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31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docx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

师德修养专题讲座

——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商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张芳

导言:

(课前小互动:

略)

要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就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讨厌什么样的老师。

中、日、美三国(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不同)做了一次联合调查,结果基本相似,学生总体喜欢这样的教师:

理解人、有耐心、温和、可信赖、热心、尊重学生、能教懂知识、上课有趣;最近中国一名教师也做了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做为一名教师应是学生的沟通者、倾听者,用人格的魅力去教育、用宽厚的胸怀去赢得学生的信服者。

小学生喜欢的教师:

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学生;态度亲切、温和、不爱发脾气;办事公平、不偏爱哪一个学生;会讲故事、爱跟学生一起玩儿;说话算数、不出尔反尔;不随意拖堂、用主课代替副课;谦虚好学、实事求是;不爱向家长告状;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知识渊博、什么都懂的教师。

那么,学生讨厌什么样的老师、目前师德修养的现状如何呢?

就让事实来回答吧!

第一节师德修养的现状

【案例1】导致十四岁学生跳楼丧命的老师 

1998年3月23日下午6:

30分左右,宜昌市五中初二学生周付宇从一幢19层高的楼顶跳下,鲜血喷地,当即身亡。

……。

【案例2】在学生脸上刺“贼”的老师

1999年10月6日,陕西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刘某被班主任崔敏叶老师疑为偷钱人,用锥子在他脸上刺了个"贼"字,面积比5分硬币稍大。

……。

【案例3】让学生用双膝走到讲台上的老师

北京青年报2004年10月22日报道:

为“促使学生进步”,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四小学一教师出“奇招”:

考试成绩90分以下的,都当众跪下,用双膝走上讲台领考卷。

……。

【案例4】撕脱学生脸皮的老师

2009年1月7日大河网报道,镇平县涅阳第六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郑超群因没及时完成作业被教师郭亚彬撕脱脸皮。

2013年3月2日南阳市镇平县察院小学6年级一名13岁学生因不会背作文而被班主任女老师体罚致右眼失明。

【案例5】“教鞭老师”和“巴掌老师”

“教鞭老师”:

在一节课上创下3分钟抽15名学生的“纪录”。

“巴掌老师”表示:

之所以打学生,是因为恨铁不成钢,自己反复讲了的题目,学生还是做错。

当时自己很气愤,便打了学生两下,但下手不是太重,目的只是想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一些。

该学校一位负责人表示,的确出现过体罚学生事件,学校对她们也作出过批评教育。

两位老师教学水平都不错,其中一位老师在该校已任教7年了,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一直很优秀,只是对学生要求很严格。

【案例6】罚学生裸站的老师

《昆明日报》2009年10月25日报道,因未按要求自带清洁用具参与教室清扫,10月20日下午3时,昆明市盘龙区双龙乡双龙中心小学3名学生被班主任张姓老师脱下全身衣服,赤身裸体站在全班同学面前。

……。

【案例7】连幼儿都要体罚的老师

浙江省义乌市新一代幼儿园一名幼师,因为小孩不肯睡觉,竟施以棍棒,将6岁男童曹贵杰的脸部和耳朵打伤。

2010年12月20日报道:

江苏兴化板桥幼儿园一名幼儿老师,用电熨斗惩罚上课讲话的学生,先后有7名幼儿脸部被熨斗烫伤。

深圳一幼儿园老师体罚幼童:

笔尖戳脚心 逼喝粉笔水家住罗湖草埔东社区的李女士,包括她儿子在内的多名幼儿,日前遭到了紫荆幼儿园教师用笔尖戳脚心、逼喝粉笔水等不同形式的体罚,身心遭受双重伤害。

屡次被老师用签字笔扎破脚心,出现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激烈反应。

【交流互动】——各抒已见

【律师点评】 教师体罚学生这一现象在当代教育中仍不断出现,“不打不成才”一直是教师家长所信奉的,只是教师碍于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但有些教师的一些过激行为让人们不敢苟同。

在上述案例中,从学生角度来讲,

一、对于教师打学生的理由不敢苟同,教师的职责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因为自己的反复教导学生仍然不会或不听话就以“武”来解决;

二、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学生进行体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侮辱了学生的人格,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2006年12月29日进行了修订)中第十五条规定: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三、学生来学校是学习,知识是教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体罚行为等同于对学生的一种侵害行为,我国的《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国全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八条第五款规定: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从教师角度讲,对学生从严要求,希望学生能够更快的成才,这是好的方面,可惜用体罚学生的方式,这个让社会无法认同。

这种情况校方也有过错,没有及时的对教师做出处分,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错。

学校总是抱着侥幸的心态看待这种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如案例5),这样的发展会令社会感到不安。

像案例中所说的那些老师学生怎会喜欢?

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令学生讨厌,甚至憎恶!

但越来越多的老师体罚学生事件甚嚣尘上,我们说正视教育体制的弊端固然需要。

但我认为这样的老师更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一、“体罚”学生的危害性

•首先,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

•其次,体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再次,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最后,体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冷漠孤僻、敌视和心理闭锁等畸形变态心理。

二、“体罚”学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潜在影响。

•第二,教师素质差,教育手段贫乏。

•第三,教育能力不足,以至教育方法捉襟见肘

•第四,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行为失控

主要原因在于:

(一)犯错误的教师具有不正确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权利、地位和成长规律的基本看法。

实质是讲怎样看待、对待学生的总的观点。

古今中外,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学生观。

有关部门研究表明,迄今为止,可以概括为四种,即奴隶观、自然观、平等观和主人观。

只有平等观和主人观才是科学学生观的核心。

下面重点谈谈奴隶观和自然观。

奴隶观也称为私有财产观。

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是老师可任意驱使的奴隶,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父母和老师有权支配他们的学习、生活、劳动、兴趣、志向以及未来,可以有权决定和支配他们的一切,甚至可以随意对他们施以体罚、羞辱、讽刺、挖苦等肉体和精神虐待。

它无视学生的特点和自由的权利,抹煞了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在这里只有“长官”意志,学生对家长和老师只是一种依附关系、服从关系。

自然观则认为青少年象生物一样自然而然地生长,他们怎样想就可以怎样做是他个人的事情,大人不必多操心。

这种观点忽视教育的作用,片面强调环境的影响,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一切以青少年为转移,导致了娇惯溺爱和放纵。

由此产生了许多校园的小皇帝、小公主。

骄横、自私、抓尖儿、散漫、听不得批评意见,扭曲的人格------。

教育这样的孩子,教师确实要多付出几倍的心血。

象案例中的教师,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无不是奴隶观在作祟。

不允许学生不完成作业、不允许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学生要绝对服从教师的安排指令,稍有不从或违反纪律就施以体罚。

比如案例4,那位撕下学生脸皮的教师行为可谓恶劣,虽然最后的结果是法院判决施暴教师一次性赔偿学生家长医疗费、整容费18万元,受害学生及其家属不再追究施暴教师的其他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但是孩子的心灵受到的创伤是一生一世永远也剃除不掉的。

“我见她做什么?

我恨她!

一辈子都不想见她!

”这就是孩子回答记者想不想见到老师的问话时所言。

(二)犯错误的教师缺乏法律意识。

1989年11月第四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公约指出:

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儿童即使违反了纪律、做错了事,也不应成为受歧视的对象,社会或成人做决定时应考虑到并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公约》强调了保障儿童生存、健康、安全、获得姓名和国籍等权利;公约规定要尊重儿童的意见发表权、参与权等,保障儿童成为行使自己权利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

1、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保护妇女儿童的立法也明文规定禁止虐待、摧残和迫害儿童。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不辱骂、不体罚。

犯错误教师正是由于缺乏这种法律意识才使得他们违法犯法。

由此他们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受到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判决。

由此可见,无论何种原因,其结果大都是既“伤”了学生,又“伤”了教师自己!

其实这个道理都明白,可就是明知故犯!

 我觉得教师应当从自我身上去审视去思考:

我们自己心胸宽广吗?

生活的目标与教育的信念恰当正确吗?

我们是否忽视了教育本身就是个艰巨、复杂、长期的过程?

而且,还可以这样说,“犯错”在某种程度上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天性”与权利。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起沟通者、引导者、呵护者的作用。

毋庸置疑,这些“问题学生”至始至终更需要教师用心灵、用爱心、用耐心去悦纳和疏导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推心置腹同他们一起制定出具体、明确的行动计划来适当地进行“约束”,尽量让每次计划难度小些并可实现,一点点,一步步地让学生体验和积累小成功,感受进步的快乐。

不可让计划要求模糊或太大,否则不易完成就会不断强化学生的失败。

假使学生因某种原因不能执行或完成不了计划,也不要指责和惩罚他们,因为指责和惩罚大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把学生推向了教育的反面。

无论学生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教师都应在学生尽力想让教师放弃时,继续表现出坚持到底的态度。

永不放弃将会使学生相信教师是真正关注和爱护他们的,“问题学生”通常在确认教师不会放弃之后,才会开始做出努力的。

“体罚”已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但更有甚者,还有猥亵和强奸女学生的行为发生。

“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案”(2013.5.8)

由此可见,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进行法制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

决不能让少数违法犯法的教师严重地影响全体教师的形象。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发生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要根据具体情节严肃处理,以免后患无穷。

所以,认真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我们全体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师德修养的内容

一、师德修养的总括内容

包括一下四个方面:

1、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职业理想。

2、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

爱生意识、平等意识、公正意识

3、教师对待同事及学生家长的职业道德:

与同事相处的道德、对待学生家长的道德

4、教师对待自身的道德:

知德并重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追求卓越、德高为范为人师表

(详见:

二、师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就是: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84年10月13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出台。

1985年进行修订并更名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之后,在1991、1997和2008年又先后三次进行了修订。

1997.8.7修订的规范(旧规范)

1、依法执教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4、严谨治学

5、团结协作6、尊重家长7、廉洁从教8、为人师表

2008.9.1修订的规范(新规范)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核心与灵魂。

1.“

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

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修养的出发点。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

学生”——师德的灵魂,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案例】桂贤娣老师是如何关爱学生的——小红帽的故事

桂贤娣,女,出生于1961年11月、2011年9月10日“教师节晚会”上受奖的“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之一、湖北武汉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创立“因生给爱十法”、被誉为“情感育人、智慧育人的教育专家”。

颁奖晚会上她讲了一则“小红帽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

……。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也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曾经指出:

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

【案例】一次作文 

案例:

在一次春游活动中,老师给六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道以“春天”为题的作文。

61名学生中大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的和风细雨、花红柳绿。

惟有学生王晓的作文与众不同,认为“春天并不好”。

春天细菌繁殖旺盛,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结果,他受到了严厉批评。

老师认为:

“古往今来一些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胡思乱想。

【案例】主任把“差生”赶出学校  

案例:

2007年至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后的一天,某市一所初级中学的初三2班班主任老师,正在找本班王小虎谈话:

“根据近期的考试成绩和三年来的学习状况,你根本就不可能有升学的可能。

再说,三年来,不论是大考、小考、期中考还是期末考试你从来没有离开过全年级倒数第一的位子。

为了是你早点解放,也是为了咱们班的安宁,为了更多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冲刺理想的目标,你现在可以回家休息。

我跟学校给你申请,到时候给你办理毕业手续,算你毕业。

  王小虎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有些疑惑,他用怀疑的眼光盯着班主任老师。

老师见他不是很高兴,便又加以解释:

“咱们班人多,教室比较拥挤,另外你不要担心,这次对学习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都是采取这种方法。

不是你一个。

”王小虎问老师:

“您这样对我们处理,是叫给我们停课还是叫开除啊?

”老师解释:

“就叫暂时停课。

你们必须立即离校回家,不得再来学校。

  王小虎可能是因为有了同盟军而稍稍得到些安慰,无奈地离开了学校。

可在这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刚刚离校,该校就又招收了一部分往届初中毕业生,编入了初中三年级复读。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师德修养的关键。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前不久(7月25日)午间新闻:

“公办教师有偿补课,考核不予合格”

——对于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在教师年度考核中给予不合格,考核结果要作为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堂内容课外补”,向所教学生收取补课费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今年暑假,教育局在比较醒目的地方都张贴有不许办班的通知。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也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与旧版本相比,新规范从原来的8条缩改为6条。

在保留原来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条目。

这一新版本是对1997年版本的继承与发展。

其中“对学生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终身学习”等内容,都体现出时代的新气息和新要求。

最引人注目的是“保护学生安全”一条。

第三节加强师德修养的方法

加强师德修养的最主要方法就是:

走出体罚的误区,做一个遵纪守法、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

对学生实行体罚,危害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它不但使学生肉体受到疼痛,严重的直接损伤学生的身体,影响学生机体正常发育,更重要的是它必然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影响学生认知发展和个性品德的成熟。

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而是要有“德性”,即善良。

教师德性的核心内容是善良。

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善良是一种德性。

善良中蕴含着宽容与大度,善良中蕴涵着理解与尊重,善良中包含着仁爱友善,善良中包涵着慈悲为怀。

善良是教师对待学生最基本的规范。

教师德性中的“善”,表现在教师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教师德性中的“良”,我理解就是“良好的心态”,即“宽容的心态”。

当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学生时,就不会对学生的的缺点嫉恶如仇,也不会对学生的的错误穷追猛打。

其实,学生有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个人一辈子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更何况错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履历性”教育资源。

当然,严格而不严厉,宽容而不纵容,全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来把握教育艺术的“度”。

一个不善良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师德性。

一个缺少爱心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师德性。

当然,教师的德性还需要公正与责任的加盟,需要自尊与自爱的参与,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灵。

教师良好德性的养成,需要教师对行为的自我反思,对品性的自我修炼,对角色的自我觉醒。

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受人尊敬的,那是因为良好的教师德性,如果丧失了最基本的教师德性,那么,教师这个职业肯定会成为遭世人唾弃的职业!

其次,提高教师素质,综合利用多种教育手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每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扎实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技巧。

老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以体罚学生来发泄自己的感情。

同时,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和教育过程中的其它问题。

教师对学生既要尊重信任,又要严格要求,防微杜渐,既一视同仁,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既适时适度,又持之以恒,既重视学习,又注意品德、体质的发展。

第三,学习课堂控制艺术,获取恰当方法手段。

缺乏科学的教育艺术是产生体罚的重要原因。

学校应该运用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素养,使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避免体罚。

第四,学校领导要重视体罚学生的现象,要明确认识体罚给学生造成的危害,它不但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不但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不但是现时的,也是未来的。

学校领导要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教育法》(1995.3.18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它在第五条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首先在思想上引起教师的重视,转变落后教育思想,自觉禁止使用体罚。

其次,学校领导应严格要求,把禁止教师简单地以体罚对待学生作为一项制度。

学校领导要注意确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把教师体罚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水平相联系。

一旦因体罚出现问题,学校领导也应从事实出发,严肃处理,不能一味袒护,并引导教师吸取教训,从根本上避免体罚现象的发生,使中小学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第五,注重教师心理疏导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所谓健康,不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良好适应和道德健康。

教师是心理问题多发人群: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

教师工作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

教师是职业枯竭的较高发群体:

港台调查——教师属于高危职业;美国——最富压力的职业之一。

中国——最初热爱教师职业:

90%,两年后:

50%,终身:

20%

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研究得出:

(1)接近50%的教师认为工作太累;

(2)37%的教师工作超过8小时;(3)教师的强迫症,人际敏感,忧郁症,偏执倾向高于一般人群,具体表现为无法控制自我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角色的社会认同归纳为三种模式:

•神圣化—-圣人,绝对权威,不会说错话做错事

•悲情化—-蜡烛、春蚕,与眼泪、死亡联系

•妖魔化—-因为是圣人、春蚕,所以不能说错话做错事,那怕是很小的事情。

一旦出错就被放大。

可见:

其实都没把教师当成活生生的人,而是当成了工具。

 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希望阳光教师能将阳光的种子播种到学生心里。

所以,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心理疏导:

1、接受现实,随遇而安;2、合理宣泄,缓解压力

3、审时度势,学会放弃;4、加强学习,实现价值

——交流互动(中国梦、教育梦、我的梦)

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唱好三步曲”。

首先要给教师减负,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解放”。

其次要摆正教师的位置、心态,与学生做朋友,做“平等中的首席”。

最后要做到“心肠热”而“头脑冷”,要有热心、信心、恒心。

【案例】害怕的眼神!

•来自学生的真情告白:

“当我犯错误的时候,请您不要用轻视的眼光看我;当我一次又一次跌倒的时候,请您不要用蔑视的眼光看我;要知道,我能从您的眼中看到您到底对我有多大希望。

•来自孩子的告白:

在我中考成绩下来时,我看到了妈妈眼中的鄙视,一瞬间,我知道我这一辈子完了

•来自教育专家的忠告:

在近几年招聘教师的活动中,我常被邀请去作评委。

我发现不少“准教师”有优美隽永的文笔,却没有优美隽永的眼神;有华美的衣着,却没有美的不空洞的眼神;有挂在脸上的笑意,却没有眼睛中的笑意;有搭配得当的色彩与饰物,却没有眼睛里的生机与活力。

教师的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当你微笑时,世界爱上了你。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

微笑的作用:

1、表明心境好2.表明充满自信3.表明真诚友善4.表明乐业敬业。

●曾经有人说过:

“微笑是女性交际的王牌”。

事实上,微笑也是教师教学的王牌。

●日本曾做过一项心理测试,其结果显示:

许多学生认为,最温暖、最亲切的笑是“教师的微笑”。

保持微笑的十大理由:

1.微笑比紧锁双眉好看;2.令别人心情愉悦;3.令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4.有助结交新朋友;5.表示友善;6.留给别人良好印象;7.送给别人微笑,别人自然对你报以微笑;8.令你看起来更有自信和魅力;9.令别人减少忧虑;10.一个微笑可能随时帮你展开一段终生的情谊。

教师的眼神。

师生之间,有时也无需过多的语言,一个充满关爱的眼神,也能带给孩子温暖的阳光。

老师呀,请慎用你的眼神!

所以,当我们的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时,我们不能企图用“体罚”来代替“惩罚”,即使要“惩罚”也要讲究艺术!

因为,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它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教育教学中如何恰倒好处的运用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