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166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知识。

(完成1-7题,共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蓊蓊(wěng)郁郁舳(zhú)舻愀(qiāo)然公姆(mǔ)

B.脉脉(mò)含情靡盬(gū)侘傺(chì)葳蕤(ruí)

C.淇水汤汤(shāng)参(cān)差酾(shī)酒桑葚(shèn)

D.一椽(chuán)破屋相勖(xù)否(pǐ)泰暧暧(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袅娜磐石慧风和畅义愤填膺

B.窈窕樊笼宿兴夜寐放浪形骸

C.羁鸟肄业杯盘狼籍流觞曲水

D.踯躅溘死雨雪霏霏正衿危坐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D.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5.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要求对仗整齐,即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对联对仗要求的一项是(3分)

A.上联:

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下联:

靠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B.上联:

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

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C.上联: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D.上联:

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

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诗风。

《诗经》分为“风”“雅”“颂”,《氓》属于“卫风”。

B.《楚辞》收录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后来把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叫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代表作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和《涉江采芙蓉》等。

D.《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馆前的讲演。

他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毕生投入反对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斗争中,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中的“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日。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阳”为山的北面,古代山北水南为阳,反之为阴。

D.卒,“死”的一种说法。

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公、侯、伯等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的通称“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6分)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

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

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

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奖章。

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国。

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

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

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做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

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

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

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

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中国台湾或去美国。

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

他对家人说:

“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

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贪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

抗美援朝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

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业技术骨干。

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

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

福建福州人。

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酋》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

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为世界真菌资源库增添了新标本。

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9.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

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分)

10.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11.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在科学研究领域有哪些突出贡献?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分)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12-17题。

(26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偭规矩而改错(错误)②苟余情其信芳(确实)

③府吏见丁宁(被)④便可白公姆(告诉、禀告)

B.①极视听之娱(穷尽)②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按次序)

③或取诸怀抱(胸怀抱负)④向之所欣(过去,以前)

C.①举酒属客(劝人饮酒)②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缭绕)

③而卒莫消长也(到底)④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到达)

D.①咎其欲出者(责怪)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相与枕藉乎舟中

C.若属皆且为所虏/不出,火且尽

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

 

14.下列各项中对诗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国风·卫风·氓》中写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其意为“女子也对男子不专一的行为感到不满意。

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B.屈原在《离骚》中写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其意为“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觐见而晚上即遭贬黜,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摘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C.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意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并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D.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意为“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1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曹操的《短歌行》开头情调昂扬,而后转向低沉。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生命忧患,以貌似颓废的意态表达进取精神,以觥筹交错之景抒发心忧天下和对人才的渴慕之情。

B.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自身对生死的看法。

他认为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后一切皆无,生死皆为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C.苏轼《赤壁赋》一文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衰和现实苦闷之悲,阐明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之境。

D.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过程中领悟到,要观赏到非凡之景,首先要立定志向,其次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

此番感慨与其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后徙知密州。

又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分)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分)

(3)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5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8-19题。

(8分)

游凤林寺西岭

孟浩然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

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

莫愁归路瞑,招月伴人还。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扣题写诗人与友人趁着良辰美景同游山水之事,笔触清新,语言轻快。

B.颔联描写了烟雾散开、远树初露、春色满山、一派清幽的景象,景中融情。

C.颈联对仗工稳,直抒胸臆,写诗人与友人饮酒酣歌,情谊款洽,逸兴遄飞。

D.本诗写游山、玩水、赏石、品酒、弹琴、歌咏之乐事,反衬对仕宦的厌倦。

19.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中“招”字的表达效果(5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

(10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氓》)

(2)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骚》)

(3),心念旧恩。

(《短歌行》)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

(5),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6)我们常说:

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

《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可以无悔矣”。

(7)《赤壁赋》中描写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8)《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营造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六、语言表达(共9分)

21.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5分)

22.最近古装剧《知否》大热荧屏。

下面是剧中某些台词情景组合再现,其中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

盛明兰幼年丧母,从此一个人独个儿在勾心斗角的大宅里忍辱负重,逆境成长。

宅中三姐妹性情各异,常常明里暗里比拼互损,旁人早就听过一些耳闻。

明兰独得祖母关爱,但恃宠不骄。

她凭借自己的坚毅果敢,聪慧刚强赢得了顾二公子顾廷烨的青睐,两人最终喜结连理。

文武百官纷纷向盛父道贺:

“小女不错,嫁了个好人家!

”剧中涉及爱情、家庭、成长,将一个家宅的兴荣,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奋斗传奇展现给观众。

(1)修改为

(2)修改为

(3)修改为

(4)修改为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一个衣衫破旧的老者,向你哭诉说,他有好几天没吃饭了,你于是心软了,你给了他钱。

可后来你听人说,他是一个骗子!

一个年轻的腿部残疾者,走过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你走过去搀扶他一把,他把你一手甩开,还给你一个厌恶的眼神……

同情心怎么了?

要求:

请以“同情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发表看法等。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