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051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docx

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

1、初中作文教学几点看法

现在,我就以写作教学为例来简单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第一,释放心灵,张扬个性,指导学生“写真我,书真情,做真人”,这既是作文个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做人的起码要求。

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引导学生“学做真人”的一种人格锻造的“大熔炉”,千锤百炼我们的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化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爱护“我”、尊重“我”、张扬“我”,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和写作的自由,让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敢于“越位”,勇于面对现有的作文规范进行反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体味人生,用自己的抒写去提升人格。

第二,关注生活,体验生活。

新课标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要求我们的写作要跳出封闭的小圈子,让写作参与生活,改变以往写作与生活脱离,写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情况。

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大家关注校园、关注家庭、关注社会(如网络文学、雅俗时尚、知识经济、心理健康、基因克隆、早恋、课业负担、代沟、……),并善于从中发现写作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美好人物与事物,发现严峻现实中尴尬、丑恶、阴暗的现象,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

宽容学生对社会文学现象的评头品足,学生才敢放言,才敢直面人生。

观察是手段,思考是归宿,通过作文(特别是有生活气息题目的设计),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与语文的关系、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从而使大家更自觉地关注现实,关注丰富多彩,复杂严峻的社会。

第三,激发潜能,创造思维。

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投映到人脑中也必定是多姿多彩、广阔生动的,可我们却经常听到学生说:

没东西写。

这无疑是我们学生的创造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

新课标指出:

“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独立思考、质疑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成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那么,作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呢?

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构建培养思维能力的平台。

作文的品貌由作者的思维能力决定,思维能力和个性又是由思维品质的差异决定的,而不同的思维习惯则形成不同的思维品质;因此,作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第四,善于联想,大胆质疑。

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从而形成思维的广阔的品质。

思维空间广阔,思维对象才丰富,学生才能走进生活的各个方面,体验、感悟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进而经过加工整合,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文章素材,思维空间越广阔,思维的效果和能力就越好,写出感情真挚、思想深刻的好文章才有可靠的基础。

作文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想像,从而形成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思维具有创造性,文章才会因其新颖的见解或形式而给人以独特的感受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教师要积极营造鼓励学生批判求异、独立思考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并善于发散思考,展开丰富、奇特、新颖的想象,引导学生通过途径、方法、过程的独特性、新颖性,去获得结果的创造性,通过引导、鼓励张扬个性,发现、挖掘、发展创造的潜能,促使潜能变为现实的创造力,在思维过程中培养创新习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作文教学重语言、轻文化,重技巧、轻人格的培养;在新时期,作文教学不能只重知识或形式,更要注重人文性的内容,坚持用课文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新课标指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以正义和正气塑造挺拔的人格,涵养深沉、耿直的思想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把中心放在学生阅读文本上,这既关照了学生品格丰富了人文素养,开阔了生活视野,升华了情操,为学生写作积累了大量的文化素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文化的碰撞中思考,重塑优化了人格,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链接当代社会生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现实的碰撞中,迸发出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是文章中最为光彩的音符。

2、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

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在一般的初中语文测试题中,包括中考,“写作”作为与“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分析”相并列的一块内容,占有30%~40%的分值。

因此,写作也倍受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的重视,作文教学自然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然而,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却不乐观,它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而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由于地处郊区,生员流失较为严重,今年七年级学生仅有99名,占小学毕业生50%左右,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作文水平更是低下,每次上交的作文不是只字片言,就是语句不通,十字五错,更不要提选材、构思、立意了。

面对这一现状,我校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学生作文水平低的症结所在,探求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途径。

2005年4月,本人对我校七年级99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作文学情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内容

写作兴趣

修改习惯

课外练笔

课外阅读

对批改及评语态度

选项

一般

不浓

经常

偶尔

从不

经常

偶尔

从不

经常

偶尔

从不

认真

看阅

一般浏览

从不

看阅

比例%

4.0

52.6

43.3

2.0

52.5

45.5

6.1

32.3

61.6

22.2

54.5

23.2

38.2

41.8

20.0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普遍不浓,也缺乏修改的习惯,大部分学生把完成作文当作一种任务,一旦完成便把它投掷一边,而不愿去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并仔细的修改,除了老师布置的每周练笔外,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写文章,课外阅读量相对也少,对老师的批改及评语作一般性的浏览,甚至根本不去理会。

这也是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几点对策

1、降低要求培养兴趣

由于我校学生基础差,写作水平低下,我们应该对学生降低要求,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切不可对学生过高要求,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

当前,有些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每次作文都对学生给出硬性要求,如字数必须达到600字,否则重写,于是,那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为了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只好不断重复相同或类似的语句,结果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有的学生干脆抄袭,敷衍了事,还有的甚至懒得动笔。

结果,不少学生都产生一种惧怕作文的心理,每当作文时,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怨声四起。

面对这一现状,教师无不摇头叹息,也不得不思考:

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使学生喜爱作文呢?

我认为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感觉到自己能够达到要求,乐意去写,然后,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不断修改,通过多次的修改,学生感觉到自己越写越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尝到写作的甜头,此外,教师还应不断鼓励学生,充分表扬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增长。

学生的兴趣一旦得以激发,学生乐于写,写作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若是“乐之者”,还怕不愿意主动动笔写?

2、及时修改注重讲评

批改作文、讲评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

学生的作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修改、点评,那就无法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最初布置作文的目的自然也无法达到,而且还会抑制学生的写作热情,影响写作效果。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必须及时批改,那么如何进行批改讲评呢?

首先,批改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传统的批改方法是学生的作文教师改,然而由于语文教师的教学事务多,大部分兼任班主任工作,靠教师一人之力去批改一个班级甚至两个班级的作文,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批改作文花费的时间长,拖延了作文本的发放时间,而且无法按时讲评作文,收效自然甚微。

此外,学生作文教师改,也使学生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学生们的作文水平自然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

其实,除传统的批改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经常采用学生自我修改、学生互动批改、师生共同修改等办法,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自身的工作负担,而且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

”学生在参与批改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从教学角度而言,也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因为学生养成的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终身受用的。

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次,评语不应笼统空泛,修改不应面面俱到。

作文修改时,评语不应过于空泛,千篇一律,如“语句通顺,层次分明,但语言欠生动。

中心欠突出……”这种空洞的模式化的评语无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应该针对学生的习作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学生对批阅后作文进行再修改、再点评。

此外,评语还应具有激励性和商榷性,如在学生作文的批语中,批上“在……方面,你有了较大的进步”,“要是……就更好了”,“这地方如果加上……就更具体了”,这样,学生无论面对自己作文中优点还是缺点,都能欣然接受,写作的热情也会高涨。

此外,作文讲评应多样化。

不少的作文讲评课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教师评学生听,教师改学生看,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往往还是无动于衷,有的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实,这种讲评课,学生处于被审判者的位置,又怎么能打起精神,产生兴趣呢?

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会失去写作兴趣,而且会产生厌恶情绪。

因此,作文讲评课应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双向交流,生生双向交流,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从而加大信息量,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在这样的讲评课中,通过相互切磋、互动交流,学生各显其能,取长补短,成为作文讲评课的主人,其鉴赏能力、表达能力也得以提高。

此外,交流切磋不能流于形式,还应内化、吸收,即进行再创作,这样,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3、加强阅读勤写多练

阅读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了解各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

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词汇,开拓视野,还能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解除作文难的顾虑。

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写作经验时曾说过:

“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可见,多读课外书籍对提高写作水平是不无裨益的。

当然,课外阅读不能随意的,毫无目的的进行,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组织学生互动交流。

光读不写也不行,还应读写结合、勤写多练,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文字及思想感情,写作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即读是吸收,写是输出,阅读和写作是互为因果的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叶圣陶指出:

“写作的历练在于多作”。

可见,读后必须让学生动笔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他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那么怎样勤写多练呢?

叶老说:

“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养成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

我校还为学生建立“课内课外阅读链接卡”,使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获,长此下去,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也就不会望“题”兴叹,害怕作文了。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4、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之水一旦枯竭,学生又如何能写好作文,因此,我们必须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作提供源泉。

如我们可以展开各类竞赛,交流,创办班刊、校刊,开展“寻找家乡的文化”、“探访身边的名人”、“亲近大自然”、“观察可爱的动物”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让学生开阔眼界,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写作素材得以增加,写作欲望逐渐增强,学生愿意主动动笔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非被迫进行闭门造车。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主动写、乐于写,而非被迫写,应该“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最后,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新途径,相信必定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3、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必须研究的三个问题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如下目标:

“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式作文、生活化作文和创造性作文。

根据《课标》的要求,面对网络的时代,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我个人以为,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如下几个问题:

一、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作文教学

因特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更走进了作文教与学的活动之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好作文教学的问题。

首先,要充分享用网络上的无限的甚至爆炸的信息源,解决无“米”与无“源”的问题。

事实上,初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很重,升学的压力不小。

要让他们“行万里路”办不到,让他们“读万卷书”也不切实际。

但让他们走进网络世界,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让视野变得宽广无限,让单纯的生活阅历变得丰富多彩是完全可能的。

凭借网络,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按照主题词、关键词进行网上快速检索;指导学生对搜索到的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阅览、筛选、复制、排列、归类;帮助每一个学生按照一定的主题或一定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其实,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资料库的过程,也是一个专题式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长期下去,收益无穷。

其次,要充分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网络环境优势,解决作文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

通过多种媒体的使用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变得历历如在眼前;使“静态的”变成“动态的”,甚至是“现场的”。

作文指导课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刺激的机会。

如多媒体的文字、图像和动画可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可以刺激听觉;交互式操作则更是发挥了学生的耳、眼、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

学生写作时,指导其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设计版面,配上合适的剪贴画,使作品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表达形式,使写作成了一项极富趣味性、挑战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

进行作文评讲时,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的“屏幕广播”途径实现全班同时研究某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将作文显示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修改,既可以对文章的具体词句进行点评,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单独评点和修改指导,或通过单机对话,或通过电子邮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还可以发动学生相互阅读批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易于发表便于交流的优势,解决学生作文发表难和一人评价读者惟一的问题。

作文发表的意义谁都明白,但在传统媒体的报刊上能够发表文章的学生实在凤毛麟角。

而互联网络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表作文,民主公平,机会均等;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拥有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读者,文章优劣得失可以得到及时反馈。

学生可以即时提交作文,并能马上在屏幕上反映给全班学生看,互相阅读评改,并开展投票评比活动。

目前,有条件的语文教师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开辟了作文教与学的专栏,设有发表园地、习作簿、指导站等各种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栏目。

有些报刊编辑部也能主动参与到有特色的网站中来,发布约稿信息,主动评点作文,选用优秀习作。

有的教师还请优秀学生出任有关版的主编,让他们主持栏目,充分发挥小先生的榜样作用。

可以这样说,学生作文一旦贴上网页之后,他的心就跟着网页走了,时刻关注着自己的那篇文章,有没有人看,没人看,他急,马上修改,再发;这篇不行,再贴一篇;点击率有了,还关心跟帖如何评价;评价好,开心;有中肯的意见,欣然接受;有不同的意见,便立即展开讨论和交流;当然,他还希望有编辑部的老师能看中并录用他的文章。

用不着你这个语文老师怨和苦,学生自己的兴趣就来了。

作为教师,我们要多动脑筋,不断地开辟新项目,提出新课题,举办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

诸如网络作文大比武、网上辩论赛、网上作文专题研讨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活动。

网络世界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形容不出;潜力大,隐患也大;作用大,诱惑也大。

加强对网络使用的管理和引导,也是语文教师的分内之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二、如何看待高考话题作文对初中作文教学所产生的冲击

考试是一根无声的指挥棒。

近五年的高考一直在考话题作文,这对初高中的作文教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这使我们有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不解,以致在作文教学中手足无措。

其实,这是新与旧的观念的冲突。

一是考试与平时的作文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为考试而组织作文教学肯定是要吃亏的。

平时的作文教学,尤其是初中的作文教学还是必须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训练体系的(当然这个体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系),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还是必须尽可能全面和均衡。

这样,无论考试怎么考,学生都不会栽跟头。

二是如何认识话题作文的问题。

话题作文,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题型,它是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实施新《课标》推广新课程的排头兵。

话题作文是对传统封闭的作文题型的反叛,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是一个潮流,更是一个方向。

回想一下,我们过去以文体为序列的作文教学体系不可谓不完备,但作文教学几乎走进了死胡同。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找到作文教学本身,尤其是写作本身的内在规律和真正的秘密。

作文只是一种表达,是为了倾诉和交流的表达。

作文永远是个性的,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

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到位了,就是好作文。

为什么偏要在文体啊、结构啊、技法啊这样那样的形式上花那么大的力气呢?

我们走了不少弯路,是话题作文吹进了一股新风,带来了转机,让人们豁然开朗。

只要我们好好研究一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下和八年级上的作文内容的编写,就会明白,作文再不是什么文体系列、技巧系列的事情了,那是专题式作文,其实那正是在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催生出来的作文序列。

因此,近几年高考作文矢志不渝地考话题作文,不是一种误导,而是一种积极的引导,是全国许多省市十多年的专题作文教学实验的成果展示,是想通过这根指挥棒来调整全国作文教学的方向,向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前进!

认识上清楚了,观念上转变了,接下来的就该是行动了。

第一,学习和领会根据《课标》编写的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教材。

初中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面写作,而是将写作放到实践当中,放到生活当中,放到情景当中,实现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三位一体。

写作教材内容的呈现不再是过去的写作知识讲话,而是各种口语交际、实地调查、社会采访、专题研究等活动的安排,突出了写作活动的实践性和生活化。

简单地说,作文不需要什么唠唠叨叨的知识的讲授,需要的是亲自实践和有效训练。

第二,根据教材要求,充分挖掘身边、社区、网络等资源,创造性地实施和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思考和表达生活。

尤其重要的是在各种读写的实践中形成作文的话题或专题,组织学生进行系列性的写作,综合性的写作,立体性的写作,富有人文性的写作。

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写作,在写作中提高作文水平,也提高人生的修养和品位。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革命,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训练的新方式。

学生应主动地在综合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同学、老师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沟通交流切磋,砥砺思想,合作完成写作任务;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结合现实,针对实际,解决问题,写出为时为事而表达的专题作文。

第四,作文评价的观念和标准要彻底改变,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篇文章。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总是用形式的东西去捆绑师生的手脚,动辄文体四不像,动辄结构不完整,动辄议不像议叙不像叙,搅得学生无所适从。

内容上都习惯于用“社会衣服”和公共套子去写作去评价。

禁绝个性语言和多元体悟的结果是学生们不敢关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不敢大胆张扬个性挥洒青春。

其实,写作过程往往是学生心理和情感的体验过程。

没有对自我心理情感的主动积累和积极审视,就不能写好作文。

只有培养学生欣赏自我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才能引导学生注重感受生活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把关注生命质量放在突出位置。

只要学生的写作是发自生活的真实,来源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无论他们的文笔多么稚嫩多么拙笨,都要设法欣赏设法肯定,因为它真。

即使情感上低沉哀伤,思想上片面偏激,我们也不要大惊小怪,要明白健康的情感要渐渐养成,思想向上也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评价的目的不是判高下,而在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可贵之处、闪光之处,不断鼓励和激发学生自我欣赏自我完善,激发起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关心,对社会的关注,最终写出为了倾吐为了交流为了实用的好作文。

当然,这决不是廉价的恭维,也不是无原则地放纵失误。

我们要永远记取,语文教师的评价就是要开发和张扬美丽的亮点,犹如矿藏,没有发现和开采是永远不会变成财富的。

话题作文这场冲击波来得及时,来得好。

它的到来,表面上看来是打破了过去传统封闭式的作文教学的序列套路,实际上是一场作文教学的革命,让我们彻底地洗了一回脑子,让我们在阵痛中告别了那种轻车熟路的写作模式和教学模式。

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一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张扬个性为目的的专题作文的春天已经来临!

多少代人苦苦追求的自由作文、自主作文、绿色作文、开放式作文、创造性作文之花在这个春天的百花园里竞相开放!

三、如何形成初中作文教学的特色化

写作永远是个性化的劳动,作文教学也永远是因人而异的。

在作文教学的领域内,不可能也不会有某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人。

真正成功的作文教学方案设计,真正成功的作文课堂,真正成功的作文教育课题研究等等,惟一的衡量标尺就是有没有效果,是否有自己的特色。

譬如,“绿色作文”就是一种特色。

它强调真诚,真诚地反映生活,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

正如作家王蒙所说,作文的真实其实是个牵涉到一代人文风、学风和做人的大问题。

先是真诚地面对自己,这是很难的,然后将真诚的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等)用真诚的文字表达出来。

它强调文章要有创造,要有自己的个性。

其实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好的文章要富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它是自己的创造。

它强调文章要有丰富的联想与想像。

要求学生一要有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想像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也就熔炼不出优质的合金。

二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

这种记忆表象是想像的原料,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有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

如果感情激发力强,记忆表象又丰富多样,学生的想像力必然强,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

它强调文章表达要自然。

自然也是一种创造,要求学生摒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要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在每一次的作文中经历思考、反省甚至痛苦的解剖,在作文中历练文笔,升华灵魂。

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

作文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策划的本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