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6709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docx

29782语文教学研究讲义

语文教学研究

第一编语文教育发展论

导言研究语文学科教育史所具有的三方面价值(B)

答:

首先是认识价值;其次是借鉴价值;再次是发展价值

第一章古代语文教育

第一节古代语文教育概述

1、言文教育(s):

“言”就是言语,即说话,“文”就是文字,即记录言语的符号

2、古文教育(s):

是指古代的书面语亦即“文言”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育

3、六艺(s):

礼、乐、射、御、书、数。

“书”专指识字、写字的教育

4、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B)

答:

(1)、语文教育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教化”为根本目的

(2)、语文教育内容:

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多学科知识高度综合

(3)、语文教育方法:

以记诵为基本的学习途径

第二节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

1、古代语文教育读本的类别和编写特点(B)

答:

蒙学读本、经学读本、文选读本(《昭明文选》,现存最早的古代诗文总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语文阅读课本;《古文观止》重在文范,不重文体,被视为“国学”的入门书)

2、三百千(s):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四书五经(s):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4、简述古代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影响(B)

 

第三节古代语文教育的方法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出现最早,内容又最为完备的教学论著作。

1、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学法与教法(A)

答:

学法:

(1)、记诵和积累;

(2)、多闻和阙疑;(3)、熟读与精思

教法:

(1)、导和喻;

(2)、序和贯;(3)、适与问

第四节对古代语文教育遗产的研究与认识

 1、张志公先生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弊端所作的概括和总结(A)

答:

“三大经验”:

(1)、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2)、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3)、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语文教学体系。

“三大问题”:

(1)、语文教育的性质目的——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2)、语文教育内容——识字加读古文、作古文;

(3)、语文教育手段——记诵和摹仿。

“四大弊端”:

(1)、语文教育脱离语言实际;

(2)、脱离应用实际;

(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2、概述古代语文教育存在的几个倾向性问题(B)

答:

(1)、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是重道的。

(2)、在“应用”与“应试”的关系上,是重“应试”的

(3)、在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上,是重“文“轻”语“的

(4)、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是重“教轻“学”的

3、研究和认识古代语文教育传统应采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A)

答:

(1)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古代语文教育

(2)不应以现代标准去评价历史

(3)把现状研究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

(4)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促进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创造性转化

第二章现代语文教育

第一节现代语文教育概述

1、现代语文教育的发端时间及其标志(s):

1903年,以语文独立设科为标志

2、《奏定学堂章程》和“癸卯学制”(s):

这是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

因1903年是癸卯年,这一学制称为“癸卯学制”

3、自分科教学以后,语文学科名称的演变(s):

答:

1903年—中国文字(初小)、中国文学(高小、中学);

1907年—国文;1920年—国语;

1929年—国语(小学)、国文(中学);

1948年—语文

4、语文学科名称由“国语”、“国文”统一更名为“语文”,其内涵和性质发生的变化(B)

答:

语文学科的任务,应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听、说、读、写训练并重。

语文学科名称的改变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学科的发展演变,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认识的深化。

5、现代语文教育发展进程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C)

答: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1903年——1912年)

第二阶段起步阶段(1912——1923年)

第三阶段建设与探究阶段(1923——1929年)制定第一部体系比较完整的“课程标准”;

第四阶段深入发展阶段(1929——1937);

第五阶段艰难前进阶段(1937——1949)

6、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时间及其特点与意义。

(B)

答:

1923年实行新学制,制定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标志语文学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国语课程标准纲要》,这套“课程纲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分阶段教学要求,对当时的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的指导、规范作用,其体例也为其后的课程标准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1、自动主义程序教学法(s):

所谓“自动主义”,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相对于被动地接受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程序教学”,就是变课堂教学的“无序”为“有序”,使之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

“自动主义程序教学法”所追求的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动学习”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有序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

2、“因文而异”教学模式对教材的分类和所采取教学方法以及启示意义(B)

答:

语文教员陈启天提出“因文而异”的教学主张,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

他把国文教材分为“模范文”、“问题文”、“自修文”。

(1)、“模范文”是学生需要精读深究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教学上应当“特别留心考究形式,贵熟、贵精不贵多”,采用“自学辅导法”。

(2)、“问题文”是反映社会、政治、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文章。

采用“共同研究法”

(3)、“自修文”是学生课外自修的教材。

采用“个别指导法”。

3、黎锦熙的“三段六步”教学程序及特点(B)

答:

预习指示目的,唤起学习的动机

(一步)预备的指导

理解预习(并欣赏)

自动主义的(第一段)整理问疑(学生)

形式教授(二步)试问(教师)

发表(学生)

练习比较(并概括)(三步)

(第二段)应用(表演等)(四步)

发展创作(作文)(五步)

(第三段)活用(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六步)

特点:

这一教学程序以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已自动精神为出发点,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整合和提炼;简化了步骤,增强了可操作性;既层次分明,又有较为严谨的逻辑联系;纠正了此前某些“程序”生硬模仿或过于繁琐等偏向。

尤其是发展阶段的“活用”,注重方法、习惯的培养,着眼于终身受用,这种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语文教育家对语文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代表着语文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4、设计教学法(s):

是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说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而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

按照克伯屈的主张,就是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为达到某种预定的目的而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连续活动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题,教师是指导者,教学内容太因活动需要确定,教材因活动需要来编制。

5、设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基本模式(B)

答:

(1)儿童中心主义,教学活动以儿童为本位;

(2)兴趣主义,学习过程中应不断提起儿童的兴趣;

(3)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强调“在做中学”。

教学模式由五步构成:

(1)提出活动课题;

(2)确定活动目的;

(3)制定活动计划;(4)实行活动历程;(5)评判活动成果

6、对设计教学法的评价(A)

答:

优点:

(1)教学贴近儿童生活,学用结合;

(2)学生能在兴趣支配下充分活动;

(3)有利于训练知行合一的态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4)在活动中能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5)活动步骤符合人们的认识历程。

缺点:

(1)因一味地顺应实际境况,迎合儿童兴趣,所教所学都逃不出环境的事物和眼前的目的,所以,有永久价值而无直接需要的教材,就要摒弃;

(2)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材的使用又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免主次不分、轻重失衡;

(3)学生分工作业,获得的经验不完整,教师又难以照顾周全,无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4)组织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设备,缺少这些设备和条件的学校,试行就受到限制。

7、道尔顿制教学实验(s):

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创立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因为创试工作是在美国的道尔顿中学进行,故名道尔顿制。

8、对道尔顿制实验的评价(B)

答:

道尔顿制在弥补班级教学制度的不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程序教学﹑个别指导教育等曾发生过影响﹔但它偏重学习学科知识﹐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作用以及德育﹐在推行时往往形成了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9、结合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从以上三次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中选择其一,阐述个人的认识。

(A)

 

第三章当代语文教育

第一节 当代语文教育概述

1、当代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起落及其原因(C):

答:

(1)、建国初期(1949—1956年)起

新中国建立后,在教育领域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教育、新文化、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

(2)、反右、大跃进时期(1957—1959年)落

接连两次政治运动使得1956年刚刚开始的全国性语文教学科学化试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受到冲击,直到夭折。

(3)、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0—1966年)起

在此期间,教育战线逐步摆脱“左”的影响,认真总结大跃进期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努力探求教育规律,促进教学改革稳步前进。

(4)、“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落

在相当长得时间内学校“停课闹革命”,包括语文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完全处于停滞状态。

(5)、改革开放时期(1976—至今)起

语文教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2、对当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认识(A)

答:

(1)、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人民大众的教育,它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为目的的教育。

这是当代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

(2)、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政治路线,离不开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

(3)、对于语文教育规律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这种探索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又需要勇于开拓,与时俱进。

第二节新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改革

1、建国初期推行凯洛夫教学“五环节”的利弊(B)

答:

教学五环节: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

利:

促进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得教学过程遵循一般认知规律。

弊:

由于行政的方式强行推广,也造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的程序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红领巾教学法(s):

红领巾教学法是指解放初期,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一译普希金娜)在北师大附中指导讲授《红领巾》一课时所运用的教学法。

3、推广“红领巾教学法”的意义(B):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语言和文学因素;重视从课文本身的分析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4、进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试验的起因和目的(C)

答:

起因:

1951年3月,教育部提出分科设想,认为过去的国文课,把语文、文学、社会科学混合在一起,有很大的混乱。

目的:

不能在语言科学的教学里解决文学、社会科学问题,不要以文学的任务代替语言的任务,二者可以互助帮助,但是不能互相代替。

把语言和文学分开,进行系统的语言和文学知识教育。

5、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试验的成绩和问题(B)

答:

成绩:

(1)结束了两科混教要求不明、缺乏系统的状态,初步创建了比较完善的汉语学科体系和文学学科体系

(2)依据这两个体系进行教学,目的任务比较明确,教学内容系统性、序列性比较清晰,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

(3)有利于纠正“重道轻文”偏向,语文基础知识教育和文学教育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的推广

(4)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业务进修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问题:

(1)文学教材分量过重

(2)太偏重文学的要求,对字、词、句徐年的要求注重不够。

外国文学作品偏多,实用文较少(3)无论是韩玉科,还是文学课,与写作练习如何结合的问题没有解决(4)由于教材分量重,时间紧,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导致“赶进度”、“满堂灌”现象(5)汉语课本内容缺少重点,叙述比较呆板,练习缺少多样化,还不能很好的指导语言实践

6、60年代语文教学大纲的特点(C):

答:

(1)、关于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突出“基础工具性”,强调“语文基础训练”

(2)、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选材面广,课文量多,文质兼美”

(3)、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强调严格训练、严格要求

7、60年代初期的教学改革与试验(B)

答:

(1)、加强“双基”与“精讲多练”

(2)、集中识字教学实验

(3)、“十六字诀”:

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

第三节新时期语文教育的更新发展

1、语文教育性质观、主体观、方法观的更新(A)

答:

语文教育性质观:

确认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

语文学习主体观:

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方法观:

语文教学改革往往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为“突破口”。

2、语文教学科学化探索:

教学内容的序列化、教学过程的程序化、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语文考试的标准化。

(C)

答:

语文教学科学化首先从教学内容的序列化开始。

3、语文教育改革的多元化研究(C):

答:

(1)、发展智力与思维训练: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语言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于是,一些研究者开始从思维科学和心理科学两个侧面探求语文教育规律。

(2)、大语文教育:

河北张孝纯老师提出,方案结构是“一体两翼”。

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

(3)、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无论作为科学还是作为艺术,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感教育如能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那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将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总体特点(B)

答:

①从单项改革发展到整体改革,从单一研究到系统研究;

②从以“双基”为主发展到知识、能力、智力并重,在推进到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③以研究“教法”为主发展到对“教法”、“学法”的综合研究;

④有课堂教学研究发展到包括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在内的“大语文教育”研究;⑤教学模式、教学流派出现多样化格局。

5、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C):

答:

(1)、语文教育发展史的研究:

60年代初期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不是史)系统研究古代语文教育

1987年陈必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建国后第一部语文教育史专著

1991年顾黄初《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国内唯一一部中国语文教育通史

(1991年被称为“传统语文教育研究的丰收年”)

(2)、语文教学法研究、语文教育学研究:

第一阶段:

过渡期1980年国内12所院校合作编写的《中学语文教学法》

第二阶段:

转型期1982年张鸿苓《语文教学方法论》

第三阶段:

嫁接期1988年毕养赛《中学语文教学引论》

1989年于满川《语文教学论》

第四阶段:

观照期1987年张隆华《语文教育学》

这一时期,建立“学科教育学”的命题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3)、语文教育与相关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建立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语文教学规律的研究

80年代中期以后,对于语文教育家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于当代语文特级教师教学经验的研究,也成为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6、新时期语文课程、大纲和教材的建设(C)

 

第四节当代语文教育的三次大讨论

1、第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背景、焦点和影响(A)

答: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关于语文教学目的的任务的讨论(文道之争),这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范围最广、历时最长的一场社会性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产生的成果和影响:

一是纠正了“大跃进”运动以来语文教育领域“左”的错误,改变了“突出政治”、“重道轻文”等偏向,是语文教育回归健康发展的道路;二是在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及其规律这些根本性问题上,不仅澄清了一些片面、模糊的认识,而且把人们的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是这次大讨论所形成的基本认识为1963年新大纲、新教材的编制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四是对语文教学实践产生了积极地导向和推动作用。

2、第二次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背景、主题及其产生的效应(A)

答:

70年代末期,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

第一,它唤起了人们改革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

第二,它引起了人们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视。

第三,它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性质、目的和任务等根本性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从而正本清源,端正了思想认识。

第四,他直接引起了语文教学改革和实验的行动。

3、第三次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焦点、实质和影响(A)

答:

第三次语文教育大讨论始于1997年,这场大讨论几乎涉及语文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重要问题,批判的锋芒指向语文教育中的种种“时弊”和“积弊”,讨论的焦点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问题。

包括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语文教材的问题、教学方法问题、考试评价制度问题。

4、对语文教育的三次大讨论作综合分析,或择其一发表自己的认识。

(A)

 

      第五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语文新课程

1、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C):

(1)、全球化趋势:

许多国家或独立开设有关全球化的课程,或在各门课程中渗透全球化的观念,或通过一些主题性活动进行全球化教育。

(2)、信息化趋势:

世界各国普遍强调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设立“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方面,普遍开设网络教育、远程教育。

(3)、个性化趋势:

许多国家都把个性发展列入培养目标,包括形成每个学生独特的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自我成长的意识;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和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等。

对于教师,倡导个性化教学设计;对于学生,责鼓励个人化的学习方式。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C):

答: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当代世界各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B)

答:

 1)教学观念:

语文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

   2)培养方向:

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兼容并蓄

   3)教材编写:

分科、综合并存,有向综合发展的迹象

   4)训练体系:

主体依然是阅读中心与写作中心

   5)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紧密结合

   6)写作教学:

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互相补充

4、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创新(A)

答:

一个总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两个基本性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个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个学习领域:

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二编语文学科课程论

导言  课程设置涉及的四个问题(B)

答:

(1)、学校寻求达到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2)、能够提供哪些教育经验使学校有可能达到这些目的

(3)、怎么把这些教育经验有效的组织起来

(4)、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

第四章语文课程的内涵和性质

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概念

1、课程(s):

在我国始见于唐代。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首先提出“课程”这一术语。

2、语文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B):

答: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并重

(显性课程:

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是“正式课程”。

潜性课程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教育课程的两大内容,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但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是以间接的、内因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s)

答:

(1),20世纪初期:

语文学科实用性的观点

(2),30年代到40年代:

“工具性”思想初步形成

(3),50年代初:

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

(4),60年代初:

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

(5),1966-1976年:

语文课程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6),1978年后:

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东举行和思想性

(7),80年代中期以来:

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B)

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取决于语言的工具性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工具性还表现在,它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3、语文课程的人文性(B):

首先表现在价值观上。

其次体现在文化观上。

再次体现在生命意识上。

4、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A):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既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是各自独立地处于“并重的”地位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

作为工具性课程,要绕开语言反映的人文性的思想内容是不可能的,也是危险的,这可能造成学生有知识、无文化,懂科学、无思想。

但工具性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人文性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追求唯一正确性,但不是以强权的方式迫使学生对一种结果的绝对盲从,更不能培养学生对“权威”结论的顶礼膜拜的奴性;追求共性只应该体现在对人类语言共同规则的遵守上,涉及人的情感、精神、信仰、美感等人文领域则绝不能追求“唯一正确性”和“共同标准性”,否则会箝制人的思想,贻害无穷。

真正地、理性地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一方面是在掌握这个工具的同时获得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一种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这些精神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

另一方面,汉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符号系统,语言知识的传授必定离不开语言所生成的历史的、社会的背景,要对语言进行正确的解读,光靠“语、修、逻、文”是不行的。

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如有人说的那样撇开语言的规则,一味地完全脱离理性思考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和正确地使用语文这个工具。

只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了,学生学到的语文才是全面的、丰富的,而不是偏颇的、呆板的;才是灵活的、动态的,而不是强制的、机械的;才是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二不是被动的、应试的。

第五章语文课程目标

第一节课程目标概述

1、教育目的(s):

目的概念的内涵具有更强的终极性、原则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以及更远大的理念性,而目标概念的内涵则具有更强的阶段性、具体性、可操作性以及更远大的理念性。

2、课程目标(s):

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

3、教学目标(s):

教学目标概念的内涵则具有更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