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百强企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043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百强企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百强企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百强企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百强企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百强企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百强企业.docx

《湖北百强企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百强企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百强企业.docx

湖北百强企业

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统计局

联合课题组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北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湖北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省统计局等部门进行了第二次湖北省百强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和排名分析。

我们借鉴了国际上和中国企业500强评价分析方法,以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为主要指标,并综合考虑了净利润、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纳税总额、研发费用、从业人数、海外收入等8项指标。

参与排名的企业分布于除金融业之外的各行业(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多以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形式在各省设立营运机构且数量较多,因此,没有将金融业纳入湖北百强企业排名中)。

通过数据汇总分析和典型企业调查,形成了本研究报告。

 

   一、百强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百强企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湖北经济总量和增长的支柱。

   1.百强企业对我省GDP增长的巨大贡献

   2010湖北百强企业的总营业(销售)收入达11828亿元,比2009百强企业总营业(销售)收入增长27%。

占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80%;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销售)收入的增加值率31%计算,2010百强企业创造的增加值约为3667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是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2.百强企业对我省财税增长的巨大贡献

   2010湖北百强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为511亿元,比2009百强企业的净利润总额大幅增长36%。

其中净利润100亿以上的企业2家(东风汽车、长江电力),首次有企业年度利润突破百亿。

纳税总额达777亿元(含百强企业分支机构在省外纳税)。

相当于2009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的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

   3.百强企业对资产存量与吸纳就业的巨大贡献

   2010百强企业的总资产达到14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2%;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达到6511亿元,同比增长25%,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情况下,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业人数为114.7万人,比上年略有提升。

   4.百强企业对支撑我省行业发展的巨大贡献

   2010湖北百强企业的平均营业规模达118亿元,首次超越百亿元大关。

第一大企业为东风汽车公司,其销售收入达2691.6亿元;第二大企业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其销售收入为1403.3亿元。

这两家公司也是我省仅有的超千亿元的公司,并分别入选2010世界500强企业。

第3至第10位的企业及其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分别为湖北省电力公司(436.35亿)、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360.60亿)、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353.67亿)、武汉铁路局(315.10亿)、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5.48亿)、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302.07亿)、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99.43亿)、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9.19亿)。

在100家企业中,制造业企业50家、建筑业企业18家、服务业企业31家、采掘业企业1家。

百强企业涵盖了除金融之外的各大行业,是我省各行业企业的精华。

   二、2010湖北百强企业七大特点

   1.百强企业规模增长迅速,百亿企业俱乐部进一步扩大

   2010湖北百强企业有2家规模过千亿元;进入百亿元俱乐部的企业有26家,比去年增加4家;过50亿元的企业有38家,比去年增加5家。

排名第100位的销售收入为16.4亿元。

也就是说,2010湖北百强企业入门门槛比2009百强企业提高了2.2亿元,增长16%。

   2.百强企业中制造业地位突出,建筑业和商业优势明显

   百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的比重达50%,这反映了我省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

制造业50家企业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纳税总额、从业人数的比重分别高达58%、57%、76%、46%,而所占的资产总额、净资产仅为41%、35%,说明制造业企业以较少的资源创造了较多的产出和就业岗位,在百强企业中占有突出地位,也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制造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达4.78%和13.02%,高于百强企业的平均水平,但净资产收益率低于房地产、建筑业和商业企业。

我省制造业百强企业主要集中于机械、食品、化工、冶金行业(见表一)。

这四大行业既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也是我省现实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表一:

2010湖北百强企业行业分析

产业及行业

企业数

营业收入(亿元)

增长(%)

采矿业

1

178.92

-12.03

制造业

50

6840.11

21.56

其中--机械

13

3083.58

27.59

--食品

11

349.06

40.60

--电子

3

181.57

31.24

--化工

10

920.88

7.76

--冶金

9

1986.98

15.40

--建材

1

69.06

8.77

--轻工

1

23.03

-4.54

--烟草

1

299.43

30.56

--医药

1

16.57

 

建筑业

18

1858.98

35.10

服务业

31

2950.09

25.42

 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

998.96

 

--商业

11

724.00

16.01

--电信业

3

276.24

27.44

--房地产

4

200.48

25.6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

686.98

14.17

--科研、技术服务和勘探设计

2

63.42

40.52

   湖北百强企业中有建筑企业18家,占18%,与去年相比增加2家。

而中国500强中建筑企业仅占7.4%,这反映了湖北是一个建筑业大省。

湖北百强企业中有服务业企业31家,占31%,略高于中国500强中服务业企业28.6%的比重。

考虑到湖北百强企业不含金融业,湖北服务业领域中大企业的实际比重会更高。

湖北百强企业中有11家商业类企业,比去年增加1家,其中有6家零售类商业企业。

武汉铁路局、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进入湖北百强的服务业企业除了与总公司并表和未申报者之外,全部进入201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这凸现了武汉九省通衢和中部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地位。

   3.百强企业区域分布高度集中,涌现多个次集中地

   百强企业分布高度集中于武汉市,宜昌、黄石、襄樊为次集中地。

如表二所示,湖北百强企业有62家集中于武汉市。

虽然数量上比上届减少1家,但按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净资产、纳税总额计算,分别达80%、63%、70%、60%、85%。

这集中地反映了武汉市为我省经济中心的现实。

特别是商业百强企业全部集中在武汉市,分布于其他市、县的百强企业主要是制造业、电力、采掘业和建筑业企业。

除武汉市之外,宜昌、黄石、襄樊各有11家、9家、6家百强企业,是我省百强企业的次集中地;荆州、荆门、黄冈、随州、孝感、潜江、鄂州各有4至1家百强企业;其他市、州无百强企业分布。

这一分布状况基本反映了我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做大做强企业的现状。

尤其突出的是,一批县、市的县域经济和企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果,共有16家县域企业进入湖北百强企业。

如大冶、枝江各有两家企业进入百强;宜都、监利、松滋、石首、麻城、武穴、谷城、汉川、兴山各有1家企业进入百强。

表二:

2010湖北百强企业地区分布(单位:

亿元)

所在地

企业数

比上届增减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资产总额

净资产

纳税总额

武汉

62

-1

9393.50

319.48

10416.98

3932.90

660.06

宜昌

11

+1

1026.81

153.86

3254.30

2115.09

22.37

黄石

9

持平

578.22

20.19

503.60

203.38

22.27

襄樊

6

+1

141.51

7.15

153.46

34.85

2.77

荆州

4

+1

100.95

2.77

73.42

28.14

13.06

荆门

2

-3

265.52

8.11

74.91

24.63

37.30

黄冈

2

持平

32.87

1.96

52.42

10.02

0.34

潜江

1

持平

178.92

-9.91

210.89

102.39

12.34

孝感

1

持平

74.21

5.48

116.21

49.15

5.02

随州

1

持平

18.89

1.92

16.13

8.89

1.39

鄂州

1

+1

16.70

0.69

6.15

3.10

 

总计

100

 

11828.31

511.90

14878.66

6511.09

777.27

 

   4.省内地方企业快速增长,进入百强企业已超过半数

   2010湖北百强企业中本地企业达56家,比去年增加9家,首次超过了半数;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24家,民营企业29家,集体企业3家;央企或央企在鄂子公司38家,比去年增加4家;外资或其在鄂子公司4家,比去年减少8家;外省资本在鄂子公司2家,比去年减少5家。

外资和省外资本在百强企业中的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申报范围变化。

本地企业虽然在数量上超过半数,但在质量上却较低:

56家本地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纳税总额分别仅占百强企业的22.6%、21.4%、23.6%、18.6%、14.5%,均不足25%。

这说明湖北在做大做强本地企业上任重道远,还需付出加倍的努力。

   5.央企在百强企业中占重要比重,总体效益较好

   湖北百强企业中,38家央企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纳税总额五项指标占全部百强企业的比重分别高达74.9%、75.2%、75.1%、79.9%、83.9%,均超过70%。

可见,央企在湖北百强企业中的总体实力乃至整个经济的总体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38家央企中,有28家为大型央企在鄂子公司(见表三),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

中央企业或央企子公司在湖北百强企业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一方面说明湖北多年来在服务央企、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另一方面也凸现了本地企业发展的不够。

表三:

2010湖北百强企业企业性质分析表

企业性质

企业数

比上年增减(个)

营业收入

比重(%)

央企

10

持平

45.81

央企在鄂子公司

28

+4

29.08

地方国企

24

-2

12.93

民营企业

29

+8

8.92

合资企业

4

-8

2.13

集体企业

3

+3

0.78

省外资本子公司

2

-5

0.34

总  计

100

 

100

 

   6.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百强企业中的新生力量

   民营企业生命力极为顽强,2009年更是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取得突破性成长。

在百强企业中其数量由21家增长到29家(不包括省外民营企业在我省的子公司),总营业(销售)收入增长39%,远高于百强企业27%的总体增幅。

是我省百强企业的新生力量。

29家民营企业可分为2个板块,一是武汉市的8家民营企业,均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商业领域,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二是市州的21家民营企业全都集中于制造业,没有一家服务业企业。

这一现象在上届百强企业中就已出现,本届仍没有改变且有所加强。

民营企业对于投资环境和营运成本最为敏感,武汉市和市州体现出的这种差异现象值得研究。

位于市州的21家民营企业中,有16家位于县(市)域,这是省委、省政府确立县域经济“一主三化”发展战略(“一主”即以民营经济为主)以来,推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果。

如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改制以来,通过建立新型企业法人制度、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创新市场营销机制,销售收入由2001年的3.5亿元猛增到2009年的41.6亿元,成为全国白酒行业十强。

这16家企业多数为原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来,在民营化改制后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是我省县域经济“一主三化”战略的成功典范,成为了所在县、市的骨干企业。

   位于武汉市的8家百强民营企业,除九州通医药集团是医药流通企业之外,7家均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领域。

九州通医药集团是我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我省唯一进入2010中国企业500强的民营企业。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以开发公用物业为主业,核心项目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是湖北省和武汉市重点工程,开创了民营企业自主承建政府重点项目的先河,2009年营业收入35亿元,增长87%。

此外在武汉建筑业,还出现了一个“新洲现象”,即一批出自新洲,从乡镇建筑队起步的民营建筑公司成了我省建筑领域的生力军,并有两家(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分别为新洲第八、第七建筑队)进入了湖北百强企业。

   7.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发展和升级转型的战略利器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研发和创新取得竞争优势正逐渐成为我省百强企业成长的战略利器。

百强企业2009年共投入188.7亿的研发费用,其中77%为制造业企业支出,17%为建筑业企业支出。

建筑业研发投入较高是我省建筑业技术实力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重要保证。

从绝对额来看,武钢集团以研发费用56.6亿元位居榜首,比2008年增长70%,说明武钢把研发和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

东风汽车的研发费用达35.5亿元,宜化集团、三江航天集团和中铁十一局的研发费用均超过10亿元。

   东风公司狠抓新产品开发和自主品牌乘用车开发,推出多种车型,满足不同市场划分的需求。

武钢集团在2009年钢铁业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加大自主研发投资和创新力度,长期的研发和创新积累使武钢在钢铁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仍取得了13.4%的增长。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长期坚持“三个创新”(市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强化在光通讯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努力实现由光通讯设备提供商向通讯综合服务提供商的转型,2009年获得了41%的增长。

宜化集团多年来是我省地方企业研发力度最大的企业,2009年研发投资超过10亿元。

长期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使宜化集团由一家年产一万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磷酸一铵生产厂家。

湖北中烟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培植技术领域的相对领先优势来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围绕“降焦减害”,建设了黄鹤楼科技园,首创提取天然香精,改变了过去香精香料主要依赖进口、采取化学合成的历史。

2009年在成熟的卷烟市场中仍取得了30.6%的增长。

中铁十一局在铁路、公路施工仍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居安思危,培育企业新的增长点,向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领域发展,向国际铁路施工市场发展,目前在两个领域都已取得重大突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市场份额已在中国铁建系统排名第一。

湖北百强企业中快速发展企业的经验证明,研发和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快速成长的核心推动力,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利器。

   三、2010湖北百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百强企业2009年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但跳出湖北看湖北,用国际和国内一流企业的标准来衡量,湖北百强企业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1.湖北大企业在全国及中部地区的总体地位相对滞后

   在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湖北企业有9家进入中国500强(见表四),比去年减少2家(原因是去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中国三峡总公司〈长江电力〉今年未申报,去年单独申报的武汉中百和武商今年并表到武汉商联统一申报),在全国居第15位,在中部6省中次于河南、安徽和山西居第4位。

湖北制造业企业有8家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见表五),比去年增加1家,居全国第16位,在中部6省次于河南、湖南、江西居第4位。

湖北服务业企业有17家进入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见表六),比去年减少7家(主要原因是多家公司今年未申报),居全国第12位,居中部6省第一位。

可见,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湖北服务业大企业地位与湖北经济总体地位相当,而全部大企业整体地位滞后于湖北经济的地位,尤以制造业大企业的地位明显落后。

   虽然湖北部分企业名次有所上升,但我省大企业总体地位滞后。

继续振兴产业,鼓励优秀企业家投资、创业,依然是我省必须采取的经济战略。

着力扭转优秀企业匮乏,大企业不足的现状,是夯实经济基础,改善民生和推动湖北崛起的必要选择。

表四:

进入2010中国企业500强的湖北企业

2010年排名

2009年排名

企业名称

13

30

东风汽车公司

42

4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99

207

武汉铁路局

204

219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12

247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230

279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253

290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278

未申报

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13

332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

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湖北企业与湖北百强企业的前9位并不相同,是因为湖北百强企业中很多为央企子公司,在申报中国企业500强时,它们纳入母公司统一申报。

 

表五:

进入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湖北企业

2010年排名

2009年排名

企业名称

2

7

东风汽车公司

13

14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99

112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4

130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25

159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301

357

三环集团公司

379

412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470

未进入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表六:

进入201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湖北企业

2010年排名

2009年排名

企业名称

67

68

武汉铁路局

94

未申报

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2

101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1

227

百步亭集团有限公司

249

273

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254

259

武汉工贸有限公司

263

未申报

中铁第四勘探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96

402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

314

308

武汉市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6

未申报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44

327

湖北银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69

389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379

368

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94

396

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12

470

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414

408

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37

456

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注:

资料来源《2009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201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2.与全国500强企业相比本省百强制造业企业实力不强

   2010湖北百强企业中,有制造业企业50家,占50%,比去年减少5家,且低于2010中国500强制造业企业的比重(55.8%)。

我省制造业企业仅有8家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在全国居第16位、中部地区居第4位,这说明我省工业化进程与全国相比略显滞后。

我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仍是最具活力的产业,湖北省和武汉市都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战略重点,但从湖北百强企业的数据来看,这一战略落实的效果不够理想。

总体上看,湖北百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发展不够,低于中国50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发展速度,在中部6省的领先优势也在逐渐减弱。

这与我省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不相称。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武汉市的本地制造业企业少之又少。

武汉市进入湖北百强企业的62家中,制造业企业17家,仅为全省50家制造业百强企业的三分之一,这与武汉市在全省的地位不相称。

在这17家制造业企业中,中央企业5家,央企子公司5家,外资企业占3家,省外企业在汉子公司2家,本省企业仅有三环集团公司和武汉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制造业企业进入湖北百强企业。

虽然依靠中央企业、外资发展制造业也是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但湖北作为一个内陆大省、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绝不应该丧失本地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机遇。

否则,一个以外地企业子公司支撑起来的地区,很难与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地区竞争,长远来看必将影响竞争力。

   3.百强企业研发与创新意识不足,制约企业转型升级

   2009年,湖北百强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18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0%,高于去年的1.53%,与中国500强的比例(1.42%,但中国500强企业包括大量金融企业)相当,远低于世界500强3%的比例。

百强企业中有71家提取了研发费用,远高于去年的50家,但仍低于中国500强中87%的比例,说明我省百强企业的研发意识和研发投入仍然偏低。

湖北百强企业中,仅有三江航天工业集团的研发支出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0%;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的研发支出超过5%。

共有37家企业的研发支出超过营业收入的1%。

从绝对额来看,武钢集团、东风汽车、宜化集团、三江航天集团和中铁十一局这5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就占了百强企业研发投入的三分之二。

总体来看,我省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偏低且集中于几家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仍需提高。

   湖北百强企业研发和创新意识总体不足,有相当多的企业2009年没有专门的研发投入,多数企业营销费用数倍于研发投入,多数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远超过对研发和创新的重视程度。

研发与创新意识不足导致我省百强企业集中于传统产业特别是低端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偏少,进入新能源、文化、动漫、新媒体等新兴产业的企业尚属空白。

我省百强企业应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及企业的发展环境尚处于转型期,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要素投入成本、低环境成本的时代正在或已经成为过去;随着国内市场的成熟,单纯的销售投入的效果也在下降。

而研发和创新正在成为企业适应转型或领先转型的战略利器。

如果我省百强企业不能认清这一趋势,将严重限制企业的转型升级能力。

   4.民营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发展环境亟待完善

   民营企业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标志。

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经济效率,甚至是对就业的贡献,相同数量的投入,民营企业都高于国有企业。

而2010湖北省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目虽然过半数,但仍偏少,且规模偏小,前10强里面没有1家,前20强里有1家(九通医药集团排第17名),前50强中有12家,百强中也仅29家。

在销售收入中,国有企业是民营企业的14倍,占有资产却是23倍。

2009年,民营企业总营业(销售)收入增长39%,远高于百强企业27%的总体增幅。

而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是良好制度环境,信贷环境以及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市场准入地位,但在这些方面恰恰是湖北亟待提高的地方。

   5.百强企业全球化经营意识淡薄,国际化经营能力偏低

   我省百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还处于初期阶段,海外收入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2%。

中国经济已高度融入全球经济,地处内陆已不再是抵御外部竞争的有效屏障,也不应当成为内陆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阻力。

沿海企业的发展史已证明了国际化经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