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2096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docx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

先进人物通讯报道

篇一:

先进个人通讯稿

篇一:

电力职工先进通讯稿

说起管文龙,身边的人犹如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的确,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第一次听说他,是

我大学毕业来到变电管理所,分配到500kv贵阳变工作,领导就告诉我,“去贵阳变,好好跟

你们站长学,他相当厉害哟~”这个“相当厉害”的评价,我心里琢磨着,估计业务能力很强,

还可能脾气很大,带着这个疑问,来到了贵阳变。

第一天上站工作,

印象深刻。

下车遇见的第一个人就是管文龙。

戴副眼镜,个子高高的,穿着工作服,正在楼

下迎接我们新分来的大学生。

一见面,“叫什么名字,”“哪个学校毕业的,”“学的什么,”,

一一答复之后,让我们快速换上工作服,跟他去巡视设备。

1

到了开关场,边指边问,这是啥,

那是啥,有什么用。

说实话,紧张得我们喘不过气,初次见面没有寒暄,连个笑脸也没见到,

着实让我们忐忑不安的,摸不着头脑。

渐渐的相处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是个私下跟你称兄道

弟,工作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老大哥。

跟管文龙一起上班

久了,随时不懂就问,他则有问必答,大大提高了变电运行业务的能力,而且跟着他勤动手

勤动脑,逐渐的也掌握了不少继电保护、检修的知识原理,收获颇丰,同时也发现他几个“坏”

习惯。

吃饭要过喊,速度

超级快。

你不叫他,他永远不知道饿,一直在“捣鼓”他的工作。

再可口的饭菜,到他面前

也就是一碗米饭,从来没超过十分钟,迅速地吃完,迅速地离开。

一上班人就没影儿。

很少能在主控室看见他,不是跑到开关场看设备;就是躲在保护间看说

明书;要么在直流室画直流回路;要么就在办公室写规程,有几次还跑到房顶检查照明线。

总之只有打电话才知道他在哪儿,我都常开玩笑说他是

2

“风一样的男子”,一阵风过,就消失

了。

“多动症”。

他见不

惯别人慢慢吞吞,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活路”,都要自己来。

继保班来查保护故障,在旁边看

半天的他,自己拿起说明书跟着查;修试班来修刀闸,自己也戴起安全帽、抬个楼梯、爬上

去一道修;有次直流班来查直流接地故障,一转眼时间他就爬到电缆沟里去了。

他常教育我

们,凡事要动手,只有跟着做了,才能看到设计图纸的考虑,才能明白保护设备的配置,这

比你在书本上看到的理论详细一百倍,你做一遍,比你背十遍书还有用。

“管事婆”。

不光站

里的工作要管,站上同事的家事他也好张罗,结婚、搬家、白事,帮忙都少不了他。

连站上

小青年没有谈恋爱,他也琢磨着跟人介绍相亲,真是我们的大家长。

就是这么一个平易

近人、活泼却又严谨的老大哥,在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92年参加工作以

3

来,19年变电运行岗位默默地耕耘,造就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单。

2000年,“全国变

电运行岗位优秀技能选手”

2002年,“省电力

公司操作能手”

2003年,“全国电

力行业教育培训新星”

2004年,“省电网公司十佳技术能手”

2005年,“贵阳市

劳模”、“省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先进个人”2007年,“省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2008年,“贵阳供

电局抗冰抢险先进个人”

荣誉的背后是他辛

勤的工作,扎实的业务和他钻研的精神。

他常给我们这些年轻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要

觉得在这个岗位上有所成就很困难,其实你换个思维方式,在这里,你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

接触到设备;在这里,你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知识。

他就是这样过来的,

从一名技校生跨专业来到变电运行岗位,从副值、正值、

4

值班长、技术员,一步步走到现在

的站长,从不懂到懂,从略知一二到技术能手,伴随他一路走来的是爱学习肯钻研的心态。

至今,管文龙已先后参与了贵州电网公司企业标准《22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2007

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标准《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08年贵州电网公司企业

标准《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实施细则》的编写,成为了贵州省名副其实的变电

运行专家。

变电运行工作是平

淡的,它没有刻骨铭心的感人事迹,也没有热火朝天的浩大场景,只有场地内变压器发出的

“嗡嗡”声,设备亮出的光字牌,仪表里跳动的数据,故障时发出的信号。

然而正是这平凡

的工作造就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繁荣景象,正是千千万万个变电人铸就了变电运行

岗位的光荣使命。

篇二:

人物通讯稿《我们永远的砥柱》

我们

永远的砥柱

——记民族团结先

5

进人物第三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阿依夏木

胡孝全(克拉玛

依市第三中学)

轻怀漫步在书香萦

绕的三中校园,感受着随风而动的惬意与舒适,驻足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经意之间的

回眸荡漾着“和而不同,学无止境”的文化内涵,幽美而朗澈的校园即使在肃杀的严冬也能

让人温情脉脉,含许微笑。

三中的声名遐迩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坚固的团结的团队,更重要

的是在这所学校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群体——疆内初中班的孩子们。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进取,

在他们写满幸福的脸庞的背后却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五年来

从来没有和家人真正团聚过一次,这就是可敬可爱的主管内初班事务的阿依夏木副校长,第

三中学的中流砥柱~

一、临危受命,激

流勇进

2006年7月,阿依

夏木校长来到克拉玛依第三中学。

这一年秋季,学校招收了第一批来自和田、博州等地区的

6

500余名内初班学生,而农牧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占据绝大多数。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多学

生还不能马上适应。

他们不但几乎不会说汉语,而且他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完澡根本

就不换衣服,有些学生站在淋浴器下面不愿意洗澡;冲水厕所根本不会使用,甚至还有将学

校发放的卫生纸弃置不用而用手指擦屁股;而在饮食上,也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宁肯每顿吃

馕、胡萝卜和大白菜,也不肯吃豆腐、木耳、芹菜、花菜等蔬菜,学校聘请的食堂大师傅精

心为其配置的营养餐饭居然无动于衷;而最让人担心的是学生初来乍到,远离家乡而水土不

服,孩子们经常生病住院,思乡的情绪更是不断蔓延。

一时间,重重困难摆在了第三中学的

领导和老师面前,这时,阿依夏木校长和她的宿管处团队挺身而出,为学校排忧解难。

阿校

长和生活老师利用民族和语言的优势,一遍一遍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且亲自做

示范,她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创造优良的生活条件,在第一时间体察学

生的需要,及时送去关怀和帮助。

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使这些内初班的孩子们由不适应到适应,

7

由适应到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

孩子们的脸上渐渐绽放出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开始努力地

学习,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而对阿校长来说,内初班的工作现在才只是露出冰山一角。

二、千头万绪,有条不紊

内初班的事务是繁

杂而琐碎的,接收学生包裹、生病住院、宿舍卫生和安全、学生经济状况摸底调查、生活老

师培训、家长来访、节假日管理、公物保护等等,作为主管内初班的第一责任人,肩上的重

担可想而知,为了打造一支一流的宿管处团队,制度建设首当其冲。

为此,制定了《克拉玛

依第三中学宿管服务部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生活老师须知》、《生活老师守则》《宿舍区学生

会对生活老师考核表》、《年度宿管服务部工作计划》、《优秀住宿生和文明宿舍评选办法》等,

使内初班的管理工作有理有度,纲举目张,忙而不乱。

但只有管理的条例还远远不够,更多

的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仅2007至2008学年度上学期,阿校长就召开学生思想教

育会议18次,找学生谈话731次,每天对170个宿舍的卫生、纪律、公物检查两次,作好记

8

录并及时反馈学校,与家长联系沟通就达1000多人次,召开生活老师会议6次,宿舍长会议

16次,并且还要经常性地结合《教师法》对生活老师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在阿校长的带领下,

到今年年底,宿管处累计给学生发放包裹8000件以上,缝补衣物2000件以上,清洗学生冬

装超过3000件,接待学生家长2600多人次,发放学生汇款100万元以上,而让人叹服的是

在如此众多的事务中,竟然没有出现一例差错。

可以想象,在内初班的工作中,阿校长和生

活老师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

三、不计私利,无

怨无悔

内初班是各民族同

学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在这里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回族、

乌孜别克、克尔克孜等民族的孩子们,而阿校长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她经常说:

“其实,我

们没有民族的差别,我们在这里做的一切就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好事,维护稳定的大事,因为

内初班没有小事~”五年多来,阿校长每个月都从自己悉数不多的工资拿出三五百元钱,带着

9

表现优秀而家庭又特别贫困的各族学生“改善伙食”;遇到重大节假日,阿校长还会带40到

50名特别贫困的同学到自己家去过古尔邦节、肉孜节等节日。

今年的肉孜节,阿校长花了1300

块钱买了一只羊,请来食堂的大师傅掌勺,女儿本来还盼着一饱口福,结果阿校长带着50

多名特别贫困的学生到家里过肉孜节,女儿的情绪霎时低落到极点。

今年的古尔邦节,阿校

长的女儿说:

“妈妈,我们今年宰一只羊吧。

”这看似容易又简单的愿望对阿校长来说心中充

满了愧疚,因为自从

当上这个内初班副校长之后,一家人再也没有一起宰过羊。

带着对女儿的歉意,阿校长在古

尔邦节来临时买好了一只活羊,准备在古尔邦节宰杀,结果,学校通知内初班连续放假五天,

阿校长又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五天来都和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一起过节。

最后,这只没

有宰杀的活羊只好放到了大农业喂养。

女儿的失望和无助全都写在了孩子们充满幸福和微笑

的脸庞。

自从当上内初班的

副校长以后,阿校长的家里从来就没有真正团聚过一次,

10

因为每到团聚的时刻,她总是主动

值班,把快乐留给别人,把孤独留给自己,所以空缺的座位往往都是阿校长的,一家人能坐

在一起把一盘水果吃完都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企盼。

而一个关于薄皮包子的故事至今仍令人

感慨万千?

?

那是去年夏天,女儿想吃妈妈做的薄皮包子,妈妈终于答应了,中午正在揉面、

做肉馅,这时冯校长打电话过来,说学校临时召开紧急会议。

阿校长二话不说,面和肉立马

放进冰箱,边搓手边往学校赶。

第二天中午,阿校长又准备把昨天的面和肉拿出来做薄皮包

子,结果,正要包包子了,冯校长的电话又再次响彻耳畔,一个学生骨折了,赶快到人民医

院。

看着女儿失望的眼神,阿校长说:

“孩子,妈妈明天一定给你做,啊。

”说完扭头就走。

到了第三天中午,冯校长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又做了相同的事情,而这时阿校长也在

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

结果,包子没有做

出来,反倒让阿校长在冯校长面前立下了誓言:

“冯校长~以后我再也不做包子了~”

是呀,在阿校长心

11

中,内初班的孩子们更让她牵挂~

四、视生己出,甘

之如饴

对内初班的孩子们,

阿校长只有深厚的关爱,温馨的祝福。

她不但将自己家的水果、糖果、糕点送到学校以学校

的名义发给贫困学生,而且广泛动员自己的朋友、亲戚、同学给内初班捐款捐物,二中、八

中、油气储运公司党委、克拉玛依市电视台、民生宴会厅等,在她的动员下,也纷纷慷慨解

囊。

阿校长说:

“这些内初班的孩子,因为自己的贫困影响自己的学习,你们都是有收入的人,

你们给他们捐点东西,就算是支持教育,帮我工作。

”在阿校长的感召下,送来了糖果、糕点、

水果、学习用具、保暖内衣、棉衣、围巾、羽绒服、运动鞋等,还有大量的款项;甚至黎明

新村、红光新村、国光新村、红星幼儿园、食品基地、蒙拉孜肉鲜店等社会上一些留名和不

留名的爱心人士也略尽绵薄之力,倾囊相助。

充分的物质保障给那些贫困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心境,使他们学习倍加勤奋,而阿校长也

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们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社会的温暖,

12

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可以说,孩子们在

这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2011届初二的某五位同学(名字记不起来),因为生病

想回家,情绪不稳定,阿校长亲自买好水果,炖好羊肉,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

之以理,终于融化了孩子心中的坚冰,孩子说:

“我再也不吵着要回家了,因为有人在乎我了,

有人关心我了。

”2008年,一个初二的汉族学生石成云因骨折生病住院十几天,阿校长及时

安排好该生的生活起居,做好可口的饭菜亲自送到医院,和学生谈心,了解他的家庭状况,

解决他思想上的困惑,缓解他生病住院的压力。

阿校长说:

“要是自己的孩子病了也会这样照

顾,这些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

”在这样的精心照料下,石成云逐渐恢复了健康,能看到学生

重返课堂才是阿校长最欣慰的时刻。

而现年初三(16)

班同学阿里耶的求学之路中的坎坷,同样被阿校长耐心和爱心一一化解。

初二上学期的某天,

阿里耶高烧不退,恶心呕吐,送进了医院。

看着难受的阿里耶,阿校长一直陪护在她的身边,

13

当天晚上从自己家里做好汤面端到她的病床前,原本以为吃完可以发汗,结果,到晚上九点,

阿里耶将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病情再次恶化,当即医院医生和护士急诊、输液。

阿校长一

看情况,立马给孙延宾校长打电话,孙校长和三中党委王克明书记立即赶到医院查看病情。

经过15天的住院治疗,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医生嘱托,目下的情况根本不能正常教学,只能

回家慢慢调理。

迫于无奈,只能让她的母亲到校将其接回家用心调养。

2010年7月份,阿校

长护送内初班学生返乡,专程去了洛浦县并到了阿里耶的家,这时距离阿里耶离开学校已经

五个多月。

看到阿里耶的刹那,阿校长简直不敢相信这还是那个往日热情活泼、开朗大方的

阿里耶,只见眼神黯淡无光,脚步虚沉,面色微黄,看到阿校长眼里噙着泪水。

她妈妈说,

自从她回家以后,就是这个样子,很少和人说话,自己也不怎么出去走走。

阿校长拉过阿里

耶的手对她妈妈说:

“我和她单独说几句话。

”阿校长试探着问:

“你还想不想回来继续读书,”

阿里耶的眼睛立刻呈现出前后判若两人的充满期待的神采,阿里耶轻轻地说:

“愿意。

”“好,

14

只要你愿意,我来想办法。

”阿校长的话语犹如甘霖玉露滋润了阿里耶的心田,以至于临别之

际,阿里耶的妈妈对阿里耶瞬间变得热

情活泼感到迷惑不解,直追问阿校长原因,阿校长宽慰道:

“放心吧,没事了。

”上车前,阿

校长还特意拿了100块钱给阿里耶,让她把心放进肚子里。

开学9月份,阿校

长径直找到了孙延宾校长,将阿里耶的学习情况和在教学区、宿管处的表现详细地汇报给孙

校长,让孙校长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孙校长当即表态: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回校后的阿里

耶学习一如既往地刻苦钻研,帮助生活老师管理宿舍,而阿校长也单独给阿里耶时而开点小

灶,增加更多的营养,往日的朝气蓬勃又再次焕发出来。

今年的教师节,阿里耶在阿校长的

办公室偷偷塞了封信,“看着生病的我们,望着您那着急的眼神,当您把热腾腾的的汤面端到

我面前时,我有一种冲动,想抱着您说一声:

‘妈妈,您辛苦了’?

?

”当阿校长收到这封信时,

感动得泪流满面,无言以说?

?

五、循循善诱,诲

15

人不倦

阿校长经常深入生

活老师的队伍中,和生活老师同吃同住,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情况,及时解决她们在工作中

遇到的难处,制定合理化的管理标准,这样既可以减少生活老师之间的矛盾,又有利于工作

的开展。

阿校长对生活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妈妈,来教育和指导

他们。

”在阿校长的带领下,生活老师积极、团结、踏实、认真,互相帮助,尽最大可能帮助

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宿舍区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不但如此,当阿校长了解到有些

少数民族父母由于普通话水平有限,而无法向别人了解自己孩子的近况时,她主动承担起沟

通的桥梁作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办公室座机、家里的电话都给了那些心急如焚的家长,

使他们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如近在咫尺了如指掌。

而由于这些家长工作时间不固定,有的没

有时间意识,很多时候打电话过来正值休息的时间,而阿校长都不厌其烦耐心醇厚地解答他

们的困惑,甚至在很多次由于接电话而把锅里的菜炒焦了。

可以看出,阿校长对学校是怀着

16

多么深厚的感情~

然而,宿管处的工

作绝非风平浪静,一片旖旎,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这么多不同性格的孩子相处本身

就是一种学问,在日常的接触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和摩擦,而这时阿校长又要再次给学

生做思想工作,少则一节课,多则半天,诚心相待,谆谆教导,而很多被阿校长做过思想工

作的同学都对她感激不已。

2009年已毕业学生金昊因生活老师干涉其在楼道的安全,而与生

活老师发生冲突,经过阿校长细致的批评教育,使金昊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在自

篇三:

学生党员进寝室先进个人表彰大会通讯稿

篇二:

新闻人物通讯稿

编者按: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矿山到实现日处理量三千吨的现代化矿山,湖北三鑫公司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不断自我超越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艰苦创业的发展时期,还是在自我超越的关键时刻,这里的共产党员始终站在最前列,经受住了最艰难的考验。

此前,本刊已陆续刊发了几期先进新闻人物,受到公司干部员工的关注。

为此,我们将会一如继往的做好这档栏目,树立好先进典型,不断激发全体干部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工作激情。

春风化雨正当时记公司

17

党群工作部部长张绪华党群部门所创造出的价值,或许没有体力劳动者所创造出的成果那么直观,那么显而易见。

但我们甘愿默默地做一名吹响进军号角的人。

一直以来,党群工作部在宣传方向上,镜头一致对外,而今天,我们将镜头瞄准了党群工作部部长张绪华。

(一)张绪华搁下手头正在起草的材料,回顾公司十年庆典活动过程。

党群部参与公司庆典五个一工程中的四项,时间最紧,任务最重,质量要求也最高。

对庆典晚会的节目,公司领导有明确的要求,必须原创。

当然,这得全面反映公司十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素材哪里来?

节目怎样编?

效果如何保证?

一连串的思考接踵而来。

其实,张绪华心里头早就有了打算。

他与党群部的同事们一起,对公司十年来的宣传工作进行了一一梳理,一连串的素材活脱脱的闪现出来。

这不正是我们苦心寻找的吗?

部门例会上,张绪华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创作协调组也于当日组成并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

挖掘素材的,组织创作的,选拨演职员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为了保证效果,张绪华与创作组成员交心谈心,办公室,餐厅,舞蹈训练场成了他们私下交流与构思的场所。

为了让情景剧《牵挂》突显矿山特征,弘扬时代主旋律。

张绪华与创作人员在构思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创作人员坚持以现场氛围烘托剧情,而他坚持细节凸显精神这一点必须着重表现出来。

他说:

没有细节的表现,人物的刻画那就是失败了。

多次的交流和

18

磨合,最终为广大员工献上了一出精彩的情景剧,不少员工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公司宣传片的制作是张绪华操心最多的一个项目,仅电视剧脚本的创作一项就五易其稿。

在同行看来,电视脚本已经相当成熟了,他却总是说,再放放,沉淀一下再看。

不熟悉的人可能认为他是在延误时间,可熟悉他的人却明白,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在追求完美。

他说:

很多时候,我们一下子看不出问题的端倪,需要头脑冷静下来,多个角度分析,再消化,再融合,就会找到疏漏的地方。

第二天,张绪华再次翻阅剧本,对公司控股通用公司85%的股权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

大家分头查资料,咨询专家。

不出所料,张绪华查出通用公司控股权数有了新变动,没有及时更正过来。

就这样,电视片脚本的创作过程历经两个多月才得以胜利完成。

宣传片的拍摄是五个一工程中最困难的一项工作。

公司整体面貌遭到技改扩建工程的影响,杂乱无章的施工点,损毁的车间场景,制作电视片的工作人员目睹一线现状,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们慌了神,不知如何下手。

篇三:

人物通讯例文一篇

附:

人物通讯例文一篇

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

——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文/黄佳熹顾秀阳

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放弃了在青春葱笼的

19

雅致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她用才学、能力、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

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

想象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在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想要什么。

虽然教师之路并非万平的初衷,但从教之后,她真正认识到:

自己如此热爱孩子,热爱教学,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

然而在28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万平付出了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与艰辛。

1981年,万平开始从教,在朝阳区劲松二小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全校各班上百名小干部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

?

所有的班会队会大队会、广播、晚会、庆典?

?

都是她和孩子们一同策划组织。

1987年,万平到了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及新月合唱团指挥工作。

带领学校新月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区、市、全国一系列合唱比赛的一等奖。

作为指挥,她先后登台于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民族文化宫、北京音乐厅?

?

并在1993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

20

院指挥系,师从吴灵芬教授,修习合唱指挥?

?

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年纪轻轻的万平连续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是万平人生的转折期。

这一年,她被调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主动要求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从“零”开始学习语文教学。

从组课到校级优课,从接待课到研究课以至于区课、市课,大型活动展示课,从首届东兴杯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市小学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语文学科一、二等奖,以至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面对一个个挑战,万平总是以学习充实自己,以研究武装自己,以创新捍卫自己。

她先后参加了北师大国家重点课题组“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促进工程”,教育部国家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推进课程改革”,北京市重点课题也是史家小学的中心课题“和谐教育的探讨”,以及市区重点课题“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的学习与研究,用她所学到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并将自己的实践写入科研论文,获得国家重点课题组、教育部多元智能国际年会论文评比的一等奖。

在史家这片沃土中,十四年如一日,她就像一个农人,每一天都在田间耕耘:

点种、耕作、间苗、收获、酿造,寒来暑往,甘苦自知。

这段“探求教师真味的岁月”,使万平

21

从一名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日记、博客:

与学生的心灵交流

1987年9月,万平老师是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五年级(4)班的班主任。

还没有开学,她就听说班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学生:

比班里所有孩子年龄都大,留级两次了。

“我的个子比较矮,同组的老师们开玩笑地说:

你看起来还没有你的学生年龄大呢,别让他把你给欺负喽。

实际上,这个不大爱说话的“大”学生也的确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头一个星期,他永远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一眼一眼地瞄着前面讲话的她,在课桌底下鼓捣着什么,后来才知道,他正对着万老师的脸画素描。

万老师找到他谈话,他也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