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544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docx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讲课教案

 

浅谈中学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

浅谈初中生课业负担与学生的生活

长期以来,学生课业负担一直是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更新教育观念,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在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但从实际收效看,成果并不显著,不少学校的学生课业负担是越减越重。

作为一名从事初中教育的教师,通过简单的调查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当前初中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多的作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的科目也在增长,要求考试的科目也在逐渐增长,这也就伴随着各科作业随之增加。

除了语数英这些大科目,小学科的作业练习也是有增无减。

每门学科大多都配备2本或2本以上的练习册,完成练习册的习题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

家长希望子女能有个好成绩,所以很支持多买练习题来做。

学生为了完成这些课外作业,不得不挤占课余体育锻炼和休息娱乐时间。

除此之外,学生也普遍反映,每天在家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间过长,布置作业门类多,难度大,不少业还需要家长参与。

初中生中近70%的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时间3小时或更长时间。

二、课外辅导的时间多

目前,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铺天盖地,他们为迎合学生要不断的提高分数,家长必须让学生获得好成绩的前提下,他们发展迅速,甚至是如火如荼的进行。

在我们学校有的学生就报了奥数、英语、物理、化学等辅导班。

而这些所谓的课外辅导只是将知识提前教给学生,或者是教学生一些应试的技巧而已,其实并没有给学生减轻多少负担。

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特别是到了初二年级以后面临着升高中的到来,为了上一个好的高中,很多学生为了择校参加的辅导班也越来越多。

三、来自教师的因素

首先,传统的质量观。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考了高分就是质量好,有教师则认为要想考高分,就得反复练习,因此,过分强调“熟能生巧”,让学生整天埋于作业堆中,成了写作业的“机器”。

其次,传统的评价标准。

教师身边有一种无形的瘟疫性的习惯势力,无时无刻不在监督和评判着他们。

作业多不多,考试好不好,管理严不严,几乎成了社会上评判教师是否敬业、是否合格的约定俗成的唯一标准。

最后,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又一间接根源。

目前,教师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高,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上,“满堂灌”课堂效益低,有的尽管能采用一定的先进教学法,但对自己的教学也无信心,为了片面追求高分数,高质量,因而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负担,加大学生的作业量,让学生自己去练,正所谓“以勤补拙”,“课内损失课外补”等。

四、来自家长的因素

“望子成龙心切,期望过高”。

历史上读书做官论的影响仍然存在,同时又产生了“读书谋职业”的社会现象,使教育的功能严重扭曲。

当前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家长都把全部希望寄予其身上,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他们身上,孩子的学习、升学、择业,无一不牵连着全家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学生负担过重不是反对,而是支持、赞成。

他们不惜一切,为孩子物质投资,如选校、选班、买资料、请家教等,这一切,无不为学生增添压力,加重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

中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有教师本身以及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

针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摆脱这样的局面,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呢?

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认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直接原因。

如果教师死抱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变,那么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思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树立现代课堂教学观念。

为此,组织教师进行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领导要为“减负”,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工作,不应仍按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的标准。

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就应象“老黄牛”一样,成天辛勤地工作,从来都没有闲着的时候。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出现在教室里,出现在学生面前。

早上他最早到校,晚上他最晚回家,回家后他仍然要备课、查阅资料、批改作业到深夜。

这种对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是可取的,但如果工作效率低下,只是靠时间和精力去“堆”,那么即使他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学校领导也应转变观念,大力宣传新型教师的形象,按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等多方面来全面地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要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和学法等实际,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标高,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

重点是精心设计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尊重、展现和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如阅读、讨论、练习、实验、表演等,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

一般地说,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在一堂课中不应低于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这要依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来定),并且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去。

(四)运用多种方法,恰当选用媒体。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坚持多法结合,优化组合。

同时,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熟悉常用教学媒体的性能,熟练操作常用教学媒体,逐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使用现代媒体。

当然,教学媒体的使用要恰当,讲求实效。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益。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反正该我讲的我已讲到了”,而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便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益,增强学习的兴趣。

(六)精心选择习题,及时反馈评价。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练习题量的多少并不是与学习成绩成正比的,如果学生内心反感,无论做多少练习题都是无用的。

我们教师应该想到,学生是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的,并不只是你的这一门学科。

实际上,我们教师多布置的作业中有许多都是机械重复的,做多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产生反感心理,反而影响他正常地掌握知识。

所以,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事先一定认真考虑,精心选择,争取每一个知识点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学生认真做,仔细体会。

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做的练习题,从中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切忌作业练习一大堆,学生为完成任务马马虎虎地做,教师收到作业后辛辛苦苦地改,作业发下后学生往书包里一丢,就万事大吉了。

向有效的练习要保证,达到有效的学习,就会相应的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方法。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不是以削弱学生能力为代价的。

相反,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反而是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有效方法。

我认为要做到“三重三轻”:

(一)重思维培养,轻题海战术。

  现在搞题海战术的现象太普遍了,作业好像是布得越多越好,学生被题海淹没了,气都来不及透一口,正是这种题海战术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我们必须放弃题海战术,应着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扎扎实实下功夫。

我们不能只满足教学生一道道题地做下去,关键要教会他们思维的方法,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步骤,提高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二)重能力考查,轻频繁考试。

  现在频繁的考试也是中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

大考、小考、段考、期中考、期末考、单元考、各种考试钟众多,考得学生晕头转向,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而收到的实际学习效果却不太理想。

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频繁考试的做法,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摆在首要的位置,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的目的。

(三)重书本基础,轻课外杂书。

   我认为,在教育教学当中,最好还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扎扎实实地以书本为基础。

现在很多教师搞题海战术,要学生购买了很多的课外杂书,其实这些课外杂书在编撰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并不是学生的主要知识食粮,如果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杂书方面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应重书本为基础,吃透教材,教透教材,学透教材。

看看一个小学生的背着沉重的书包,我们就知道中小学生的负担有多重,所以我们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首先要使学生的书包轻起来,除了教委审定与确定的教材外,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各种教辅材料、图书报刊和学生用品等。

三、改革考试方法,改变成绩是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

(一)改革考试内容。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监督和考核作用,但过去只注重对语、数、外的考核,忽视了德体方面的考核。

为克服这种片面性,在思想品德素质考查中,既考教材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又考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表现,对音、体、美、劳、科学等学科要同语、数学科一样认真组织考查。

(二)改革考评形式。

过去我们一直采用闭卷这种单一的手段来获取成绩已评价,我觉得我们小学教育可以引进大学的学分制来对学生评比。

考试成绩在学分中只占据一定的比例。

从单纯的成绩评鉴真正到对学生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评价。

四、科学设置课程,让学生既能学又乐学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渠道。

(一)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在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方面,我想学校从领导层、到教师层都要做到层层落实,不要私自加重学生的负担,必须把学生的活动总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绝对不能超量,要不拖堂,大家都要做到不拖堂,要不补课,大家都要做到不补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学生的过重负担减下来。

(二)科学安排课表与作息时间表。

  其实,在时间上科学的安排课表与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例如:

文科与理科的合理搭配,活动课与文化课的科学搭配,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的有机结合,都可以使学生在学得好的同时,又不过重地加重脑力劳动。

(三)严格控制补课。

  补课现象的普遍存在无疑使学生的负担“雪上加霜”。

少补点课,尽量不补课,扎扎实实地上好课,才是我们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出路,靠补课来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做法,本身就是有违科学规律的。

事实上,以上“减负”做法不是以牺牲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会代价的,相反不仅“减负”,而且“增效”,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真正全面的推行素质教育将起到莫大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老师布置相同的作业量,有的学生能完成得既快又好,有的学生却既慢又差。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前者大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感兴趣,做作业时能抓紧时间,而后者则反之,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负担,即使老师布置很少的作业,他们也会有过重负担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

年龄越小,习惯越容易建立,也越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

年龄越大,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一个关键时期,老师和家长应该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就有更多的时间将自己交给阳光、交给操场、交给艺术、交给科技、交给大自然。

总之,中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师与家长都应该通力配合,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减负。

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减负”活动的主导者。

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牢固树立“轻负担,重质量”这一思想,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身知识能力,深挖教材,吃透教材,研究学生,精心备课,探讨教法学法,积极授课,巧设习题,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学的轻松,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邬志辉,关于学生负担问题的深层次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1期.

[2]裴利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几点认识[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01期

[3]蒋凤莲,杨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深层思考[J].山东教育,1995(Z2).

[4]袁振国,教育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座谈会[OL].教育部网站,2009-02-27.

[5]刘珍珍,关于初中生课业负担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

47-52.

[7]肖正德,“减负”背景下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4):

50-55.

[8]易开春,关于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阴国恩,吕勇,阎国利;中学生学习负担程度及其心身反应的调查[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2期.

[10]姜宏元,初中生课业负担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