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9129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

《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峨眉山地理概况.docx

峨眉山地理概况

峨眉山地理概况

目 录 

第一篇 峨眉山地质、地貌实习………………………………………2

第二篇 植物地理野外实习……………………………………………19

第三篇 土壤地理学实习………………………………………………26

第四篇 水文地理学实习………………………………………………35

第一篇

峨眉山地质、地貌实习

一、   学习要求及目的

1、   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   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整理,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

3、   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辨证唯物注意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4、   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

5、   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二、   实习地点及内容

本次实习地区为峨眉山区,主要为大峨山,重点识别该区所出露的各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划分地层和判断褶曲、断层等构造,认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形态。

1、  岩石:

岩浆岩:

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

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泥岩、页岩)、碳酸岩盐(灰岩、白云岩)磷块岩。

2、  地层:

观察和了解峨眉山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第三系、第四系等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各系各组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初步建立本区出露地层的层序概念;观察、层面构造,推测其形成及沉积环境。

3、  构造:

观察认识峨眉山区地貌特征,了解峨眉山区地貌的成因类型;认识地质构造和岩性对形成地貌的控制作用;认识所出现的各种地貌形态(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

三、       峨眉山地质地貌情况简介

峨眉山雄镇于成都平原西南隅,山林拔地而起,峰峦重叠,高插入云。

千百年来,就以它雄、秀、险、奇的风姿著称于世。

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是地理工作者增长知识,学习研究的良好基地。

(一)     地层

峨眉山区除志留系,泥盆系及石灰系地层缺失外,其余地层出露比较完全。

前震旦系及第四系地层都很发育。

新生代以来,峨眉山体快速升起,致使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呈零星和椐状分布于山麓平原地区,本区地层发育情况见下表:

峨眉山地层划分简表 

地方性地层名称

代  号

厚度(米)

备     注

新生

第四系

 

 

Q

 

 

新第三系

 

新第三系

N

135

砾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的韵律层

 

 

 

 

 

 

 

 

 

 

白垩系

下统

溪口组

K1g

1600

又称嘉庆统(K1j)底部以砖红色泥岩与夹关界分界。

下部为棕红色泥岩、页岩、粉砂岩、砂岩,夹杂色页岩、泥灰岩,下部为棕红色泥岩、页岩夹浅灰色泥灰岩及褐色页岩。

本组岩层中发育有波痕、泥裂、虫迹等构造,并夹石膏薄层。

 

夹关组

K1j

400

砖红、大红色铁质厚层块状砂岩为主,发育波痕、泥裂构造,具泥质同生砾岩。

底部砂岩含石英砾石

 

 

上统

蓬莱镇组

J3p

150~878

底部为灰绿色中厚层,透镜状泥质、钙质粉砂---细砂岩,全组岩性主要为棕红、砖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

 

遂宁组

J2sn

200~335

棕红色、砖红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中上部局部产透镜状石膏薄层。

沙溪庙组

J2s

500~900

灰绿色岩屑砂岩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夹一层厚1~~3米的黑灰色、黄灰绿色页岩。

其内含叶肢介化石。

自流井组

J2z

224~422

灰白色、浅灰色、灰绿色石英砂岩,岩屑石英岩和紫红色、紫灰色砂质泥岩互层,底部夹有中至薄层状粉砂、细粒石英砂岩。

下统

白田坝组

J1b

34~75

灰褐色粘土岩和页岩,夹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含煤线。

 

 

上统

须家河组

T3x

520~950

广义嘉陵江组。

主要分布在峨眉山北侧(川主)和东南侧(高桥----龙池)。

在东麓高桥至龙门洞之间,由于峨眉山大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的破坏而大多缺失。

底部为灰黑色页岩,薄层粉砂岩,夹多层深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有人将此曾单独命名为“垮洪洞组”)。

中统

雷口坡组

T2L

426

广义飞仙关组、本组地层主要发育于峨眉山东麓。

由于岩石坚硬,通常形成峡谷地貌。

如龙门峡、庙儿岗峡、张沟口峡等。

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层钙质页岩及白云质泥灰岩,本层底部常有一层水云母粘土岩(绿豆岩)。

中部为浅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石灰岩及白云岩,夹有瘤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灰岩。

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至薄层状白云岩。

顶部为深灰色膏溶角砾岩(约20~~40米厚)属浅海至滨海沉积。

 

嘉陵江组

T1j

169

下部:

黄灰色薄层泥质灰岩。

中部:

灰至浅灰色薄层灰岩及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互层,部分为紫色。

上部:

浅灰色中厚层灰质白云岩及浅紫色膏溶角砾岩。

属滨海相沉积。

铜街子组

T1t

114

下部:

紫色薄层细粒钙质岩屑砂岩与浅灰色灰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等)互层,在露头上紫色白色相间,十分醒目,极易辨认。

岩层中波痕、斜层理、虫迹、泥裂等曾面构造发育,属滨海至浅海相

飞仙关组

T1f

198

紫红色薄至中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夹粉砂岩,粉沙质泥岩及中粗粒砂岩,含钙质结核,具大型斜层理,泥裂等,属河流及三角洲沉积。

 

 

 

 

 

 

 

 

 

 

 

 

 

上统

沙湾组

P2s

95

又称乐平统(P21)主要为暗紫色铁质凝灰岩、页岩、粘土岩、粉砂岩与黄绿色、灰绿色岩屑砂岩、铁质粘土岩互层,含菱铁矿结核。

峨眉山玄武岩

P2β

227

本区玄武岩底部常有一层灰色薄层粉砂岩,夹炭质页或透镜状煤层及灰色铝土质泥岩。

本区玄武岩主要为黄绿色斑状玄武岩,暗灰绿色微晶玄武岩及杏仁状玄武岩三种,一般可见由斑状——微晶(柱状节理发育)——杏仁状的喷出顺序,均属大陆喷发性质。

 

茅口组

P1m

346

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

茅口灰岩的预面呈凹凸不平,具黄褐色色调,代表经过一个时期风化剥蚀作用。

其上的煤系地层代表海岸沼泽,故二迭系上下统间为一平行不整合面。

栖霞组

P1q

282

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白云岩灰岩及白云岩、易碎,富含方解石脉及沥青质。

梁山组

P1L

0.5—16

灰色,黄绿色及黑色砂质页岩夹灰质页岩及赤铁矿、菱铁矿组。

奥陶系

下统

大乘寺组

O1d

148

又称新阳统(P1y)以黄绿色及灰绿页岩为主、夹薄层砂岩,整合于O1L上。

罗汉坡组

O1L

159

底部为浅灰色页岩及石英砂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

下部为浅灰、橘红、紫色薄至厚层白云岩夹浅灰色石英砂岩。

上部为黄绿色、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白云质砂岩及结晶灰岩,发育波痕及交错层理等构造。

 

 

中上统

洗象池组

Є2~~3X

165

灰色中厚至厚层致密细晶白云岩,炭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少量钙质砂岩,底部常见3~5米厚的浅灰石英砂岩,本层致密坚硬,常成绝壁,洗象池,仙峰寺一带的悬岩上部均由它构成。

中统

大鼻山组

Є2d

21

杂色(浅灰、紫红、黄、灰、灰绿)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细砂岩之互层。

下部泥砂质教重,中上部钙镁质较重其中夹有多层紫红色岩、与Q2其中的紫红色夹层想对照,称“上红层”。

 

遇仙寺组

Є1y

171

下部为灰色中层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粉砂岩及白云岩。

上部为灰色薄层至厚层泥质白云岩、鲕状白云岩及白云岩。

含三叶虫化石(古油节虫、莱得利基虫)

九老洞组

Є1j

299

底部为一层黑色、灰色炭质页岩及粉砂岩,其上为灰、深灰、黄灰色等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顶部为灰色页岩。

该层页岩中含三叶虫化石。

与下伏麦地坪组为平行不整合。

麦地坪组

Є1m

38.42

主要为浅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夹有硅质岩,硅质条带及磷块岩,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磷矿层位。

震旦系

 

洪椿坪组

Zbh

94.2

洪椿坪(Zbh)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白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含丰富的藻类化石,与下伏喇叭岗组及上伏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

喇叭岗组

ZbLl

 

 

 

47.5m

喇叭岩组(ZbL)下部浅灰色砂岩夹薄层不纯白云岩,底部有一层含细砾石英岩(不稳定),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层泥至白云岩,顶部夹黑色碳质页岩,厚47.5米。

 

 

峨眉山花岗岩

 

 

峨眉山岗岩、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

岩性特征:

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

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

 

1.     前震旦系

 峨眉山岗岩、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

 岩性特征:

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

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

2、  震旦系

本区震旦系地层下统缺失,上统十分发育,广泛分布于张沟西侧及余山、洪椿坪、九老洞和惠心所一带,是构成峨眉山体的主要地层和岩石之一。

 震旦系上统包括喇叭岩组(ZbL)和洪椿坪(Zbh)

(1)喇叭岩组(ZbL)下部浅灰色砂岩夹薄层不纯白云岩,底部有一层含细砾石英岩(不稳定),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层泥至白云岩,顶部夹黑色碳质页岩,厚47.5米。

(2)洪椿坪(Zbh)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白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含丰富的藻类化石,与下伏喇叭岗组及上伏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

3、寒武系

(1)      麦地坪组(Є1m)

主要为浅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夹有硅质岩,硅质条带及磷块岩,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磷矿层位。

(2)九老洞组(Є1j)

底部为一层黑色、灰色炭质页岩及粉砂岩,其上为灰、深灰、黄灰色等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顶部为灰色页岩。

该层页岩中含三叶虫化石。

与下伏麦地坪组为平行不整合。

(3)遇仙寺组(Є1y)

下部为灰色中层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粉砂岩及白云岩。

上部为灰色薄层至厚层泥质白云岩、鲕状白云岩及白云岩。

含三叶虫化石(古油节虫、莱得利基虫)

(4)大鼻山组(Q2d)

杂色(浅灰、紫红、黄、灰、灰绿)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细砂岩之互层。

下部泥砂质教重,中上部钙镁质较重其中夹有多层紫红色岩、与Q2其中的紫红色夹层想对照,称“上红层”。

(5)洗象池组(Q2——3X)厚165米

 灰色中厚至厚层致密细晶白云岩,炭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少量钙质砂岩,底部常见3~5米厚的浅灰石英砂岩,本层致密坚硬,常成绝壁,洗象池,仙峰寺一带的悬岩上部均由它构成。

4、  奥陶系

峨山只出露下统,中上统全部消失

(1) 罗汉坡组(O2L)厚159米

底部为浅灰上午页岩及石英砂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

下部为浅灰、橘红、紫薄至厚层白云岩夹浅灰色石英砂岩。

上部为黄绿色、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白云质砂岩及结晶灰岩,发与波浪及交错层等构造。

(2)大乘寺组(O2d)厚148米

 以黄绿色及灰绿页岩为主、夹薄层砂岩,整合于O1L上。

5、二迭系

分布十分广泛,新开寺、黑龙江栈道。

按断山及雷洞坪一带都有完整露头,构成许多壮观的陡崔地貌景观。

(1)梁山组(P1L)厚1—16米

灰色,黄绿色及黑色砂质页岩夹灰质页岩及赤铁矿、菱铁矿组。

(2)栖霞组(P1q)厚282米

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白云岩灰岩及白云岩、易碎,富含方解石脉及沥青质。

(3)矛口组(P1m)厚346米

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

(4)峨眉山玄武岩(P2β)厚227米

本区玄武岩底部常有一层灰色薄层粉砂岩,夹炭质页或透镜状煤层及灰色铝土质泥岩。

茅口灰岩的预面呈凹凸不平,具黄褐色色调,代表经过一个时期风化剥蚀作用。

其上的煤系地层代表海岸沼泽,故二迭系上下统间为一平行不整合面。

本区玄武岩主要为黄绿色斑状玄武岩,暗灰绿色微晶玄武岩及杏仁状玄武岩三种,一般可见由斑状——微晶(柱状节理发育)——杏仁状的喷出顺序,均属大陆喷发性质。

 (5)沙湾组(P2S)厚95米

主要为暗紫色铁质凝灰岩、页岩、粘土岩、粉砂岩与黄绿色、灰绿色岩屑砂岩铁质粘土岩互层含菱铁矿结核。

6、三迭系

广布与峨眉山山麓地区,发育完全

(1)飞仙关组(T1f)     厚198米

紫红色薄至中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夹粉砂岩,粉沙质泥岩及中粗粒砂岩,含钙质结合,具大型斜层理,泥裂等,属河流及三角洲沉积。

(2)铜街子组(T1t)   厚114米

下部:

紫色薄层细粒钙质岩屑砂岩与浅灰色灰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等)互层,在露头上紫色白色相间,十分醒目,极易辨认。

岩层中波痕、斜层理、虫迹、泥裂等曾面构造发育,属滨海至浅海相

上部:

紫色厚层白云岩,含玛瑙砾粗砂岩及薄层细---粉砂岩,属海滨沉积。

(3)嘉陵江组(T1j)  厚169米

下部:

黄灰色薄层泥质灰岩。

中部:

灰至浅灰色薄层灰岩及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互层,部分为紫色。

上部:

浅灰色中厚层灰质白云岩及浅紫色膏溶角砾岩。

属滨海相沉积。

(4)雷口坡组(T2L)  厚426米

本组地层主要发育于峨眉山东麓。

由于岩石坚硬,通常形成峡谷地貌。

如龙门峡、庙儿岗峡、张沟口峡等。

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层钙质页岩及白云质泥灰岩,本层底部常有一层水云母粘土岩(绿豆岩)。

中部为浅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石灰岩及白云岩,夹有瘤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灰岩。

上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至薄层状白云岩。

顶部为深灰色膏溶角砾岩(约20~~40米厚)

属浅海至滨海沉积。

(5)须家河组(T3X) 厚520~~950米)

主要分布在峨眉山北侧(川主)和东南侧(高桥----龙池)。

在东麓高桥至龙门洞之间,由于峨眉山大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的破坏而大多缺失。

底部为灰黑色页岩,薄层粉砂岩,夹多层深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有人将此曾单独命名为“垮洪洞组”)。

向上,须家河只要是一套砂岩与含煤系的页岩互层,大致可分为五套,1、3、5为砂岩含煤地层;2、4为青灰色块状岩屑砂岩夹页岩,其中发育有大型板状层理。

7、侏罗系

分布于峨眉山东北部,因岩性较松软,常形成低山丘陵。

(1)白田坝组(J1b)    厚34~~~75米

灰褐色粘土岩和页岩,夹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含煤线。

(2)自流井组(J2z)    厚224~~~422米

灰白色、浅灰色、灰绿色石英砂岩,岩屑石英岩和紫红色、紫灰色砂质泥岩互层,底部夹有中至薄层状粉砂、细粒石英砂岩。

(3)沙溪庙组(J2s)    厚500~~~900米

灰绿色岩屑砂岩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夹一层厚1~~3米的黑灰色、黄绿色页岩。

其内含叶枝介化石。

砂岩中可见大型斜层理、波痕、干裂等。

(4)遂宁组)J2sn)     厚200~~~335米

棕红色、砖红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中上部局部产透镜状石膏薄层。

(5)蓬莱镇组(J3p)     厚150~~~878米

底部为灰绿色中厚层,透镜状泥至、钙质粉砂---细砂岩,全组岩性主要为棕红、砖红色色岩,粉砂质泥岩。

8、白垩系

主要分布于峨眉山东北部,仅发育有下统

(1)夹关组(K1j)      厚400米

砖红、大红色铁质厚层块状砂岩为主,发育波痕、泥裂构造,具泥质同生砾岩。

底部砂岩含石英砾石。

(2)灌口组(K1j)      厚1600米

底部以砖红色泥岩与夹关界分界。

下部为棕红色泥岩、页岩、粉砂岩、砂岩,夹杂色页岩、泥灰岩,下部为棕红色泥岩、页岩夹浅灰色泥灰岩及褐色页岩。

本组岩层中发育有波痕、泥裂、虫迹等构造,并夹石膏薄层。

9、第三系(N)         厚135米

出露于凉水井,主要为半胶结的砾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的韵律层。

10、第四系(Q)

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及阶地上,部分分布于山麓及山坡。

主要成因类型有:

冲积物(Qa1)、洪积物(Qp1`)、坡积物(Qq1)、残积物(Qe1)等。

(二)构造

1、  褶曲

(1)峨眉山大背斜:

本区规模最大的一个主干构造,轴向近南北,核部在张沟洪椿坪一线,

出露地层为峨眉山花岗岩及上震旦统白云岩。

翼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

背斜两翼不对称,西翼岩层层序正常,倾角较缓(金顶一带仅15~~200)。

东翼地层倾角陡立,在凉风峡---鞠家山一带变为倒转层序。

故属不对称倒转背斜。

由于南北两端分别为峨眉山大断层和观心坡断层所斩断,故目前所见只是大背斜的一段残体。

由于核部地层破碎以及山体迅速抬升,为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强烈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背斜核部形成残山深谷,地势较两翼高山区相对较低。

(2)挖断山背斜:

为本区次一级褶曲构造,轴向约北西450。

核部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P1)翼部为上二叠统(P2)和三叠系地层。

西南翼岩层产状正常,倾角中等。

东北翼近核部地层产状正常。

但远离核部(龙门洞电站---龙门洞口)发生倒转。

另外,背斜枢纽均发生倾没,故属小型短轴倒转背斜构造,保存完整。

轴部尚有挖断山断层穿过。

(3)万年寺向斜:

紧靠挖断山背斜西南侧,轴向北西约500,核部地层在五显岗一带为飞仙关组(T1f),桂花场以北为嘉陵江组(T2j),再向北为雷口坡组(T21),显示出枢纽向北西方向倾没。

由于东南端受观心坡断层推及的影响,宽度较窄,西北端逐渐展开,成“喇叭型”。

其核部较开阔,近挖断山背斜一翼较大。

属开阔不对称向斜构造。

2、   断层

本区断层属压性逆断层。

主要有:

(1)峨眉山大断层:

是本区最大的一个断层构造,它对本区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地貌特征都起着控制作用。

断层走向北东400,倾向北西,倾角500~~700,断层线出露长度40公里以上。

其东北端在鞠槽西侧被第四系覆盖。

在张沟一带,峨眉山花岗岩逆冲到三叠系岩层之上,断距很大,破碎带宽达100米,它实际是由几条分合交替的断裂组成的断裂破碎带。

(见张沟剖面素描)

(2)观心坡断层:

规模较峨眉山大断层小,东起纯阳殿一带,向西经观心坡至脚盆坝,全长18公里,主断层线露头略呈舒缓的反“S”状,东西两端走向近东西,中段北西500。

断层有许多分叉,构成复杂的分枝状形象,其特征在黑龙江栈道南至观心坡间尤为明显,这里峨眉山花岗岩及白云岩直接掩复于二叠系及三叠系地层之上。

断距几乎与峨眉山大断层相当。

但两端很快减小。

从此也可以看出,它是峨眉山大背斜在褶皱加剧过程中的一个应力释放面。

这个断层不仅切断了峨眉山大背斜的北端,而且由它产生的分力作用,形成了万年寺向斜和挖断山背斜构造。

(3)挖断山断层:

发育在挖断山背斜轴部,走向北西450~~400,倾向南西,断距较小。

在挖断山南侧,断层使二叠系上部灰岩发生重复。

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辟理。

构造透镜体及牵引现象发育,属逆冲断层。

(4)报国寺断层组:

发育在报国寺和伏虎寺之间,向北延伸至龙门洞口,再继续向北北西方向延伸长约8公里,倾向西至南西。

为高度逆断层。

在报国寺附近一条冲段层使上三叠须家河组直接掩复了中侏罗沙溪庙组之上,断层两盘地层全部直立倒转。

另一条使侏罗系上部和白垩系底部地层缺失。

由于报国寺断层发育在山麓地带,大多为松散堆积物及植被覆盖。

上述褶曲与断层,在空间分布与成因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①构造线方向可归纳为三组:

南北向(峨眉大背斜、报国寺断层)东北向(峨眉大断层)北西向(观心坡断层、挖断山背斜、挖断山断层、万年寺向斜)。

②峨眉大背斜为本区主干构造。

它被峨眉大断层及观心坡断层切割成一个三角形断块。

这两个断层是在背斜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X“扭裂面上发育而成的。

它们在形成、发育过程中紧密相连,互相影响,使峨眉山主体抬升。

③发育在观心坡断层以北的万年寺向斜和挖断山背斜,构造线与峨眉山大背斜不同,属次一级构造,其形成与观心坡断层的的发育有关。

(三)地貌特征及成因

峨眉山位于四川地台的西南边缘,这里发育着峨眉大断层、观心坡断层、挖断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

其中以峨眉断层规模最大。

它对本区地貌发育以及地貌单元的划分起着控制作用。

北东向的峨眉大断层与北西向的观心坡断层,将峨眉背斜分割成三角形断块。

自白垩纪末的地壳与动(四川运动)以来,这一断块伴随着强烈的褶皱、断裂运动,开始逐渐升起,并奠定了本区地貌的基本骨架。

第三纪末,由于喜山运动,印度板块向西藏地块强烈碰撞,她所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影响到整个亚洲东部。

一次一次强烈挤压,使峨眉山体沿峨眉大断层面向上滑移,致使峨眉断块抬升,到第四纪中期(100多万年前)已上升2000多米,在近数十万年中,又上升1000米左右。

于是形成了一座拔地而起的断块山。

除峨眉大断层及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峨眉山主体)强烈上升外,在观心坡断层北侧(纯阳殿、凤凰坪一带)以及山麓外侧(黄湾、二峨山等地),也有所上升,但上升的速度不同。

据认为近五十年,峨眉山主体,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观心坡断层北侧地区,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而山麓外侧则上升0.2毫米。

由于同一时期内,以三种不同的速度上升,故使现代峨眉山地区呈现三个平台,即东麓低山为一级,海拔600~~700米;万年寺、凤凰坪、牛背山等处为二级,海拔约为1200米;九老洞、大坪、华严顶(天池峰、宝掌峰)为第三级,海拔为1700~~1900米。

此外,在洗象池以上,还保存着多级溶洞与地形平台,如以弓背山、王帽山为代表的海拔2000~~2500米平台;以金顶、千佛顶为代表的海拔3000~~3100米平台。

不过这些平台形成的时期较为古老,加上断块山在内力作用引起的上升过程中,同时遭到外营力的剥蚀,所以平台的形态保存较差。

外营力的剥蚀作用,在峨眉大背斜的轴部最为强烈。

此处沉积岩累计厚度(Z~~K)达6000米,经长期的流水作用,冻融风化作用和重力崩塌等外力剥蚀,岩层消失,花岗岩出露,山势降低,背斜轴部高程仅为1800~~2000米。

并以天池峰为分水岭,形成了北面以黑龙江、白龙江;南面以张沟为主的背斜谷和次成谷负地形,显示出高山深谷的地貌景观。

而背斜西翼却高高崛起,形成一座单面山。

其山脊沿南北方向延伸,前坡冻融,崩塌作用强烈,形成相对高度达700余米,长度0公里的悬崖绝壁,处于峭壁边的金顶、千佛顶和万佛顶仍是这座单面山的三处尖缝。

单面山后坡为一地势开阔的倾斜缓坡,与前坡悬崖形成鲜明对比。

在单面山前坡的下部分,背斜轴部以及背斜东翼,即海拔600~~2400米一带,沟谷地貌十分典型。

普遍发育了切沟、冲沟和峡谷。

横剖面呈“V”字形。

沟床和河床多跌水。

纵剖面上出现数级列点,呈阶状。

白龙江、黑龙江和张沟上游段以逆向谷为主,而下游段,则为背斜谷和次成谷。

这三条河流从源头至山口落差达2000米以上,因而流水作用强烈。

从峨眉山麓至山前平原,发育了洪积扇和河流阶地。

山前峨眉平原是在峨眉断块山抬升过程中发育起来的一个相对沉降的盆地。

平原长约20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一不规则矩形平原大部分由双福河、峨眉河、临江河以及若干沟谷搬运物质形成的大小洪积扇所组合而成,其中规模最大的洪积扇为张沟洪流搬运物质所堆积而成的高桥洪积扇。

河流出峡谷进入丘陵、平原以后,流水侵蚀作用逐渐变为以侧向侵蚀为主,谷坡缓、河床宽,河曲发育。

黄湾、张坝、姚坪是三个较大河曲,河曲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