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567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docx

坊巷起风雷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

坊巷起风雷(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寻访)

——探访福州辛亥革命史迹

本报记者江宝章

《人民日报》(2011年10月09日04版)

  辛亥革命风云激荡。

在这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福州作为辛亥革命的重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位英烈长眠黄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上第一个名字即是福州烈士方声洞,在这块碑上,一共镌刻着19位福州英烈的名字。

福州的民主革命先驱们,或在全国各地创建同盟会,创办各种报纸,宣传民主共和政体;或率舰起义,组织援皖、援鄂战斗;或在上海、南京、镇江、九江等光复中砥柱中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中许多出自福州的坊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其中仅从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就有7位。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走进福州的坊巷,仿佛仍然能够听见百年前那滚动的雷声。

  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城市的文脉所在,自唐宋以来就是福州士绅的聚居地。

清末民初,英才辈出。

在三坊七巷郎官巷,从巷口踏着青石板巷道,走不到50米就是严复故居。

作为清末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所翻译的英国赫胥黎的名著《天演论》,在暮气沉沉的中国,如电闪雷鸣,振聋发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警醒了一代中国人,一时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距离郎官巷不远处的文儒坊,有一座刚刚修复一新的清代建筑,原来是卢氏祠堂。

1902年(一说“1899年”),中国新闻界的先驱林白水与他的表兄弟黄展云、黄翼云在这里创办了福建第一所具有革命色彩的新式学堂——“福州蒙学堂”。

“蒙学堂”学生既学汉学,又兼西学,还专门设置时务课,讲解国家形势和救国途径。

几位老师都是当时思想进步、要求革命的青年人,后来他们都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

在“蒙学堂”,师生们秘密组织“励志社”、“十汉团”,鼓吹革命,宣传反清救国思想。

当年参与广州起义的陈与燊、陈更新、严骥、林觉民、林尹民、林文、方声洞、陈可钧、冯超骧、刘元栋、刘六符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州十杰”(严骥伤重生还除外)均是“蒙学堂”的学生。

  28个社团从事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福州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学堂遍布坊巷;城里城外,28个反清社团秘密从事着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在为辛亥革命做大量思想准备的同时,也为武装起义储备了许多有生力量。

  穿行在三坊七巷幽深宁静的巷道中,不时会遇到许多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史迹:

吉庇巷的谢家祠,辛亥烈士林觉民曾在这里创办阅报社,组织进步人士学习《苏报》、《警世钟》等书刊,讲解时势,宣传革命思想;衣锦坊,同盟会员陈梅犀曾邀集同志创办观我学堂,组织爱国社,提倡开通民智,革新社会,成为福州革命党人经常聚会的场所……

  “八闽父老犹能道:

三字亲题‘独立厅’。

”这首《纪念孙中山先生莅闽》诗中八闽父老所说的“独立厅”,即指1912年孙中山先生莅临福州时亲自为其题写匾额“独立厅”的福州桥南公益社——福州辛亥革命的大本营。

桥南公益社位于福州烟台山梅坞,1906年,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在福州成立,总部即设在桥南公益社内。

它对外以办理地方公益为名,实则秘密从事反清救国的革命活动。

桥南公益社还设立体育会,组织英华、福音、培元等书院的青年学生,参加军事操练。

1911年11月9日,在福州光复之役中,桥南公益社会员和青年学生组成的洋枪队和炸弹队,成为反清的生力军。

1912年4月20日,孙中山先生来闽时,专门来到这里看望慰问黄花岗起义生还义士、烈士遗属,以及参加福州光复战役的人员。

鉴于桥南公益社在福州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孙中山亲笔为它题写了“独立厅”三个大字,字大如斗,同人将其裱为匾额,悬挂在社内,以彰殊荣。

人民网网友热议任仲平文章

缅怀百年征程再创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2011年10月09日04版)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王倩)本报8日刊登的任仲平文章《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人民网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

网友们认为,任仲平文章用清晰的论述串起中国百年来历史转折的节点,勾勒中华民族一个世纪艰难崛起的历史画面。

该文大气磅礴,令人心怀激荡,足见辛亥革命历久弥新之深远意义;品之意境悠长,令人回味无穷,足见选择中国共产党是百年来民族艰辛求索后的必然结果。

中华复兴在路上,同志仍需加倍努力!

  推翻封建帝制

  中国走向现代征程

  网友“李长江”: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思索辛亥革命的意义、肯定辛亥革命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缅怀过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开创未来。

我们坚信,在辛亥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求索与拼搏中,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必将迎来下一个更加辉煌的百年。

  网友“秦雄”: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共和、复兴的基石,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国家的关键!

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网友“方业”:

一百年前的今日,历史进入风云激荡的辛亥年,这一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领导众多志士仁人,推翻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的历史从此走向共和。

此后的一百年里,虽然上演过复辟闹剧,进行过多种道路的选择,但民主、宪政、共和的思想,却牢牢扎根于生养华夏民族的这片土地上。

正因如此,2011年的10月,这个结束数千年专制制度百年的时刻,让人想起历史新纪元,想起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之于生命的意义,想起开天辟地、一元复始。

从这一天开始的这一年,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民主、宪政、共和的理想,总结百年宪政的经验,寻找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校准指引历史前进的航标。

  缅怀历史坚定信念

  同心再创中国辉煌

  网友“世炎”: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辛亥革命就是顺势而为的那么关键一搏,使得武昌枪声如公鸡啼鸣,唤醒了广大沉睡的百姓,从而团结一心,势如破竹,打破黑暗,迎来黎明。

作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驶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渡口”的辛亥革命,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也在此。

其水将沸,关键一度!

靠谁?

靠我,靠你,靠千千万万的我们!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今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就是又一场革命,需要大家的牺牲与勇敢精神。

  网友“张凡”:

如今的中国,国家和谐统一,各民族和谐相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突飞猛进之发展,经济实力更是跃居全球第二。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今天辉煌的发展成就时,可曾想过,如果没有百年前以孙中山为领导核心的中国革命先驱,不怕牺牲,不怕艰辛,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中国怎会有今天之繁荣。

辛亥先行者们都是为我们这个民族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所以我们应该牢记辛亥革命,牢记那些为中华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

网友“文国云”:

时代飞速发展,历史不断进步。

百年的精神传承,更加激励广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缅怀历史中坚定信念,在科学发展中树立榜样,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勤奋工作、开拓进取、造福于民,以壮士断腕、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社会变革,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历史新篇章,努力再创中国辉煌、实现民族进步。

我始终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国人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幸福!

团结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光明日报》(2011年10月09日01版)

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不平凡日子。

100年前,武昌城头的枪声,宣告清王朝的覆亡。

这场发生在辛亥年的风起云涌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在中华民族史册上,辛亥革命的光辉永存。

辛亥革命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大门,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志士仁人,聚集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为挽救中国的危亡前赴后继举行起义,开创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纪元。

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发轫,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怀念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为民族独立、国家振兴和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驱。

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他发动并领导了一次又一次推翻清王朝的武装斗争,在革命屡遭失败的情况下,不屈不挠,坚韧顽强。

孙中山先生战斗不息的爱国主义热诚,自强不息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救国救民的担当精神和忧患意识,愈挫愈奋的坚强意志,追求真理、不断进取的赤子之心,放眼世界、“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永远值得弘扬和光大。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革命斗争中,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进行了艰辛奋斗和不屈斗争,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齐心协力为中国强盛贡献才智和力量。

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华夏儿女,体味孙中山先生留下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都不能不为之动容。

爱国、奋斗,是辛亥革命志士们最显著的历史特征,而正是这种执著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使他们成了时代的巨人和民族的骄傲。

在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永不衰竭的奋斗精神、坚强意志,不仅仅是我们的精神依托,更会化作为推进我们宏伟事业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和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孙中山先生和其他辛亥革命先驱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目标,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们提出初步设想的建设祖国的美好蓝图,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在许多方面已远远超过他们当初的构想。

100年神州沧桑雄辩地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才能使辛亥革命先驱拯救中华、振兴中华的理想得以实现。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加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纪念,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共同敬仰和拥有的世纪伟人。

中国历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神圣责任,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孙中山先生曾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

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历史事件,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携手推进两岸关心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两岸同胞应携手并进,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新贡献。

振兴中华、民族复兴,是无数革命先驱的理想,是当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

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孙中山先生在上世纪初呼喊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中国人;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继承与发扬着辛亥革命先烈们的精神,率领中国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迅猛向前。

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团结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带着先辈的期许,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全体中华儿女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评论员)

用文字感知历史风云

——辛亥革命100周年专题图书出版综述

《光明日报》(2011年10月09日04版)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轨迹,百年后的今天,众多学者和作家不约而同地围绕这个专题,写就一本本著作,以此表达对那段历史的纪念和敬意。

这些图书涉及面广,涵盖领域宽,真实地再现了辛亥革命的前后过程,特别是结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史,集中反映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展现出我国辛亥革命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以纪实作品的形式展现辛亥革命的过程与全貌,通过深入挖掘辛亥革命的历史史实,考察和总结辛亥革命百年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准确地认识辛亥革命给中国的发展与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对辛亥革命予以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如人民出版社的《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湖北美术出版社的《辛亥革命图史》等。

——以专题学术著作深入系统研究辛亥革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报刊舆论、城市变革、乡村嬗变等方面,深入考察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变迁所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辛亥革命百年祭——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广东人民出版社的《辛亥革命前后的中英经济关系》等。

——以传记、回忆录和文集记录有关辛亥革命重要人物的生涯、思想,再现他们的革命理想和崇高品格。

如湖北人民出版社的《辛亥志士百人传》、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孙中山图传》等。

——以史料汇编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其中不乏首度公开面世的珍贵资料。

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九州出版社的《晚清宫藏辛亥革命档案汇编》等。

——以文学作品生动描写辛亥革命历史、展现革命人物的牺牲精神和崇高追求,以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激发读者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主义热情。

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911》、人民出版社的《孙中山传》等。

——以通俗读物普及辛亥革命知识、面向青少年读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如团结出版社的《辛亥著名人物传记丛书》、中央文献出版社的《中国红——辛亥革命百年祭》等。

(本报记者吴娜)

1911》:

书写中国改朝换代大革命

丁晓原《光明日报》(2011年10月09日05版)

革命军士兵为群众剪辫子。

在汉口街头巡逻的起义军。

(资料图片)

王树增的《1911》是一部直接书写中国改朝换代大革命的历史。

伟大而悲壮的辛亥革命,是各类、各种写作一再表现的重大题材,以至许多读者以为耳熟能详,其实所谓熟与详,大多不过是框架的、片段的、甚或是概念的了解认知。

王树增基于对这段历史的深刻思悟,寻求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辛亥革命史非虚构叙事新的价值支点。

“在场的”,是《1911》所达成的一种叙事效果。

作者以非虚构的历史逻辑想象,进入百年前的历史场景,在回溯中呈现百年前丰富复杂的人与事的现场,还原如火如荼、波谲云诡、雄美壮阔的历史存在。

得体而有效的“在场叙事”,是区别“文学”书写与“历史学”书写的重要元素。

所谓“得体”,是指这样的叙事应恪守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规范,不以虚构而“在场”。

王树增的《1911》写作审慎严谨,每章所附的大量注释表示着他对非虚构写作伦理的遵循。

但作者又不拘泥于所得的材料,而是通过熟稔叙写对象,在进入历史中具象地展开历史。

《1911》的“在场写作”,首先体现为作者从历史全景的观览中,真实地摄照辛亥革命的社会历史生态。

“历史生态”是由要素构成的结构,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也决不是单因单果的偶然。

正如恩格斯所说: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创世纪的辛亥革命也正是由多种“平行四边形”的力量交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历史必然。

王树增在还原这一段大历史时,注重重现原生态的历史风貌。

从首章《满腔心事》第一节《医生的叛逆》推出辛亥革命第一主角孙中山,到第六章《革命尚未成功》以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唾骂声中灭亡收尾,写革命党人屡挫屡战、前赴后继的斗争历程,也写立宪派、新军、清廷和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在特定历史舞台上的表演。

开明与保守、共和与立宪、暴力与清议,作者将一个“众声喧哗时代”的形态和精神全息地呈现给读者。

其次,《1911》的“在场写作”体现在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以及深具意味的历史镜头的叙述上。

作者十分讲究以具体史实的生动叙写,来获得作品的叙事魅力。

与辛亥深有关联的人物孙中山、黄兴、秋瑾、袁世凯等,作品都着墨描写,对于孙中山更是浓墨详写。

“你志大言高,想做什么官,广州制台吗?

”“不!

”“想做钦差?

”“不!

”“那么你想做皇帝?

”“我只想做推翻满清政府,还我汉族河山,那事业比做皇帝更高更大!

”同学母亲和孙中山的几句对话,就把一个革命者的形象给凸显了出来。

而辛亥史中的重要段落,如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复辟等,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情节链。

“在场的”《1911》还在于写作主体精神的在场。

王树增对所写的历史是有研究的。

他能够从中国历史行进和20世纪初年世界大势的推演中,观察透视特殊的叙写对象。

革故鼎新是历史前行不竭的动力,而变革的能动因素来自历史的主体,民族的品格与理想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的跃动和走向。

王树增强调“我写历史是观照我们的民族心灵和民族性格”,这在《1911》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强化。

“完美”是本书后记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词汇,可能也是理解这一作品历史价值的核心范畴。

“完美”在这里就关联着“我们的民族心灵和民族性格”。

“对于完美社会、完美国家永抱幻想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

”这是王树增对辛亥革命重大历史意义所作的哲学阐释,这样的阐释使《1911》超越了一般的“历史演义”表层叙事模式,抵达历史深部。

《1911》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写《辛亥革命》

王朝柱《光明日报》(2011年10月09日05版)

准备赴战参加武昌起义的新军。

四十三集电视剧《辛亥革命》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写的。

近些年来,一个在学术上的伪命题“告别革命论”大行其道,并影响到文学——尤其是电视剧的创作。

细心的读者、观众一定会发现,某些受“告别革命论”影响的作家、剧作者站在所谓反传统的立场上,为没落、腐朽的清朝末年代表人物慈禧太后唱挽歌,为自称是大清王朝裱糊匠的李鸿章唱颂歌,为用权谋、实力推翻帝制又重登九五之尊的袁世凯唱赞歌,好像这三个人物就真的成了清末民初天字第一号的大英雄。

与此同时,孙中山却变成了他们笔下的所谓“搅屎棍”,甲午海战的英雄不知哪里去了,抗击外国侵略的义和团运动被污蔑成无知的群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见了,辛亥革命牺牲的军民也变成了袁世凯等人手中的玩偶……我真的不知道还有没有真理。

因此,我写《辛亥革命》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站在“告别革命论”者的对立面,把某些人妄图颠倒的历史匡正过来,还历史一个公道,还那一代人一个公道!

由此可知:

我写的这部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黄兴等的革命活动为主线,再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伟大的革命历史。

辛亥革命从何时算起?

史家并无定论。

为了剧情的集中,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从发起、成立同盟会写起。

辛亥革命到何时结束?

史家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就结束了。

但是,为了完成推翻帝制、反对复辟这两大主题,我有意写到袁世凯之死。

但是,为了全剧风格的统一,也为了保持以孙中山等革命者为主线的戏剧发展——更要防止权谋加后宫在这部史诗作品中复活,我有意按简洁的尾声去处理。

辛亥革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革命,从发动到发展,它的核心成员、基本队伍都是清末民初那个时代的知识精英。

因此,他们每一个人也必然在这场革命大潮中得到洗礼。

为此,我在剧中以敬畏之心去描写被时人、后人引为文化大师的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杨度等人,公平地评价他们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也批评他们给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

应该说,这是《辛亥革命》这部电视连续剧绕不过去的难题。

同时,也是这部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的一大特色。

(本文为王朝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一书的前言,有删节。

清廷覆灭原因深析

王学斌《光明日报》(2011年10月09日05版)

今年的图书市场,辛亥革命选题林林总总,相关作品不下数十种。

其中,让笔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三本。

一本是年初张鸣先生的《辛亥:

摇晃的中国》,一本是4月份马勇教授的《1911年中国大革命》,另一本便是《辛亥残梦:

帝国崩溃的前夜》。

如果说张书像万花筒,让读者领略到辛亥年的多元景象,马书似扫描仪,将这场革命的来龙去脉重新梳理,那么金书则是一个听诊器,对清廷覆灭之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把研究推向了深入。

具体而言,通读全书,笔者有三点感受。

首先是“新”。

辛亥革命距今已有百年,亲历者与后来人前赴后继,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字,如何避免雷同,推陈出新,便是摆在写作者面前的首道难题。

金书妙就妙在开篇既不宏大叙事、长篇铺叙,也非故弄玄机、布下迷阵,而是从“长沙抢米事件”说起,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继而层层递进,名臣之死、皇族弄权、废除科举、编练新军、新政走样、江湖恩怨……一步步将清末政府的积弊、昏庸和盘托出。

作者的写作逻辑好似推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而不失趣味,实在是独具匠心。

其次乃“真”。

不知何时,戏说人物或调侃历史成为时下一大风尚,写作界犹如娱乐圈,书籍仿佛流行曲,充斥书店与网站,这其实是对历史缺乏敬畏感的表现。

令人钦佩的是,作者秉着求真务实之态度,不做“历史潮人”,严肃对待辛亥。

通篇文字,不仅正史与野乘互证,而且兼采国内外诸多名家之长,熔于一炉。

如在《科举之痒》一章中,对于科举停废后的社会反响,作者不仅征引了大量时人日记、回忆录等材料,还特意采用近代史专家罗志田、周武等人的观点,有理有据,相得益彰。

对于写作而言,选取新视角,获得真材料,皆非易事,但对历史大事件进行深沉精微的思考更是难上之难。

不过这恰是作者优长之处,也是该书的点睛之笔。

作者对清王朝覆灭原因及其教训的深层剖析,下了工夫。

《辛亥残梦:

帝国崩溃的前夜》

金满楼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还原现代化转型瞬间

《光明日报》(2011年10月09日05版)

武汉市,辛亥革命博物馆CFP

祝勇谈辛亥革命,从辛亥年的横断面进入,这是走进辛亥革命最近的路径,也正因为此,他得以快速深入,进入辛亥年的深部,感受每一个当事人被大历史决定的命运,洞察他们面对“决定性瞬间”的权衡与决断,撕裂与挣扎。

于是,祝勇笔下的辛亥年,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了体温,一个个人物重新鲜活,一个个事件真实复现,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瞬间从历史走出,展现在读者面前。

从历史的横断面进入辛亥年

祝勇说,辛亥年是一个开放的时段,它的内部包含了晚清数十年的光阴。

在辛亥年这三百多个日夜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演到极限,形成巨大的反差。

以辛亥年一年为横断面的写法使本书在时间的限定性与超越这种限定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张力。

这样便有了这本书的结构:

从辛亥年的春节开始,一路写到这一年的除夕。

选择现代化转型的视角

站在辛亥年的横断面上,祝勇以“现代化模式”(文明转型的必然趋势)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思考,对辛亥年的朝代更迭,作出了阐释。

在书中我们看到:

经历了庚子磨难的慈禧太后,推行比康梁更加激进的改革,但已无力回天;武昌起义后,梁启超等人试图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却因关键人物被暗杀而功亏一篑……对此,书中援引了巴林顿·摩尔的观点:

“晚清的最终垮台,……缘于一种‘制度性危机’”

还原历史本来的丰富特质

呈现历史的丰富性,是祝勇《辛亥年》的鲜明特点。

“每个人、每个阶层、每个政治派别,又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