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108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docx

第十五章体育教学研究

第十五章体育教学研究

第一节体育教学研究概述

一、体育教学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一)体育教学研究的概念

重要概念:

体育教学研究是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体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揭示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探索体育教学规律所进行的探究工作。

上述体育教学研究的概念中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的含义:

(1)体育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两个方面。

(2)体育教学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体育教学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

(3)体育教学研究所运用研究方法和手段是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研究方法两种。

(4)体育教学研究的研究内容是“揭示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探索体育教学中的规律”。

(二)开展体育教学研究的意义

1.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体育是仅仅有100年历史的新学科,体育教学是一个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的教育过程。

在体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原理与方法方面更多是移植了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有关理论和发展。

但是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无论在目的、过程特征、对象、条件等都很不相同,因此由运起动训练演变过来的体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并不能很好地为体育教学目的实习服务。

因此我们必须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出发,研究学理、研究教法,创建和发展体育教学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克服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盲目性,让体育教学理论更好地为体育学科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2.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当前,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指引下。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是中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一直面临着理论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也缺乏体育学理研究、体育教法研究等方法研究的支撑。

就是在借鉴外国经验时,也缺乏对其在中国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因此往往出现或食洋不化、简单照搬,或夜郎自大、盲目排斥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而广泛地开展有质量的体育教学研究对于理性地分析体育教改形势,对于沿着科学的程序制订新的课程方案和教改目标,对于提出新的可行的教学模式都是极大的促进。

3.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

当前,教学与研究的互相渗透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体育教师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具有研究的性质,“研究型的体育教师”越来越受到欢迎,因为体育教学研究会直接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

首先,体育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相应的研究工作与他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教师借助研究过程所认识的体育教学实践也更加客观、准确和深入;第三,勤于思考和积极钻研的体育教师会努力学习新的知识;第四,不断地总结和研究会极大地激发体育教师的创造性;第五,体育教学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并增强体育教师团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体育教学研究的层次

根据对当前体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分析,我们可以将体育教学研究分成四个层次。

(一)描述现象的层次

所谓描述现象的研究就是将纷杂的体育教学景象进行整理,将其描述和归纳成为可清晰辨认的教学现象的工作。

描述现象的研究层次是体育教学研究的初级层次,也是基础的层次。

就目前体育教学研究来说,这个层次的研究可谓是当务之急的,我们现在依然对许多史实和事实,对许多体育教学现象缺乏清晰的认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这些现象缺乏全面而细致的描述。

比如中国的体育教学具有哪些特点?

哪些是好的传统?

学生对体育具有怎样的认识?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

什么是教师的主导性?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等等。

因此,我们要把体育教学搞好,要构建正确的体育教学理论,就必须搞好这些基础性的描述和归纳现象的研究。

描述现象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测试测量方法等,都属于“采集类”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所获得的数字、图表、符号及录像、照片、录音等均可为我们提供描述的信息。

对描述现象研究的主要要求是客观、准确、全面。

因为没有客观、准确、全面的信息,就没有了可靠的研究基础,因此也就难以进行解释或归因层次的研究。

(二)解释现象和归因层次

所谓解释现象和归因层次的研究就是通过综合和分析,对可辨认的体育教学现象的背景及原因进行研究。

解释的任务主要在于帮助人们理解体育教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即某个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归因的任务是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应该发生而没有发生等问题。

解释现象和归因层次是体育教学研究的中级层次,也是基本的层次。

就目前体育教学研究来说,这个层次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我们当前对许多教学现象分析不够、归因不正确,其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视角不全面、分析方法不恰当、不科学、不逻辑。

比如对中国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归因就是众说纷纭,极端说好的全面否认教学改革,极端说不好的全面否认过去的传统;又比如体育教学的问题和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是什么?

有的认为是理论问题、有的认为是理念问题、有的认为是方法问题、有的认为是教师,等等莫衷一是;还比如,为什么某个教材学生喜欢,而另一个不喜欢?

为什么启发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为什么A教师的教学效果与B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一样?

等等,这类问题的不清晰,都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定位,因此为了搞好体育教学工作,构建正确体育教学理论,我们还必须搞好解释现象和归因层次的研究。

解释现象和归因层次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综合研究法、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多因子分析法等,都属于“逻辑研究类”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是综合的结果、分析的结果、类比的结果、多因素的归因数据等,它们为我们提供的是逻辑的因果关系。

对解释现象和归因层次研究的主要要求是:

正确、深刻。

因为没有正确和深刻的分析,就无法解释现象,也无法得到正确因果关系,也就难以进行下一个层次的研究-----实证研究的层次

(三)实证研究的层次

所谓实证研究的层次就是在基本摸清了某体育教学现象发生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对该教学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否真的发生进行实证的研究工作。

实证曲任务在于证胡只在理论条件下发生的事情在真实的情况下是否发生,从而论证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实证研究的层次是体育教学研究的高级层次,也是最可信的研究结果。

就目前体育教学研究来说,这个层次的研究极为匮乏,这使得我们有许多“假说”,有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但能不能用,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用了以后会发生什么等,我们都不清楚,即便我们有再好的“假说”和“理论”都无济于事。

这是体育教学研究成果难以应用,体育教学研究难以成为科学研究的最大障碍。

比如当前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上百种之多,但能为体育教师所用的,能确实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却很少。

因此,为了发挥好体育教学研究的效益和应有的作用,我们还必须搞好实证层次的研究。

实证研究层次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教学实验法,它的特征是“实证性”。

但是,由于体育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社会性活动,它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排除非实验变因,因此教学研究只是一个准实验研究。

教学实验的验证主要应该指向“可行性”和“被欢迎度”上,而对“教学意义”、特别是“教育意义”的验证则是很难的,教学实验研究者对于这一点要有冷静的认识。

对实证研究层次的主要要求是:

精心设计实验、恰当解释实验结果,谨慎推出结论。

因为只有精心设计实验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只有恰当解释实验结果才能得出恰当而正确的分析;只有谨慎地推出结论才能使研究可信可用。

当我们搞好实证层次的研究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层次的研究了,即理论和外推层次的研究。

(四)理论和外推层次的研究

所谓理论和外推层次的研究就是在对某体育教学的规律进行了逻辑证明或事实证明以后形成概括性的理论,将该理论应用于类似的教学实践中,并验证外推效果的研究工作。

理论研究也叫抽象研究,理论的任务在于说明因果关系和发生因果关系的条件,发现或建立某种普遍性的理论或原则;外推的任务是运用理论于相似的实践并证明是否可以运用,从而扩展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实证层次是体育教学研究的实用性层次,也是最有效益的研究结果三就目前体育教学研究来说,这个层次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存在不少问题。

在理论化研究方面,由于对构建理论方法缺乏研究,致使许多研究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体育教学的理论创新很缺乏;在推广研究方面,由于对被推广理论研究不够和对推广范围的认定有误,使得不多的体育教学理论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因此为了使体育教学研究的成果能为体育教学改革和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服务,我们也要加强理论和外推层次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和外推层次的研究主要有:

“形成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推广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

理论和外推层次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法和教学实验法。

对理论化研究的主要要求是:

高度概括和自圆其说;对外推研究的主要要求是:

掌握理论和恰当外推。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研究中,上述4个研究层次间的界限也不是十分严格的。

各个层次的研究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

但一般来说,前一层次研究往往是后一层次研究的基础。

某一项体育教学研究可以停留在某一个层次,也可以跨越2-3个层次,但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应该研究周全和深入。

如“对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调查研究”,虽然只是第一层次的描述性研究,但如果问卷设计得好,调查的信度和效度都好,那么它也是很好的、很有价值的研究。

三、体育教学研究的特点

体育教学研究不完全同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也不完全同于教育理论研究,它是一种有独自特点的研究。

这个特点集中体现在学理性、实践性和行动性三方面。

(一)学理性

体育教学是以授业为主体的教育过程,其方方面面都和教与学有直接关系,所有的规律都围绕着教学的中心规律,因此体育教学研究归根结底是学理研究,如果体育教学研究脱离了学理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实践性

体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产生、形成,又反过来指导和影口向教学实践,并使教学理论自身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进行着。

教学研究只有为体育教学实践服务,才能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研究。

如果体育教学研究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束之高阁的书斋研究。

(三)复杂性

体育教学活动是由多因素、多变量构成的,而且这些变量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教学研究就是要把这种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状态反映出来。

教学研究有一个合理的、公认的基本框架,它主要由三类变量组成。

一是环境变量,指学习活动(通常是指课堂教学)的环境所具有的对成功与否有一定影响的特征;二是过程变量,指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成果产生影响的诸特征;三是结果变量,指教师所期望的及教师拟定教学活动计划所依据的、可用有效教学目标和标准加以衡量的教育成果。

任何一个结果变量的产生都不是单一变量引起的结果,它更多地涉及到教学活动中的一系列变量。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而他们的特征会因人而异,所以,每一教学过程都会因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研究的复杂性。

第二节体育教学研究的内容

如前所述,体育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教育活动,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教材将诸多研究的内容归纳为有关体育教学主体(人的因素)的研究、有关教学思想和目标(思想的因素)的研究、有关体育教学过程(时空的因素)的研究、有关体育教学内容(载体和媒介的因素)的研究、有关体育教学条件(物质环境的因素)的研究等5大类,供大家进行研究时参考。

一、有关体育教学主体的研究

体育教学是人的社会性活动,一切都离不开最主要的因素——人。

因此关于体育教学主体的研究实质上是围绕着教师和学生的研究。

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研究必然要受到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同时教学研究也必然要反映这种作用,因此,要组织开展合理的体育教学活动并提高其成效,就必须加强对有关教师与学生方

面的研究。

有关学生的研究主要包括: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研究、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体育教学与学生身体发展的关系、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关系、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分析、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等;有关体育教师的研究主要包括: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研究、教师职责及职业特征研究、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研究等。

二、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思想的因素)

体育教学是人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性活动,一切都离不开人对这项活动的价值判断、思考、定向和定位。

体育教学思想、目标的研究实质上是把握体育教学方向、挖掘体育教学功能的研究,也是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在体育教学面临大改革和大发展的时期,这类研究尤其显得重要。

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主要包括:

体育学科的功能与价值研究、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方向与目标的研究。

三、有关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时空因素)

体育教学是体育学习与活动的特定时空,与其他的时空很不相同,解明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也是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

很好地研究体育教学过程,对于正确理解与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体育教学过程特点,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等。

四、有关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载体的因素)

体育教学是通过运动技术学习这一载体而实现的。

体育运动技术内容丰富多彩,特点和功能各异,如何选编体育教学内容被称为“大规模的教材化研究”,如何将选出的体育教学内容改造成学生进行学习的体育学习内容被称为是“小规模的教材化研究”,这些研究也都非常重要。

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包括:

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研究、体育运动文化知识的研究、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研究、体育教学内容的编排理论研究、体育运动技术研究、现行体育课程内容合理性研究、体育教科书研究、体育教材化工作研究、体育教学计划研究、体育辅助学习材料开发研究。

五、有关体育教学条件的研究(物质与环境的因素)

良好的体育教学都是一系列良好物质条件支撑下、在适宜的教学环境条件下取得的,没有这些良好物质条件和适宜环境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体育教学。

但什么是良好物质条件和适宜环境就需要进行研究。

体育教学条件的研究主要包括:

体育环境的含义和内容、优化体育场地的研究、优化体育设施的研究、新运动器材和器具的研究、体育运用现代化教育工具的研究、体育环境管理研究等。

在此,对当前常见的体育教学条件的研究举例如下:

第三节体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介绍

在本节中,我们介绍一些体育教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法与手段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

它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一定要求设计出若干问题,然后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是:

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和审查问卷。

设计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的基本的重要环节。

问卷是以一定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架构为基础,确定问题的逻辑顺序及其联系,提出若干固定的调查问题,所以问卷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逻辑性,比较容易整理统计。

问卷调查一般都是间接的、书面的调查,即调查者一般不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问卷,所以问卷调查较之访问调查省时、省力、成本低,有利于调查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较为有效地控制研究变量,能简捷探明各因素或条件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但问卷调查也有缺点:

一是问卷的回收率有时无法保证,如果回收率太少,就会影响到所取得的材料的代表性;二是问卷调查往往不适合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调查对象;三是问卷设计要求较高,如,要求问卷内容要简明、问题数量要适度等,以提高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一)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一般包括题目、指导语、问卷的具体内容和编号三个组成部分。

题目是调查的主题,它与调查目的相一致,但其用语不能让调查者产生反感。

指导语是对调查目的及有关事项的说明,它的主要作用是让调查者了解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合作。

一般地说,指导语的内容包括: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对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要求,问卷调查的匿名性和保密原则,回复问卷的时间和方式,以及调查的单位、组织或个人的身份和联系方式等。

指导语的表达要简洁、准确,语气应谦虚、诚恳。

(见案例1)问卷的具体内容包括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次序,回答的方式及文字表述等。

编号指对所提问题次序的编号和便于数据处理而设计的编号

(二)设计问卷问题的基本要求

(1)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例如对没有实施新课标的学校了解有关新课标实施情况下的体育教学情况就脱离了客观实际情况。

(2)提出的问题必须围绕调查目的。

如调查体育教学计划制定情况就不能选择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

(3)提出的问题必须清楚而明确,避免有双重意义或模棱两可。

如提出的问题中有“经常”、“最近”等词语就会让人感到概念不清;提出的问题是“你父母支持你参加体育活动吗?

”就难以选择。

(4)提出的问题应与被调查者相关,并且必须是被调查者有能力、愿意回答的。

例如,对于有关中学体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去调查俱乐部的教练员;对于“个人隐私”或“社会禁忌”的调查,可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时问题是针对第三者时将有利于得到答案;对于调查“你在上一节体育课中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

”的问题就不合适。

(5)避免否定性选项和诱导性提问。

例如,“你不同意每天都上体育课吗?

”,这里“不同意”应用“同意”取代;“您喜欢教师这一受人尊敬的职业吗?

”的问题就有一定的诱导性。

(6)问卷的长度要适当。

问卷应在15-30分钟左右时间内填写完毕为宜。

太长使被调查者感到烦躁,不能认真填写;内容过少又不能全面获取研究者所要的信息。

(7)问题的次序应便于顺利回答及事后的资料整理。

一般地说,应该先易后难,由浅人深;先事实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后观念、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问题;先一般性质问题,后特殊性问题。

特别是那些敏感性强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后面。

(三)问卷回答方式及其设计

问卷回答方式一般有两种,即开放型回答和封闭型回答。

1.开放型回答

开放型回答是指对问题的回答不提供任何选择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由填写。

其优点是:

灵活性大、适应性强,适合于回答各种类型的问题;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时不受任何限制,有较多的自由回答或自我表达的机会,调查者可以获得较丰富的、超出预料的、具有启发性的材料。

开放型回答主要用于预测和估计的探索性调查。

开放型回答的缺点是:

回答的标准化程度低,难以整理和分析;往往容易出现一般化、不准确的甚至所答非所问的无价值的信息;要求被调查者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所以有时也因为回答起来很难,影响回收率。

2.封闭型回答

封闭型回答是将问题的可能答案列出,让被调查者进行选择的问卷回答方式。

封闭型回答的优点是:

回答容易,有利于问卷的回收;回答标准,有利于统计分析;有利于询问一些敏感问题。

其缺点是:

设计比较难,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回答类型很多或不太清楚的问题,很难设计周全的答案;回答方式没有发挥余地,难以发挥被调查者的主观能动性被调查者如果随意填写,将会降低回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封闭型回答问卷的回答方法主要有:

填空式、两项式、多项选择式、顺序填答式、等级填答式、矩阵式、表格式等(案例3)。

为了发扬开放型回答和封闭型回答各自的优点,可以结合两种回答方式进行问卷设计。

可由开放问卷作先导,摸清问题答案的类型,再设计完善封闭型问卷;也可在同一问卷中既设开放问题,又设封闭问题,以适应各种调查情况;还可以对同一不确定的问题,既列出封闭答案类型又安排开放回答的机会。

如,在列出答案后,再设“其他”与空栏,或追问:

“为什么”。

二、教学观察法

观察法是对教学中的行为进行观察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当前在教学研究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观察法和“参与研究法”(研究者直接参加被试的学习活动以收集研究数据)来进行研究。

(一)教学观察法的特点

1.主观针对性

教学观察法对所观察的内容要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除无关刺激物的影响。

2.客观真实性

可以最大限度地教学观察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在教学观察时一般不能干扰观察对象的活动过程。

3.集体合作性

观察稍微复杂一点的教学时,往往就需要多人的合作。

因此观察往往用统一的用表,还要进行观察方法的培训,才能保证观察的质量。

现在的观察已经越来越多地借助于仪器设备,如利用照片、录像、录音机和计算机等等。

这都大大提高了教学观察的精确性和观察范围

(二)观察法的类型

教学观察法可以按观察方式分为临场观察、实验观察、追踪观察。

(1)临场观察是指观察者直接位于对象所处的现场,有人也称实地观察法。

如在现场观察体育教师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计算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大小等。

(2)实验观察法是指将教学观察与实验相结合,及时观察和测量实验中的某些指标变化和性状特征,进而获得实验的有关结果材料的方法。

研究人员为及时获得实验结果,准确描述实验过程,有时单凭肉眼观察与统计还不能准确描述事物,需要借助某些专门仪器工具对实验过程的变化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得到有关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指标的精确数据。

有时也称这种观察法为观察测量。

如运动负荷大小引起生理指标变化的观察实验。

(3)追踪观察法是研究者用较长的时间跟踪考察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对事物规律性认识的方法。

这种追踪观察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实现。

如观察某个大单元教学的过程要素变化就要用追踪观察法。

观察还可以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加所研究的活动,分成“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一般说来,参与观察比非参与观察效果好,因为观察者参与其中,既有自我体验又能与被观察人建立融洽的关系。

教学观察还可以按照对行为的不同取样方式,分成“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

事件取样观察只对某种与研究目的直接有关的预先确定了的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

时间取样观察则是在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观察,对这一时间中发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较全面记录。

时间取样可以随机进行,也可以在可能发生典型行为表现的时间进行。

(三)观察计划的制订

观察计划是对运用观察法的步骤、程序与要求事先做出系统周密的设计与安排,也称为观察研究方案。

它是研究人员进行观察的依据,可保证观察工作顺利进行。

观察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观察目的与任务是制订观察计划的基础。

它对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指标和观察方法起着指导作用。

2.选择观察对象

选择观察对象时首先要注意代表性,被观察的对象数量不宜过多。

3.确定观察指标

确定观察指标是观察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一个被观察的事物对象从不同角度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特征现象。

因此,在选择观察指标时必须注意以下要求:

(1)指标的有效性:

是指所选指标能够满足完成观察任务的需要,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我们要选择心率变化作为观察运动负荷大小的指标,而不能选取学生完成动作质量的指标来反映运动负荷。

(2)指标的客观性:

是指所选指标应能反映客观事实。

如:

身高、体重、心率等都是事实上的现象,它不受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3)指标的代表性:

是指所选指标具有典型性,数据虽不多,却能代表主要的事实与现象。

4.确定观测指标的标准与规格

观察指标有的是定性的,有的是定量的。

定性指标要明确规定指标的内涵、规格、表现特征,要有操作性定义(标准);定量指标要规定量化单位、精确度、正误度等。

对获取各类指标的时间也应该统一。

5.确定和设计观察的步骤、条件与方式

教学观察的步骤是指观察的运用程序、操作环节及各观察手段与时间的安排。

如观察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