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787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docx

高考解题中国古代近代史

(2010)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回答第12、13题。

(2010)

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解析】信息有“涿郡”、“广阳国”、“上谷郡”“信阳郡”等等,便可知道说的考察的是汉代地方制度,先由汉初的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到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削减封国。

图中地名,提到了广阳国和上谷郡,可知是“郡国并行”(郡国制)时期,判断应为汉朝。

西周实行分封,诸国并立;秦朝实行郡县制;另外,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可能在汉朝。

唐、宋也都有州的地方设置,但没有封国。

唐朝前期是道—府(州)—县,后期是道—节度使—府(州)—县制。

我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变迁

答案C项。

(2010)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

荀子、孟子,战国儒家代表人物;商鞅,战国法家代表人物。

答案D项。

(2010)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

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时间的掌握。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画家;吴道子是唐朝画家;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

答案C项。

(2010)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究其极,不为流弊。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进过程的理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文字作者主张君主立宪。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张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故排除;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排除;胡适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主张“民主科学”,主张共和,故排除;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B项。

(2010)16.1903年有人指出:

“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

”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B.痛斥君主专制C.批判宗法制度D.回击复古逆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国家政治命运不可寄托在神仙身上。

A.抨击迷信思想1903年应该是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期,“抨击迷信思想”与题干内容最接近。

B.痛斥君主专制题干中未提到君主专制。

错误。

C.批判宗法制度题干中未提到宗法制度。

错误。

D.回击复古逆流应发生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A项。

(2011年)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

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

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同上。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错误。

不是唯一的商业中心。

(2011年)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

C

【解析】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削弱诸侯王势力”属于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集权。

“分化相权”属加强君主专制。

错误。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北魏实行三长制”也是加强地方管理,属于中央集权,与分割相权无关。

错误。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正确。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当时已经无相权。

错误。

(2011年)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

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孔子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强化对人民的统治。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汉武帝即中央建大学,地方建郡学县学,开始官方“独尊儒术”教育。

错误。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尊儒与程朱理学产生无必然因果关系。

错误。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显然无必然因果关系。

错误。

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政治:

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三纲五常”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复兴儒学。

重视文官,其地位大大提高,有助于理学产生。

经济:

手工业、商业发达,要求用新的道德规范维护社会道德和经济秩序。

思想文化:

唐代开始的三教合一,促进了理学产生。

(“理”的概念出自“道”)

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D

【解析】明末清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思想界出现了黄宗羲等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以启迪。

A.和B.都是李贽的主张。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隋唐时期

(2011年)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

答案:

A

【解析】近代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介绍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各种文化、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资政新篇》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变法通议》梁启超变法。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变法。

(2011年)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

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

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答案:

B

【解析】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从中国的历史观是B项。

如果用西方史观,或反华史观,A\C\D项都可能是答案。

太容易选错了,出题人要考查价值观,或历史史观

问答题部分

(2009)第37题.(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

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①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②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

//③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

//④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

(6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

(4分)

第一步,时空定位。

时间:

明朝(1368-1644年)中叶后,指15、16C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18世纪末;清朝(题干)

空间:

中国;西方,欧洲各国;世界

第二步,题干设问。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

说明“丝—银”贸易出现(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

2.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

简单说明,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

第三步,分段概括(材料)。

①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15C、16C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②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丝绸为主,称为“丝—银”对流。

③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

---中国通过与欧洲各国的“丝—银”贸易,获得了大量白银。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④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中国在东西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白银的情况持续到18世纪末。

重复词:

中国;西方(欧洲各国);“丝—银”;贸易;白银;

第四步,结合所学(回归教材)。

(旧教材。

略)

国际:

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16C葡萄牙、17C荷兰垄断东西方贸易;18C英国扩展海外贸易。

国内:

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对外实行“禁海”,官营手工业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

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

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按银两征税。

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张居正推广到全国。

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

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

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

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

第五步,规范答案:

(1)国际:

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

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

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按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2009)第37题历史现象之二:

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①“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

//②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

//③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

//④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

(6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分)

第一步,时空定位。

时间:

19世纪上半期;应为1840前(鸦片走私,白银外流,可知为鸦片战争前,之后鸦片贸易合法化。

出现林则徐,可辅助证明)

第二步,解析题干。

1.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

解读并归纳材料,并结合所学(教材),分析分析(鸦片战争前)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

2.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三步,分段概括(材料)。

①“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

---鸦片战争前,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价上涨,地方政府受到影响,财政亏空。

②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

---商人借机投机,每当财政减少或粮食减产时就哄抬物价。

③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

---地方政府(州县)的财政亏空,盐税减少,海关税收减少,都是由于银价上涨造成的。

④要皆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这些都是白银外流造成的。

重复词:

银;(银价,物价)价;亏(空);

第四步,结合所学(回归教材)。

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

为遏止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必修1》)

第五步,规范答案:

【参考答案】

出自材料:

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减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

出自教材(无):

“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将钱换成银两交税),(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

出自教材:

为遏止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2010)第37题.(36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①茶叶产于我国南方。

//②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

“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

(4分)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

(4分)

第一步,时空定位。

题干时间:

唐朝材料时间:

唐朝后期空间:

我国南方、北方

第二步,解析题干。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

2.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经济背景)。

第三步,分段概括(材料)。

①茶叶产于我国南方。

②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

“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唐朝后期,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俗,包括少数民族,他们经常到内地以马易茶(进行马和茶的贸易)。

第四步,结合所学(回归教材)。

唐代商业繁荣;大运河沟通南北;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必修2);中原与少数民族关系密切(选修4唐太宗)

第五步,规范答案。

史实:

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

条件:

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

唐朝商业贸易繁荣。

【解析】第一问考查的是概括、归纳史料的能力。

可以从材料中的原产地、饮茶风俗、商品交易等方面考虑。

第二问考查的是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

可以从教材中的交通、商品经济发展要素等方面分析。

首先,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涉及交通便利问题。

也与地理相关,只是这种史地联系应在第39或40题中,出现在37题第1问中,早了点。

材料中提到“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并特地在括号中注明回鹘是“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一南一北,涉及南北沟通,大运河是必选。

茶叶种植和贸易的发达的背景或条件,包括,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茶叶种植技术的改进,种植面积扩大(生产);加工业的发达(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商业贸易繁荣(商业)等。

答案中只涉及交通和商业

主题二茶叶与世界贸易

①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

//②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

//③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

④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

//⑤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

//⑥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

//⑦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4分)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4分)

第一步,时空定位。

题干时间:

18世纪;19世纪

材料时间:

17世纪初、18世纪末、18世纪、1760—1833年间、1835年、19世纪40年代以前、1889年

空间:

荷兰、英国、法国(殖民地宗主国);北欧与美洲殖民地;(以上也为茶叶贸易国)中国、印度(殖民地、茶叶生产国)

第二步,解析题干。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2.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第一问,概括材料;18世纪;世界贸易中的作用,都出自材料。

第二问,先分析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第三步,分段概括(材料)。

①②③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

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7世纪初到18世纪末,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促进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④⑤⑥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

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

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

--18世纪到19世纪40年代,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

茶叶是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占中国出口总值比例80%以上)。

⑦⑧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1889年后(19C末),在英国茶叶贸易中,印度茶超过中国茶。

(茶叶贸易的变化)

第四步,结合所学(回归教材)。

“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和“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在教材中没有直接相关内容。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第五步,规范答案。

作用:

茶叶成为中西贸易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国际茶叶市场)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

原因:

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的茶叶商品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第一问,从商品、市场、资本角度分析作用。

作用应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全面分析。

从材料分析茶叶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只能看到:

1.中国茶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重要,促进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2.中国茶叶占到了中国商品对外出口的80%,但其对“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清楚。

从答案中看,“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中的“中国茶叶”概念应转换成“18世纪的东西方(殖民地)贸易”的概念;其“作用”也应转换为“18世纪的东西方(殖民地)贸易”的作用。

这种概念替换是高考中常见的考查方式,能否准确替换就是思路和能力问题了。

第二问,从殖民扩张的角度出发。

变化是“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独占英国乃至世界市场”,到“1889年后(19C末),在英国茶叶贸易中,印度茶超过中国茶。

原因:

由于英国在印度种植茶叶,而引发茶叶产量激增,打破中国茶叶在对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多数学生很难从教材中想到“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这也不是“印度茶超过中国茶”的直接原因。

(2010)第40题.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①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

//②张仲景记述道: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③“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④“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⑤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8分)

第一步,时空定位。

题干时间:

张仲景—东汉末年材料时间:

东汉末年、建安纪年以来

空间:

中国

第二步,解析题干。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

2。

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此题考查的是对医圣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医学著作及其成就的理解。

第三步,分段概括(材料)。

①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

--东汉末年,瘟疫爆发。

②③张仲景记述道: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现在的医生,不思进取,凭借各自的家传技艺,追求名利。

④⑤“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张仲景)家族人口自建安以来10年,死亡了2/3。

⑥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看到这种状况,于是(张仲景)开始从医,收集各地和过去的医方。

总结:

东汉末年,瘟疫爆发;人口大量死亡;张仲景决定从医,

第四步,结合所学(回归教材)。

“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底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历史必修三》P40。

第五步,规范答案。

背景:

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著作名称及成就:

《伤寒杂病论》成为中西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2011年)第37题.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①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

②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③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

④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⑤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

――赵翼《廿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4分)

第一步,时空定位。

题干时间:

西周至秦汉

材料时间:

西周(封建诸侯)、西汉(汉高祖)

空间:

中国

第二步,解析题干。

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政治)发生的变化。

第三步,分段概括(材料)。

①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自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确立以来,弊端越来越显现,不得不面临改变。

②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已有平民任官的先例。

(官吏世袭制受到冲击)

③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到秦统一后,官吏虽然已经不再世袭(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