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801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docx

背栓式石材幕墙施工工艺

第x节:

背栓式石材幕墙方案

本工程石材部分为背栓式石材幕墙。

做法采用框支式幕墙做法,即先在主体结构上安装钢骨架形成框格后,安装石材铝挂件B,将石材面板通过石材铝挂件A和石材铝挂件B挂接的方式固定在钢骨架上。

石材采用国产优质天然花岗岩,骨架采用槽钢和等边角钢。

一、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预埋件纠偏-连接件定位放线-连接件安装-连接件安装验收-钢立柱的定位放线-镀锌钢立柱安装-镀锌钢立柱安装检验-横梁定位放线-镀锌角钢安装-整体钢骨架安装验收-石材面板定位放线-石材面板安装-石材面板安装检验-塞泡沫条打密封胶-清洗交验。

、施工工艺流程网络图

三、连接件安装工艺

1、连接件安装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T熟悉施工现场T寻准预埋件对准立柱线

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度及进深位置T点焊T检查T加焊T防腐T记录。

2、施工步骤

连接件安装的质量与否是关系到幕墙安装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该部份工作还包含预埋件的偏位处理,防雷的连接等。

连接件安装之前,预埋件有偏差的需先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无预埋件的需进行后埋处理,后埋处理采用后埋件通过植化学螺栓与砼结构墙连接,确保安全、经济又能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连接件安装调整:

连接件安装时,先宜暂时固定在节点位置,等幕墙竖料安装至少相邻三根后,调整连接件并注意相邻竖料的平整(骨架调平还可利用连接件调节孔进行调整)。

本工程连接件与埋件均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连接件先固定在埋件上,预埋件偏差的需先按设计要求处理,无预埋件的需进行后埋处理(后埋处理采用后埋件通过植化学螺栓与砼结构墙连接),确保安全、经济又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安装至少相邻三根竖料后,调平连接件并注意相邻竖料的平整(骨架调平还可利用连接件调节孔进行调整)。

焊接需确保安全、质量以及焊缝宽厚度,及时除掉焊渣报验。

验收合格后,需进行防腐处理即涂刷防腐漆。

3、连接件安装验收

1)验收依据: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2)质量要求:

1)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做到无图纸或图纸不符合规范不施工;

2)焊接必须先进行点焊,待连接件调整符合要求后再行满焊;

3)埋件与连接件点焊要求必须可承受骨架重量,与作业载荷为准;

4)焊接连接的焊接长度及高度确保图纸要求,无裂纹、焊瘤、气孔、夹渣;

5)做好防腐处理,所用的无机富锌漆的所涂厚度必须不小于ioo卩m氯化橡胶面漆厚度不小于80卩m

6)做好质量及隐蔽验收记录:

对每道工序的检查、验收、返工等质量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记录包括施工人员、时间、工作面位置、质量情况、返工情况、补救情况、验收人员、各项指标、验收结果等内容。

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安装。

7)连接件安装偏差控制(mm):

标高±1.0(有上下调节时±2.0)

连接件两端点平等度偏差<1.0

距安装轴线水平距离<1.0

垂直偏差(上下两端点与垂线偏差)<1.0

两连接件连接点中心水平距离<1.0

相邻三连接件(上下、左右)偏差<1.0

四、钢骨架安装

1、钢立柱安装

立柱安装在全部幕墙安装过程中由于其工程量大,施工不便,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而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如果立柱安装正确,则整个幕墙工程质量和进度都较易控制了,故此作业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要分外重视。

(1)工艺概述

立柱是通过螺栓与连接件连接固定。

安装时,将竖骨料(钢立柱)放入两连接件之间,在竖骨料与两侧连接件相接触面粘贴防腐垫片,穿入连接螺栓,并垫入平、弹垫,调平、拧紧螺丝。

(2)立柱定位放线

熟悉了解图纸,检查图纸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是否有弄不懂的

问题T准备所有的工器具T做好准备工作T在施工现场找准所开线的位置,在关键层打水平线T寻找辅助层打水平线T找出立柱放线定位点T将定位点加固T拉水平线T检查水平线的误差T调整误差T进行水平分割f复查水平分割的准确性f吊垂直线f检查垂直度f固定垂直线T检查所有放线的准确线T垂点清查转角,变面位置的放线情况。

(3)施工工艺

1)熟悉图纸的过程是对整个工程的了解,在施工前对图纸面的图纸作出全面的了解,弄清楚整个位置的主导尺寸,收口位置尺寸、转角、收口的处理方式,以及整个建筑设计的风格,并对整个施工组织设计有明确的认识,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方案。

2)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施工准备,准备的内容有:

a、人员准备。

人员准备包括:

人员结构、技术水平、新旧人员的搭配等情况。

b、工器具准备。

在放线前对工器具的准备要检查是否缺什么,是否使用正常,仪器是否准确,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C、材料准备。

3)在施工现场找准开线部位,并对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解,对照图纸将转角位、轴线位、变高变截位一一对照,以保证放线的准确性。

4)选择好关键层,将关键层清理干净,防止杂物对开线的影响,并在关键层找出关键点并固定加固好此点,并对此点用水准仪抄平,以便按需要找出水平线。

5)根据幕墙施工需要,单纯在关键层打水平还不足以确定立柱的定位,为了保证立柱安装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在放线时还需要寻找一个辅助层打水平,以保证两点形成一根定位线,辅助层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随楼层高而定,层数越多辅助层就越多,反而亦然。

6)确定了关键层、辅助层,在关键层上寻找立柱放线的定位点。

定位点一般在变面接口处、转角处,在平面幕墙较长时可以是在平面中间,但此时必须调整位置,保证线、面空间统一。

关键点不低于两个,随着各立面变化的复杂程度和整个施工方案和设计形式而决定关键点的多少。

7)找出所有的定位点。

对定位点调整固定,对定位点的调整固定要求:

a、定位点误差必须足够小。

b、所用固定点材料应无明显塑性化。

c、固定必须牢固、稳定。

8)复核水平度。

从定位点拉水平线,水平线用20#铁线拉直用花篮螺栓紧仔拉紧,铁线一定要拉紧,有时可采用多个花篮紧仔拉紧的办法。

在拉水平线之前要对水平度进行复核,误差一定要小于1mm。

9)在水平线拉好后,防止出现误差,要求对拉好的水平线进行

水平度复核,复核时一定要将铁线调至水平状态,必要时可在中间加辅助支点,以避免铁线下挠。

10)进行水平分割

水平线拉好调整后,进行水平分割,进行水平分割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查看图纸分格;

b、明了分格线与定位轴线的关系;

c、准备工具,同时对圈尺等测量仪器进行调校;

d、确定分割起点的定位轴线。

整个准备工作做好后着手水平分割,一般三人同时进行,一人主尺,一人复尺,一人定位。

每次分割后都要进行复检。

11)对水平线分割的准确性的检查,在每次水平分割线分割完毕后都要求对此进行复查,方法有两种:

a、按原来的分割方法进行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b、按相反方向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以上复查如出现分割误差大于2mn则需要重新进行分割。

12)水平分割确定后,我们就需要根据水平分割吊垂直线,吊垂直线时应注意:

a、固定好吊线支座;

b、每根线都在分割点上;

c、分割点必须准确无误;

d、吊线时必须先察看是否有排栅或其它东西挡住;

e、所吊垂线代表一根立柱的安装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对水平分割与所吊垂线必须完全吻合;

f、在风力>4级时不宜吊垂线;

g、吊线时,吊垂的重量根据情况可用重法码的办法来减少风力

对其的影响;

h、高层、超高层是采用经纬仪配合吊线。

吊垂线是一根一根的吊,同时用经纬仪进行辅助工作,如无外排栅的工程其垂直放线尽量使用经纬仪控制。

13)检查垂直度有:

a、经纬仪检查法:

经纬仪检查是用经纬仪作为垂直验证,从所吊垂线中选择几个垂线用经纬仪进行复检,检查出误差要记录并寻找原因进行调整,这是一种最准确的办法;

b、水平辅助层定位点重合复检法;通过查看辅助层分割点与定位层分割点是否重合来检查垂直吊线的准确性;

c、自由复检法;任意选择一层作为检查层或选择一边区域进行复检,具体做法参照a)、b),得出误差数据后进行分析、记录、处理。

这是由于有时赶工,时间紧的情况下的应急办法,一般情况下不采取。

14)固定垂直线,为防止受外力的影响在调整好的垂直线要进行固定;固定时固定稳、准,同时避免外界冲力对其影响,同时,要注意对所放线的保护,有条件的对固定完毕的垂直线用经纬仪重新校正。

15)至上道工序操作止,放线部分工作基本完成,随后将进行立柱的安装阶段,为保证安装阶段准确无误,对所放的线要进行全面验收复查;对不同区域进行互查,以保证不出错;保证其准确性是检查的重点,特别是转角位置的放线情况,由于转角位置玻璃分格位与立柱分格位不在同一位置,故放线时一定要注意换算,同时要反复查对以防搞错。

(4)立柱安装

立柱安装在全部幕墙安装过程中由于其工程量大,施工不便,精度要求高而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如果立柱安装正确,则整个工程进度都较易控制了,故此作业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要分外重视。

1)工艺流程

检查立柱型号、规格T对号就位T梁上端穿螺栓固定T三维方向调整。

2)施工工艺

a、检查立柱型号、规格

安装立柱之前先熟悉图纸,同时熟悉订料图,准确了解各部位使用何种立柱,避免张冠李戴。

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颜色是否正确,型材表面处理是否合要求;

(b)截面是否与设计的相符(包括截面高度、角度、壁厚等);

(c)长度是否合要求(是否扣除15mn变形缝)。

b、对号就位

按照作业计划将要安装的立柱运送到指定的位置,同时注意其表面的保护。

c、立柱安装一般由下而上进行,第一根立柱按悬垂构件先固定上端,调整后固定下端;第二根立柱将下端对准第一根立柱,并保留15mm的伸缩缝,再吊线或对位安装梁上端,依此往上安装,若采用吊篮施工,可将吊篮在施工范围内的立柱同时自下而上安装完,再水平移动吊篮安装另一段立面的立柱。

d、立柱安装后,对照上步工序测量定位线,对三围方向进行初

调,保持误差v1mm待基本安装完后在下道工序中再进行全面调整。

(5)立柱校正与验收

立柱安装用螺栓固定后,对整个安装完的立柱进行校正,校正的同时也要对主梁安装工序进行全面验收,对此道工序的反复验收确定了整个幕墙质量的基础,这一个关把不好就不可能保证下面工序质量,所以在幕墙最后的效果大部分由立柱来决定。

总之对安装过的立柱进行校正,是控制立柱的关键性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无论在人员安排和管理上都要当作是最重要的一步。

1)工艺操作流程

放基准线T打水平线T建立基准面T校尺T测量误差T调整平面误差T调整垂直误差T调整间距(分格)误差T用经纬仪检查误差T定位T组织验收T记录验收结果T有关部门单位签证。

2)施工工艺

a、放基准线在立柱校正时首先要放基准线。

所有基准线的放置要求准确无

误,先要吊垂直基准线,每隔3-4根立柱要吊一根垂直基准线,垂直基准线放好后要用经纬仪,测定基准线的准确度,要保证基准线的自身准确。

同时为了防止基准线受风力的影响在经纬仪测定时要将基准线端固定好,基准线垂直位于立柱的外侧面。

b、打水平线

在垂直基准线放好后,要每隔2-3层打一次闭合水平线,水平线用水准仪抄平固定,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