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778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

宠物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宠物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综述

政策配套完善,资本涌入助推行业快速发展,宠物食品是宠物行业最大的子行业之一。

相关政策配套逐渐完善,资本涌入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2020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2065亿元,宠物食品占比55.7%,是宠物行业最大的子行业之一。

宠物数量远未饱和,养猫成为潮流。

饲养率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宠物数量每年个位数稳定增长,2020年中国城镇狗猫数量达到了10084万只。

宠物猫数量增长较快,养猫成为潮流。

中国饲养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宠物数量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宠物需求刚性,潜在养宠人群养宠能力、养宠意愿不断提升。

宠物需求刚性,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养宠人群的养宠能力不断提升。

高收入高学历人群数量增加,且单身时间有增长趋势,养宠意愿或不断增强。

养宠方式和宠物角色转变,养宠开启氪金模式,宠物消费增长潜力大。

伴随着宠物主养宠方式的转变和宠物角色朝着伴侣方向的变化,宠物的家庭属性和地位逐渐突出,拉动宠物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向更多元化发展。

单宠消费增长显著,但相比成熟市场,国内宠物在家庭消费中支出占比较低。

国内市场分散,新零售渠道崛起。

国产宠物食品品牌弯道超车,头部品牌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有望快速做大做强。

相比国外成熟市场巨头垄断的格局,国内市场分散。

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结合各种形式的新零售渠道开展品牌营销,打造爆款产品,国产品牌在宠物食品市场崭露头角并在某些细分品类占据主导地位,逐渐撼动进口品牌的地位。

头部品牌开始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利用国外顶级的产品品质,嫁接到国内市场,有望快速做大做强。

1、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宠物数量持续增长

1.1、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政策配套逐渐完善

1.1.1国内宠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宠物行业的启蒙期,养宠政策从80年代的禁养转变为限养。

1992年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宣传把宠物作为伴侣的理念,标志着国内宠物行业的形成。

随后玛氏、皇家等国外宠物行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

与此同时,国内首批宠物用品零售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现。

2000年-2010年是行业的孕育期,政策规范养狗。

期间宠物数量快速增长,据petfair:

2000年国内宠物数量约4000万只,2010年接近1亿只,宠物数量年复合增速10%左右,养狗证也由此前三千元降到了一千元。

此外,国内宠物产品制造规模化企业开始涌现。

2010年以后,国内宠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伴随着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家庭结构的变化,宠物消费逐渐被接受。

另外,人均收入提高、消费升级以及养宠观念发生转变,宠物与人的感情粘性增强等因素驱动,宠物服务行业逐渐兴起,宠物市场空间迅速扩大。

行业巨头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特别是刚刚兴起宠物经济的二三线城市的零售店数量迎来爆发。

宠物消费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1.1.2养宠政策由禁养到规范饲养

以养狗政策为例,从上世纪80年代到至今,养狗政策逐渐放开,由最初的禁养到规范饲养。

期间养狗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

1980年禁养。

1980年11月,由于狂狗病疫情流行,卫生部发布了《卫生部关于控制和消灭狂狗病的通知》和《家狗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城市及近郊区、新兴工业区禁止养狗”。

1990年左右政策松绑,部分地区限养。

部分地区开始转为实行“限养”政策,即允许居民饲养宠物,但对饲养宠物的区域、数量、品种等进行了限制。

2000年以后政策基本放开。

北上广深、杭州等地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引导规范养狗,养狗证价格也大幅下降。

政策对养狗态度基本放开,仅对部分重点区域实行严格管理。

1.1.3国家监管加码,构建人才培养体制

国家监管加码。

宠物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发展初期行业不规范、监管不到位,部分门店无证经营、环保设备缺失、医生无证上岗、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频发。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开展了多次清理整顿工作来加强监管和规范,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宠物诊疗机构有牌照准入制度,通过环评,并且要求有3名以上注册的执业兽医。

兽医极度紧缺制约行业发展。

全国仅有20所高校开设了动物医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每年不足3000人,岗位缺口高达三分之二。

我国兽医人员数量与国外相比存在巨大差距,美国每10万人口中有兽医14人,日本为20人,保守估计我国对兽医人才的需求超过百万,而目前国内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仅有7万多人,巨大的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国家出台法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011年农业部要求加快执业兽医队伍建设步伐,强化兽医人才支撑。

2016年国家发布了《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2016-2020)》,提出要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监管服务标准体系,以强化兽医人才队伍建设。

1.2、宠物食品是宠物行业最大的细分行业之一

宠物食品是宠物行业最大的细分子行业之一。

根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0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2065亿元,同比2019增长2%。

从宠物消费结构看,宠物食品消费(主粮、零食、营养品)是最大的养宠支出,在整个养宠消费结构中占比高达55.7%。

在宠物食品产业结构中,宠物主粮可分为干粮和湿粮,宠物零食可分为肉质零食、宠物咬胶等,宠物营养品可分为矿物质营养品和维生素营养品。

与美国和欧洲宠物行业相比,中国宠物食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9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销售增速为18.01%,而世界宠物食品市场销售增速为7.35%,中国市场的规模增速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1.3、国内宠物市场快速增长,远未饱和

受益于老龄化进程,日本宠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人们把宠物当作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饲养宠物。

伴随着老龄化的进程,日本宠物产业的规模不断增长。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国内宠物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国内宠物市场远未饱和,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超越美国市场。

2019年美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753.8亿美元,同比增速为3.89%。

2019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024亿人民币,约为293.33亿美元。

虽然美国宠物市场规模是中国市场的2倍多,但其增速远低于中国市场的增速,未来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超越美国市场。

1.4、资本涌入,为宠物市场发展提速

宠物行业受到资金追捧。

近年资金密集涌入行业,融资品牌涵盖宠物用品、宠物食品、宠物医院、社区服务等所有子行业。

中国宠物行业在2019年发生的投融资事件共计26例,总融资额超过22亿元。

从细分行业看,宠物零食与宠物零售板块相对强势,受资本追捧。

宠物食品在基于产能投入和投资需求大的情况下,2019年融资高达8.1亿元。

宠物零售板块在2019年融资高达8.56亿元,投融资活跃。

近年来多家宠物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目前宠物食品公司中宠股份、佩蒂股份已经上市,还有多家排队IPO的公司,例如依依股份、天元宠物等。

1.5、宠物数量稳定增长,养猫潮流更为突出

宠物数量稳定维持个位数增长。

从宠物数量看,中国狗猫数量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

根据中国宠物白皮书,2020年中国城镇狗猫数量达到了10084万只,比2019年增长1.7%。

其中,狗只数为5222万只,比去年减少5.1%;猫只数为4862万只,同比增长10.2%,增幅显著。

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家庭数量相比,宠物数量仍然偏低,未来宠物数量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宠物中猫的比例在快速上升。

2020年狗的数量占宠物的比例为51.79%,猫占比48.21%。

狗的数量领先猫,但猫的数量增速快。

2020年,养猫的人数为2701万人,同比+10.20%,而养狗的人数为3593万人,同比-2.07%。

2020年猫消费市场规模为884亿元,同比+13.33%,而狗消费市场规模为1180亿元,同比-5.14%。

虽然目前狗的市场规模大于猫的市场规模,但狗的市场增速低于猫的市场增速。

养猫成为时尚潮流。

社交媒体中盛行养猫潮流,在抖音、小红书等头部社交软件上,一些靠发猫咪照片和食品的社交帐号粉丝量最高可达千万。

B站动漫《罗小黑战记》总播放量高达2.5亿,系列追番人数489万,弹幕总数158.8万条。

这些社交平台与视频播放网站使养猫成为时尚潮流。

1.6、饲养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饲养率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有巨大提升空间。

2019年中国家庭宠物饲养率仅约17%,远低于美国的67%、澳大利亚的62%和英国的44%。

中国饲养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未来或有数倍的提升空间。

2、宠物用品需求刚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2.1、宠物用品需求刚性

宠物用品需求刚性,受经济波动影响小。

宠物用品需求刚性,具有明显的抗市场风险的优势。

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下,美国各行业经济都有衰退迹象,GDP从2008年的147130亿美元跌至2009年的144490亿美元,而宠物行业年收入呈现明显上涨趋势,从2007年412亿美元上涨至2009年的455亿美元。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疫情对中国消费产生了较大的压制影响,2020H1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呈现同比负增长的局面,而宠物行业受疫情影响小,同比增速相对稳定。

2.2、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养宠能力持续提升

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从2004年的12486.94元上升至2019年的70891.78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从2004年的9421.61元上升到2019年的42358.80元。

2.3、养宠人群“双高”、单身化趋势,养宠意愿不断增强

养宠人群高学历、高收入趋势。

根据2020年宠物消费白皮书显示,养宠人群呈现扩张趋势,高学历、中高收入人群成为新一代宠物主。

从养宠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宠物主占比连续三年持续增长,同比增长6.2%和4.5%。

从月平均收入来看,2019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宠物主占比最高,2020年4000-9999元宠物主占比最高,同比增长21.4%,预示着新一代养宠人群具备高学历、高收入的“双高”特征。

接受高等教育人群数量持续攀升,提升养宠群体数量。

中高学历人群普遍踏入社会较晚,婚姻生活也略迟,单身时间较长,个人支出有限,能力和意愿方面更能支持宠物消费。

2020年大学本科养宠人群占比最高达53.9%,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硕士及以上人群占比达14.1%,提升4.5个百分点。

根据教育部和国家统计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持续攀升,从2009年至2019年,本硕博毕业生从282.66万人提升至458.69万人,高知群体数量的增加逐步提升了养宠群体数量。

单身人群数量增加,养宠人群有望增长。

根据2020年中国宠物白皮书,宠物主中单身人士占比为32.8%。

随着我国结婚率的逐年下降和离婚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单身群体出现养宠需求。

从养宠人群对待宠物的态度看,仅有6.8%的人群把宠物当作宠物看,而有57.1%的人把宠物当作孩子看待,有28.4%的人把宠物当作亲人看待,有6.7%的人当作朋友看待,养宠的态度表现为陪伴需求以缓解孤独感。

2.4、宠物家庭属性逐渐突出,养宠开启氪金模式

伴随着国内宠物主养宠方式的转变和宠物角色朝着伴侣方向的变化,宠物的家庭属性和地位逐渐稳定,宠物主与宠物关系亲密。

就养宠人士对宠物的角色认知而言,57.1%的宠物主将宠物是为孩子,其次是亲人。

与2019年相比,已婚人群将宠物是为孩子的比例大幅增加,从47.6%增至63%。

2020年,宠物高消费人群超过20%,对优质的产品具有较强的购买意愿。

据2020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养宠人群中21.7%的人属于高消费人群,即月均宠物主粮消费超过500元;普通消费人群占比约78.3%。

单宠消费增长显著,但相比美国,国内宠物在家庭消费中支出占比较低。

宠物消费不断升级,单只宠物消费额逐年上升。

2017年我国单只宠物平均年消费额为1532元,2020年增长到2048元。

从2014年至2019年,美国家庭宠物支出占比仅从0.49%提升至0.52%,而中国占比则从0.16%提升至0.29%,国内宠物在家庭消费中支出占比提升速度较快,但绝对值仍处于较低水平。

3、国产宠物食品品牌弯道超车,成长潜力大

3.1、美国宠物行业巨头垄断,中国市场分散

美国宠物行业巨头垄断,市场集中。

美国宠物行业起步早,市场成熟,玛氏、雀巢等公司垄断市场。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全球宠物食品市场中,玛氏和雀巢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在美国本土也同样占据到一半的市场份额,规模大、市占率高。

国内宠物市场较为分散。

目前我国宠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竞争激烈,市场较为分散。

相关企业规模较小,还未培育出巨头企业。

3.2、新零售模式蓬勃发展,国产宠物食品品牌弯道超车

近年电商经济推动宠物食品行业爆发式增长。

2010年至2013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增速稳定在10%左右,2014年至2018年国内宠物食品行业爆发式增长,主要源于2014年电商宠物食品经济的爆发,远远超过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区。

线上营销渠道扩大,国内品牌占明显优势。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宠物食品市场的时间较早,在线下优势明显。

但是随着线上渠道的占比的快速增大以及总体规模的高速增长,2014年至2017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国产品牌增长率逐渐超过国外品牌。

特别是在零食市场,由于国外知名品牌主打宠物主食产品,宠物零食市场的集中度较低,市场进入壁垒小,因此国内宠物食品品牌凭借高的性价比和具有优势的营销渠道,使得国产品牌近年来获得更高的增长率。

短视频的用户与宠物主高度重合,短视频经济盛行助力行业发展。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中,最热门的IP之一往往有宠物。

在抖音中,热度排名第一的是一只名叫“会说话的刘二豆”的猫,粉丝总数高达4334万。

在快手中,热度排名第一的是一只“金毛蛋黄”的狗,粉丝总数高达1474.2万。

短视频的用户与宠物主大多为80后、90后,人群高度重叠。

短视频热门IP或引起用户的养宠意愿,进而短视频的兴起有利于宠物行业的扩大。

短视频平台火热,宠物行业直接受益。

例如在快手站内宠物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至2020年5月,快手宠物短视频单日最高播放量已超7亿,宠物短视频作品数较2019年9月同比增长超32%,大约每5.4秒就有一场宠物直播,场均直播时长1小时。

从消费侧来看,站内有宠人群潜在消费需求大。

从供给侧来看,快手宠物仍处于持续增长期,未来将在丰富细分品类和供应链角色进一步布局,提升货品结构多样性。

国产品牌逐渐在宠物食品市场崭露头角并占据主导地位。

在2019年淘宝线上销售数据中,国产品牌疯狂的小狗市场份额为4.6%,力压外国老牌皇家。

此外,其他国产品牌,例如:

耐威克、伯纳天地、鼎鑫等也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可。

国产品牌的用户群体逐渐扩大,用户粘性提升。

根据2020年京东宠物店铺相关数据,最受追捧的店铺是麦富迪京东自营旗舰店,粉丝数高达396.2万。

其余国产品牌:

伯纳天纯、耐威克、比瑞吉等也在榜上有名。

国产品牌逐渐撼动进口品牌地位。

根据2020年京东双十一宠物食品热销榜,国产品牌伯纳天纯的销量已经进入第一梯队,仅次于皇家、go。

麦富迪、大宠爱的销量也分别已经进入第二、三梯队。

此外,天猫宠物食品负责人在2020年年初指出天猫宠物2020年将服务一亿养宠消费者,扶持出50个亿元俱乐部,孵化50家千万级别新店,并扶持出100家十万会员的品牌店铺。

考虑到国产品牌日益兴起,其市占率将进一步上升。

多个国产新兴品牌成为爆款。

例如:

小壳上线了一款猫用冻干洁齿棒,这款产品一经上市就获线下渠道热捧,第一天就卖出34800袋,累计月销达30W+。

高爷家的天猫店仅仅在今年初才上线,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在618天猫年中大促中获得了“新锐TOP”的成绩。

帕特诺尔2018年获得亚宠展年度黑马TOP5;2019年拿下第二届宠物新国货大会“宠物零食年度黑马品牌”,开创国内首款冻干鹌鹑蛋黄宠物零食新品;2020年1月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3.3、国产宠物食品品牌加速走出去,去海外并购优质资产做大做强

3.3.1中宠股份海外并购案例

伴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本土宠物公司开始布局国际市场。

国产企业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来完善自身产业链,丰富企业的产品结构,使产品达到层次化差异,以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也希望通过对海外公司的收购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

中宠股份在2018年发布公告,以1,50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6,800万元)成功收购NaturalPetTreatCompanyLimit(以下简称“NPTC”)ZealPetFoodsNewZealandLimited(以下简称“ZPF”)100%的股权,控股全球知名天然宠物食品品牌——ZEAL。

收购ZEAL为高端品牌运营带来新契机。

此次收购全面加快中宠股份全球化战略布局步伐。

NPTC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并以纯粹、洁净、绿色的形象被全世界所认知,其自主品牌ZEAL为新西兰原装进口天然宠物食品,包括猫狗零食、软干粮、猫狗罐头及宠物牛奶。

中宠股份将新西兰NTPC及ZPF公司优质产业供应链引进国内,促进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把控和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中宠股份在研发及技术领域的布局及竞争优势。

ZEAL牛奶成为高端爆品,未来有望全品类拓展。

公司将ZEAL牛奶打造成高端爆品,我们预计2020年ZEAL同比增长100%-200%。

未来ZEAL将会实现牛奶、主粮、罐头、零食等全品类拓展。

2021年中宠股份海外并购再下一城。

中宠股份在2021年2月1日公告,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合计3,343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收购由VLRGlobalHoldingsPTE.LTD和StuartStirlingTAYLOR持有的PetFoodNZInternationalLimited(以下简称“PENZ”)70%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PENZ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PFNZ坐落于新西兰北岛东海岸城镇吉斯本(Gisborne)。

自2010年以来,PFNZ一直致力于运用新西兰天然的原材料,依托于其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和严格的食品制造标准,向国际市场出口健康的高端宠物罐头食品。

新西兰在中宠股份布局海外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PFNZ是新西兰最大的宠物罐头代工厂,其客户包括在中国广受欢迎的高端品牌ziwi巅峰和k9。

在本次收购完成后,中宠股份将在中国、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全球最重要的宠物食品产地和市场,均拥有前瞻性的产能布局。

据公告显示,本次收购是中宠股份布局海外战略的重要一环。

收购完成后,中宠将进一步加强公司产品线丰富程度和产品交付能力。

此外,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对国内外宠物食品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

本次收购的标的具备良好的生产工艺,其产品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及地区销售情况良好,与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战略之间具备关联性。

3.3.2佩蒂股份海外并购案例

佩蒂收购新西兰BOP公司,有助于公司打开国内高端宠物食品市场。

佩蒂股份在2018年发布公告显示,完成BOPIndustriesLimited100%股份收购。

BOP控制的Alpine是专业从事宠物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新西兰企业,主要产品是高端宠物肉质零食,以生牛皮、牛肉、羊肉、鸡肉、淀粉等为原材料。

新西兰拥有纯天然牧场,畜牧业发达,在高端宠物食品生产方面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

Alpine的销售区域主要是新西兰和美国,2017年实现营收6240.45万元,同比增长34.49%,净利润622.58万元,同比增长74.34%。

通过收购,公司将实现与Alpine的业务协同,一方面公司利用在国内的渠道优势,帮助Alpine拓展开拓中国市场;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增添新的利润增长点,与公司在新西兰的业务实现协同。

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独特的ODM模式,公司与众多海外客户实现深度绑定,目前已进入美国知名宠物食品公司品谱和Petmatrix的供应链。

3.3.3新希望集团海外收购案例

新希望收购澳洲本土宠物食品巨头。

新希望集团12月19日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新希望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联合厚生投资、新加坡主权投资公司淡马锡、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启承资本等投资者,已于2017年11月30日完成了对澳洲宠物食品公司RealPetFoodCompany(真诚爱宠公司)的收购。

“真诚爱宠”作为澳大利亚本土最大、澳新市场第二大的宠物食品企业,一直稳健地立足本土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公司旗下拥有丰富的宠物食品品牌组合,在近两年的发展中专注于向消费者提供高端、优质的宠物食品,尤其在宠物冰鲜粮和天然粮领域,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宠物冰鲜粮生产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