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易错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625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易错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治易错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治易错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政治易错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政治易错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易错点.docx

《政治易错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易错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易错点.docx

政治易错点

经济常识易错点

1、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2、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它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3、商品价格越低,生产越受抑制。

4、商品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并最终决定商品的价值。

5、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并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增加,商品的价格一定上涨。

7、近年来我国家电产品降价的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

8、在商品交换中,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生产,使生产扩大或缩小,从而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9、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和价值完全一致。

10、企业大力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得该企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11、商品优质之所以优价,主要是因为优质商品使用价值大,科技含量高。

12、纸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纸币发行越少越好。

13、纸币是货币符号,它的面值是由货币决定,它可以用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14、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5、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保持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17、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和行业中,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18、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内。

19、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

因此,在市场上它们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

2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

21、任何不同所有制经济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22、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股份制,就是非公有制经济。

23、外资经济即外商独资经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济,可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

24、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5、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26、在我国现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才能发展生产力。

27、个体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的工人劳动所得也属于按劳分配。

28、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原则。

29、有商品交换就有市场,因此,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30、存在市场调节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31、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国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和调控。

32、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

宏观调控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33、加强宏观调控就是运用行政手段抑制通货膨胀。

34、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是市场对资源配置不具有基础性作用。

35、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

36、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7、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有计划指导的。

38、企业的党组织是企业的决策机构,它既是领导者又是经营者。

39、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大力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卖掉国有小企业。

40、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41、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一定提高。

42、企业规模越大,生产产品越多,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43、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44、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企业经济效益越高。

45、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是兼并联合。

46、股份合作制不一定是集体所有制性质。

股份制经济都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

47、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都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

48、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仅是一种债务凭证;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49、居民之所以购买股票,是因为股票可以当作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50、一切商品价格竞争都是不正当竞争。

51、农业起着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任何时候都应先发展农业,再发展工业。

52、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

53、按保护价收购余粮,是加强计划经济的要求。

54、乡镇企业已成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发展乡镇企业

55、第三产业是直接生产物质资料的行业。

56、订立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事,与劳动者无关,由用人单位说了算。

57、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要遵循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富裕生活的原则。

58、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最主要的是发展社会福利。

59、税、利、债、费都是财政收入的形式,都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60、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财政收入的增加,因而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61、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

62、财政通过财政支出来调节社会分配,为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积极作用。

63、利率下调,存款者的实际收益必然减少,银行存款的数量必然减少。

64、只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才是纳税人。

65、所有人都是纳税人,因为所有商品都包含着税,人们在购买商品时都纳了税

66、纳税人意识包括依法直接纳税。

67、中国人民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68、存款的主要来源是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69、政策性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

70、遵循自愿交易原则一定体现公平原则。

71、诚实信用既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原则,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决定生产。

73、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搞超前消费。

信用消费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就是超前消费。

74、享受性消费就是享乐主义。

75、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只对消费者有利。

76、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就是高消费。

77、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消费要节俭,而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消费要大手大脚

78、一国的个别价值是国际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

79、进口越多,越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而出口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80、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出口必须是出口我国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商品换回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

81、国际贸易中的等价交换是按商品的国别价值进行交换。

8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现代化建设缺少资金、技术比较落后。

83、发展对外贸易就是发展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

84、发展对外贸易就是发展对等贸易。

85、海关征收关税是保护民族工业的根本出路。

86、征收关税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因而关税税率越高越好。

87、贸易自由,发展对外贸易就很难保护民族工业。

88、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哲学常识易错点

1、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2、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物质就是桌子、椅子、黑板……

5、物质和意识互相决定。

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运动的、有形的、有规律的,后者是不变的、无形的、无规律的。

6、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会产生梦。

7、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的本质来自于是乎外部的客观世界。

8、意识能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9、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10、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1、电脑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12、物质决定意识,神是不存在的,因而关于神的观念也是不存在的。

13、世界上存在物质和精神两大现象,因此世界的本质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14、自然界可以正确认识,许多社会问题不能正确认识。

15、任何时候都会有尚未认识的事物,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16、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意味着意识的作用是无所不能的。

17、人类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客观事物。

18、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就是哲学基本问题。

1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

20、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21、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意识所决定的,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2、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23、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意识同客观存在原型是应当一致的。

24、“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指“精神”和“物质”的直接转化或二者地位的变化。

25、生活中老师与同学具有联系就是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概念。

26、联系的普遍性,就是指事物与周围四面八方事物的联系普遍的。

27、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8、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29、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甚至取消客观联系。

30、联系是永恒的、不变的、无条件的。

31、一切在前的事物或现象都是原因,而在后的事物或现象都是结果。

32、原因与结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相互转化。

33、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都互为因果关系。

34、整体就是由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或完整的事物。

35、所有事物的整体功能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3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客观实在性。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38、只有创新,才能彻底否定旧事物,实现事物的发展。

39、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

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40、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

41、价格上涨和下落就是规律。

42、哲学规律就是指价值规律等。

43、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改造和消灭规律。

44、规律是客观的,所以规律是不变的。

45、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人们主观赋予的。

思维规律可以被创造、消灭。

46、自然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47、解放思想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48、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49、矛盾的转化就是发展。

50、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就是哲学上讲的对立、斗争。

51、“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52、矛盾就是事物内部双方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关系。

53、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优点和缺点。

54、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人主观幻想的。

55、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56、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了各种事物的个性和特点。

57、任何事物都有主、次矛盾之分。

58、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看到矛盾的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59、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能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直接决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60、事物的性质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1、坚持两点论看问题,就是指一切事物的矛盾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

62、外因能撇开内因而单独地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63、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的作用同等重要,两者共同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64、机遇就是命运。

65、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

66、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

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量变也能引起质变。

67、质变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量变根源于事物的外部矛盾。

68、质变就是发展。

69、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

70、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可以用直线和圆来表示。

7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72、新、旧事物之间只有区别,没有联系。

73、承认变化就是唯物辩证法。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的唯物论。

7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5、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7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是否承认联系。

77、“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句俗语正确揭示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78、任何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都是直接合二为一的。

79、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具体,这说明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80、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81、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真理都属于正确认识,都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82、有的现象表现本质,有的现象不表现本质。

假象是错误的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83、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所以不同的现象表现不同的本质,同一现象表现同一本质。

84、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属于理性认识。

85、感性认识是表面的、多变的、外在的东西,理性认识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变的东西。

86、感性认识离不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目的。

87、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表现出来。

8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感性认识是低级认识,理性认识是高级认识。

89、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点;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客观的,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是主观的。

90、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91、认识的两个途径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感性认识,间接经验是理性认识;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92、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是参加实践,占有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9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94、敢想敢干就是创新精神,不固守书本才是创造性思维。

9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6、人的属性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人的自然性制约人的社会性。

97、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辙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98、个人活动只有符合社会的需要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99、哲学上所讲的价值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价值观并非人皆有之。

100、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101、正确的价值观应该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我国现阶段,正确的价值观应符合党的基本路线。

102、集体主义坚持集体利益,个人主义维护个人利益,因此人们既要坚持集体主义,又要坚持个人主义。

103、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应当放弃个人利益。

104、谁追求个人利益,谁的人生就失去了价值。

105、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都是正当的。

106、人人都有个人利益。

自私和利己主义是不可避免的。

107、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108、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就越大。

109、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10、个人对社会的物质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11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

一切索取都是不道德的。

112、人在政治上的地位越高,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获得的金钱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113、“金钱不是万能的”,这说明有无金钱并不重要,因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理想和事业,“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说明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素。

114、一个人只要树立了理想,就能干出一番事业。

115、理想和现实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理想高于现实。

116、任何理想都是鼓舞人们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理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17、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因此无论是个人理想还是社会理想,今天的理想一定是明天的现实。

118、实践是与意识根本对立的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119、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20、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121、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一个标准。

12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指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123、认识对实践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任何实践都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12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透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125、“眼见为实”,凡是实践中得来的知识都是可信的。

126、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

127、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28、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政治常识易错点

1、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

2、民主的本质与民主发展程度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民主的形式越完善,民主的主体就越广泛。

        

3、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机关。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5、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法律监督机关。

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7、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人大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8、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由选举产生的。

9、《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我国的行政机关不再进行行政审批工作。

行政许可越少,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10、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因此,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1、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12、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国家主席是一个重要国家机关,因此,国家主席有权独立行使职权。

13、“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其内容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外事权和国防权

14、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图谋连续12次遭遇失败,说明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反对台湾搞独立。

15、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履行了义务就一定享有权利。

16、在我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17、在当代,世界各国都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18、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政党的性质是一致的。

19、中国共产党的新党章把党的性质的表述由原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修改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

20、在经济建设中应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党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21、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共同之处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22、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民主党派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2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因此,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4、中国共产党所说的“科学执政”,可以理解为党要正确地行使国家职能。

25、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26、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已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因此,我国各民族之间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2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8、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级人大和各级人民政府。

29、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因此,公民所进行的一切宗教活动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30、我国现阶段宗教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宗教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31、一个国家的性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一国的对外政策。

32、国际法是调整国家关系的法律,因此,国内法必须服从国际法。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认同,并成为指导各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4我国政府直接行使管理经济的职能

35、我国政府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

36、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间接执行者

37、直接选举是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38、党代会负责修改宪法

39、各级地方人大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因此各级地方人大都是立法机关

40、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都是选民选举产生的

41、 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2、 全国人大既行使立法权,也行使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43、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

44、 民主是与专政是相对立的国家形式,实行“多数人的统治”。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各有自己的民主。

45、 民主和专制是辩证统一的,任何国家都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体。

46、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是全体公民的民主。

47、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必须集中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全社会服务。

48、 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是任何国家共有的职能,国家管理社会经济具有相同的目的。

49、 国家对内职能中政治统治职能是主要职能,社会管理职能是次要职能。

50、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国体是政体的惟一决定性因素。

51、体不同,政体也不同;国体相同,政体一定相同。

52、国全部国家机关是一个有机整体,定期互通情报,互相监督。

53、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元首,都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都没实权。

54、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是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来组织。

55、阶级统治的权力机关。

56、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组织国家政权机关。

57、民主制度的主体也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58、我国的国家制度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9、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

60、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中国共产党召开的。

6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和国家职能作为国家形式,维护和体现国家性质这一内容

62、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63、我国的司法权统一由人民法院行使。

审判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

64、任何社会都有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的组织机构。

65、国家机构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66、国家机构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它是公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67、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确立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利于健全法制,使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68、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是党的主张的制度化、法律化。

69、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民主。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0、依法治国就是要做到国家机关立法,全体公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本质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7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指立法平等、司法平等。

72、权利和义务都不能放弃,每位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73、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主要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更要看它成员的出身和公开声明。

74、各阶级都是通过政党夺取国家政权的。

75、国家性质决定政党性质。

一切国家都是由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政党来领导的。

76、国家、民主、政党都有阶级性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都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在阶级社会中,最主要、最强有力的阶级斗争工具是政党。

77、国家政权总和政党联系在一起。

政权阶级性与政党的阶级性是一致的。

78、政党的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