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2158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docx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卷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据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

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B.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

C.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D.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新全球史》中载:

“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

接下来是……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

”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了经济转型

B.造成了阶级分化

C.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激化了社会矛盾

3.《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有这样的记述: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作者要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4.马克思说: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电力的火花”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5.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6.布罗代尔说:

“18世纪50至60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这里他强调了“工业革命”是(  )

A.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

B.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

C.始于英国“光荣革命”

D.“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7.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阿克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生产模式的转型

C.创新机制的激励

D.市场需求的带动

8.某国的规定从“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卖到本土或其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到“沿海允许外国的商船从事贸易”。

该项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地开展解放运动

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代议制完善民主政治

D.该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

9.最早的自行车产生于1790年,是木制的。

此后,铁制车轮、钢辐条、链条、无缝钢管先后用于自行车生产,橡胶充气轮胎也不断改进,至1898年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由此可见,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

A.只利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只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利用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终结于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时期

10.19世纪后期,西方某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英国章鱼:

只吃黄金》,画中章鱼的触角从英国伸向了世界各大洲。

下列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英国极力推行武力扩张的政策

B.讽刺了英国人只喜欢黄金的贪婪欲望

C.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对外的传播

D.揭示了世界市场与“世界工厂”的互动关系

11.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

“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

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12.(2016课标全国Ⅱ,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3.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欧洲是如何利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强行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到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兹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美洲)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

当纺织机械的革命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

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马尔萨斯的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

“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

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

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4)材料一、材料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

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14.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

这场“工业革命”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的凑合,包括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科技革命。

材料二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

材料三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美洲、非洲、西亚、南亚、西南太平洋诸岛、大洋洲先后沦为殖民地……其他地区,包括很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先后不一地作出反应。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商业革命、政治革命”分别指什么,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1.据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

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B.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

C.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D.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解析通过材料中两个时间段内农业增长率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农业增速较快,这说明工业革命对农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答案D

2.《新全球史》中载:

“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

接下来是……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

”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了经济转型

B.造成了阶级分化

C.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特权阶层黯然失色。

接下来是……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

”据此可判断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分化,故B项正确。

答案B

3.《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有这样的记述: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作者要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解析题干意思是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推动工业技术的提高,可以得出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故D项正确。

从题干中的时间“1870年以后”可知这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故A、B两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D

4.马克思说: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电力的火花”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这里“电力的火花”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新兴行业诸如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地发展。

故选A项。

答案A

5.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解析材料强调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正确。

答案A

6.布罗代尔说:

“18世纪50至60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这里他强调了“工业革命”是(  )

A.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

B.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

C.始于英国“光荣革命”

D.“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解析材料中“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强调的是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是工匠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A项正确;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B项错误;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是工业革命开展的政治前提,C项错误;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不是终点,D项错误。

答案A

7.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阿克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生产模式的转型

C.创新机制的激励

D.市场需求的带动

解析原有的生产工具代表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这驱使生产部门进行技术革新,导致“连续涌现新奇事物”,故选D项。

答案D

8.某国的规定从“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卖到本土或其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到“沿海允许外国的商船从事贸易”。

该项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地开展解放运动

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代议制完善民主政治

D.该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

解析题干涉及贸易问题,而非主权独立问题,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看不出贸易中心的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民主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表明,贸易自由的倾向,即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思潮,故D项正确。

答案D

9.最早的自行车产生于1790年,是木制的。

此后,铁制车轮、钢辐条、链条、无缝钢管先后用于自行车生产,橡胶充气轮胎也不断改进,至1898年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由此可见,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

A.只利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只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利用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终结于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时期

解析1790年和1898年分别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行车的发展利用了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10.19世纪后期,西方某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英国章鱼:

只吃黄金》,画中章鱼的触角从英国伸向了世界各大洲。

下列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英国极力推行武力扩张的政策

B.讽刺了英国人只喜欢黄金的贪婪欲望

C.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对外的传播

D.揭示了世界市场与“世界工厂”的互动关系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是“19世纪后期”,英国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大洲”,这说明世界市场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又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故D项正确。

答案D

11.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

“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

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解析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至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因而才有题中“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的说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12.(2016课标全国Ⅱ,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解析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816年”“1831~1841年”可知此时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工厂集中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进而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

化学工业得到大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农业生产力也得到发展,故C项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应上升,故D项错误。

答案A

13.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欧洲是如何利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强行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到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兹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美洲)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

当纺织机械的革命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

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马尔萨斯的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

“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

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

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4)材料一、材料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

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因素:

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

途径: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

(2)条件:

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

(3)现象: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4)史观:

全球史观。

特点:

整体性或全面性。

14.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

这场“工业革命”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的凑合,包括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科技革命。

材料二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

材料三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美洲、非洲、西亚、南亚、西南太平洋诸岛、大洋洲先后沦为殖民地……其他地区,包括很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先后不一地作出反应。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商业革命、政治革命”分别指什么,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成了“日不落帝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政治革命”是指1688年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成为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2)影响:

工业革命打破了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3)影响:

密切了国际交流;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联系逐渐加强并成为一个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