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6979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参考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学案:

专 题 13化学实验基础

考|情|分|析

考点1 化学基本仪器及基本操作

核|心|回|顾

1.仪器的识别

(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①试管 ②蒸发皿 ③坩埚 ④圆底烧瓶 ⑤平底烧瓶 ⑥烧杯 ⑦蒸馏烧瓶 ⑧锥形瓶 ⑨集气瓶

⑩广口瓶 ⑪燃烧匙

(2)用于提纯、分离和干燥的仪器

①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球形干燥管

(3)常用计量仪器

①量筒 ②容量瓶 ③酸式滴定管 ④碱式滴定管 ⑤温度计 ⑥托盘天平

(4)其他仪器

①直形冷凝管 ②表面皿 ③滴瓶 ④胶头滴管

2.仪器选择的方法

(1)容器的选择:

少量液体的实验用试管,较大量液体的实验用烧瓶,蒸发结晶用蒸发皿,对固体高温灼烧用坩埚。

(2)量器的选择:

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用量筒,精确量取液体的体积用滴定管。

(3)漏斗的选择:

进行过滤操作时用漏斗,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用长颈漏斗,组装控制反应速率的气体发生装置用分液漏斗。

(4)除杂仪器的选择:

所用除杂试剂是固体时用干燥管,所用除杂试剂为液体时用洗气瓶。

3.基本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不能直接溶解或稀释,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

(4)用pH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

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湿润,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题|组|训|练

题组一 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1.(2018·江苏高考)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解析 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项错误;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获得含I-的溶液,B项正确;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C项错误;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应用NaOH溶液吸收,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厦门质检二)下列量气装置用于测量CO2体积,误差最小的是(  )

解析 CO2能在水中溶解,使其排出进入量筒的水的体积小于CO2的体积,A项错误;CO2能与溶液中的水及溶质发生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使排出水的体积小于CO2的体积,B项错误;CO2能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使进入量筒的水的体积小于CO2的体积,C项错误;CO2不能在煤油中溶解,这样进入CO2的体积等于排入量气管中的水的体积,误差最小,D项正确。

答案 D

3.(2019·武汉调研)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解析 用NaCl固体配制100mL1.00mol·L-1NaCl溶液,需用玻璃棒引流和搅拌,A项错误;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需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B项错误;实验测定酸碱中和滴定曲线,需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C项错误;用三脚架、酒精灯、坩埚、坩埚钳、镊子、泥三角、滤纸、小刀、玻璃片可以完成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D项正确。

答案 D

4.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加热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装置都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E、F装置加热时需垫上________________。

其中F装置中对试管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H2还原CuO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

(3)加热NH4Cl与Ca(OH)2的固体混合物制NH3可选用________装置。

(4)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选用____________装置。

(5)乙酸乙酯的制备可选用__________装置。

(6)MnO2与浓盐酸混合制Cl2可选用________装置。

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容器内必须放__________。

解析 化学实验中有三种加热方法。

①直接加热:

在较高温度下不分解的溶液或纯液体可装在烧杯、烧瓶中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

②水浴加热:

当被加热物质要求受热均匀,且温度不能超过100℃时,用水浴加热;加热温度在90℃以下时,可将盛物容器部分浸在水浴中。

浴、砂浴加热:

若需加热到100~250℃时,可选油浴加热;若需加热到更高温度时可选砂浴加热。

(1)试管可直接加热,烧瓶、烧杯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

F装置中,试管置于水中加热,这是水浴加热的方式。

水浴加热可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溶液的温度。

(2)用H2还原CuO需要加热,可选用A中的硬质玻璃管装置。

(3)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气体应选用C装置。

热胆矾失去结晶水,测定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即得胆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故选用D装置。

(5)实验室用加热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方法制备乙酸乙酯,可用大试管作反应器,故选用B装置。

(6)固体与液体共热制气体,应选用E装置。

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少量的碎瓷片或沸石。

答案 

(1)石棉网 水浴加热 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溶液的温度

(2)A (3)C (4)D (5)B

(6)E 碎瓷片或沸石

题组二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5.(2019·天津高考)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收集NO2气体

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解析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乙醇中,并不断搅拌,A项错误;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时视线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平,B项正确;N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电石与水反应制得的乙炔中含有H2S等杂质,用溴水检验乙炔前,要先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H2S等杂质,D项错误。

答案 B

6.(2019·江苏高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将4.0gNaOH固体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mol·L-1NaOH溶液

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解析 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相当于将溶液稀释,会出现误差,A项错误;氢氧化钠不能直接置于容量瓶中,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引起实验误差或炸裂容量瓶,B项错误;用甲装置蒸干氯化铝溶液,由于Al3+会发生水解,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蒸发所得的产物为氢氧化铝固体,C项错误;NaOH能与SO2溶液反应,而不能与乙烯反应,D项正确。

答案 D

7.(2017·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取20.00mL盐酸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mol·L-1的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解析 刻度以下部分还有一定量的盐酸,所以滴定管中盐酸体积大于20.00mL,A项错误;碘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清洗碘,又由于酒精与水互溶,再用水清洗即可洗净,B项正确;润湿pH试纸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醋酸钠溶液pH偏低,C项错误;容量瓶只能定容,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KMnO4固体,D项错误。

答案 B

8.(2019·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

D.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氨水来测定其浓度,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

解析 容量瓶有使用温度,温度变化会使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会产生实验误差,故容量瓶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A项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项正确;蒸馏完毕后,还需充分冷凝,则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C项正确;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氨水来测定其浓度,滴定终点时生成NH4Cl,溶液显酸性,则应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D项正确。

答案 A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答题规范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简易装置:

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带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图:

用止水夹夹紧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不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6)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

蒸发→结晶→过滤。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考点2 物质的检验

核|心|回|顾

1.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CO

先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SO

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

先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

(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

I-:

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H+―→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题|组|训|练

1.(2019·武汉调研)利用待测样品和指定的试剂设计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待测样品

试剂

A

检验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是否部分氧化

硫酸亚铁片的水溶液

铁氰化钾溶液

B

检验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洁厕剂

硝酸银溶液

C

检验是否患糖尿病

患者尿液

硫酸铜溶液、纯碱溶液

D

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

海带灰浸出液

氯水、淀粉溶液

解析 检验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是否部分氧化,应取硫酸亚铁片的水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变为红色,就证明含有Fe3+,该药品变质,A项错误;能够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是HCl,也可能是NaCl、Na2CO3、Na2SO4等物质,因此不能证明检验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B项错误;检验是否患糖尿病,应取患者尿液,向其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人患糖尿病,C项错误;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方法是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2KI===2KCl+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D项正确。

答案 D

2.(2019·咸阳三模)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下。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浓NaOH溶液

B.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

C.红褐色沉淀与H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D.步骤②的反应为Al3++3HCO

===Al(OH)3↓+3CO2↑

解析 无色气体为氨气,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X溶液为偏铝酸钠溶液,所以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浓NaOH溶液,A项正确;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B项错误;Fe3+可以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为2Fe(OH)3+2I-+6H+===2Fe3++I2+6H2O,C项错误;步骤②的反应为AlO

+HCO

+H2O===CO

错误。

答案 A

3.(2019·济宁模拟)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则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

C.加入浓烧碱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一定有NH

D.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Ba2+

解析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生成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存在HCO

、SO

、HSO

,不一定含有CO

,A项错误;氯化钡能与SO

或Ag+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不一定含有SO

,B项错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在碱性条件下生成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

,C项正确;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都可溶于盐酸,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a2+、Mg2+,不一定含有Ba2+,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3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核|心|回|顾

1.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

①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

②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③易分离,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易分离;

④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要易被复原。

(2)“三必须”

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除去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同时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

③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2.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

(1)升华法 

(2)过滤法 (3)蒸馏法 (4)萃取分液法

(5)洗气法 (6)灼烧法

3.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见类型

题|组|训|练

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

“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B.升华

C.干馏D.萃取

解析 “令砒烟上飞着覆器”“凝结”说明该操作为升华。

答案 B

2.(2019·济南期末)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方法及其原理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A

除去NO中的NO2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NO不反应

B

除去乙醇中的水

加入无水硫酸铜然后蒸溜

无水硫酸铜能结合水形成晶体

C

除去KNO3中的NaCl

冷却热饱和溶液,重结晶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较大

D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

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铁不反应

解析 NO、N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A项错误;CuSO4结合H2O的能力较弱,不能用作吸水剂,需加入CaO再蒸馏,B项错误;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所以可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C项错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AlO2,而Fe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用足量NaOH溶液将Fe粉中的杂质Al除去,D项正确。

答案 D

3.(2019·湖南湖北八市联考)某同学查阅教材得知,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

他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B.操作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C.操作③中盛放药品的仪器是坩埚

D.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杂质

解析 操作①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A项正确;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NH4Cl、ZnCl2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操作②是把固体与溶液分离,是过滤,B项正确;由图可知操作③是在坩埚内灼烧滤渣,通常把泥三角放在三角架上,再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C项正确;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能作双氧水的催化剂,灼烧后的滤渣能加快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能证明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所以该实验的目的不是除去滤渣中杂质,D项错误。

答案 D

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

1.(2018·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解析 锌粒与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A项正确;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时,碳酸氢钠应该完全反应转化为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此时溶液应该显酸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应该选择遇酸变色的甲基橙为指示剂,B项错误;用铂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C项正确;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D项正确。

答案 B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C.配制5%NaCl溶液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解析 过滤操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漏斗颈下端口要靠在烧杯内壁,A项正确;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B项正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C项错误;为抑制Fe3+的水解,配制氯化铁溶液,应将氯化铁晶体溶解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D项正确。

答案 C

3.(2019·益阳模拟)《本草纲目·35卷·大风子》中对药物浸出过程有如下叙述:

“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入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煮......”。

下列实验操作与文中所述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解析 从“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可知试剂需放在一密封容器中,“入滚汤中,文武火煮”可知需利用热水浴进行加热,与D项相符,其中A项为固体加热装置,B项为升华装置,C项为蒸馏装置,均不正确,故选D。

答案 D

4.(2019·大连二模)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解析 乙醇的密度比金属钠小,所以乙醇和金属钠反应钠应沉入试管底部,A项错误;因为2NO2N2O4,ΔH<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热水中NO2的浓度高,颜色深,B项错误;氢氧化钠属于强碱,易潮解,容易和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C项错误;D是实验室制备蒸馏水的装置,D项正确。

答案 D

5.(2019·资阳二诊)在中学化学实验条件下,下列实验内容(装置、操作或现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氯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关闭止水夹,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会在长颈漏斗中形成稳定的液面差,B项正确;灼烧海带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C项错误;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溶液,D项错误。

答案 B

6.(2019·唐山一模)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酸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放,A项错误;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项正确;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HCl,但氨气与氯化氢遇冷又会生成氯化铵,C项错误;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导管应该长进短出,D项错误。

答案 B

7.(2019·西安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证明某溶液中存在Fe3+

先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B

除去NaCl溶液中存在的Na2SO3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C

分离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

将混合物溶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Mg(OH)2;向滤液中通入过量氯化氢,过滤得Al(OH)3

D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解析 氯水能把Fe2+氧化为Fe3+,应该直接滴加KSCN溶液,看是否出现血红色,A项错误;亚硫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无法除去,引入新杂质,B项错误;向滤液中通入过量氯化氢,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得不到Al(OH)3,C项错误;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项正确。

答案 D

8.(2019·合肥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①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

B.实验②用于制备干燥的氨气

C.实验③用于石油分馏制备汽油

D.实验④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解析 实验①的图中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但是该反应需要加热才发生,没有加热装置,达不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实验②达不到实验目的,B项错误;装置③为分馏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正确;右侧试管中使用的是饱和NaOH溶液,酯在碱性环境下易水解,得不到产物,D项错误。

答案 C

9.(2019·蚌埠质检)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无K+

B

用已知浓度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HCl溶液

测得c(NaOH)偏高

C

使石蜡油裂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