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916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docx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

说明文专题训练三

一、材料链接题型

【题型分类】

1、链接一则材料2、链接几则材料

【方法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

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

 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

 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二、开放拓展题型

【题型分类】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6.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方法技巧】

1、答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首先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2、其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社会和自然,我们渗透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做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

《解析永乐大钟》

①永乐大钟是明代人文景象的直接映射和重要索引,更是14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登峰造极的经典之作。

它高6.75米,口外径3.3米,重46.5吨,上下各处厚度变化有致,洋洋23万字经文铸满了钟体内外。

巨大的尺寸和重量,精美的质地和工艺,即使500年后的当代铸造技术,面对美仑美奂的永乐大钟也不

能不深深鞠躬。

②经过反复考证,科学工作者已经能清晰描述当年铸造大钟的方法和过程。

初创于商周时代的陶范法,到了明代能工巧匠手中早已驾轻就熟、炉火纯青。

他们在地上挖出10米见方的深坑巨穴,按设计好的大钟模型,分七节制出供铸造使用的外范,低温阴干,焙烧成陶。

再根据钟体同断面的半径和厚度设计车刮板模,做出大钟的内范。

当7个陶制外圈依次对接加7级浮屠①之状时,浑然一体的大钟外范便拼装成功了。

为了承受浇铸的压力并确保足够的强度,外范四周用泥土填满并层层夯实。

钟钮旁边四处不易觉察的疤痕,泄露了四个浇铸口的准确位置。

那是最典型的雨淋式浇铸法:

几十座熔炉沿四条槽道排开,炉内大火流金、铜汁鼎沸;地坑里内外模范同时高温预热。

当蓄满炉膛的万斛金汤相率奔泻而出

后,这口万钧大钟便一气呵成了。

③最为举世罕见和引人惊叹的奇迹,莫过于将23万多字的佛教经文和咒语②,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铸满了大钟的每一寸表面。

晚年的明成祖潜心撰写《名经》凡40卷,20万言。

其中,前20卷10万字便刊登在永乐大钟不朽的版面上。

钟上还有许多其它汉文佛经和梵文佛咒。

也许这是最诘屈聱牙和枯燥乏味的文章,但23万字的版面,安排如此匀称整齐,从头至尾绝无空白,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要经过一

番精心的运筹和计算。

④永乐大钟作为发声装置,最根本的功能和终极的输出无疑是钟声。

在这方面,500年间已有无数诗文对其天下独美的音响作过精彩描述。

科学工作者用的是另一种语言:

钟体在几何形状大致固定的情况下,单靠厚度的变化就能带来极为丰富的泛音。

厚厚的钟唇是高音E3的主要来源,钟腰的厚度变化则送出C1、A3分音。

这是不同乐音奏出的和弦,是众多溪流汇成的洪波。

大钟铸成后,由于通体都是经文,根本不可能通过机械刮削来调音,但却一次性达到如此音响效果,的确身手不凡。

由于差频现象和各分音在大气中衰减程度不一,便出现了钟声的抑扬起伏和各处听到的音调略有不同。

重击一次,钟声持续

时间可达三分钟之久,声闻百里。

⑤至今还不断有研究者报告永乐大钟考察中的新发现。

永乐大钟作为500年前一个庞大的存在,一

定还会携带着许多尚未发现的信息,等待后人去诠释和破译。

(有删改)

①【浮屠】此处指塔。

也叫浮图。

②【咒语】信宗教的人以为念着可以除灾或降灾的语句。

21.下面两则材料可分别印证永乐大钟的哪两个特点?

(2分)

【材料一】五百八十多年前,永乐大钟是朝钟,也是佛钟。

有学者猜测,明成祖下令铸钟的初始动机一为炫耀武功,更为自己精心撰写的《名经》寻找永恒的载体,以教化百姓,流芳百世。

【材料二】敲响那口最珍爱的永乐大钟,激越、磅礴、沉雄、嘹亮,带着恍来天外的神秘感和历史深处的沧桑感,能声闻百里。

答:

材料一:

材料二: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

“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

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

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

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

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

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

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

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

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

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

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

(有删改)

①[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16.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

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宇)(3分)

18.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

(4分)

【链接材料】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

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

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

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

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

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

①跳舞草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

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者有人对着它唱一首抒情的歌曲,跳舞草的叶片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舞动。

它的两片绿色的嫩叶为一对舞伴,它们时而合抱,时而交叉,时而各自向后旋转180度,深情相拥,再分开翩翩而舞。

音乐响起,整株跳舞草就像在开一场交谊舞会,霓裳鬓影,一枝一叶都有情。

②跳舞草绝对是一位洁身自好的舞女,因为这种小草有个怪癖:

如果放的是怪腔滥调,即使是时下流行的DISCO曲,它也会娥眉紧蹙,停步罢舞。

跳舞草是没有夜生活的,在晚间,它会剪羽而归,所有叶片竖贴于枝干,像个规规矩矩的淑女,安静而眠。

③跳舞草长得像少女一般灵秀。

每一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形状有点像竹叶,但质地要柔弱得多。

跳舞草最高能长到半米左右,疏朗的枝叶之间仿佛蕴藏着一种灵气,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④跳舞草不只会跳舞,还有其他功效。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记载,说跳舞草的根、茎、叶均可入药,用其泡酒,早晚各服一杯,对治疗骨病、风湿病、关节炎、腰膝腿痛有特别的疗效。

而用嫩叶泡水洗脸,能令皮肤光滑白嫩。

据说云南的少数民族家里一般都摆上几盆,城里的女孩子也喜欢在阳台上种几盆,每天摘取几片叶子泡水洗脸,以此美容养颜。

⑤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

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

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跳舞草小叶片叶柄处的细胞里有一种海绵体,这种海绵体对中低频率,也就是35至65分贝的声音有共振作用。

⑥不管跳舞草遵循的是什么物理或化学原理,小草的翩翩舞姿使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只要想像一下,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看一场小草的舞蹈,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相关链接】

(1)跳舞草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令人惊叹不已。

当气温达到24℃以上,且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它的一对对小叶便会自行交叉转动、弹跳,两叶转动幅度可达180度以上,然后又弹回原处,再重复转动。

当气温在28~34℃之间,或在闷热的阴天,或在雨过天晴时,数十双叶片翩翩飞舞,使人眼花缭乱。

(摘自新浪博客网)

(2)跳舞草的每根枝干上有一片大叶和两片小叶,每当太阳落山、光线变弱,与白天的光线有了差别、变化时,小叶叶柄基部的海绵就会自然收缩,小叶便摆动起来,仿佛在跳舞。

(摘自XX查询网)

(3)跳舞草有光则舞,无光则息,就像向日葵冲着太阳转动一样。

(摘自XX百科网)

17.跳舞草会跳舞,除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外,还有什么原因?

请综合“相关链接”的材料进行探究,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3分)

①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8%。

浩瀚的大海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资源,据专家测算,仅水产品一项,海洋每年就可以向人类提供30亿吨,能满足300亿人的蛋白质需要。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已成为解决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出路。

目前,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其中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海洋农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处于重中之重的的地位。

②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我国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近海可开发利用的水面约有147万平方公里。

0—20米浅海面积约15.7万平方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利用率仅为0.5%;沿海滩涂面积约为2.17万平方公里,可用于发展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约为0.67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滩涂的利用率只有20%左右。

此外,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据专家考证,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多达2万余种,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约为28亿吨。

然而,目前沿海省(区)养殖规模较大的品种只有海带、紫菜、贻贝、牡蛎、蛏、蛤、蚶、鱼、对虾等,海洋水产品的年产量也仅为1100万吨。

在发展我国海洋农业的实践中,值得一提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辽宁省由于实施建设海洋牧场新技术,仅两年时间,优质水产品就累计新增产值8.4亿元;山东长岛县改进养殖技术,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养殖获得成功。

生物工程技术的使用更为提高海产品的产量开辟了新途径,如用重组DNA技术使牡蛎、蛤、扇贝、贻贝和鲍鱼的产量提高了25%。

由此可见,我国海洋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17.阅读第②段,指出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从哪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海洋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材料一海水养殖业要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发展滩涂、浅海养殖,逐步向深水水域推进,形成一批大型名特优新养殖基地。

(摘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二利用化学诱变技术和选育技术培育出来的“981”龙须菜,与野生种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30%,亩产提高了3-5倍。

“981”龙须菜的问世,不但使龙须菜成为我国第三大海藻养殖种类,也使我国龙须菜的养殖产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摘自《海南日报》)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6×1017立方米。

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每升水中含氯量小于1克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

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

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

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大约只有40×1014立方米,仅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

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

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

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

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

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全球已经有1/4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

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

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

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8.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别解决第②段所反映的哪两个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

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我国政府已将“南水北调”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竣工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

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

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

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

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

“热泵”和“水泵”类似。

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

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

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

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

(3分)

材料:

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

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

问题:

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DNA计算机

①DNA计算机是一种生物形式的计算机。

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是一条双螺旋“长链”,链上布满了“珍珠”即核苷酸。

科学家研究发现,DNA分子通过这些“珍珠”的不同排列,能够表达出生物体各种细胞拥有的大量基因物质。

数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以及计算机专家从中得到启迪,正在合作研制未来的液体DNA电脑。

它利用DNA能够编码信息的特点,先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分子,使它们代表要求解的问题,然后通过与生物酶(在此相当于加、减、乘、除运算)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反应,形成各种组合,最后过滤掉非正确的组合而得到的编码分子序列就是正确答案。

②由于DNA分子能同时进行大量的生化反应,所以DNA计算机在结构上是超大规模并行的,这种“试管型”的计算方式,在理论上可处理传统计算机的硅芯片和电流难以处理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计算量随计算规模成指数增长的问题。

③DNA计算机以核苷酸为内存,且具有超大规模并行结构,所以DNA分子计算机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惊人的存贮容量和运算速度。

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

十几个小时的DNA计算,相当于所有电脑问世以来的总运算量。

未来计算机的芯片和磁盘都用DNA溶液来代替,其强大的功能将令人惊讶。

而且,DNA计算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脑的十亿分之一。

④DNA计算机诞生于1994年,发明人是莱昂那多•阿德莱曼(LeonardAdleman)。

阿德莱曼用“试管”DNA计算机做实验,测试出了DNA计算机的可行性。

他的“试管计算机”在几秒内得出了结果,但他花去了数周时间去拣出那些正确的答案。

⑤传统电子技术将在2020年后的某个时候达到物理极限。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科学家在简化和按比例放大这种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们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先驱者所进行的试管实验的办法,而是把DNA链固定到一块镀金的玻璃载片(一种DNA芯片)上。

其他研究人员则希望把DNA计算技术送回到活细胞中。

像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向大脑植入以DNA为基础的人造智能芯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像现在接种疫苗一样简单。

⑥DNA分子计算机将是计算机发展的方向之一。

现在已经设计出了DNA逻辑门、DNA片段以及更多超前的东西,现在DNA计算机最大的问题是很难检测其计算的结果。

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DNA计算机将会很快问世。

但不要过早地期待它取代传统计算机(塑料制品与硅片的结合)。

大部分专家预言:

比起用来运行文字处理程序和发送电子邮件,未来的DNA计算机的应用极可能集中在破译密码和绘制飞行航线方面。

17.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分)

材料一: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生物芯片)技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的迅猛发展而产生。

材料二:

基因芯片正以其可同时、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分析数以千计基因组信息的本领而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基因芯片技术已经或即将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人类基因研究和未来医学临床诊断以及进行司法鉴定、疾病检测、药物筛选等。

材料三:

基因芯片技术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技术成本昂贵,检测灵敏度较低,分析范围较窄等。

海洋垃圾(14分)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的首选办法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发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以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接着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

最后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相关链接】

材料一目前,我国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

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

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

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1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4分)

①在大家眼里,印度农民尼柏·丘德芮堪称模范:

他借助有机肥料和天然杀虫剂辛勤地耕种了一大片紫花苜蓿,他还在牧场边栽种了各种果树,还精心照料着若干头奶牛。

但是,在环保人士的眼中,丘德芮所经营的牧场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可能危及全球的灾难。

在一年中,丘德芮用自己家的小型水泵抽取的地下水的总量,大概是同一区域降水总量的2倍左右,而丘德芮所在的村庄的地下水位在一年中大约下降了6米。

②环顾世界,像丘德芮一样的农民还有很多。

4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大量使用地下水,以解决困扰百姓的温饱问题。

与上世纪相比,人类种植的农作物总量增加了1倍多,所消耗的淡水也在原有基础上增长了2倍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农民自发地借来钻探装置,买来小型水泵,把地下水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