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68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

1.下列细胞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是

A.蓝细菌细胞B.黑藻叶肉细胞

C.蛙间皮细胞D.洋葱表皮细胞

【答案】B

【解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A项错误;黑藻属于高等植物,是真核生物,其叶肉细胞可观察到叶绿体,B项正确;蛙间皮细胞是动物细胞,不含有叶绿体,C项错误;洋葱表皮细胞是洋葱鳞茎细胞,不含有叶绿体,D项错误。

2.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治污水,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物的是

A.溶解氧B.微生物病原体C.化学肥料D.家庭污水

【答案】A

【解析】造成水体水质、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体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有害物质(或能量)都可叫做水体污染物。

水体污染物主要包括:

硫化物、无机酸碱盐(如氯化物、硫酸盐、酸、碱)的无机有害物;氟化物、氰化物的无机有毒化学物质及汞、砷、铬、铝、镉等重金属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物、油类、脂类等耗氧有机物;钾、铵盐、磷、磷酸盐等植物营养源;苯类、酚类、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毒有机物;寄生虫、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污染;铯、钚、锶、铀等放射性污染物。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

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

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因此溶解氧不属于水体污染物,A项正确;微生物病原体属于微生物污染,B项错误;化学肥料可包含无机有害物、重金属元素等物质,属于水体污染物,C项错误;家庭污水可包含无机有害物、有机有害物、微生物等,属于水体污染物,D项错误。

3.下图显示了细胞的部分质膜及其周围物质,其中一定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的是

A.a、bB.b、cC.c、dD.a、d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很可能是胞吞。

图中a和b是细胞周围的物质,无法确定其化学本质是什么。

c和d位于质膜上,质膜由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组成,c可能是糖蛋白或者糖脂,d可能是蛋白质或脂质,糖类和部分蛋白质是亲水的,一些蛋白质和脂质是脂溶性的,因此,一定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的是c和d。

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4.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原因不包括

A.豌豆相对性状多且差异不明显B.成熟后豆粒留在豆荚中便于统计

C.豌豆属于严格的闭花授粉植物D.豌豆的花冠形状便于去雄和授粉

【答案】A

【解析】豌豆被选做为孟德尔遗传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成熟后豆粒留在豆荚中便于统计;属于严格的闭花授粉植物;花冠形状便于去雄和授粉。

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冬泳爱好者在冰冷的水中游泳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

A.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

C.体内酶的活性下降D.脂肪氧化分解减慢

【答案】B

【解析】冬泳爱好者在冰冷的水中能维持体温稳定,说明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项错误;冬泳爱好者在冷水中,其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冷水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中枢经过分析和综合后,将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皮肤毛细血管,促进其反射性收缩,B项正确;冬泳爱好者在冰水中体温稳定在37℃左右,因此其体内酶的活性维持不变,C项错误;冬泳爱好者在冰水中,其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冷水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中枢经过分析和综合后,将刺激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其细胞内有机物(包括脂肪)分解速率加快,增加产热来抵御寒冷,D项错误。

6.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是

A.患病父亲的女儿一定患病B.患病母亲的儿子一定患病

C.患病女儿的母亲一定患病D.患病儿子的父亲一定患病

【答案】A

【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的特点是:

女患者数量多于男患者数量;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代代相传。

患病父亲的女儿一定患病,A项正确;患病母亲可能是杂合子,其儿子不一定患病,B项错误;患病女儿可能是杂合子,因此其母亲不一定是患者,C项错误;患病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无法确定父亲的X染色体上是否有携带致病基因,因此无法确定父亲是否患病,D项错误。

7.下列各项能看作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

A.氧气进入肝细胞B.抗体分泌进入血浆

C.牛奶进入胃中D.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答案】B

【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等。

氧气进入肝细胞是进入细胞内液,A项错误;抗体由浆细胞分泌后进入血浆是进入内环境中,B项正确;胃属于消化道,消化道是外界环境,牛奶进入胃中是进入外界环境,C项错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液中,D项错误。

8.下列关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分泌生长激素B.可调节、控制下丘脑的活动

C.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可支配甲状腺的活动

【答案】B

【解析】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A项不符合题意;下丘脑通过分泌促释放激素来调节和控制垂体的活动,B项符合题意;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后,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项不符合题意;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支配甲状腺的活动,D项不符合题意。

9.下列关于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需要酶的催化

B.—定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C.一定是有机物的不彻底氧化分解

D.一定是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

【答案】D

【解析】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因此厌氧呼吸一定需要酶的催化,A项不符合题意;厌氧呼吸一定在细胞溶胶中进行,B项不符合题意;厌氧呼吸时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的不彻底的氧化分解,C项不符合题意;厌氧呼吸不一定是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如乳酸菌就是只能进行厌氧呼吸的生物,D项符合题意。

10.下图为某核苷酸链的局部结构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a或b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B.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①连接起来的

C.该链可能是组成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D.该核苷酸链中五碳糖上连接的磷酸可以是1个或2个

【答案】D

【解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而且磷酸基团连接在五碳糖的5'端。

图中a是一个完整的核苷酸,而b不是,A项错误;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磷酸二酯键③连接起来的,B项错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含有T而不含有U,图示碱基含有U,因此该链不可能是组成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C项错误;由图可知,末端五碳糖连接的磷酸是1个,中间的五碳糖连接的磷酸是2个,D项正确。

1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分为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两种

B.神经纤维是神经元胞体发出的长突起

C.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D.神经元的大小、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答案】A

【解析】神经元可以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A项符合题意;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通常较短,轴突较长,轴突外面包裹着髓鞘构成神经纤维,B项不符合题意;多数神经元包含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C项不符合题意;神经元的大小、形态有很大的差异,D项不符合题意。

12.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Cc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据此可确认该细胞

A.是第一极体

B.发生过基因突变

C.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D.将形成基因型为abC和aBc的两种配子

【答案】C

【解析】图示细胞散乱分布着三条非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或者次级精母细胞,A项错误;正常情况下,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的基因是相同的,图示三条染色体中,有2条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的基因不同,可能是发生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B项错误;该细胞是已经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C项正确;该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会产生aBC和abc或aBc和abC两种配子,D项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减数分离的有关细胞图像,结合所学的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各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13.人体对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应答包括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和特异性反应

B.成熟的T淋巴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来参与免疫应答

C.淋巴细胞从功能上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D.巨噬细胞在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B

【解析】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由于它们产生特异性化学物质,引起体内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免疫应答指的是特异性反应,A项错误;成熟的T淋巴细胞通过识别吞(巨)噬细胞传递的抗原-MHC复合体来参与免疫应答,B项正确;淋巴细胞从功能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是免疫细胞,不是淋巴细胞,C项错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巨噬细胞不参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项错误。

14.某同学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时绘制了一幅简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增大

B.乙→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甲→乙→丙的变化可在同一个细胞内发生

D.丙细胞吸水至不再膨胀,水分子进出停止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丙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甲→乙过程中,细胞发生失水,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吸水能力与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有关,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乙→丙过程中,细胞发生吸水,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变小,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B项不符合题意;洋葱表皮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因此甲→乙→丙的变化可在同一个细胞内发生,C项不符合题意;丙细胞吸水至不再膨胀,水分子仍然可以进出细胞,D项符合题意。

1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B.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C.解决当前人口膨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

D.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某时期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可能小于零

【答案】C

【解析】由于环境中的资源和空间等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A项不符合题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是环境容纳量,也即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谜底,B项不符合题意;解决当前人口膨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环境容纳量,C项符合题意;自然增长率可以用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表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一段时间内种群出生个体数超过死亡个体数时,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一段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超过出生个体数时,则为负值。

在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之后,种群的死亡率可能大于出生率,因此出现负值,D项不符合题意。

16.某同学为探究酶的专一性,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试管

1

2

3

4

5

6

1%蔗糖溶液(mL)

3

-

3

-

3

-

2%淀粉溶液(mL)

-

3

-

3

-

3

新鲜唾液(mL)

-

-

1

1

-

-

蔗糖酶溶液(mL)

-

-

-

-

1

1

本尼迪特试剂(mL)

2

2

2

2

2

2

A.1、2试管应各滴加lmL蒸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