季节,可是作者却没有感到快乐,她的心中只有满满的思念。

而在《除夕作》中就展现因为出门在外而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忧伤之情。

在这个家人团聚,爆竹声响的幸福日子里,作者心中却充满着三种担忧。

第一是担心在军营的舅舅身体是否健康,第二是担心在河南的太夫人是否安全,第三是担心国家的安危,由此可见作者宽厚的胸襟。

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可以由团聚来治愈,而家人的离去确是无法弥补的,其创伤是永久性的。

恽珠在《悼侍妾袁氏秋儿》中写到:

“芳魂何处任栖迟,一日思乡十二时。

”这一首诗是悼念丈夫的侍妾的,整首诗以侍妾的角度来写的。

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人去留空,梳妆台上堆满了灰尘,衣柜里满是凌乱的衣服,再也没有人对着梳妆台整理青丝,往日温馨的画面如今只剩孤寂。

长媳妇的离去也给她的心里增添了许多忧伤,她在诗中写到:

“聪明性格更温存,五载真同母女恩。

“长媳妇是一个聪明伶俐,性格温存的好女孩。

在五年的相处时间里使她们产生了母女之间的感情。

可惜白发人送黑发人。

恽珠体会到了”风雨送黄昏”的凄凉。

她泪眼朦胧,痛不欲生,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暗自神伤。

(二)诗词的艺术研究

1、诗词的风格研究

恽珠诗词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风格也千变万化,首先是清新淡雅和豪爽洒脱相映衬。

在她的作品中有着感悟伤情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女性敏感的性格。

如《雨过》、《中秋遇雨》通过对雨的描写表现出了不同的情感,《雨过》表现的是下过雨的庭院满是悲凉,从而表现自己的寂寞忧伤之情。

而《中秋遇雨》则是在表现自己愉快的心情,一场大雨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冲刷掉了。

在她的诗歌的世界里,她可以望月怀人,可以因一份家书而思念亲人,也可以因大自然的美景而心旷神怡,这些古诗形成了哀婉的风格。

但同时也有豪爽之作,如《钱塘渡江》、《固山骚晓发》,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来抒发自己的壮烈之情。

看似矛盾的二种风格相互融合,别有一番风味,使得她的作品中的闺阁气又增添了一些新的韵味,没有无病呻吟,没有百无聊赖,或许她会因一封家书而思念亲人,会因看见大雁而黯然神伤,但是当她踏上行旅,沿路的风景也为她的诗作增添了许多色彩,这样,江山之助与闺阁生涯和谐的体现在她的诗作之中。

其次是从锋芒毕露到沉稳内敛的转变,有二首诗词将恽珠的壮志豪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即《锦鸡》和《老松》。

恽珠在《锦鸡》中写到:

“一朝脱却樊笼去,好向朝阳学凤飞。

”这首诗写了一只野鸡在闲暇时路过河边,水中的清波将它的彩衣映照了出来,阳光的照耀下它满身的彩衣显得金光粼粼,这使得它认为这彩衣是世间的珍宝。

这让它有了勇气,可以将自己从樊笼挣脱出来,从而可以像凤凰一样在阳光下自由的飞翔。

恽珠将自己比作这野鸡,在这乱世之中,她满怀壮志豪情,表现了她的雄心壮志,也透露出她的自我肯定与自我珍惜。

这首诗似乎体现着作者的不谙世事的年少轻狂。

“万古郁葱笼,何人种此松苍涛声一片。

”这是恽珠另一首《老松》,这与锋芒乍现的《锦鸡》不同,写的是一棵老松,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当中,不知是何人将一棵老松种植于此处,历时万古却仍然屹立不倒,周围涛声一片,狰狞的树枝在阳光的投射下似乎可以拖住峭壁。

它就这样耸立在山间,倒也增添了几分俊雅之意。

只是怕春令时节,一场雷雨使它化龙飞去。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老松是已经经历过许多磨难却仍然巍然耸立,而且经过时间的历练它已经具备了化龙的潜质,就等着时机然后可以一飞冲天,呼风唤雨。

这与“野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野鸡”是一心想突破枷锁,这正如年少的我们,一心想要证明自己,却因年幼,经验不足而不得不向现实所屈服。

而“老松”不同,它选择了好好磨练自己,静等时机,然后实现一飞冲天。

这也体现了作者经过岁月的洗礼,诗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年少的不谙世事被沉郁稳重所替代。

满腹的壮志豪情也由张扬转化成了内敛。

2、诗词的意象研究

最后是在恽珠的诗集中,有许多意象的描写,如在《锦鸡》一诗中,恽珠将“锦鸡”象征成是年少的自己,她渴望突破世俗的枷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又如《老松》一诗中,恽珠将“老松”象征成成年后的自己,默默地积累自己的实力,渴望有一天能直冲云霄,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我认为,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对花的意象研究。

在恽珠的诗集中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牡丹,有“傲然挺立,花中精灵”的菊花,有“哀怨愁眠,花中幽兰”的虞美人草。

恽珠在《种菊次外韵》写到:

“花事一年从此尽,等闲莫作众芳看。

”在诗中,菊花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在春天时,所有的花都争奇斗艳,一派生机勃勃的美景,可当春天慢慢过去,只有菊花傲然挺立。

展现了它坚韧的品格。

而对牡丹的描写则在:

“寄语雅人须护惜,此花莫作等闲看。

”牡丹称为人间富贵花,而它却能在初春时与其他百花一起珍奇斗艳,它虽富贵却不娇贵。

恽珠将这二种花象征自己,一种花不畏严寒傲然于雪地,不正显示了恽珠那坚韧的品格吗?

在生机不好时仍能隐忍。

而牡丹出身富贵却不自命清高,恽珠从小就出生与名门世家,备受宠爱,但她缺不恃宠而骄。

年少时饱读诗书充实自己,婚后恪尽职守,尊重丈夫,孝敬父母,养育子女。

这不可等闲视之的花朵不正是作者的写照吗?

恽珠将牡丹和菊花的品质完美的融合了,书写了属于她的美好人生篇章。

在她的诗作中还有一种虞美人草,它的气节令人敬佩。

在《虞美人恭步家大人韵》中写到“一自香魂迷战血,千秋节义属倾城。

”在作者的笔下,虞美人草则是虞姬的象征,虞姬,一位柔弱的美人,不禁让人想起她那轻盈的舞步和那美妙的歌声。

可是区区一位女子在历史的舞台中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她是如此的渺小,正如在百花争艳中的那株小小的虞美人草,虽然渺小,但仍显示着自己绝美的风采,在百花中毫无逊色,摇曳在繁华的世间,正如当年的虞姬。

这不就像恽珠吗?

一介渺小的女子在这繁杂喧嚣的世界,摒弃着外界的纷纷扰扰,仍然活的精彩,活出了自我。

三、恽珠的女学观

(一)才德观

恽珠从小饱读诗书,才情出众,曾被性情孤冷的红兰主人女县君称为“清心玉映,真非凡品。

”[]在年少时,就被教以《女诫》及《列女传》,而且专门请了老师为他讲解,使她明事理,做事懂规矩。

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温柔乖顺的善良性格。

当恽珠六七岁时就跟随二位兄长一起上私塾,稍长后,甚至由父亲亲自教导。

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才促成了一位才女的诞生。

她以一首《锦鸡诗》显露才情,被自己未来的婆婆相中并给予了极高的赞赏,成就了与完颜家的一段佳话,使她最终与完颜廷璐喜结良缘,谱写了幸福的一生。

恽珠在画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她在宗老宅仁与族姑悍冰的教导下,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深得真传,擅长铁锈,有“三绝之目”的美称。

恽珠本人所受的教育使她成为了一名才情出众的大家闺秀。

婚后的她相夫教子,品德高尚。

因为完颜廷璐常年在外做官,所以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有恽珠亲自操劳的。

她尽心尽力的照顾舅姑和王姑,生怕有丝毫的怠慢。

有一次王姑、舅姑生病,她没日没夜的侍奉在床前,亲自喂药不感到一丝的疲惫,直到他们痊愈。

当叔舅去世后,她害怕王姑没人照顾,就将麟昌过继给王姑,好给他养老送终,真的是一片苦心。

家族中的人都称赞她勤俭持家。

在对待孩子时更是殚精竭虑,即使是在生计淡薄的时候,依然能让麟昌和麟书二人井然有序的完婚。

她还帮助族伯嫁女并时时”以清辉贫寒为念“,使得他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实现自己的抱负。

甚至麟庆在外做官时,她也常常给予遵遵教导。

在她随宦的这段时间里,她心系贫苦百姓,待人宽厚。

期间自己出资帮助官府修建桥梁,铺平道路,好让老百姓出行方便。

她还帮助修复了很多历史古迹,如:

葺吹台、海会寺及黄大王庙等。

在京城的时候还布施丹药,帮助了许多没钱看病的人。

从此可见,她不仅才能出众,而且德行也十分高尚。

放眼古代,大多女子都是在家中侍奉丈夫,孝顺公婆,没有任何自己的地位,可是恽珠却有自己的诗集,在夫家还备受尊重,她勤勤恳恳,真心待人,获得了完颜一家的称赞,从而可见她的才德。

(二)育儿观

恽珠一生生有孕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分别为麟庆、麟昌、麟书还有一个女儿。

在当时那个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女人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在家为丈夫洗衣做饭,孝敬父母,养育子女。

而且大多女子都是没读过多少书的,毕竟在当时的时代都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可是恽珠不一样,她饱读诗书,而且有自己的主见。

可以说孩子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她功不可没。

她为统治阶层培养出一代名臣。

在她的四个孩子中,麟庆,是她给予期望最多的一个孩子,也是倾注最多心血的,因此培育出来了一位非常出色的人才。

完颜麟庆在治河方面颇有造诣,曾在江南河道担任总督,同时他还是一名文学家,著有许多专著,如《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诗集《凝香室诗集》,他还特别喜欢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并完成了著名的考古游记《鸿雪因缘图记》。

在教孩子做人方面,恽珠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善。

从小她对麟庆的教育就是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在麟庆中举的时候,恽珠告诫了许久,跟他说:

“处世勿忘修德业,立身慎莫坠家声。

”她希望孩子对功名利禄可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被世间的荣华富贵束缚住,人立于世最重要就是立德立民,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谨慎败坏自己家的名声。

当麟庆功成名就的时候,她教导孩子切勿因为春风得意而自满,做人要懂得谦卑。

有一次在麟庆和父亲一起去泰安的时候,恽珠就在离别的时候,给予了许多教导:

“聪明忌露尽,好事忌占尽。

”麟庆从小就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一直深得父母的喜欢,但恽珠希望他在做人的时候不要太过于显露自己的聪明,也不要将做好事的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

在做事方面,恽珠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真诚。

她害怕麟庆误入歧途,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又害怕麟庆徇私枉毋,所以常常教导麟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