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教案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语义(词意)重复、归类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
指代不明、不合事理。
病句常用修改符号:
类型一:
(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
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一)成分残缺
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
“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方法:
补。
即补充成分法。
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
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
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
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
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
例: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
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
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
句子改为: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
例:
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
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
类型二:
(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
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二)用词不当
1、用词不当。
也就是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
“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
“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
”——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
“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2、方法:
换。
换词搭配法
换词搭配法,就是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换个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
某些词语在意义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来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如果搭配了就会造成病句。
经常出现的病句是: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修改时,一般只要换一处词语就可以了。
具体换哪一处应根据内容而定。
例:
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句中“树立”和“计划”搭配不当,根据句子意思,应保留“计划”,就应将“树立”换成“制定”.句子改成:
开学,我们制定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再如:
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这个例句,“演唱”和“歌声”不能搭配。
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声是指歌的声音,就好比鸟声、机器声一样。
这是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时,把“歌声”换成“歌曲”等就可以了。
例1:
“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应去掉“光”字。
例2: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
”——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类型三:
(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
1、我第一个首先发言。
2、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三)语义(词意)重复
1、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2、方法:
删。
即繁就简法。
“删”就是指给意思重复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肿,从而使句子简洁明了的方法。
重复,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词语造成的。
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修改时,对重复的部分择一就行了。
例:
我第一个首先发言。
句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
改为“我第一个发言。
”或“我首先发言。
”
再如:
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例句中的“不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禁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个句子中就显得意思重复了。
这个句子可改为:
我不禁笑出声来。
或: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例1:
“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
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
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
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类型四:
(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
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
(四)归类不当
1、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
“《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2:
“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
”——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2、方法:
删。
类型五:
(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
1、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五)前后矛盾
1、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
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句子前面说是“今天上午”,后面又说是“一天”,这样前后矛盾。
应该删掉“上午”,或将“一天”改为“半天”。
句子改为:
我今天看了一天的书。
或我今天上午看了半天的书
再如:
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这个句子前半句讲明是“全班同学”都去,但后半句又说“张军”留在教室里。
一前一后,显然产生了矛盾。
也许,写这句话的人是为了有意识地强调突出“张军”未去,但不管怎样,句子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着的。
如果确实为了强调的话,我们不妨这样改正:
全班其他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2、方法:
前后矛盾的病句,也可用删的办法或换的办法。
这类句子首先要解开矛盾,就是找出一句话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的地方,使前后意思统一的方法。
一句话的前言后语要一致,要和事实相符。
否则,就会出现前后矛盾,与事实不符的语病。
例1:
“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到齐了。
”——应去掉“基本上”或“全部”。
例2:
“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类型六:
(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
1、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2、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
(六)词序颠倒
1、词序颠倒。
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例:
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句中“两辆新旧电动车”是指四辆电动车,“两辆”和“新旧”顺序颠倒了,应是“新旧两辆”。
所以句子调整为“新旧两辆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再如:
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
读这个句子,我们感到意思不清。
如果是“歌声”做主语,说歌声被他陶醉了显然不通。
那么,“陶醉”的应该是谁?
从句意分析看,应该是“他”。
什么东西使他陶醉了呢?
当然就是“小鸟动听的歌声”了。
因此,全句改为:
他被小鸟动听的歌声陶醉了。
2、方法:
调。
即调整词序法。
调整词序法,就是指给词序混乱的病句理顺词序,从而使句子变通顺的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句话的词序是固定的。
词序一变,句子的意思就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语病。
因此,给词语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时的语言习惯,不能随意颠倒。
例1:
“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
”——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
“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
”——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类型七:
(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
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七)指代不明
1、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
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例2:
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2、方法:
“加”或“改”。
如果是缺人称指示代词,要补充完整,用“加”法;如果是地点指示代词,要用“改”法。
类型八:
(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
)
1、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各种蔬菜。
2、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八)不合事理
1、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例:
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各种蔬菜。
句中强调列举的是各种蔬菜。
什么是蔬菜?
西瓜和苹果?
这两样东西事实上是属于水果类,放在蔬菜类就不合事理了。
修改时,可以去掉两样东西,也可以保留(根据需要而定)。
采用后一种修改方式的句子为:
地里种着西红柿、扁豆、黄瓜、茄子、西瓜、苹果等各种瓜果蔬菜。
再如:
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句中既然“月圆如镜”就不会看到“繁星满天”,事实上是月明星稀,所以句子可以删掉“月明星稀”。
2、方法:
不符合事理的病句也可采用不同方法修改。
不符合事理也称逻辑混乱,它是由于对事物本身认识不够造成的。
修改此类病句时,首先要全面了解事物并掌握其本质,也就是我们方法中所讲的重新认识,然后把句子叙述清楚。
例1:
他异口同声地说:
“这里的风景真美。
——应去掉“异口同声地”。
例2:
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
——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
练习:
一、修改下列病句:
1、她做了两个孩子喜欢吃的菜。
2、徐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
“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
3、通过努力,使我的作文大大进步了。
4、植树节那天,我加入了植树活动。
5、他们讨论并听取了这个报告。
6、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7、王老师和同学的感情非常深刻。
8、今天的气温十分干燥,令人难受。
9、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10、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11、小红出席了市第三届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
12、小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13、老师提出的问题,李林答得对答如流。
14、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长城是唯一的一处。
15、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16、电脑的作用非常广大。
17、小明的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他认真学习的结果。
18、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19、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0、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二、修改下列病段。
1、王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
一次考试卷发下来,我接过试卷看了一眼,“99分”,便顺手把卷子塞进书包。
王老师说:
“你一题错了,订正了吗。
”我慢不经心的回答,“没有。
”王老师严厉地说:
“马上改,不要放过一道错题。
”我只好拿出试卷,把试题从做一遍。
从此,我端正了有错毕改的好习惯。
2、我写的一遍作文“我爱故乡的梧桐树”在作文比赛中中奖了。
晚上,我激动地心情翻开日记本,想象着发奖时的情景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当时,老师亲切地对我说:
“希望你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成就”。
3、在<<学雷峰树新风>>活动中,学校展现了一批助人为乐的好同学。
每天任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后。
总是奈心地帮助应病缺课王少立同学。
见沙波这么帮助自己,感动极了。
4、下课了,我的作业还没做完,看到同学们玩得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的样子和一阵的欢笑声,可是我有点沉不气了,便拿过同桌的作业钞了起来。
这事被老师知到了,她不仅没有批评我,还用英雄事绩教育我,我知到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从此已后,我不在抄别人的作业,终于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就。
5、老师傅听了这话,一下子,搂住了徒弟的肩膀,一棵泪珠涌出了多皱的眼角,他异口同声地说:
“真多亏你了,否则,还不知怎样结果呢!
6、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红穿着黄衣服,篮帽子到学校参加连欢会。
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收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唱,舞蹈和许多动听的歌舞。
7、(难)暑假里的一天,阳光灿烂,我和妈妈乘长途车去奶奶家。
我从车窗向外望去,只见近处的田野跟着汽车飞速向前。
路边的柳树已经抽出了新芽,梅花竞相开放。
远处的天空中,一弯彩虹鲜艳夺目。
景色真是美极了。
三、病句选择题。
(1-2较简单,3-8较难)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C、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对于我们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B.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秋天的岳麓山是观赏红叶的最好的季节。
D.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4、无语病的一项是()
A.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可达75.6公里/小时。
B.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为75.6公里以上。
C.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速度为75.6公里/小时。
D.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约为75.6公里。
5、下面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是哪句:
()
A.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B.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C.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C.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未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D.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7、指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的程度。
这里一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坚持学习一辈子。
B.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得怎样。
一看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看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一辈子坚持下去。
C.一个人要能成才,必须坚持学习。
这里一是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要有毅力和决心,能坚持学习一辈子。
D.一个人要能成才,要看以后学习得怎样。
这里一是要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要有毅力和决心,能坚持学习一辈子。
8、选出一个不会产生歧义的句子()
A.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B.我要一盘炒肉丝。
C.天色晚了,自行车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请打针的在注射室外等候。
答案:
一、1.她做了孩子喜欢吃的两个菜。
2.改为“走过来亲切地”。
3.去掉“通过”或者“使”。
4.“加入”改为“参加”
5.改为“听取并讨论了”
6.改为“新旧两个社会”
7.“深刻”改为“深厚”
8.“气温”改为“气候”
9.改为“我对这本书”
10.“应该”后加“养成”
11.“出席”改为“参加”
12.“因为”改为“所以”
13.去掉“答得”
14.“唯一”改为“其中”
15.去掉“不好的”
16.“广大”改为“大”
17.去掉“的原因”
18.去掉“再”
19.去掉“使”
20.改为“指出并纠正”
二、(红色为修改部分)1.王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
一次考试卷发下来,我接过试卷看了一眼,“99分”,便顺手把卷子塞进书包。
王老师说:
“你一题错了,订正了吗?
”我漫不经心地回答:
“没有。
”王老师严厉地说:
“马上改,不要放过一道错题。
”我只好拿出试卷,把试题重做一遍。
从此,我养成了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2、我写的一篇作文《我爱故乡的梧桐树》在作文比赛中获奖了。
晚上,我心情激动地翻开日记本,发奖时的情景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当时,老师亲切地对我说:
“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3、在“学雷峰树新风”活动中,学校涌现了一批助人为乐的好同学。
沙波每天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后,总是耐心地帮助因病缺课的王少立同学。
见沙波这么帮助自己,王少立感动极了。
4、下课了,我的作业还没做完,看到同学们玩得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的样子,听着一阵阵欢笑声,我可有点沉不气了,便拿过同桌的作业抄了起来。
这事被老师知道了,她不仅没有批评我,还用英雄事迹教育我,我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沉重。
从此以后,我不再抄别人的作业,终于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绩。
5、老师傅听了这话,一下子搂住了徒弟的肩膀,一颗泪珠涌出了多皱的眼角,他连声地说:
“真多亏你了,否则,还不知结果怎样呢!
”
6、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红穿着黄衣服,戴着篮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
会上,她第一个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唱,舞蹈等许多节目。
7、暑假里的一天,雨后天晴,我和妈妈乘长途车去奶奶家。
我从车窗向外望去,只见远处的田野跟着汽车飞速向后。
路边的柳树已经茁壮成长,花儿竞相开放。
远处的天空中,一弯彩虹鲜艳夺目。
景色真是美极了!
三、BCDCBD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