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297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docx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111

施工组织计划说明

1、工程概况

永寿县甘井部队三级公路专线改建项目全长22.297km,分主线和支线两部分,主线长19.547km,支线长2.750km。

该公路是东西走向,西起接麟游至永寿国防公路常乐至永寿界段三级公路,东至咸阳市永寿县城,与G312国道相接。

主线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度7.5m,行车道宽6.5m,两侧各设0.5m宽的土路肩;支线是由甘井镇街道通往甘井部队的一条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路基宽度6.5m,行车道宽6.0m,两侧各设0.25m宽的土路肩;相交于主线K9+442.786处,交角为78°。

该项目新建路段K0+000-K6+260和K12+260-K17+200段为黄土荒坡,千沟万壑,地形较复杂,填、挖土方量比较大。

全线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工程量

主线

支线

1

路线长度

km

19.547

2.750

2

路基土石方

km3

1021.993

7.920

3

排水(浆砌片石)

km3

11.315

0.926

4

路面(沥青混凝土)

km2

131.853

16.819

5

占地

86.56

0.61

6

涵洞

12

1

2、工程特点

2.1施工条件较好。

线路位于咸阳市永寿县境内,全线除K0+000-K4+850段为新建路段、K4+850-K6+260段为土路外,其余道路均为1997年改建的原旧沥青路面,交通条件较好,当地气候较适宜,除冬、雨季对施工有一定影响外,全年各个季节均可正常施工,基本能够保持均衡作业。

线路大部分结构物附近有电力线路通过,施工用电较易解决。

施工生活用水可用当地群众饮用自来水。

施工区域通讯方便。

2.2征地拆迁难度较大,施工期间外界干扰较大。

永寿县由于受当地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制约,且地土面积不广,人均耕地不足,主要产业为农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较缓慢,势必会因占用土地问题引起纠纷,造成施工难度加大。

2.3施工对安全及环保要求高。

由于施工区域过往村镇较多,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对施工安全要求较高。

同时,施工区域又是农田和苹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区,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防污染、防噪音措施。

3、总体施工方案

该项目工程计划于二OO九年六月十五日正式开工,二OO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完工,计划总工期五个月。

工程施工主要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平行流水作业。

4、人工、主要施工材料、机械用量计划

本项目主要人工、主要材料、机械用量见《人工、主要材料、机械台班数量表》。

5、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5.1路基工程

5.1.1路基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

根据规划,永寿县甘井部队三级公路专线改建项目主线路基宽度为7.5m,支线路基宽度6.5m。

主线标准横断面为:

7.5m=3.25m×2车行道+0.5m×2的土路肩

支线标准横断面为:

6.5m=3.0m×2车行道+0.25m×2的土路肩

5.1.2路基挖方:

本路段无不良地质现象。

特殊路基为高路堤、深路堑、陡坡路堤、填石路堤、素填土路基等。

土方开挖施工对于较短的路堑且挖方深度小于3m时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掘进法施工;对于开挖深度大于3m时采用分层横向全宽掘进法施工,每层阶梯留出运土路线,并注意排水。

对于土方比较集中的深路堑,采用双层纵向通道掘进法,既先沿路堑纵向挖掘出一条通道,然后再沿此通道两侧进行拓宽,同时扩大作业面。

对于大规模挖方段落,为扩大施工作业面并加速施工进度,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的混合掘进法。

先沿路堑纵向挖出通道,然后再沿横向两侧,挖出若干条辅道,可集中较多的人力和机具,沿纵横向通道同时作业。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装载机开挖,推土机配合作业。

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装载机运输弃方。

5.1.3路基填方:

填方路基:

路堤边坡率根据填料性质,边坡高度和基底地质条件同排水及防护工程综合考虑后确定;一般先清除原地面浮土、杂填土等不适合作路基的土,并夯实原地面,再按重型击实标准进行路堤填筑;

5.1.3.1填方施工基本集中在路基填方两侧,取土时,填高在3m以内的路堤使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堆填,并配合平地机分层整平。

土的含水量不足时,用洒水车洒水,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平地机配合人工整修边坡和路基表面及路拱拱度。

5.1.3.2在山坡上作半挖半填路基时,从高处开始用推土机挖切,顺路中线逐渐向下,将土向下推到半填路基上,并从填土最低处开始填筑碾压。

根据作业面,运用压路机或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

5.1.3.3根据作业区段的施工条件,运距在1km范围内时,使用铲运机运送,配合推土机开道、翻松硬土、平整取土地段。

取土场运距超过1km范围时,使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用平地机平整填土,压路机配合洒水车碾压。

5.1.3.4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

每层填料的铺设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设计宽度的30cm,以确保路基边坡在填压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不同的土质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的总厚度不得小于0.5m,每层顶面应整平并作成路拱。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不应小于10cm。

5.1.3.5路堤填土高度小于0.8m(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应将表面翻松30cm,然后整平压实;同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

5.1.3.6地面横断坡不陡于1:

10时可直接填筑路基。

地面横坡在1:

10~1:

5时应将表土翻松并压实,再进行填筑。

自然横、纵坡陡于1:

5时,应将路基纵横方向的原地面挖成不小于2m宽度的台阶,且台阶顶面作成2%~4%的内侧斜坡,再进行路基填筑。

5.1.3.7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其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的2/3,并应使粒径均匀分布,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5.1.3.8填土路堤分段施工时,其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料应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

5.1.3.9路基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松铺厚度、粒径大小等规定。

对涵洞填方等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区域,用冲机夯或人力夯实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5.1.3.10填挖方交界及零填挖路基处理:

纵向填挖结合部,挖方段设置不小于10m长过渡段。

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沿路基横向及纵向从填方坡脚向上逐级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并在填挖交界处设置10m长的超挖过渡段,超挖厚度不小于1.0m,再进行路基填筑。

5.1.3.11弃土场处理:

弃土场需确保占地合理,堆置整齐、美观、稳定,排水通畅。

随弃土施工及时进行整修与防护工程施工。

弃土场不得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1.3.12路基沉降预留及整修:

路基沉降量预留要根据各段路堤填土高度,填料种类及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段计算。

坡脚位置按设计路肩高程测定,路基面适当加宽,边坡坡度比设计坡度稍陡,以利沉降后边坡坡率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成形后,要根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对路基面的横向排水坡、平整度与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及边坡进行整修,确保满足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

5.1.3.13路堤填筑成型后,为防止雨水冲刷,按规范将表面做成2%的横向排水坡,路基面排水采取集中排放。

5.2路面工程

本项目新建线设计的结构层为:

主线:

K0+000~K6+260、K12+260~K17+200为新建路面:

上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4cm

透层

基 层    石灰土稳定碎石     18cm

底基层    石灰土         18cm

主线:

K6+260-K12+260和K17+200-K19+546.509为旧路补强段,其路面补强结构层为:

上面层    中粒式沥青砼(AC-16)      4cm

透层

基 层    石灰土稳定碎石     18cm

支线:

全段均为补强路段,其路面补强结构层为:

上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4cm

透层

基 层    石灰土稳定碎石     16cm米

5.2.1底基层总体方案为整路幅分段作业、分段成型,按层摊铺碾压完成。

采用自卸汽车将拌和后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石灰土运到成型的路基上,推土机配合自行式平地机平整摊铺集料,压路机碾压成型的方法进行。

5.2.2路基底基层和基层施工采用大流水与小循环相结合,流水与平行作业相协调的施工作业方法。

各工序自身采用小循环滚动向前推进,底基层和基层在保持上下工序作业的同时相互平行推动,一般底基层作业完成7-10天后经过养护即可进行基层施工。

5.2.3沥青面层采用大型沥青拌合站拌合,自卸汽车运输,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

5.2.3.1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操作要点:

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12小时后,应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标准方法进行密实度、厚度检验。

施工准备

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应足够,施工能力须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基层表面应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设施。

表面透层沥青或封层应完好无损,如有损坏部位应补洒透层沥青或修补封层。

路缘石安装稳固,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已涂刷粘层沥青。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在温度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的动稳度不应小于800次/mm。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确定。

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三个步骤进行: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材料要求

粗集料:

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

细集料:

细集料应采用机制砂、天然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采用由粗骨料加工而成的经筛选后的石屑。

填料:

填料应采用石灰白云石、大理石等碱性岩石磨制的石粉。

磨细消石灰粉、水泥也可用作矿质填料,但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填料不应含有杂质和泥团,小于0.075mm部分的重量比对于主线应大于75%,被交线及支线应大于70%;填料的视密度对于主线应不小于2.5g/cm3,对于被交线及支线不小于2.45g/cm3;填料的含水量不大于1%,亲水系数小于1;拌和机除尘回收的粉尘不能作为矿粉使用。

沥青:

使用的沥青材料应为原油精制后的产品,要求质量均匀、无水,加热至180℃时不产生泡沫;沥青标号的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

在拌和作业中,应对混合料进行抽样检验,取样频率为每台拌和机每天或每拌和50t混合料取样不少于一次,试样选取、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以验证抽样试验的沥青混合料与批准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级配、沥青用量和马歇尔指标是否相符。

应在每次取样后6小时,将试验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

当试验结果表明需要作任何调整时,都应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

在未经调整前,对有疑问的混合料不准使用。

所有过度加热、已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均应废弃。

沥青混合料拌和后,在未运送前,应先贮存于有保温设施的贮料仓,贮料仓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离析现象,避免局部过热。

贮存超过6小时或温度低于130℃的沥青混合料不得出厂。

拌制

拌和

拌和厂应在设计、协调配合和操作方面,均能使生产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

拌和厂的位置应远离自然村落,拌和设备应装有二次除尘装置,以防止粉尘排放到空气中。

拌和厂必须配备足够试验设备并经验收合格的试验室,并能及时提供监理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

拌和厂应选用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并配有自动控制和各种集料、沥青进料计量测温装置和控制矿粉飞散的装置,同时应有保温的成品贮存仓。

粗细集料应分级堆放;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填料和不同标号的沥青应分别存放。

拌和前应对不同料源的粗、细集料,填料和沥青进行抽样试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

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料速度、拌和时间先行试拌,并调整到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正常拌和,试拌的混合料应废弃。

沥青混合料应拌和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其出厂温度为140~165℃。

运料设备:

运输车辆应根据生产能力和摊铺进度配置相应数量的自卸汽车,自卸车应有紧密、清洁、光滑的底板和侧板,并有保温、防雨水的覆盖物。

摊铺整平设备:

摊铺整平设备应采用自动推进的摊铺机,并应配有电子或机械调平系统,可调振幅的振动夯具和振动平板,能确保达到规定的平整度和横坡度,摊铺机应装备有修边的套筒。

压实设备:

压实设备应采用通过试验路面施工被批准的轮胎式、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工作。

拌和设备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拌和时间以拌和料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

拌和时间宜为30~50s。

运输:

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维修好运料道路、维持运行畅通,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现场。

运料车应用蓬布覆盖,用于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运输时间短于0.5h时,可不加覆盖。

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壁应洁净,不得沾有有机物质,并应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

水为1:

3)混合液,但不得有多余的油水混合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运至摊铺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不得低于120~150℃,并不超过175℃。

摊铺:

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

相邻两台摊铺机宜相距为15~30m。

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实际的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由试铺试压方法确定。

摊铺时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

摊铺以前应检查喷洒的透层油及铺设的下封层,应完好无损。

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先将与其构造物接触的表面、路缘石的内侧壁、纵横施工缝侧壁、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表面均应洒布或涂刷粘层沥青。

根据试验路段铺筑时测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松铺系数、摊铺机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摊铺在压实完成的层面上,并不得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现象。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正常施工时应不低于120℃,并不应超过165℃,低温施工时应不低于130℃,并不超过175℃。

沥青混合料运输量应与摊铺机的输出量相匹配,以确保摊铺机连续、均匀地摊铺。

应尽量采取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

如单机宽度不足而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时,应以梯队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道应重叠5~10cm。

两台摊铺机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保持15m左右。

接缝应紧密、平顺。

摊铺机无法摊铺的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采用人工摊铺。

雨天或下层表面有积水,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

当主线及匝道施工气温低于10℃,被交线及支线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压实及成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初压:

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6~8t双钢轮压路机,紧接摊铺进行,慢速均匀碾压2遍。

初压温度控制不应低于110℃。

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适当修整。

复压:

复压应紧接着初压进行,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复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应低于90℃。

碾压遍数应经过试压确定,但不宜少于4~6遍,无显著轮迹。

终压:

终压应紧接复压进行,采用16~25t钢轮压路机碾压,终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得低于70℃,终压应消除碾压过程中产生的轮迹和确保路表面良好的平整度。

压实应分段压实,分段长度根据摊铺速度、压实设备种类及数量、路面厚度等确定,每一压实段应有移动标志,同时应有专人记录压实遍数,避免压实遍数不足,漏压、压实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沥青混合料经摊铺整形后立即碾压,碾压开始前,应采用油水混合料稍微涂刷或喷洒压路机钢轮,以免沥青混合料粘附。

碾压工作应抓紧进行,使碾压工作在规定的温度区间内完成。

压实应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包括成型)三个步骤进行。

初压应采用6~8t双钢轮压路机,必须紧接摊铺进行,初压温度控制不应低于110℃。

复压应紧跟着初压,并应使用16~25t轮胎式压路机碾压,复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应低于90℃。

终压应采用12~16t的负轮压路机进行,以消除所有压痕,终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得低于70℃。

各种压路机的碾压次数通过试验确定。

除另有规定者外,碾压应从路侧开始向路中心,并平行于道路中线进行。

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30cm,逐步向路中线进行碾压。

在有超高的弯道上,碾压应采用纵向行程平行于路中线重叠的办法,从低向高推进。

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不得在新铺的混合料上停留、转向或制动。

各过程的行驶时让驱动轮面向摊铺机。

碾压应连续进行,直到所有压痕都全部消失,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在压实时,如接缝处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碾压温度的要求,应采用加热器使混合料达到要求的碾压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

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并立即压实到无轮迹为止。

由于压路机转向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混合料任何位移都应立即用路耙整修,必要时还要加铺新混合料及时纠正。

碾压时还应小心保持混合料边缘的线形和坡度,使之不产生位移。

接缝处理:

纵缝采用热接缝处理。

施工时将先摊铺的混合料留下10~20cm宽度暂时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

纵缝应在后铺部分摊铺后立即进行碾压,压路机应大部分压在已先摊铺碾压好的路面上,仅有10~15cm的宽度压在新铺的车道上,然后逐渐移动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横缝应与路中线垂直。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缝应错位1m以上。

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的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厚度有关,宜为0.4~0.8m。

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沥青。

平接缝处应清扫干净,切齐,边缘涂粘层沥青,并在其压实后用热烙铁烫平,再在缝口涂粘层沥青,撒石粉封口,以防渗水。

沥青混合料摊铺中的纵、横两种接缝都应保持在最小数量。

纵向接缝应是连续和平行于路中线,与下层接缝错位至少15cm,并位于通行车辆轮辙之外。

为确保纵向接缝是热接缝,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先后梯队交错排列方法施工。

两台摊铺机间的最小距离保持15m左右。

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用一台钢轮静力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

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冷却,或有在第二天方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

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

横缝应有一条经碾压成型,垂直良好的边棱,在下一次行程进行摊铺前,应在上次行程的末端侧面涂刷适量的粘层沥青,然后紧贴缝壁摊铺混合料。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5.3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包括浆砌片石边沟、土边沟、浆砌片石排水沟、截水沟等,施工前要求仔细学习设计文件后,严格按设计与规范要求施工。

各种水沟边坡必须平整、稳定,严禁贴坡。

纵坡按设计图纸施工,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阻水现象;各种水沟浆砌片石要咬扣紧密,砂浆饱满,密实,缝平顺无脱落,勾缝一律采用凹缝,将砌筑砂浆清除1-2cm深后再进行勾缝。

5.4涵洞

全线共设涵洞13道,其中主线原拱涵加长利用1道;清淤利用3道;新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8道;支线原有1道拱涵破损严重,拆除后改建为1-1.0m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5.4.1石拱涵

旧路原有拱函4道,其中有1道涵洞堵塞严重,需拆除重建外,其余3道各项功能齐全,清淤后便可利用。

5.4.2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5.4.2.1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形式进行开挖。

开挖之前先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画出开挖轮廓,确定开挖机具停放的位置及弃碴位置,开挖时采用放坡开挖,必要时进行坑壁防护。

当基坑位于原有的灌溉渠时,开挖时要事先挖好临时灌溉渠。

5.4.2.2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

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

5.4.2.3基座的施工:

基座可立模现浇,砼使用强制式砼搅拌机现场拌合,基座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基砼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并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5.4.2.4管节的安装:

圆管涵的砼管节计划在专业预制厂购买,用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管节从下游开始安装,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

5.4.2.5接缝处理:

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严禁加大接缝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应用沥青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

 

6.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一、道路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路基开挖

      碾压

基层涵洞施工

          安装侧石

路面施工 

清场

 

二、道路基层施工

   

施工准备

   ↓

           土方清运 

   ↓

   路基检平

    ↓

     土工试验→路基碾压

             ↓

         检测密实度

   合格↓

    修整路基表面

   ↓

   工序验收

 

三、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框图

测量放线

清理或软基处理→运到指定点

挖方区运来土石→第一次填筑

第二次填筑

沉降固结期

合格↓

修边坡路基→工序验收

边坡加固

工程验收

7、雨季的施工措施

7.1雨季施工措施

本工程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雨多集中于7~9月份,且以暴雨、阵雨为主,因此安排好雨季施工将是确保施工按期完成的关键。

其具体施工措施如下:

7.1.1做好雨季施工的组织领导要成立防汛领导小组,配置专门天气预报员,密切观察当地与上游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防汛措施。

7.1.2认真踏勘现场,深入调查当地地理、气象、水文环境,安全、经济、合理地确定营房、施工场地、施工便道位置,避免水灾侵害。

7.1.3雨季施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可进行的雨季施工地段,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

7.1.4搞好临时排水设施的设计,以路基施工先排水、路堑施工先截水的原则进行,保持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

加强雨季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防止水灾发生。

加强施工便道的养护和维修,确保雨季施工交通顺畅。

7.1.5低洼地段、高填深挖地段和地质不良地段的土质路基,避开雨季施工。

7.1.6雨季填筑路堤时,随挖、随运、随填、随压。

每层填土表面筑成2-3%的横坡,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实。

7.1.7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保持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季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路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

7.1.8做好雨季施工工程材料和必备物资的储备工作。

水泥库保证不漏雨,地面不反潮,四周设排水沟,严禁积水。

先进库的水泥先用,水泥垛距离墙面大于30cm,严禁露天堆放水泥。

7.1.9施工安排上合理调配,路基填挖施工、明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