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孟德尔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
《届二轮孟德尔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孟德尔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孟德尔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卷适用全国
孟德尔定律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验证其假说是否正确
C.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倍体育种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
D.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
解析:
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分离的结果;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测交实验不能推测F1产生配子的数量;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这样可以推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在杂交和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2.(2018·江西新余模拟)已知某种植物果皮的有毛和无毛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1(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该植物果皮的有毛对无毛为显性
B.F1中d基因的频率为
C.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1∶1
D.F1果皮有毛植株中DD∶Dd=4∶1
解析:
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后代出现了无毛,说明有毛对无毛是显性性状;后代有毛∶无毛=7∶1,说明亲本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1∶1,则F1中d基因的频率为
;F1果皮有毛植株中DD∶Dd=5∶2。
3.(2018·河南模拟)某学校的兴趣小组探究牡丹花色的遗传方式,采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红色为显性性状
B.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
C.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
D.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解析:
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红色为显性性状,但不能说明该性状是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为1∶2∶1,则是融合遗传;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所以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说明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双显性或双隐性为一种表现型,其他为另一种表现型。
4.(2018·河南模拟)某种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其叶形由1对等位基因(椭圆形叶D、掌形叶d)控制。
现以基因型为Dd的椭圆形叶植株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观察,发现第2代、第3代、第4代中椭圆形叶和掌形叶植株的比例均为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椭圆形叶植株产生含有D的雄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的比例是1∶1
B.掌形叶植株可能无法产生可育的配子
C.第3代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50%
D.该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解析:
以Dd的椭圆形叶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其第2代中椭圆形叶和掌形叶植株的比例为2∶1,说明子代中纯合子DD致死,才导致只剩下Dd和dd两种类型,比例为2∶1,掌形叶dd的植株可能无法产生可育配子,才会使第3、4代中椭圆形叶和掌形叶植株的比仍为2∶1。
亲本Dd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中都有D和d两种,每种性别的两种配子之比都为1∶1;由于每代植株中Dd∶dd=2∶1,所以每代植株中D基因频率都为
d基因频率都为
;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合子(Dd)在产生配子时,D和d彼此分离,进入到不同配子中遗传给后代,是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的。
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某种自花传粉的植物,抗病和易感病分别由基因R、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抗病基因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植物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表现为弱抗病。
将易感病与抗病植株杂交,F1都是弱抗病,自交得F2表现易感病∶弱抗病∶抗病的比分别为7∶6∶3。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D )
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C.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
D.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解析:
易感病与抗病植株杂交,F1都是弱抗病,自交得F2表现易感病∶弱抗病∶抗病的比为7∶6∶3,说明该性状的两对控制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中F1的基因型为BbRr;BB使植物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表现为弱抗病,说明亲本基因型为bbRR和BBrr。
F2中易感病的基因型为BB 、Bbrr和bbrr,弱抗病基因型为BbR ,即F2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比为0,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 。
F2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bbRR和bbRr两种,比例为1∶2,所以抗病植株自交,其中bbRR的后代全部是抗病;bbRr自交,后代抗病∶不抗病=3∶1,因此F2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不抗病的比例是
×
=
抗病植株占1-
=
。
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包括BBrr、Bbrr、bbrr、BBRR、BBRr,它们与bbrr测交,前三种的后代都是易感病个体,因此不能用测交法判断F2易感病个体的基因型。
6.(2018·江西十四校联考)某观赏花卉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1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图2为基因与花色的关系,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图1所示个体与yyrrww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1∶1∶1∶1
B.图1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白色∶粉色∶红色∶紫色=4∶4∶2∶6
C.若该植物ww纯合个体致死,则无论哪种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
D.该花卉花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解析:
图1所示个体产生配子基因型及比值为YWr∶yWR∶Ywr∶ywR=1∶1∶1∶1,与yyrrww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YyrrWw∶Yyrrww∶yyRrWw∶yyRrww=1∶1∶1∶1,因此后代表现型为白色∶粉色=1∶1;图1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白色∶粉色∶红色∶紫色=
∶
∶(
×
)∶(
×
)=4∶4∶2∶6;红色的基因型为Y R ww,若该植物ww纯合个体致死,则无论哪种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该花卉花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7.(2018·吉林长春模拟)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D和d)共同决定,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使白色物质转化为红色素,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使红色素转化为紫色素,基因D控制酶3的合成,使白色物质直接转化为紫色素。
只要基因D存在,植株均开紫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18种
B.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均为红花植株
C.Aabbdd×aaBbdd的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
D.该花色遗传说明基因对性状具有直接控制作用
解析:
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 dd2种或 D 18种,共20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自交后代仍为aabbdd,表现为红色;Aabbdd×aaBbdd的后代为
Aabbdd(白色)、
aabbdd(红色)、
AaBbdd(白色)、
aaBbdd(紫色),所以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白色∶红色∶紫色=2∶1∶1;该花色遗传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色素的合成,是间接控制性状的表现。
8.(2018·山东烟台模拟)黑腹果蝇的复眼缩小和眼睛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控制,但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
现将一对果蝇杂交,F1小眼睛∶正常眼睛=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该比例说明眼睛大小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表现型都为小眼睛
C.只考虑控制眼睛大小的基因,F1正常眼睛个体都是纯合子
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
解析:
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故不能判定亲本的表现型;由于含有A基因的小眼睛个体也可表现为正常眼睛,故不能确定F1正常眼睛个体都是纯合子;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不变,故F1自由交配,F2中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仍然是9∶7。
9.(2018·河南濮阳一模)科学家将两个抗冻蛋白基因A随机整合到某植株细胞的染色体上,根据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存在情况推测,下列叙述不可能发生的是( D )
A.使含基因A的植株自花受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5∶1
B.对含基因A的植株授一普通植株的花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C.使含基因A的植株自花受粉,后代植株中含有基因A的比例是1
D.含基因A的植株,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最多可观察到2个基因A
解析:
科学家将两个抗冻蛋白基因A随机整合到某植株细胞的染色体上,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存在情况为(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A):
若两个基因A整合到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丙,依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其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抗冻(含A基因)∶不抗冻(不含A基因)=15∶1;若两个基因A整合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如图乙,依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授一普通植株的花粉,其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抗冻(含A基因)∶不抗冻(不含A基因)=1∶1;若两个基因A整合到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如图甲,则其相当于纯合子,依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其自花受粉,后代植株中含有基因A的比例是1;图丙中含基因A的植株,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最多可观察到4个基因A。
10.某高等动物的尾巴有红色、黄色和灰色三种,现用多个纯合的红尾雌性个体与纯合黄尾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全部表现为灰尾。
若F1雌雄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红尾雌性∶黄尾雌性∶灰尾雌性∶红尾雄性∶黄尾雄性∶灰尾雄性的比例为298∶311∶793∶301∶308∶8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F2红尾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B.F2中灰尾个体一共有4种基因型
C.控制该高等动物尾色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
D.F2中灰尾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数比黄尾个体的多
解析:
F2中,红尾雌性∶黄尾雌性∶灰尾雌性∶红尾雄性∶黄尾雄性∶灰尾雄性的比例为298∶311∶793∶301∶308∶813,接近3∶3∶8∶3∶3∶8,即灰尾∶红尾∶黄尾=8∶3∶3,假设该动物的尾色受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和双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比例9∶3∶3∶1相比较得出,当AABB和aabb致死时,就是8∶3∶3,且三种颜色在雌雄个体中出现比例各自一致,由此推出该动物尾巴颜色由两对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F1灰尾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红尾和黄尾分别为A bb和aaB (或aaB 和A bb),故F2红尾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F2中灰尾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控制该高等动物尾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灰尾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黄尾个体有2种。
二、非选择题
11.(2018·辽宁丹东一模)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
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原因是 ,去掉雄蕊的时间应该是 。
(2)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 。
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 。
(3)研究人员用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植株的两种花色为 ,子代中新出现的两种花色及比例为 。
解析:
(1)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即aa ×A bb→A Bb,所以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为AAbb,F1为AaBb。
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避免自花传粉,所以要在雄蕊成熟之前去雄。
(2)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到的F2中,白色(aaB +aabb)∶紫色(A bb)∶红色(A Bb)∶粉红色(A BB)=(3+1)∶3∶6∶3=4∶3∶6∶3。
其中aa 、AABB、AAbb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为
=
。
(3)子代有四种花色,即 × →aa 、A bb、A Bb、A BB,所以亲本为 aBb× aBb,又因为亲本花色不同,所以一个是白色,一个是红色,即为aaBb×AaBb,子代新出现的花色为紫色和粉红色,所以紫色(A bb)∶粉红色(A BB)=(
×
)∶(
×
)=1∶1。
答案:
(1)aaBB 避免自花传粉 花蕾期或雄蕊成熟之前
(2)AaBb 4∶3∶6∶3
(3)白色和红色 紫色∶粉色=1∶1
12.科研人员用某植物进行遗传学研究,选用高茎、白花、感病的植株作母本,矮茎、白花、抗病的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高茎、红花、抗病,F1自交得到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矮=3∶1;红∶白=9∶7;抗病∶感病=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选择该植物进行遗传学研究,是因为该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的 。
(2)该植物的感病性状为 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至少有
对。
(3)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原因是
。
(4)现同时研究茎高和抗病性这两对性状,若两对性状均由一对等位基因b1、b2控制,则这对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 ,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综上所述,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 的关系,因而在育种中要准确分析优良性状的遗传规律。
解析:
(1)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必须要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感病与抗病植株杂交,F1的表现型是抗病,说明感病是隐性性状,F1自交后代抗病∶感病=3∶1,说明该性状至少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F1红花自交后代比例为9∶7,是9∶3∶3∶1的变形,说明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由F2花色的分离比为9∶7可推知F1的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而16种结合方式是F1的雌、雄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
(4)高茎、感病植株与矮茎、抗病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高茎、抗病,F2中高∶矮=3∶1、抗病∶感病=3∶1,说明高茎和矮茎、感病和抗病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高茎、抗病为显性。
若两对性状均由一对等位基因b1、b2控制,则b1、b2基因在两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是相反的,即b1若控制高茎,则同时控制感病,而b2若控制矮茎,则同时控制抗病,F1的基因型为b1b2。
F1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1b1∶b1b2∶b2b2=1∶2∶1,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感∶高抗∶矮抗=1∶2∶1。
(5)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案:
(1)相对性状
(2)隐 1 (3)自由组合 由F2花色的分离比为9∶7可推知F1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而16种结合方式是F1的雌、雄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 (4)b1、b2基因在两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是相反的 高感∶高抗∶矮抗=1∶2∶1 (5)一一对应
13.(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
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
回答下列问题: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
染色体
甲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Ⅲ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bb
Ⅱ
丙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gg
Ⅱ
注:
bbee表现型为黑体
(1)若要利用甲、乙、丙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 作亲本进行实验,原因是
。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 ,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 (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请用两代杂交的遗传图解进行解释。
解析:
(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控制黑檀体基因位于Ⅲ号,黑体和残翅基因位于Ⅱ号,可以选择甲和乙或甲和丙。
(2)甲基因型为BBee,乙基因型为bbEE,甲、乙杂交,F1基因型为BbEe,表现型为灰体。
F1雌雄交配,后代基因型为B E 、B ee、bbE 和bbee,表现型为灰体、黑檀体、黑体、黑体,由此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答案:
(1)甲和乙(或甲和丙)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能进行自由组合
(2)灰体(长翅) 会
遗传图解如下
14.某植物的株高由A-a、B-b和C-c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位基因的作用效果相同且效果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越多植株就越高,但不清楚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
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则说明等位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请设计两组不同的杂交实验,这两组实验都能验证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最高植株M、最矮植株N、植株M和N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P以及其他各种高度的植株。
(注:
每组实验只要写出一种结果及其对应的结论,并且两组实验的结论不能相同)
实验一:
植株P×植株P。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二:
植株P× 。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解析:
(1)若A、a遵循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1∶2∶1,性状分离比是1∶2∶1。
(2)植株M、N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CC和aabbcc,子一代植株P的基因型为AaBbCc。
这三对等位基因的具体位置不知:
三对等位基因可能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一:
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A和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由于亲代基因型分别是AABBCC和aabbcc,所以不可能是A、b连锁),a和b基因位于它的同源染色体上,C和c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植株P自交,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BC∶abc∶ABc∶abC=1∶1∶1∶1,再用棋盘法,可推出子代共有7种表现型,其中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2∶3∶4∶3∶2∶1。
实验二:
①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A、B、C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c位于它的同源染色体上,则植株P(AaBbCc)与植株N(aabbcc)杂交,植株P(AaBbCc)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ABC∶abc=1∶1,植株N(aabbcc)产生的配子只有abc一种,可推出子代共有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②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植株P(AaBbCc)与植株N(aabbcc)杂交,植株P(AaBbCc)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ABC∶ABc∶aBC∶AbC∶abC∶Abc∶aBc∶abc=1∶1∶1∶1∶1∶1∶1∶1,植株N(aabbcc)产生的配子只有abc一种,可推出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3∶3∶1。
答案:
(1)1∶2∶1
(2)子代中有七种表现型,比例为1∶2∶3∶4∶3∶2∶1 植株N 子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或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3∶3∶1)
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