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846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 大纲人教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节钠的其他化合物测试大纲人教版

第二节  钠的其他化合物

1.(2010·模拟题)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则下列分析与推理错误的是(  )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况)

2.24L

3.36L

3.36L

A.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

C.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D.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解析:

根据9.2g混合物产生0.1molCO2,推测若产生0.15molCO2时仅需13.8g混合物,可见15.7g混合物中加入50mL盐酸时,混合物过量,盐酸完全反应,那么9.2g混合物中加入50mL盐酸时,盐酸过量,混合物完全反应,利用这一组数据可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45.65%。

同样根据第2组数据或第3组数据可确定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0.15molCO2→0.15molHCl50mL3mol/L)。

0.15molHCl

3mol/L)→0.15molHCl

3mol/L)。

答案:

CD

2.(2010·改编题)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成4等份。

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Na2O2、Na2O和Na,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的NaOH质量不一定最小

B.加入的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制成饱和溶液后,4份溶液中所含NaOH的质量相同

D.加入的Na2O2、Na2O的质量之比为1∶1

解析:

由于固体NaOH不与水反应,溶液恰好饱和时,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最大,其次是金属钠。

再根据反应式:

2Na2O2+2H2O===4NaOH+O2↑,2Na2O+2H2O===4NaOH,可知,二者消耗水的量相同,所以加入的物质的量也一定相同。

因为原溶液相同,但4种物质消耗水的量不同,故制成饱和溶液后,4份溶液中所含m(NaOH)肯定不相同。

答案:

B

3.(2010·南京师大附中期中考题)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解析:

A项中CO32-、SO42-均与Ba2+反应生成沉淀,最后得到的溶液为NaOH溶液。

答案:

A

4.(2010·改编题)用铝箔包裹0.1mol金属钠,用针在包好的铝箔上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

A.O2和H2的混合气体B.1.12LH2

C.大于1.12LH2D.小于1.12LH2

解析:

发生的反应有①2Na+2H2O=2NaOH+H2↑

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可见生成H2的物质的量大于0.05mol即大于1.12L。

答案:

C

5.①将0.100L1.00mol·L-1的纯碱溶液逐滴滴入0.100L1.25mol·L-1的盐酸中

②将0.100L1.25mol·L-1的盐酸逐滴滴入0.100L1.00mol·L-1的纯碱溶液中

两种操作产生CO2的体积比为(  )

A.5∶2B.2∶5C.2∶1D.1∶1

解析:

纯碱与盐酸反应时,操作顺序不同反应进程也不同。

操作①:

纯碱滴入盐酸中,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

生成的CO2与盐酸用量有关:

n(CO2)=

n(HCl)=

×0.100L×1.25mol·L-1=

0.0625mol

操作②:

盐酸滴入纯碱中,发生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1)

NaHCO3+HCl===NaCl+CO2↑+H2O

(2)

则反应

(1)消耗盐酸:

0.100L×1.00mol·L-1=0.100mol

生成0.100molNaHCO3,过量盐酸(0.0250mol)与NaHCO3反应生成

0.0250molCO2,所以:

n(CO2)①∶n(CO2)②=0.0625∶0.0250=5∶2。

答案:

A

6.(2010·模拟题)将CO2分别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会变浑浊的是(  )

①饱和Na2CO3 ②Na2SiO3 ③NaAlO2 ④CH3COONa ⑤Ca(ClO)2 ⑥CaCl2 ⑦CaCO3 ⑧C6H5ONa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⑤⑦⑧C.①②③⑤⑧D.②③⑤⑥⑧

解析:

CO2与CH3COONa、CaCl2均不发生反应,CO2与CaCO3和H2O发生反应,使CaCO3溶解,生成Ca(HCO3)2不会产生沉淀。

答案:

C

7.(2010·山师附中期中考题)将足量CO2通入NaOH和Ba(OH)2的混合

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如右

图所示,图中AB段表示的先后离子方程式是(  )

①CO2+OH-===HCO3- ②CO2+2OH-===CO32-+H2O

③CO32-+Ba2+===BaCO3↓ ④BaCO3+CO2+H2O===Ba2++2HCO3-

⑤CO32-+CO2+H2O===2HCO3-

A.②⑤B.⑤④C.④②D.④①

解析:

从0点开始,先发生②,再发生③,到A点时,Ba2+恰好沉淀完全,此时OH-并未反应完全;从A到B,仍是先发生②,再发生⑤,B点时⑤恰好反应完;从B到C,发生④。

答案:

A

8.(2010·苏州中学期中考题)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

Na2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过氧化钠可为航天员供氧

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

解析:

A项中陈述Ⅰ错误,治疗胃酸过多要用NaHCO3而不是Na2CO3;B项中陈述Ⅰ错误,溶液可能为无色;C项中陈述Ⅰ和Ⅱ之间无因果关系。

答案:

D

9.(2010·改编题)某碳酸钾样品中的杂质含有纯碱、硝酸钾、硝酸钡中的一种或两种。

7.8g该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得到沉淀5.0g。

下列对原样品中所含杂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B.一定有Na2CO3而没有Ba(NO3)2

C.没有Ba(NO3)2但有KNO3可能还有Na2CO3

D.没有Na2CO3但有Ba(NO3)2和KNO3

 

解析:

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所以一定无Ba(NO3)2。

若是7.8g纯净的K2CO3,可生成5.65g沉淀,所以必须含有KNO3,虽然同质的Na2CO3会产生更多的CaCO3,但是如果KNO3的量足够多也是可以的。

若本题中得到沉淀是5.8g,那么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KNO3。

答案:

C

10.(2010·天津八校联考一)泡沫灭火器中使用NaHCO3而不使用Na2CO3,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与酸反应时,NaHCO3产生CO2的速率快

B.NaHCO3在加热时分解产生CO2,而Na2CO3在加热时不能分解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前者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的量多

D.NaHCO3比Na2CO3的价格便宜

解析:

在泡沫灭火器的铁桶中装有浓NaHCO3溶液,在玻璃桶中装有另一种酸性溶液(如硫酸铝),不用时两溶液相互隔离不反应。

在使用灭火器时,将其倒置,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产生沉淀和大量气体。

用NaHCO3的原因是:

(1)NaHCO3与酸性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快。

(2)产生等量的CO2气体,消耗酸的量和NaHCO3的质量都较少。

答案:

AC

11.(2009·山东临沂质检)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某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甲、乙两次实验:

 

实验甲:

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干燥的试管Ⅱ中装入Na2O2,在通入CO2之前,关闭K1和K2。

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X后,打开K1和K2,通入CO2,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Ⅲ的液面上,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

实验乙:

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Y,其他操作同实验甲。

观察到木条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入Na2O2后,通入CO2前,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甲中,试剂X是____________;在实验乙中,试剂Y是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确保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制备CO2所用的反应物最好选用________(填编号)。

A.大理石B.小苏打 C.烧碱 D.盐酸 E.稀硫酸 F.稀硝酸

解析:

(1)因实验目的是探究Na2O2与CO2的反应是否需要水的存在,故反应时可先让Na2O2与干燥的CO2反应,然后再与潮湿的CO2反应。

所以实验前要注意药品Na2O2的防潮,故关闭K1、K2的目的是防止Na2O2受潮。

(2)实验甲中,液态试剂X是为了干燥CO2,故X为浓硫酸。

实验乙中,液态试剂Y是为了使CO2潮湿且不和CO2作用,故可选用NaHCO3饱和溶液或水。

(3)略。

(4)因盐酸、硝酸具有挥发性,反应产生的CO2气体中混有HCl等干扰实验,又因硫酸钙微溶,故CO2的制取不能选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因此只能选用稀硫酸和小苏打制取CO2。

答案:

(1)防止Na2O2受潮 

(2)浓硫酸 饱和NaHCO3溶液或水 (3)二氧化碳只有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C的转化有多种途径,试写出其中两种属于不同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E

12.(2010·模拟题)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

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

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

NaHCO3样品混合均匀后,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一个质量为ag的坩埚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bg。

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cg。

残留在坩埚中的固体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放入瓶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推动针筒逐滴加入稀硫酸,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共消耗10mL稀硫酸。

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所选用的用于测量气体体积的针筒的最大刻度值应大于或等于________mL(设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实验中,针筒中收集到的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mL(针筒活塞的内壁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该科研小组设称取的每份样品中的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且没有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列出了如下算式:

x+y=(V-10)/22400,他们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相似原理,请完成下列算式:

2x+y=______________。

由上述两算式,该科研小组通过计算,得出了样品中的Na2CO3、NaHCO3的质量分数。

解析: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NaHCO3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其实验原理是根据差量法判断,即取84g样品完全加热后,若剩余固体质量为53g,说明样品未发生分解,若剩余固体质量大于53g,说明样品已发生分解反应。

(1)样品质量为(b-a)g,剩余固体质量为(c-a)g,坩埚中固体是Na2CO3。

(2)假设样品未分解,放出的气体最多且为:

×22.4×103mL;碳原子守恒(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中碳原子数之和等于CO2中的碳原子数);“2x+y”是“Na+”的物质的量且等于2n(H2SO4),等于坩埚中Na2CO3物质的量的2倍。

答案:

(1)Na2CO3 

(2)

(b-a)+10 碳原子守恒 

×2(或

 

13.(2010·杭州二中期中考题)联碱法(侯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是________,Y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Z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液W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理论上分析,在氨碱法生产过程中________(填“需要”、“不需要”)补充氨气,从原料到产品,氨碱法总反应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联碱法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推测,所得结论正确是_______(填序号)。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目的是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目的是提高Na+的浓度,促进碳酸氢钠结晶析出

(6)联碱法中,每当通入NH344.8L(已析合成标准状况下)时可以得到纯碱100.0g,则NH3的利用率为________。

相比于氨碱法,指出联碱法的一项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两种方法中沉淀池内产生的物质均为NaHCO3和NH4Cl且析出的均是NaHCO3,发生的反应是NH3+H2O+NaCl+CO2===NaHCO3↓+NH4Cl。

(2)两种方法中煅烧炉内发生的反应均是:

2NaHCO3

Na2CO3+CO2↑+H2O,可见循环的是CO2。

氨碱法中:

向母液加入CaO后,生成NH3循环利用,排出液W中含有CaCl2及未反应的NaCl、Ca(OH)2等。

(3)联碱法中,母液中含有NaCl、NH3、NH4Cl(少量)、NaHCO3(少量)。

(4)从理论上分析,氨碱法生产中的母液主要含有NH4Cl、NaHCO3,加入过量CaO后,NH4Cl与Ca(OH)2反应生成NH3,显然不用补充氨气;氨碱法发生的反应有①CaCO3

CaO+CO2,②2CO2+2NaCl+2H2O+2NH3===2NaHCO3↓+2NH4Cl,③CaO+2NH4Cl===2NH3+CaCl2+H2O,④2NaHCO3

Na2CO3+H2O+CO2,①+②+③+④可得:

CaCO3+2NaCl===Na2CO3+CaCl2。

(5)增大母液中C(NH4+)和C(Cl-)均可以使NH4Cl析出。

(6)2molNH3理论上生成106gNa2CO3,NH3的利用率为94.3%;从不同点找优点,联碱法不产生无用的CaCl2或提高食盐的利用率。

答案:

(1)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2)CO2,NH3 (3)NaHCO3、NH4Cl CaCl2、NaCl (4)不需要 CaCO3+2NaCl===CaCl2+Na2CO3

(5)b (6)94.3% 不产生无用的CaCl2(或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等)。

14.(2010·模拟题)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由C、D的状态可初步推知分别为H2O、Na2O2;H2O、Na2O2二者混合产生氧气、NaOH,结合A、C、D转化为溶液甲、E、F关系可知A为金属Al,则溶液甲为NaAlO2溶液、E、F分别为H2、O2;B为碳单质,与O2反应由O2的量可知会生成CO2和CO,结合反应③、④等转化关系,可知G为CO2,则K为Na2CO3,L是Al(OH)3。

这样将上述物质代入图示转化关系完全正确,则说明物质的推断合理。

答案:

(1)Al C H2O Na2O2

(2)2Na2O2+2H2O===4NaOH+O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CO2 CO

(4)Na2CO3

(5)CO2+AlO2-+OH-+H2O===CO32-+Al(OH)3↓

15.(2009·锦州一中高三期中考试11月)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1.2g。

再另取试样27.4g,加入某浓度盐酸100mL恰好完全反应。

(1)求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

(2)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标准状况下,一份试样与盐酸反应,共产生CO2多少毫升?

解析:

发生的反应有①2NaHCO3

Na2CO3+H2O+CO2↑

②NaHCO3+HCl===NaCl+H2O+CO2↑

③Na2CO3+2HCl===2NaCl+H2O+CO2↑

(1)设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分别为x、y可列方程组

解得

∴m(Na2CO3)=10.6g,m(NaHCO3)=16.8g

(2)反应②和反应③共消耗HCl为n(HCl)=0.2mol+0.1mol×2=0.4mol所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mol÷0.1L=4mol/L

(3)由反应②和反应③可知,产生CO2为n(CO2)=0.2mol+0.1mol=0.3mol。

即在标准状况下V(CO2)=0.3mol×22.4L/mol×1000mL/L=6720mL。

答案:

(1)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分别为10.6g,16.8g

(2)c(HCl)=4mol/L

(3)672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