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263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第一课时精子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在高中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结,在初中有关生殖知识的基础上,简明提出生殖的概念,介绍生殖的种类。

从有性生殖概念和种类引出了重点讲授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它以第一章细胞分裂为基础,又与第五章遗传变异的知识有着密切关系,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减数分裂过程较为复杂。

先通过概念的叙述,使学生有一个印象,然后详细讲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点,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减数分裂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

最后减数分裂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从而保持了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知识点)要求,根据教学层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以精子形成过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内容,而且前面涉及有丝分裂,后面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学习。

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形象思维模糊,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感到枯味,难以理解,因此确立本节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及染色体动态。

在教学程序上的总体思路是: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学校具体情况,增加授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气氛中掌握所学知识。

一、以前后为桥梁,精心设计好导言。

用设疑导入法提问"什么是卵式生殖?

"然后师生教学精子和卵细胞的特点,展示团藻的有性生过程(教学课件),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节课开始介绍〈〈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板书)。

什么是减数分裂呢?

这节课以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为例来讲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

(导入新课)

这样导言,使学生产生一种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二、新课讲授

1.本节课共交代4个概念: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减数分裂。

这4个概念对于理解减数分裂整个过程尤为重要,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肤浅的,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背下来,并没有真正体会理解,易造成失误。

概念清,思路清;概念混淆,则张冠李戴。

因此,我在教学中打破课本原有的教学结构,首先明确概念(板书)。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三个概念,老师先讲解演示(模型),再出示目标,最后让学生利用自制的染色体模型,动手操作演示。

操作错误的及时纠正,老师归纳总结,提示注意的地方

如同源染色体不可顾名思义认为来源或起源相同的染色体。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演示,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训练思维,加深概念的理解,确立正确的概念。

减数分裂的概念放在最后学习精子形成过程后,让学生看书归纳总结,这样的目的,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含义,做到真正理解掌握。

明确了概念,那么,精子的形成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2.过程

(1)边讲边贴剪贴图,贴图与所讲的内容要相对应(贴图)。

在讲解过程中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利用剪贴图,将染色体动态变化形成具体、形象化的感性认识。

通过老师的"讲"与"演",学生的"听"与"看",按老师的叙述、谈话,找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线索,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新的信息进入学生头脑中,并与原知识结构挂上钩,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体现老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2)层层设疑,设置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再逐一解决。

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掌握减数分裂的关键。

提问:

1联会时染色体复制没有?

2复制为何看不出来?

3什么叫四分体?

4图中有几个四分体5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有丝分裂中期有何区别?

6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有丝分裂后期有何不同?

7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什么

等等,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

通过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扩大思维范围,教会学生在广度上学会思维。

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激疑、质疑,不断加大问题的难度,教学生在深度上学会思维。

(3)通过"动乐爱"教学法,动手,动眼,动脑。

1动手操作比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行为特点。

2动手操作比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特点

3分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情况。

4完成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教师只贴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

"动乐爱"教学法既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爱"的目的。

此方法提出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提出,陶先生说"在你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动机,教师''费力少而成功多'',否则,''教师收效少而学生苦恼多''。

此方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

激发快乐情绪,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中体会学习生物的无穷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通过概念(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和过程四个方面操作,人人动手,动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如通过动手操作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学生本身产生疑问,为什么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并能加以正确解释。

总之,选择"动"点,构思"动"作,设计"动"法,让学生在"动"中学,便产生了兴趣,"乐"了便从情感上喜欢,由浅层的喜欢日渐发展到深度的"爱"。

(4)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始终处于学习情境中,思维性大大调动起来。

因势利导,据图观察分析,通过过程讲述让学生总结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规律。

及时表扬肯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5)回顾过程,从四个方面范围、时期、特点、结果,让学生看书归纳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

(6)最后,利用教学软件把精子形成过程完整看一遍。

让学生确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

(展示)。

对过程形成直观化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

总之,从概念入手,以过程为主线,重点突出变化规律,最终让学生把知识形成网络。

三.小结:

减数第一次分裂六个字概括:

联会、分离、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四个字概括:

分裂、等数。

简单明了,记忆深刻。

四.结束语:

生殖细胞除精子外还有卵细胞,卵细胞的形成也经过减数分裂,它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有和不同?

我们下一节介绍,请同学们预习。

五.习题设计

为使知识得到反馈巩固,设置由易到难三种梯度题。

填充题、选择题和简答题。

(略)其中简答题部分,此题选出的目的是

1、强调联会、四分体,联会是四分体的前提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基础。

2、有丝分裂中没有的现象。

3、书中同源染色体概念由此提出。

(六)时间分配

导言2分钟,新知识传授25分钟,练习10分钟,总结2分钟,布置作业和结束语1分钟。

(七)板书设计(教学课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学以第六章《遗传变异》中的遗传学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八章中种群内容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脱旧创新的科学精神,因此学好这节课就显得更为重要。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①了解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解释生物适应性,多样性和生物进化。

②理解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掌握基因频率的测定方法、计算方法。

 

能力方面:

①了解自然选择学说以及对学说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②解释生物界的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自然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③基因频率的计算,掌握运用具体科学方法的能力。

 

思想方面:

通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开展科学素质教育。

 

3.说重点 

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在初中已有接触,但学生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善欠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理论并要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

②种群的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内容(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

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

 

4.说难点 

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人们对基因库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种统计和分析。

由于基因库本身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对基因频率学习的难度。

 

二、说教学方法 

教法:

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为能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挥双重作用。

本节课主要采取以启发式教学原则为基础,适当地加以讲授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法:

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用具 

教育录像片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先阐述生物进化的原因,早在19世纪,生物学家们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并提出初中阶段学生已接触过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进化论。

后让学生观看课前制作的教育录相——森林中两种生物间的生活状况包括繁殖,撕杀,死亡以及几百年来的进化等,引导学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所观看到的现象。

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物的生存以及生物的进化,从理性角度运用学说分析、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解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同时,让学生运用第六章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尝试从遗传的角度分析生物的进化过程,引导做如下的归纳:

 

生存斗争 

大量繁殖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 

遗传和变异              微小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        新类型生物 

接着阐明达尔文时代科学发展水平具有局限性,学生对达尔文学说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从而突出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相比所体现的“现代性”。

 

第二部分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举例引入: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充分理解种群的含义,有助于对种群的基因库以及基因频率的清晰认识,也是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生物进化实质的必要条件。

因此对种群概念的理解,我做如下的安排:

 

第一步:

让学生去分析引入的两个例子,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一定区域,②全部③一种或一类生物) 

第二步:

教师举几个关于种群的例子,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总结来判断对错,教师并给以及时的肯定或否定。

 

第三步:

师生总结归纳构成种群的三要素:

 

2.教师设疑:

 

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

可进行交配,繁殖→以温故之新为出发点,让学生回忆基因和基因型,为下面学习基因频率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

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

→师生共同归纳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

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 

3.抛砖引玉:

 

教师明确阐述基因库的可发展性,就使得基因库中存在一个出现频率的问题,引入基因频率。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测定基因频率的科学方法和计算方法。

之后让学生讨论:

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以便学生能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基因频率变化就是指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的变化,从而让学生将基因频率的改变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知识层面——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变迁,归纳出生物进化的实质生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第三部分:

复习巩固,学以致用 课堂完成课本第69页一、填空题 1;二、判断题:

1,2,3,三、选择题:

1 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 

生存斗争 

大量繁殖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 

遗传和变异                 微小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            新类型生物 

二、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种群基因库: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

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测定方法:

抽样调查法 

计算方法:

如抽取个体100个,AA、Aa、aa个别分别为30,60,10 

则A基因频率=(30×2+60×1)/100×2=60% 

a基因频率=(60×1+10×2)/100×2=40% 

归纳: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的最后一节.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本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生物和非生物,常见生物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性的基础上,再认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该内容既是第一章中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和本章前几节内容的整合,也为学生继续学习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打下基础.其中生物具有适应性,多样性是贯穿整节课的两条主线.因而本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从周围的生物,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重视学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2),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注重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前面几节的学习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已有认知基础,并在生活中的观察建立了生物个体的组成与群体组成的层次性概念同时熟悉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探究实验的设计,探究结论的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教材内容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适应性和多样性方面对本章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深化.(3),本节课注重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意识地设置了具有探究性质的教学活动:

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同时通过以图代文,读表分析,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可得性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等能力,并培养了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因而,本节教材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能力培养上都起了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

2,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植物向光的理由

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种"的多样性

技能目标1,练习使用温度计

情感目标1,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体验热爱生命,保护环境资源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沙土加热的实验,探究蝎子埋在沙里的理由

各种生物的适应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难点:

沙土加热实验,探究生物适应的理由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它要求符合科学特点,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因而在本节课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本节教材中,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是动物典型的形态适应性特征,学生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但又很抽象.我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图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看不见为看见,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在生物多样性的教学中,我配合有关录像片和图片资料讲授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以及造成这种威胁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深刻感受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投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去.

2,探究教学法:

探究"蝎子埋在沙里的理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探究问题,产生强烈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开放性的,探究性的实验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主动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科学思维方法及观察思考,实验动手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3,观察讨论法:

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谈话中交流看法,在讨论中形成结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1,自主学习:

课前提议学生进行植物向光性实验,鼓励利用网络查找和收集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数据,图片和视频资源自主学习

(1)你知道生物有多少种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影响生物种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植物资源的破环和保护的状况如何我们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等内容.

2,合作学习:

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合作精神.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多处安排小组讨论:

(1)说说你所知道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做些什么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3,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前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和收集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数据,图片和视频资源,在课内进行交流:

(1)你知道那些珍稀动物,植物

(2)它们现在怎样生活这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又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打下基础.同时,我把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做成资料库,并把网址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后上网通过搜索资料库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演示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

2,提出问题:

"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相同呢"

【以此激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二,新课教学: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出示课前实验结果:

一盆菊花向一边弯曲生长

(2),课件演示向日葵,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或图片

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学生总结:

植物的向光生长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从生活实例着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分析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并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实验: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探究问题(蝎子为什么在沙里藏身的理由)—>学生探究(复习温度计的使用)—>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为突破重难点内容采取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变简单的方法,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4),动物的"伪装"课件演示,学生观察,讨论,了解保护色(青蛙,变色龙)和拟态(竹节虫)

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本上列举的青蛙,变色龙,竹节虫是如何适应环境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并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保护色"和"拟态".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依据事实归纳物体规律的能力.】

(5),教师小结:

生物生存总是要适应环境,只是方法不一样,它的意义在于避开不利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6),合作学习(学生4一5人为一合作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查找资料或根据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交流讨论,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说说你所知道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合作学习,拓展知识】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学生观看VCD――生物的种类及种类数量变化的原因

(2),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三个问题:

A,你知道生物有多少种

B,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C,影响生物种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抽1-2组让学生汇报发言,老师点评,肯定

【提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需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扎实的基础.】

转入:

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请学生拿出搜集的动,植物的资料,汇报自主学习的收获:

你知道那些珍稀动物,植物它们现在怎样生活

【学生们从中了解许多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体会到我国的地大物博,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学生合作小组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或根据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植物资源的破环和保护的状况如何我们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

(5),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做些什么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学生小结:

地球上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着环境,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让学生来总结,避免复习时炒冷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增强记忆能力与思维能力.】

四,课后练习

进一步查阅资料,就你最喜欢的珍稀动(植)物的分类地位,分布,数量,保护和人类对其利用的情况及你的设想,建议编制一份小报,出一期专栏刊出.

【课后练习的设计既使学生学以致用,再次突破重难点又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提纲

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

2,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

3,动物的"伪装"——保护色,拟态

(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

2,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⑶能力方面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