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845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7年初中语文综合素质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

试卷分为四部分,29个小题,共8页,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请认真书写。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伫立 zhù阻遏è惟妙惟肖xiào一泄千里xiè

B.黄晕 yùn掳走lǔ张惶失措huáng引

颈受戮jǐng

C.机杼zhù取谛dì弥留之际ní百鸟啾啾jiū

D.荫庇yìn绮丽qǐ如坐针毡zhān面面相觑q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俗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环保工程实施以来,江河日下,清澈见底,水生动物、植物也多了起来。

B.教育部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C.作为一名学生,每天要按时到校上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D.尽管外界对中华文化标志城非议不断,但在当地各项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3.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C.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展现诗词之美、分享诗词之趣”,唤醒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

D.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4.初三

(2)班准备出一期黑板报参加学校优秀板报的评选。

宣传委员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大家积极响应。

有的同学在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巧妙的想法,有的同学在版式编排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构思。

根据这些建议,班委会出了黑板报,效果出色。

请你为这期黑板报的参评说一句推荐的话。

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由于同学们的精雕细刻,没有人不夸这期黑板报是优秀的。

B.同学们的设计别具匠心,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

C.在同学们的精雕细刻下,这期黑板报的效果太棒了!

D.同学们别具匠心的设计,使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你说呢?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法国文学巨匠罗曼•罗兰所作的《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等伟大人物战胜各种人生艰难困苦的精神历程。

B.《鲁滨孙漂流记》记述了鲁滨孙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的情景,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C.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D.《水浒传》中,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6.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

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B.梅森在《简爱》中的第二次出场描写的是梅森被姐姐伯莎咬伤,这起事件使简爱和罗彻斯特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C.《草房子》中,桑桑的病唤起了桑乔的舐犊之情,无论风里雨里,他背着儿子走遍城市乡村,求医问药,他发誓要让儿子的人生之路走得长长的。

D.《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这次战役有关。

第二部分文言诗文阅读(23分)

(一)课内文言文(9分)

7.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C.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水落而石出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公输》一文中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此句与下文“义不杀少而杀众”这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最终折服,放弃帮楚攻宋的错误行为。

C.《鱼我所欲也》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关乎生死却是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反面举例;写有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之奉”是从正面举例。

D.《出师表》全文洋溢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于先帝知遇之恩而图报,对刘氏父子和蜀汉一片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道州城

西百馀步①,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③,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休木异竹④,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⑤;在人间⑥,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已来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⑦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⑧,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唐·元结《右溪记》

注释:

①道州:

州名。

②营溪:

河流名。

③攲(qí欺)嵌盘屈:

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

④休木:

一本作“佳木”⑤逸民退士:

退居山林的隐士。

⑥人间:

与前文“山野”对称,指有居民的地方。

⑦置州已来:

成为州的治所以来。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营州,后改为道州。

已,通“以”。

⑧俾(bǐ):

使。

⑨香草:

即香茅,其根状茎蔓延,可巩固坡地。

这里也可指芬香的花草。

10.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出一处停顿(1分)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12.《右溪记》的作者“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的原因?

(2分)

(三)诗歌阅读(4分)

崆峒①

谭嗣同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拏②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注释】①此诗写于1889年,当时的清政府腐败不堪,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

崆峒,山名,在甘肃平凉西。

②拏(ná):

执持。

13.此诗想象奇特,从形、神两个方面描绘出崆峒山、的特点。

(各填一个词语)(2分)

14.尾联意蕴深刻,谈谈你的理解。

(2分)

(四)诗歌积累与运用(5分)

15.根据提示默写。

(每空1分)

(1),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

(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29分)

(一)Wi-Fi能像空气一样笼罩我们的生活吗?

①在“没网就不能活”的今天,Wi-Fi似乎成了人们生活

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每到一个地方,Wi-Fi要是没连上,人

会感觉到格外失落。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Wi-Fi就像空气一般笼罩我们的生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只要拿出手机就能连上免费Wi-Fi?

②德国物理学家哈

拉尔德·哈斯由和他的研究团队最近发明了一种专利技术,利用闪烁的灯光来传输数字信息,这被称为“可见光通信”。

专家表示,该技术离全面普及已经不遥远,将来在任意一个LED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③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有大约2/3的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

为满足贫困、边远地区人们的上网需求,以及通过收取费用,满足部分经济宽裕使用者的超级漫游需求,谷歌正在建设一项通过热气球为全球提供快速、稳定的Wi-Fi网络的工程,代号“懒人”。

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④据国外最新消息,美国科研人员还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

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据传输到大海及河川中,提供Wi-Fi信号。

不过,在大海里覆盖Wi-Fi算资源浪费吗?

据研究者说,这种全新模式的无线网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例如通过Wi-Fi检测、预警海啸等。

⑤此外,“萌宠”也能装Wi-Fi!

泰国一家电信公司日前找到许多猫和狗做“志愿者”,在它们的脖子上挂上支持移动W

i-Fi的热点设备。

使用

Wi-Fi者只要靠近这些宠物,连接热点,就能上网,网速峰值可达每秒8.76M。

有人打趣道:

“如此一来,以后人和狗出去散步,将会是狗遛人,而非人遛狗。

”也

许以后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狗狗疯一般地往前跑,主人跟在后面大喊:

“狗狗,你快给我回来!

我的Wi-Fi断了!

⑥有了Wi-Fi,人们上网的方便程度大大提升。

但是,人沉溺于虚拟世界可能会疏离甚至排斥现实生活。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应该把持住,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被其操控。

16.通读课文,概括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Wi-Fi信号连接技术?

(2分)

17.文章第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8.文章第⑤段划线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

试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3分)

19

.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分)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有大约2/3的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

20.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会带来一些危害。

你认为Wi-Fi进入我们的生活,其“利”与“弊

”分别是什么?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作答。

(2分)

(二)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①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②俗话说: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

”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③鲁迅在学习时,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一千万字的宝贵财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④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⑤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文章带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⑥至今"推敲"之类的写作生活,更不胜枚举。

⑦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⑧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

一要苦于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齐白石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要苦于阅读。

博览群书,早读夜诵,即使因此“口舌生疮”,“手肘生茧”也不以为憾。

三要苦于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如果懒于思考,那就正中了“学而不思则罔”的古训。

末了,还要苦于修改,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

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

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学,也就是要苦练,苦读,苦思,苦改。

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才行。

⑨要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2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2.③-⑤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

(2分)

23.作者认为如何下苦功才能掌握语文知识?

(2分)

24.本文多次运用引用论证,俗语、古诗文、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