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953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成武县500亩早春大棚芸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监管单位:

山东省妇联

项目主管单位:

成武县妇联

项目执行单位:

成武县秀清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项目负责人:

韩秀清

编制时间:

二0一五年三月五日

 

一、项目总体目标。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当地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二)项目实施基础条件

(三)项目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三、项目建设规模和预算。

四、项目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成武县500亩早春大棚芸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总体目标

按照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建1处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综合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武县500亩早春大棚芸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该项目计划2015年10月开始、2016年9月完成,在成武县白浮图镇和九女集镇建设早春大棚芸豆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包括大棚建设、早春芸豆种植、秋季豆角种植等,总面积500亩。

计划春季芸豆亩收入9000元,秋季豆角亩收入4000元,秋菠菜(白菜)亩收入2500元,示范区基地年亩收入合计15500元。

依托基地,每年培训600名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1000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形成巩固“一村一品”产业。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当地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域和渠道不断拓展,农村青壮年男女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也随之产生。

传统的“男耕女织”分工形式正逐渐转变为“男工女耕”的格局,农村女性劳动力成为从事农业生产主力——农业女性化的

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农业生产还未完全摆脱单一粗放型增长方式,规模大、运行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还不够多,采用订单合同安排农业生产的农户覆盖面还不够广,部分妇女受传统农工业生产的影响,只着眼于自己的一亩二分地,经济信息闭塞,生产存在盲目性、随意性、跟风性,靠运气挣钱,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进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与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仍然较低。

大大削弱了农村妇女对种植业的积极性,导致管理粗放,农产品质量下降。

(二)项目实施基础条件

成武县处于山东省的西南部,隶属著名的牡丹之乡菏泽市,辖11镇2个街道办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88.1平方公里,486个村(居)委会,71万人。

成武县是中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繁育基地县、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县、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是2014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气候条件。

成武县位于太行山与沂蒙山脉构成的狭道之中。

处于北温带,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其特点是水热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为13.9℃,7月平均气温为26.9℃,1月平均气温为-0.7℃,极端最高气温为40.4℃,极端最低气温为-16.7℃。

长年平均日照为1767.1小时。

年最大降雨量935.7mm,年最小降雨量373.1mm,30年平均降雨量627.3mm,降水多集中在春夏秋季,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20.1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8%。

常年风向多北风、东北风和南风,春季多北风、东风、南风,夏季多南风、西南风,秋季、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4m/s。

2、水文情况。

地表水资源丰富,有东鱼河、万福河、大沙河三条黄河支流,属于淮河流域,河流境内全长为347公里,东鱼河是县境最大流域,河流境内全长36公里,流域面积为539平方公里,正常水位宽100-130m,多年平均流量为10m3/S,多年来平均过境水量为33亿m3。

县城西部有文亭湖水库1座,地下水源丰富。

3、经济概况。

成武县经济发展以2013年为例,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3亿元,增长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4亿元,增长2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54亿元,增长3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81元,增长13.7%;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5.4:

55.6:

29。

第一产业。

成武县73.8万亩小麦总产达33.9万吨,35万亩大蒜产值30亿元,均获历史最好收益。

“成武酱大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国家农业部批准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个,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20家。

第二产业。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成武县新建续建过亿元项目66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11个,项目数量、质量、规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势头强劲,实现产值78.8亿元,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43.6%。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家,比上年增加1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1.8亿元、利税27亿元,分别增长18.3%、28%、6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22%,万元GDP能耗下降3.5%。

成武九洲科技公司在德国成功上市,实现成武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全年完成城市规划投入2090万元、基础设施收入3.2亿元,片区建设投入18.2亿元,实现城市经营可支配收益3.1亿元,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承载功能不断增强。

4、项目创建单位简介。

成武县秀清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12月在成武县工商局注册。

现企业法人代表韩秀清,住址成武县白浮图镇防城行政村候王庄西,现任成武县秀清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企业经营阅历丰富,具有较强的企业经营能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诚信为本,注重效益,社会形象好、社会责任感强,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声誉。

合作社注册资金840万元,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下设财务部、办公室、市场部、质量控制部等几个部门,相互协作,保证产品质量和销量。

目前合作社办公和展示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

合作社主要为社员统一采购供应种植果菜、谷物、棉花、树木、花卉等,以及提供农产品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社员种植的果菜、谷物、棉花、树木、花卉等,为成员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规模得到迅速发展壮大。

到目前,已经建有高质量规模化果园1500余亩,社员已经有150余人,产品远销省内外,并与各大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水果罐头厂等紧密合作,使产品畅销无阻,带动周边农户3000户,社员人均收入比普通未入社农民增收35%以上。

基地建设方面,做到了规模化、高质化、品牌化。

合作社建立和健全了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合作社成员大会是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组成。

合作社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建立了产权清晰、运行机制合理,章程规范,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独立核算,盈余返还的运行制度,并按照绩效挂钩等现代管理模式实行科学管理。

合作社开创的无风险经营模式先后获得上级领导的表彰。

在收入分配机制上。

合作社实行财务年度结算机制,由理事会或合作社成员代表研究决定公积金提取数额,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固定资产增加、扩大生产经营或转为合作社成员出资。

提取的公积金在弥补亏损,留出扩大生产经营资金后的剩余部分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

当年可分配盈余提取公积金、分红返利后的剩余部分,根据成员账户记载的金额按比例进行量化。

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合作社示范作用显著。

合作社在生产运输销售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有机标准GB/T19630.1-4标准执行,各个环节有质量控制部门严格把关,做到所销产品都可追溯。

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坚持诚信经营、规范运作,实行高端标准化管理,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技术、统一商标包装、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利益,为农民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后与各地多家超市建立连锁直供交易平台,与各个水果批发市场紧密合作,与当地大型罐头水果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发展关系。

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科技服务。

并经常对社员进行培训,组织社员进行种植,并收购销售社员种植的产品,解决了社员产量低、销量少的难题,为社员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并带动了周边社员收入水平的提高。

我社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达到和产品统一销售率达到均达到80%以上,标准化生产率85%,成员年纯收入比当地非成员农民年纯收入高出35%以上,真正做到了让农民致富。

合作社产品先后获得“中国质量万里行知名品牌”“中国名产名品”。

合作社部分产品已获有机认证,下一步将继续扩大果品有机认证。

(三)项目项目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1、项目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新建大棚每亩投资10000元,肥料、种子、农药及管理成本每亩1500元,当年每亩总投资11500元。

当年芸豆每亩销售收入9000元、豆角4000元、大白菜(或菠菜)2500元,合计每亩总收入15500元。

每亩当年纯收入4000元。

500亩示范基地当年总投资575万元,纯收入200万元。

第二年、第三年扣除成本后每亩纯收入14000元。

500亩示范基地年纯收入700万元。

(2)社会效益。

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意识,提升了种植管理水平,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了产品质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及我县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生态效益。

通过示范基地测土配方施肥、滴灌及秸秆综合利用,减少了化肥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轻了土壤面源污染;秸秆还田及有机肥的使用,培肥了地力,有效降低或减轻了大棚菜的重茬病害;确保耕地地力的不断提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风险评价

(1)市场竞争力分析。

成武县每年种植芸豆大棚6万亩左右,该示范基地处于中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销售优势。

一是具有季节差,一般大棚芸豆上市时间在每年的4月15号左右,此时北方蔬菜短缺,所以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北地区。

二是该基地产品注册了“园庄秀清”商标。

三是该示范基地获得了有机认证。

四是具有广泛的客户群与大型超市签订了供货购销合同。

(2)市场风险分析。

自然灾害。

我县自然灾害主要是冰雹、大雪和大风。

冰雹和大雪发生几率较低;春天大风较多,但只要按照要求建造大棚,及时加固和防护,就能完全避免此类风险的产生。

农产品价格变化。

由于面积的无序增加和市场波动,导致价格下滑和滞销。

在该基地建设的同时,试验示范了香瓜、甜瓜、辣椒等多种种植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可以及时调整技术模式,避免市场风险。

三、项目建设规模和预算

(一)项目建设规模

1、地址选择。

选择地力较好、阳光充沛、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面平坦,周边环境无污染、群众基础较好的白浮镇和九女镇,作为基地建设地址。

2、建造类型。

建造水泥立柱、钢筋竹木结构、聚乙烯薄膜覆盖的大型早春大棚。

3、建造参数。

大棚长度60-80米,宽度8-10米,高度2.0-2.2米,面积0.7-1.2亩。

棚间间距1.5-2.0米。

棚向以耕地方向确定,有南北向、东西向。

大棚两端留门。

4、建造物料。

钢筋水泥柱、竹木、铁丝、压膜线、聚乙烯薄膜等。

5、建造规模。

新建基地总面积500亩。

(二)项目投资预算

建设大棚用钢筋水泥柱、竹木、铁丝、压膜线、聚乙烯薄膜等每亩投资10000元;种子、肥料、农药、水电费、地膜等每亩投入1500元;合计每亩投资11500元。

500亩基地总投资575万元。

四、项目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

1、组织机构。

由县妇联、县科技局、县农业局作为组织保障,在他们的监督指导下,项目建设组织管理的宗旨是:

抵御或避免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市场变化抵御能力和加大市场竞争力度。

体制与机构是项目运行机制的保证,本项目是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机构独立核算的经营组织。

为搞好组织管理,合作社下设办公室、财务部、市场部、质量控制部等办事机构。

根据分工,具体抓好项目各项事务管理。

2、社员培训。

制定合作社入社社员的培训计划,保证社员队伍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保证合作社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组织施工建设。

项目由合作社理事长牵头,有一名副理事长直接参与,抽调精干人员靠上服务。

主要完成项目实施、配套资金筹集、技术培训、材料选购、施工等各个阶段。

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环环相扣,达到顺利施工、保证及时建成使用。

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前期准备:

2014年10月-2015年1月;

大棚建设:

2015年1月-2月;

芸豆育苗:

2015年2月;

芸豆移栽:

2015年2月下旬-3月初;

芸豆收获:

2015年4月-6月;

秋豆角直播:

2015年6月-7月;

豆角收获:

2015年8月-9月;

项目总结验收:

2015年10月。

(二)保障措施

1、成立项目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为搞好项目建设,合作社成立项目建设小组,聘请县妇联、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和白浮镇领导为名誉组长,理事长为组长,副理事长为副组长,聘请农业局、科技局等方面的专家为技术顾问,提供技术保障。

合作社下属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的安排、协调和组织实施,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及组织验收等工作。

2、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四个到位”

(1)确保资金到位。

项目资金万元全部由合作社和农户自筹。

采取“拿一点、借一点、贷一点、赊一点”的方法筹措资金。

整合的其他项目资金,向项目区倾斜,壮大资金规模,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成事。

(2)确保人员到位。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合作社成立项目建设小组,由县妇联、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和镇政府作为后盾,抽调单位骨干力量,与合作社人员一起,共同开展项目实施。

(3)确保技术到位。

聘请省市县有关专家,及时开展新型大棚建设、新品种引进种植、多发易发病虫草害的无公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培训,使技术得到保障。

(4)市场销售到位。

根据市场需求种植芸豆,提前做好市场预判,联系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减少农产品存量,降低市场风险。

3、搞好项目档案建立及检查验收。

项目建设所有资料要有专人管理,并建立档案。

项目完成后及时整理,做好总结,迎接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