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486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docx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

教师论坛发言稿(共5篇)

大家好!

我是大店小学的郭作敏,今天我论坛的题目是《我成长我幸福》首先说明几点,一是我不是学校最优秀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有各种能力的新老师,他们在学校的工作表现都很突出,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代表,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代表;其次我不想说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因为人生在世不管从事那种职业都不容易,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现状;最后我只是撷取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谈一点浅薄的体会和见解,有些老教师会有更好的建议,有些教师正经历类似的问题,我的见解不一定有用,但至少说明成长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路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孤单。

(一)教学经验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双自主教学”的培训。

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

通过培训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一切都照模式去做。

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

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

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

为什么效果差这么多?

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

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备课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

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下一节。

”完全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关联;课堂上我虽然也想上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

通过对比,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

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首先阅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和重点;再次我搜寻观摩名家课例,从课例中我也吸取了许多的教学经验以用在我以后的教学当中去;同时学校教研活动中我们去听优秀老师的课,这让我认真反思查找着自身的不足。

我发现,随着阅读量和教学经验的增加,现在我真正地领略到了教学之美,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二)教学管理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爱”,但“爱”是一种能力,不仅仅是一颗肯与不肯去爱的心,中间还是需要相当的智慧。

最初我抱着一种“温柔的坚持者”的理念想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后来发现这并没有什么用。

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宽容有时候会变成一种纵容,课前交不齐的作业、课堂上混乱的纪律、课间的打不完的小报告、调皮的几个孩子不断惹是生非……每天面对这些繁琐、头疼的问题,自己和学生生气、和自己生气,课堂有时都无法进行。

后来我反思自己的问题:

首先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课堂的氛围。

有一段时间自己的身体和心情不好,容易把学生当做发泄的对象,对学生发脾气,这样就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也会学习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

其次,自己的个人魅力不足,俗话说:

喜欢这门课,要喜欢这个老师,如果老师个人魅力无法吸引学生,就会出现学生对这个老师害怕、反感。

虽然自己不至于被学生反感、害怕,气质、知识、教学风格却不够吸引学生。

当然也包括自己的教学水平有限,有时教学方法单一,这样以来学生就不会对这节课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做其他的事情。

最后,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恰当。

在上课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自己有时过度注重问题的处理或自己处理方法不当,也会引起课上的混乱。

而且没有及时培养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或不会坚持)做课前、课上的准备和听课。

针对自己面对的问题,自己通过请教老教师、看班级管理书籍、网络研修等方式,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方式,培养学习习惯、培养班级骨干、让学生当小老师、小组管理(同时配合小组计分)、课前学生状态调整等方式,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提高了。

一种态度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督促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胜过“我相信你就是最好的自己”,方式方法胜过一片冰心。

(三)与学生相处

自己一直信奉与学生平等相处、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理念,但真正到了教学中却不免出现“说教”“命令”“指责”“批判”“惩罚”,还有对“优秀生”的偏袒和对“后进生”的厌烦。

自己容许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了学生,但事后有会懊恼,直到我去年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心理咨询培训才有了改善,觉得学习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应用技能。

首先明确这些对学生的不公正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完全接纳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不允许他们犯错。

我们经常说要爱学生,但我们的“爱”很多时候仅限于爱学生的好的行为表现。

孩子的问题是成长中积累起来的,不是我们告诉他一两次就能够解决的,所以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宽容心和爱心去融化他内心的坚冰。

其次,要积极的关注和及时的肯定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方面表现好了才给予学生肯定,其它任何方面的好的表现都要肯定,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育人而不是培养学习的机器。

最后我想说多关注后进生和问题生,有人说真正优秀的孩子不是老师培养出来的,老师的重点工作就是后进生和问题生,我们做工作首先还是要接纳他们,最好在学期初了解情况后就找他们谈心,一开始尽量不涉及学习问题,就是真正的去关心他们的家庭和成长情况,老师用心的去和他们交流时他们就会放下戒备,呈现出问题的根源,然后我们才会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这里我想说个例子:

子昊,刚开学时还会写一部分作业,遇到会的问题举手也很积极,但是下学期直接就自暴自弃了,上课基本不听,作业不写,写字时会找各种理由推脱。

学期末我就找他聊天,很少说学习的问题,就聊生活中的他,过程中不对他有任何的评判,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肯定他。

然后就发现他在家还是很懂事的,会帮他妈妈做些家务、看弟弟(爸爸在外打工),找他聊了三次,觉得他常常提到照顾弟弟,于是问了他一句:

“你认为照顾弟弟重要还是自己的学习重要?

”他很干脆的回答:

“照顾弟弟重要。

”再继续问反映出的问题是他认为妈妈更重视弟弟,而他把弟弟照顾好了妈妈就会看到他的好,同时他也承担了部分爸爸的角色,提到要照顾好妈妈和弟弟,这样一来学习和他的关系就不大了。

于是我会找妈妈谈话,共同努力也让他明白他还小照顾弟弟是大人的事,他的任务是让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没有直接说学习,当下学习对他是很大的压力)。

然后再和他一起分析他学习上的困难在哪里,他自己能做哪些努力。

虽然离期末考试只有两周的时间,但他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上课能安静的听,也会主动写字,做试卷也比较认真了(之前语文试卷基本是白卷)。

最后的成绩语文有进步数学能及格了(他自己分析数学学的好,语文写字很困难)。

之前经常给他补课,可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应该先了解他的想法,改变他错误的观念他才有内在动力去向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现在我的面前站着一位新老师,我一定会说,学习是持续不断的过程,不论入职的你现在是什么学历,什么起点,从步入工作岗位的这一刻起,新的学习又开始了。

这是关乎个人职业幸福的一门课程,大家重新站在了起跑线上,这不过这一次起跑,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如何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命不断增值,做自己的潜力股。

(四)教师的幸福

在这点点滴滴中,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三个方面的幸福:

育人的幸福、创作的幸福、自我成长的幸福。

和其他许多职业相比,我们面对的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会从我们身上习得知识,懂得道理。

看到他们从一米三长到一米六,看到他们从一无所知的孩童成长为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少年,看到他们从懵懂的幼儿成为懂事的少年,这其实就是其他任何职业所不可比的,也是只有我们教师才能品尝到的幸福。

只要用心,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快乐。

学生的一声“老师好”、学生解答出了一道难题、节日里学生的一条祝福短信……,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

教师的幸福还来自创作。

在外人看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堂,从教数年的老师还需再备课吗?

可他忘了,铁打的校园是有那流水的学生,别说是十几年前了,即便了五年前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学识阅历怎能和现在的学生比呢?

同样的习题需要教师在创新中进行教学。

许多老师都感言,即便是试讲了无数遍的公开课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完美的,它的完美只是相对而言罢了,更何况是面对不同的学生呢?

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思维。

最后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是一项长期投资,多说无益,不如踏实行动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在不断成长中我们获得而尊严、成就和价值,这些无论对我们的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生命,都幸福力的源点。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我愿意与学生一起分享彼此的得与失,喜与悲。

因为我的真诚,所以换来了学生的信任。

正是学生的理解与信任让我产生了不竭的动力,使我体会到了只有教师才有权享受的幸福,也坚定了我做教师的决心。

因为用心,所以快乐越来越多,因为快乐越来越多,所以工作激情越来越高。

最后我愿在做的每一位教师都快乐健康地学习工作,做个快乐阳光的老师,带领学生也快乐健康地成长。

教师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有这样的发言机会。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我的班级“微”管理》。

学期初,种一颗微善的种子,如何生枝长叶,结出硕果?

午间时,演讲小舞台,如何能变成德育大课堂?

科任老师太忙,学习管理如何更有效?

惩罚不管用,是废是止?

……面对繁杂琐碎的班级常规管理,如何找到一个抓手,轻松应对每个环节,为班级创造有序的生活平台,如何将班级日常生活的德育价值充分挖掘,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班主任们各有各招。

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担任班主任以来的一些认识,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一直以来,我都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先教会学生做人,注重学生体能、智能、人格(做人技巧、品格)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班级“微”管理之一:

关注新生习惯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

”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

特别是现行的中考制度与教学体制下,对初中学生而言,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通常要对新生进行理想、行为与纪律等教育。

在此基础上,我对自己班里的新生又进行具体的一日常规的学习、生活、交往与心理的适应性引导,做到即鼓舞新生的信心,在他们面前呈现美好的“快乐明天”的理想前景,又让他们了解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做好心态、学法、生活方式的转变与适应。

我在班里建立了班级日记与学生周记制度,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遵循“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并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等等。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新生能从这种教育中得到益处,即便有的新生后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也已有了心理准备,便于我对他们进行开导与帮助。

比如:

11届田某同学,进校时成绩是班级第22名和年级421名,再普通不过了,其行为习惯很不理想。

上课经常小动作多、自习课随意走动、经常少做忘做作业,没有及时复习习惯。

更严重的是经常混用同学的学习用品,班级日常的纪律、卫生扣分大多与他有关,同班学生对他意见很大。

对于这个十年一遇的“怪学生”,我对田某同学进行了多次谈话教育甚至作了班级处分,但也没有明显好转。

田某同学思想单纯、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很强,如果不尽快加以引导好,对班级及其个人成长都有较大危害。

怎么办?

从家访中得知,田某同学小时候由爷爷奶奶带大,父亲整天忙于工作,母亲为了田某同学学业,对其在社会交往方面严加看管,在生活上照顾得相当细致周到。

因此,形成了田某同学好奇心强、做事调皮等个性特点。

对此,我先任命田某同学担任纪律班长,以加强其责任心。

之后,我发现田某同学思维特别活跃,经常有奇思妙想,我就改任田某同学担任地理课代表和室外卫生委员,以激发其自尊心、进取心和荣誉心,并以此建立起我与田某同学之间的良好情感,增强班主任对学生行为指导的有效性。

同时,对田某同学个人,我提出必须做到“早、洁、静”的三字要求。

“早”就是生活上早起早睡,学习上要走在老师的前一步;“洁”就是生活上讲究卫生,勤洗校服,不乱扔垃圾。

人际交往中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不说脏话;“静”就是自习课保持安静,更要心静,保持良好的心态。

我的三字要求简单易记、易做,田某同学没有受约束太多的感觉,没有逆反心理,实际效果不错。

在此基础上,我再对田某同学逐步的、全面的落实学校规章制度,经过一个学期的养成教育,田某同学初步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小错不断的现象不见了,学习成绩也不断上升。

班级“微”管理之二: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

所谓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

在班主任实践中,我主张建立一种传统伦理的班级文化:

即把班级看作一个家庭单位,营造一种家庭的和睦气氛,让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

有了集体荣誉感与团队精神,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班级缺乏荣誉感与团队精神,班集体就会失去教育功能。

集体荣誉感与团队精神是建设良好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巨大引力场,它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

集体荣誉感与团队精神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谴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

比如:

11届(4)班我担任班主任,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第九的名次沉重地压在本班学生的心头,许多学生一改入学时的兴高采烈,变得只顾学习,对人对事冷漠。

我在班会上对学生说,高山上的一棵小草要比山脚下的大树还要高,只有共同呵护我们的班级,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助推器。

后来这个班级在整个八年级阶段曾取得考试成绩年级第四和三个比赛第一的荣誉,取得了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理想的班级建设需要得力班干部的协助和全体同学的配合,因此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

班级常规工作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一对一帮教助学。

每个学期按周确定一个明确的教育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班级活动,这些都由每位班干部轮流实施,老师适时进行指导,一年下来,这些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就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班级“微”管理之三:

关注毕业生的心灵成长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

要贯彻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与环境等外部因素都要通过学生自身因素,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思想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以接受者自身活动为基点选择性的活动,任何外来的思想信息都必须经过受者的心智活动,才能达到接受的实现。

在思想接受活动中,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促进思想接受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而消极情绪会使人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阻碍思想接受活动进行。

然而,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学校不得不强调以教学为中心,而生活、交往等教育必然有所忽视,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会跟不上。

学生在校时,大多数领导与老师通常都希望或要求学生能立即并永久投入紧张的高效的学习生活中去,平时给予学生的也主要是学科教学方法指导和安全纪律教育。

跟踪学生发展而开展的阶段性心理调适教育没有跟上,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教师。

事实上,学生能否听懂一种理念或要求是个智力问题,愿不愿听、愿不愿接受这种理念或要求则是个情感问题。

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心灵成长,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以尊重学生的需要与特点为前提,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不能仅停留在管理学生层面,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教育者,成为学生心理的按摩师和精神的引领者。

班主任与学生一旦实现了心灵沟通,班主任的要求就能迅速转化成为学生内在的动力,从而使学生主动朝着学校期待的方向发展。

比如:

11届的朱某同学,刚进我班时,成绩中等,遵守纪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与人交往。

这样的学生最容易被老师、同学忽视。

加上其父亲在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家里孩子较多,母亲又多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朱某同学心情变得非常郁闷,虽然我几次交谈鼓励,但成绩依然一落千丈。

有一天,我与朱某同学长谈到第一节晚自习下课,我帮助他全面地分析自己及家庭处境,鼓励他积极进取,抓好最后一阶段全力冲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我告诉他穷人的孩子更没有资格自暴自弃,我愿意做他的朋友,帮助他提高学业成绩。

打那以后,我每周给他做一次心理辅导,利用自习课时间辅导他的英语学习,并多次进行家访。

在爱心的滋润下,朱某同学深受感动,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进行考前全力的冲刺,在中考百日冲刺宣誓主题班会上,朱某同学坚定地说到:

“面对不幸与挑战,我选择亮剑!

选择战斗!

”朱某同学的心理问题成功解决了,其他的一切就都好办,这位在4次模考中,成绩只有1次够到600分以上的朱某同学,最后成功地考上了平中重点班。

从这件事中,我深深认识到: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的道理。

作为一名教师,我倾注了满腔热血,挥洒一路汗水。

作为班主任,记不清多少次和学生促膝谈心,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用自己的一双手、一份爱心、一份责任将学生培育。

我不希求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但求每个学生都来尝试。

我不以统一的尺度衡量学生,但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

走上这个岗位我学到了很多,这其中离不开学校领导和所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也离不开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

我始终坚信:

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

谢谢大家!

高站位实践大语文新理念创建新模式

肥乡县第三中学自建校以来,围绕“高站位、严管理、创名校”,始终把培养研究型老师、打造高效课堂、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工作重点。

自去年县教育局提出“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以来,为进一步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肥乡县第三中学语文教研组,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以学科带头人作引领,年轻老师新理念为主体,新老结合,共同探讨,携手共进,加大课堂改革力度,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强力高效推进新课堂模式,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一、大力倡导新理念

“思想力决定行动力”,我校始终把深刻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和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放在课堂改革的第一位。

因为如果理念不变,空学形式,盲目地改革,就如同盲人夜行,行之不远。

为引进革新教师理念,我校派遣多名骨干教师走出去到邯郸、石家庄、衡水等地参观学习,同时邀请河北28中、邯郸25中等名校名师来校指导,又与北京四中建立教学资源共享,集体研学杜郎口成功模式。

最终确定了我校的大语文教学理念,就是课堂上以导学案为指向标,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终形成学生自学能力,同时课外重视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和资源的工作思路。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

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二、培养研究型老师

“教育要提高,教师是根本”,我校领导特别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专业研究型教师。

为此,学校安排了大小两种教科研形式。

小教研就是每周安排两次的集体备课。

提前大家各自精心备课,集体备课时由备课组长统筹安排,指定主

备课人。

主备课人详细阐述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的形式、导学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等。

然后由其它老师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见解,交流辩论,最终由备课组长确定本课教学的最佳方案。

我们的导学案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思路是共同设计的,但教学的风格是自己的,追求风格多样化。

我们还每周安排一次语文公开课,大家共同评课研课,各抒己见,坦诚相对,从不避讳缺点,从不吝惜批评。

三中老师对这一点认识很清醒,我们的共识是:

谁指出我的缺点就是爱护我,只说我的优点就是坑害我。

1、滥用课件。

知识点和重要信息、作业、甚至训练、推演全用课件显示,还有得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和动画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教师板书退居其次。

2、表演作秀。

有些老师装潢门面,展示表演才能,以新奇的形式取悦听课老师,活动脱离文本,“闹”得热火朝天,但没有实际意义。

表面热闹,实际无效。

3、分组讨论无实效。

①提出一些简单无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②缺少规范和训练。

③不读书就要求学生讨论。

没有充足的讨论时间。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思考,可是这两分钟时间里老师一直喋喋不休地说,这是无效教学。

④大量时间组织学生表演故事情节

⑤学生不会倾听和补充,各行其是

⑥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

⑦教师调控、指导不及时

⑧不善于捕捉讨论中的“问题”。

4、满堂发问。

学生被老师纷繁复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课堂乱七八糟。

或者老师提了问题,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直接提问。

教师应该研究什么是最有价值的问题,研究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少时间,学生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5、滥用常识。

对学生熟悉的常识反复讲解。

对学生常识性的回答过分夸张地表扬,不针对问题评价,使学生不明白评价的原因。

6、满堂游动。

老师不登讲台,四处游走,学生眼球随着老师转,精力难以集中。

7、放任自流。

课堂没有成熟的设计,目标不明确,教学层次不清,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对话、讨论缺乏明确的话题。

8、死守预案。

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全依据自己准备好的预案。

9、重复罗嗦、废话多。

反复唠叨任务,反复解释学生已经明白的问题。

批评或制止某一个学生的行为用时过多。

口头语多。

脱口说出英语。

10、效益低下。

一节课不能完成预定设计。

对某些知识点讲解分析耗时过长本学期我校语文大教研主要围绕“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展开。

小组合作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组活动中学生状况千变万化,对老师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挑战。

因此,我们开展了《提高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组织与调控的实践研究》,现在已经被立项为邯郸市语文研究课题。

在教科研的基础上,我们的不断研究总结课堂教学的规律,。

我们引进语文教育知名学者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法,以导学案为拐杖,强调以读促学,小组合作,确定了我校“三读一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过去的语文课堂,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读的少;老师让学生动的多,让学生读得少;老师指导学生做题多,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少。

这样脱离文本的语文教学犹如空中楼阁,丧失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我们设计的“三读”,各有主题,形式多样,层层深入,朗读、默读、齐读、对读、

跳读,猜读,赛读,各有特色。

要求学生读出停顿,读出语气,读出美感,读出层次,读出文采,读出感情。

每一读必有目标,每一读必有问题,每一读必有训练,每一读必然解决一个问题,每一读必定大有收获。

三读之后,我们又安排了“一练”的版块,有时是巩固练习、有时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