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毛概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366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毛概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们毛概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们毛概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们毛概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们毛概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毛概论文.docx

《我们毛概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毛概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毛概论文.docx

我们毛概论文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社会主义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

组长:

200912301092黄燕

组员:

200912301084李观保

200912301057文斌

200912301054覃玮宗

200913201080张伟贤

 

论社会主义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

【论文摘要】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本小组的合作研究,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地位演变;我们联系现实,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为此提出我国应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促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发展、地位、作用、改革、繁荣

【正文】

一、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正确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涉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制度环境和动力源泉,是改革开放中最敏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

邓小平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逐步清除错误的和教条式的思想观念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致力于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和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并在理论上把非公有制经济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后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中,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典范。

一、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曲折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

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

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马克思晚年关于利用世界市场和现代交换机构改造俄国农村公社的思想,列宁关于利用各种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成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建国后在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上的争论、反复和经验教训,都是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源头和实践素材,它们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19世纪70年代后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研究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发展前景时,接触到了一个前所未遇的崭新课题,即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

是机械地遵循“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先发展资本主义,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另辟蹊径,探索一条更为光明的现实之路?

正是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中,马克思突破了主要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背景的未来社会构想图式,论述了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在评述俄国农村公社时曾精辟地指出,改造俄国农村公社具有内外两大经济条件,即外部利用世界市场和内部利用银行及股份公司等现代交换机构,以根本打破农村公社缺乏交往、联系的孤立性(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1、436页。

)。

可以说,这一重要论述已经孕育了在东方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萌芽。

二、市场取向的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冲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所有制教条”,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和取舍的根本标准,完成了从“对立论”到“有益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的飞跃,从而形成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政策。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发展。

(一)从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重大现实问题出发,考察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思想: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认为私人企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去掉了从前对雇工数量的限制。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以往形式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要求,从而奠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这是党对私营经济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从此,私营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突破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全等同于公有制的传统观念,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内,并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非公有制经济由公有制经济“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升华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从基本制度之外融入到基本制度之内。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把非公有制经济归入基本经济制度,是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和市场经济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基本经济制度论表明:

所有制问题十分重要,它是经济体制系统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必须把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改革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公有制和私有制并非截然对立、水火不容,二者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以适当形式并存于一定的经济社会之中;所有制形成的演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只有适应与不适应之分,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判断其是非得失的标准,只能看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三)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来把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创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市场环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活跃力量。

一定要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中,公有制经济处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处于非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性质,不表现为阶级利益的根本冲突,而表现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非对抗性关系;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分工协作、市场竞争、融合与转化、借鉴与促进等多方面的关系。

总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该把握好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下的内在力量及其发展。

二、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对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相对困难的几年里,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

由于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强劲稳定的发展动力。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是各级政府的一个较为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在过去几年里,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而正是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

以后,非公有制经济仍将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现在的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税源。

尽管国有经济目前在整体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但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增量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同时,其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我们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生产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动产品,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增加了社会资本,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金;且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

它不仅对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在中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由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能够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始终受到国家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不会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动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且还会在与公有制经济的联系、竞争和合作中,有益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和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还是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的就业体系,保持社会稳定,都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发展前景看,由于中央政策明确,地方政府支持,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们思想观念更新,非公有制经济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快速增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因此,对待非公有制经济,要积极鼓励、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一、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1、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存在一些重大问题,但是,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下一阶段,将是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国有经济局部调整的加速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深入、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协调推进,将给个体私营经济带来十分难得的机遇;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境外企业深入我国腹地所带来的危机感,也需要个体私营经济的整体实力有一个大的突破。

在过去几年里,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束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应该要有新举措,特别是要针对问题,不失时机地制订新的政策措施,促进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代表的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尽管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环境仍然不平等。

总体而言,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个体私营经济得到的仍然是“次国民待遇”。

无论是在行业准入方面,还是资源获得方面,都受到程度不等的歧视。

这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平等,与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管理中的力量太大且随意性太强有极大关系,主要体现就是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

可以发现,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如注册、征地、取得经营许可、进入新的行业、投资立项、兼并收购等具体活动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比对公有制经济的制约要大得多,甚至在处理公有制经济的审批中出于社会稳定等政治需要而放宽尺度、实行倾斜政策。

另外,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体私营经济由于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实力较弱、历史不长等原因,所以还会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而我们的社会环境不但没有为它们解决问题提供便利,反而制造了许多壁垒。

第二,缺乏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

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没有坚实的财产保护体系、规范的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做基础,一方面会导致这些经济的业主权利受到侵害,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业主想方设法“钻空子”、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中国仍然处于转轨期,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企业行为还缺乏规范,政府经常会进行一些整顿,如果政府不严格地按照法律办事,或者自由裁量权过多过大,非公有制经济将很容易受到打击。

第三,普遍存在违反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现象,存在“官商勾结”和“寻租”现象。

非公有制经济的确存在相当多的偷漏税、拖欠雇工工资和任意增加劳动时间、假冒他人商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甚至热衷于“官商勾结”以获取不正当的资源和政府支持,从而得到暴利。

近几年,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在参与国企改制中,与个别官员或国企领导勾结,低价攫取国有资产并进行欺诈性财产转移。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还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放在加入WTO之后经济竞争日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还显得发育不良。

另外,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大部分非公有制的企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而西部地区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却要缓慢得多。

所以,只有针对上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制定政策措施,才能促进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2、争对问题解决的方法

第一,进一步强调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尽管有人认为宪法已经明确宣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没有必要调整。

但是,由于宪法对公共财产的保护要强烈得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这种区别性的表述可能被理解为区别性的政策,所以仍然有必要在党的文件中和宪法中进一步强调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第二,要逐步建立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这在实际工作中比宪法宣示更重要。

不仅仅是制定这方面的法律,关键是要建立严厉的诉讼、判决、执行体系,这样才能既约束政府的行为、也约束非公有制企业的行为。

当然,这意味着向现代法治国家的转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我们至少应坚决向这个方向迈进。

第三,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改革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正是这些审批制度的存在,使得无论宪法、法律如何强调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保护和开放准入、平等竞争,都会因为审批制度的存在而得不到贯彻。

所以,无论是注册前置审批还是投资项目审批、经营活动审批,都应该大力精简和透明。

二、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或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国有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占有最大比重,所以国有经济的地位备受关注。

以国有制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一些至关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

计划经济下的公有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本动员方式,是在特定阶段一种有效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安排方式,是一种对特殊资源和对特殊技术的控制方式,是企业直接兼顾就业、收入分配、普遍性服务等社会公益目标和直接满足政府特殊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因此,有人认为公有制比重的降低可能会削弱这些曾有的经济社会功能,从而导致经济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导致社会主义性质的改变。

但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改革开放前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近8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报,2002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出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只有36.1%。

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历来看,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个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直至这个比重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

我们需要认清这种趋势的必然性,并顺应这种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经历雄辩地告诉我们,国有经济比重的适当降低,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问题的关键是,在以国有制为代表的公有制比重下降的同时,我们要学会用市场经济中的通行手段来基本实现传统公有制发挥的经济社会功能。

三、如何促进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1、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充实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强调更快更好地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会不会使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继续降低、会不会偏离基本经济制度呢?

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

基本经济制度其实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中确立的,也需要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和我们继续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中不断充实内涵、不断完善。

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是充实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又一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应该与时俱进地不断充实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个过程可能要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特别是,我们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应该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事实上,传统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可以通过现代财产组织形式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把整个国民经济严格区分为纯粹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性质将会越来越难,也越来越没有必要。

到那个时候,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将更加丰富和新颖,基本经济制度将比现在更加完善。

2、调整公有制经济的定位,用市场经济方式发挥公有制的经济社会功能

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也应该不断调整。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或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国有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占有最大比重,所以国有经济的地位备受关注。

但总的来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改革开放前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近8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报,2002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出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只有36.1%。

国有经济在GDP中的比重没有确切的数据,一般估计为三分之一左右。

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历来看,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个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直至这个比重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

为什么国有经济比重继续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呢?

首先,是过去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而现在还在向正常回归。

过去对社会主义有不正确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有不切实际的认识,盲目追求一大二公。

其次,十五大所确定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进程将继续进行下去,国有经济势必会从一些企业和行业有序退出。

第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比改革开放前要高得多,居民财富越来越多,民间资金越来越丰富。

丰富的民间资金会不断形成资本,源源不断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第四,十六大确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会有力促进政资分开、有力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形成,一般财政资金将会越来越少地投资到国有企业中去。

第五,中国将会更多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开放度将越来越高,更多的外资将进入中国。

国有经济比重下降的必然性,在浙江、江苏等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地区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而东北等地的情况表明,经济发展速度低,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国有经济比重太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于缓慢。

实践表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有经济比重在一个时期内逐步降低具有必然性。

总结

  我们已经说过,计划经济时代公有制所发挥的经济社会功能,基本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通行手段来实现。

因此,除了少数特殊行业和领域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平等竞争、相互融合。

所谓平等竞争,是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在行业准入政策中、在政府对所有经济活动的管理中,获得同样的对待。

所谓相互融合,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所有制要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财产组织形式,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可以在现代公司制度的财产组织形式中相互渗透、相互交织。

即使在特殊行业和领域中存在的纯粹公有制经济,也应该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财产组织形式,采用特殊法人等企业形态来清楚地界定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参考文献】

①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于光远: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五),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卓元:

《论争与发展:

中国经济理论5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林子力:

《走向市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蒋学模:

《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珏:

《劳者有其股》,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蒋一苇:

《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