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份 混凝土结构工程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指导书BDTJ09.docx
《第二部份 混凝土结构工程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指导书BDTJ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份 混凝土结构工程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指导书BDTJ09.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部份混凝土结构工程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指导书BDTJ09
(工程名称)
混凝土浇筑作业指导书
编码:
BDTJ-09
二○一○年十月
作业指导书签名页
项目名称
作业内容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写
年月日
注
目录
1.适用范围1
2.编写依据1
3.作业流程1
3.1作业(工序)流程图1
4.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措施2
5.作业准备2
5.1人员配备2
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2
6.作业方法3
6.1混凝土搅拌3
6.2混凝土运输4
6.3混凝土入模4
6.4混凝土浇筑4
6.5混凝土的养护6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6
7.1质量控制措施6
7.2质量控制点7
7.3质量检验标准7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kV~500kV电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
2.编写依据
表2-1引用标准及规范名称表
序号
标准及规范名称
颁发机构
1
《预拌混凝土》(GB14902-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4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GB/T50107-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7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1-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家计划委员会
8
《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
变电土建工程》(Q/CSG10017.3-2007)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9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10
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
3.作业流程
3.1作业(工序)流程图
4.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措施
表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措施表
序号
安全风险
预控措施
检查结果
1
触电
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由持证电工安装。
由专职电工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禁止其他人员私自乱接、乱拉电线。
2
高处落物
1、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临边、走道、孔洞口、平台设置防护栏杆。
2、集料平台应牢固,材料堆放整齐、稳定,现场不得乱抛掷物体。
3
楼板模板坍塌
模板支撑系统应有计算,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验收,浇筑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并及时加固
4
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
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
日期:
日期:
注:
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
5.作业准备
5.1人员配备
表5-1人员配备表
工序名称
建议工作人数
负责人数
监护人数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入仓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养护
注:
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
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编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搅拌机
辆
2
磅秤(或自动计量设备)
台
3
双轮手推车
辆
4
小翻斗车
辆
5
尖锹
把
6
平锹
把
7
混凝土吊斗
个
8
插入式振捣器
个
9
木抹子
把
10
长抹子
把
11
铁插尺
把
12
胶皮水管
米
13
铁板
个
14
串桶
个
15
起重机
辆
16
拖泵
辆
17
泵车
辆
18
混凝土送输车
辆
19
混凝土输送管
米
20
布料管
米
注: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
6.作业方法
6.1混凝土搅拌
6.1.1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迸行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
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6.1.2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6.1.3搅拌时间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问应按下表控制。
表6-1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
序号
砼坍落度(mm)
搅拌机机型
搅拌机出料量(L)
<250
250-500
>500
1
≤50
强制式
60
90
120
自落式
90
120
150
2
>50
强制式
60
60
90
自落式
90
90
120
6.1.4出料:
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
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6.1.5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6.1.5.1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
6.1.5.2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
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6.1.5.3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科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6.1.2.4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6.2混凝土运输
6.2.1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规范规定。
6.2.2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6.2.2.1混凝土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
6.2.2.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6.2.2.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道内壁,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预计泵送间歇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6.2.2.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6.3混凝土入模
浇筑时严格控制入模混凝土的质量,及时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
6.4混凝土浇筑
6.4.1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6.4.1.1砼浇筑顺序:
先边角,后中部,先浇竖向结构后梁板,确保砼不出现冷缝。
6.4.1.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不超过50cm。
6.4.1.3混凝土自高处倾落自由落体高度,不应超过2m。
6.4.1.4在浇筑柱墙等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高度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如用串桶、溜管、振动溜管或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等使混凝土下落,以防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
6.4.1.5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
插点要均匀排列,逐步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6.4.1.6振捣器在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
6.4.1.7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
6.4.1.8混凝土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好。
6.4.1.9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4.2基础承台、地梁混凝土浇筑
6.4.2.1承台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
如留缝超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
在使用吊斗直接卸料入模时,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300~400mm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6.4.2.2振捣时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动棒与水平倾角约60°左右,棒头朝前进方向,棒间距以500mm为宜,要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冒出气泡为宜。
混凝土表面应随振捣按标高线进行抹平。
6.4.2.3地梁的施工缝宜留置于相邻两承台中间的1/3范围内,并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企口)。
继续施工时,接缝处混凝土应先凿去浮浆,用水湿润并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才继续浇筑混凝土。
6.4.2.4承受动力设备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6.4.2.5在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平施工缝,必须低于地脚螺栓底端,其与地脚螺栓的距离应大于150mm;
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30mm时,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四分之三处。
b)垂直施工缝,其与地脚螺栓中心线间距不得小于250mm,且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
c)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1.0。
6.4.3柱、墙混凝土浇筑
6.4.3.1柱、墙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6.4.3.2柱、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0~500mm。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6.4.3.3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
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
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6.4.3.4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6.4.3.5施工缝设置:
墙体宜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度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墙体其它部位垂直缝留设应由施工方案确定。
柱子水平缝留置于主梁下面、吊车梁牛腿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板的柱帽下面。
6.4.4梁、板混凝土浇筑
6.4.4.1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6.4.4.2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设在板底下20~30mm处。
第一层下料稍缓,使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
用“赶浆法”使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振捣时要避免触动钢筋及埋件。
6.4.4.3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
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
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6.4.4.4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6.4.4.5施工缝设置:
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
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双向受力板、厚大结构、拱、薄壳、水池、多层刚架等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6.4.4.6施工缝宜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6.4.5楼梯混凝土浇筑
6.4.5.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
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木磨板)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6.4.5.2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6.4.5.3施工缝位置:
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1/3范围内。
6.4.6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处理:
6.4.6.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用水冲洗干净。
6.4.6.2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处浇水充分湿润但要排除积水,然后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6.4.6.3新浇筑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6.4.6.4动力设备基础的垂直、水平施工缝隙处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有地脚螺栓的设备基础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准。
6.4.7浮浆和压光处理
6.4.7.1混凝土结浇筑到顶面时,其表面出现浮浆,施工时应刮去表面浮浆加少许新混凝土,压实抹平。
6.4.7.2压光:
当混凝土施工到顶面没有明显下沉,在混凝土初凝前,打磨压实。
6.5混凝土的养护
6.5.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
6.5.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6.5.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6.5.4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其四周应压至严密,并应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
6.5.5可喷晒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蒸发,达到养护的目的。
6.5.6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道路等可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在拆除内模板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6.5.7养护用水与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质量控制措施
7.1.1在混凝土拌制阶段要特别注意。
要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
要认真执行砼配合比,严格原材料的配料计量,防止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
7.1.2水泥应有水泥库,防止雨淋和受潮;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复试。
外加剂、混合料要防止受潮和变质,要分规格、品种分别存放,以防止错用。
7.1.3泵送混凝土运输车装料前,要排净滚筒中多余洗润水,并且运输过程不得随意增加水。
7.1.4为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搅拌运输车在卸料前应先高速运转20~30S,然后反转卸料。
7.1.5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7.1.6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7.1.7严禁踩踏钢筋,浇筑混凝土应有钢筋工值班及时调整钢筋的位置及间距,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7.1.8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不得随意拆改大模板的连接件及螺栓,以保证大模板的外型尺寸准确。
7.1.9已浇筑好的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7.1.10施工缝处杂物应清理干净,防止造成缝隙、夹渣层。
7.1.11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按规范要求取样检验。
做好混凝土的浇注记录和养护记录。
7.2质量控制点
表7-1质量控制点表
序号
控制点
控制方式
W
H
S
1
水泥检验(包括外加剂质量、氯化物及碱含量、清水混凝土配合比)
●
2
混凝土强度及试件取样
●
3
抗渗混凝土
●
4
混凝土浇筑
●
5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仅用现场自拌砼)
●
7.3质量检验标准
按照Q/CSC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
变电土建工程(上册)》中表5.10.6~表5.10.8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