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3899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docx

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2月

目录

一、聚力“云”端,拾阶而上5

1、云计算概念5

2、模式创新,优势凸显8

(1)发展历程8

(2)云计算的优势9

二、三要素驱动云计算加速落地10

1、需求端:

内因+外因倒逼企业上云10

(1)内因10

(2)外因11

2、供给端:

政策加码,“云”端投入再加速12

3、技术革新,支撑云计算落地13

三、产业生态逐步显现,SaaS服务群雄逐鹿16

1、IaaS:

互联网巨头独占鳌头,市场相对集中16

2、PaaS:

功能强大是根本17

3、SaaS:

竞争激烈,巨头未现18

四、典型案例19

1、阿里云:

AI助力构建云生态19

2、金山云:

聚焦行业云解决方案21

3、UCloud:

深耕企业级客户22

五、聚焦垂直行业龙头,掘金企业级SaaS服务23

1、用友网络24

2、浪潮信息25

3、网宿科技25

4、二六三26

云计算模式创新,优势凸显。

云计算的出现颠覆了传统IT部署模式,对基础设施厂商、平台厂商以及软件开发厂商进行了精细化分工,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为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云服务具备如下几点优势:

即时接入、按需付费、资源共享、自助办理、跨空间布局。

三要素驱动云计算加速落地。

需求端——内因+外因倒逼企业上云,内因: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成本控制成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必经之路;大数据等创新业务促使企业选择业务上云,提升数据资产价值;海外业务的加速布局,进一步推动企业上云。

外因:

移动互联网思维深入人心,用户培育基本完成。

供给端——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针对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文件,不仅从产业布局、顶层规划方面给予了全面统筹,而且从财税扶持、融资力度方面也给予政策倾斜。

技术端——从硬件等存储设备的发展、网络的提速到开源社区的演进,再到分布式技术的成熟,云计算各项底层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了云计算创新服务模式的形成以及商业化的加速落地。

产业生态逐步显现,SaaS服务群雄逐鹿。

IaaS:

互联网巨头独占鳌头,市场相对集中。

PaaS作为开发者的开发平台以及SaaS层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功能的强大性和稳定性无疑是PaaS厂商的制胜法宝。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加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率仅为10%左右,未来SaaS服务需求将不断扩大,长尾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

导致众多SaaS服务创业公司纷纷入局,尤其在行业垂直细分领域。

聚焦垂直行业龙头,掘金企业级SaaS服务。

看好专注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聚焦垂直细分领域、具备客户资源优势及技术优势的云服务厂商,如视频云、金融云、政务云、游戏云等。

同时,随着云计算的深入普及,企业级SaaS服务作为提高企业办公效率、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有力解决方案,众多长尾客户将纷纷上云,SaaS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

未来3-5年,现在百家争鸣的SaaS服务市场将不断分化。

看好深入行业流程,切实提高企业效率,功能模块多样,提供不间断服务,具备较多成功案例的企业级SaaS服务商。

一、聚力“云”端,拾阶而上

1、云计算概念

从工业触网到企业上云,互联网和云计算不仅帮助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实现了商业模式的重塑。

云计算作为互联网的新一代升级,解决了许多企业的经营痛点,需求增长加速,实现了多数企业的“云”梦想。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以按需付费的方式,并提供便捷的网络访问以进入可配置的计算机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服务等),用户只需投入较少的管理成本,并且减少与服务器供应商的交互次数,便能快速获取这些计算资源。

云计算包括三种服务模式,即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IaaS主要应用虚拟化技术为客户提供基础设施资源,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

PaaS常为开发者提供开发平台以及为SaaS层应用程序提供相应的运行环境,具体包含数据分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广告等。

SaaS主要面向企业或个人的终端客户群体,提供具体软件应用服务。

从部署模式来看,云计算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有云指面向公众的由公有云服务商提供服务;私有云指由云服务商单位为某一个企业搭建的云服务;混合云指同时接入私有云和公有云的云服务,实现统一部署和管理。

用户选择云服务部署模式时,需要综合考量自身业务需要以及成本因素。

互联网企业尤其是游戏行业,云资源消耗量大,并且业务具有明显波动的,选择公有云成本优势较大。

银行、证券等金融企业由于其独特的业务特性,私密性较强,一般选择私有云部署。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私密性较强的核心业务选择私有云,其他业务选择公有云,既可以享受公有云的成本优势,又可以兼顾私有云的高安全性,混合云将成为大多数企业选择的云服务部署模式。

2、模式创新,优势凸显

为满足企业日益复杂的运营需求,现代化的IT体系建设成为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掌握用户数据等必不可少的技术投入。

传统IT系统构建主要采用的是本地部署模式,从服务器、存储器等基础设施的配备到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的搭建再到具体应用软件的开发,都由企业自身或第三方在本地进行建设和部署。

服务器的性能、存储器的大小、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的算力等都有一定瓶颈,当业务峰值与低谷波动较大时,会出现资源浪费或资源供给不足的现象。

传统的IT资源本地部署模式在灵活性、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存在各种弊端,这就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发展历程

纵观云计算的发展历程,政策驱动、技术革新以及需求提速三方面的因素促进了云计算的加速普及。

与美国成熟的云计算市场相比,中国云计算正处于爆发增长阶段。

用户对云计算的态度也从怀疑、试探转变为接纳、拥抱,客户的市场培育实现了长足发展。

2013年以前,我国云计算的主要客户群体为游戏、视频等互联网企业,由于其需要消耗大量的云资源,考虑成本及国际化业务布局,率先上云。

随着亚马逊AWS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多数企业开始意识到业务上云的突出优势,我国大型国企开始逐步进行云迁移。

2016年开始,我国金融类客户以及其他一些中小客户纷纷开始选择云计算,市场持续爆发。

对于云服务提供商来说,还未出现像亚马孙AWS这种商业巨头,市场份额相对分散,但也慢慢开始逐步整合。

近年来,随着政策加码、投入增加以及云服务提供商服务能力的不断完善,中国云计算业务增量市场将进一步提速,较早布局云计算业务的厂商将优先受益。

(2)云计算的优势

云计算的出现颠覆了传统IT部署模式,对基础设施厂商、平台厂商以及软件开发厂商进行了精细化分工,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为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云服务具备如下几点优势:

云服务即时接入。

与传统IT本地部署相比,云服务可以通过云服务商提供的各种API、SDK等接口随时接入云服务,省去了长时间本地建设IT架构的时间成本,省时高效。

云服务按需付费。

云计算提供了对云资源这种抽象资源的计量能力,用户可根据自身业务需要,波峰时段多用,波谷时段少用,按需使用,按需付费,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成本优势显著。

云服务资源共享。

云服务提供商利用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虚拟云化,形成共享资源池,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云服务自助办理。

用户通过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各种接口,自助部署所需云资源,与传统IT部署相比,大大减少了用户与云服务商的交互次数,简便可靠。

云服务跨空间布局。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依托其强大的云计算部署能力,已经在全球搭建了多个数据中心,为客户的外海业务的拓展提供便利。

用户可以通过海外的数据中心提高海外客户的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降低了自身部署基础设施的时间和空间成本。

二、三要素驱动云计算加速落地

1、需求端:

内因+外因倒逼企业上云

(1)内因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成本控制成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必经之路。

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已是近年来的经济关键词,宏观经济下行倒逼企业开源节流,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盈利水平。

云计算与IT本地部署模式相比,企业本身可以免去自己购买服务器、存储器等基础设施,即接即用,按需付费,避免了资源浪费,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

同时依托云计算资源池的共享机制,企业利用的云资源可以实现弹性扩张,有效解决了企业业务量波动性强的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大数据等创新业务促使企业选择业务上云,提升数据资产价值。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革新,数据生产量呈指数级增长,数据维度和数据活性越来越高,数据资产被誉为未来的“石油”。

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转战到数据价值的发现和应用上来。

云计算作为数据的承载基础,为大数据等创新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底层支撑,导致众多企业纷纷上云,卡位大数据时代,培育新动能。

海外业务的加速布局,进一步推动企业上云。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不断走向海外,遍布全球。

云服务提供商依托其专业的、全面的部署能力,已经在海外搭建了众多数据中心,帮助企业海外业务的运营,提高其业务的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提升产品竞争力。

(2)外因

移动互联网思维深入人心,用户培育基本完成。

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2.4亿户,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11.5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为82.3%。

同时,随着移动端各类APP丰富度不断提高,各项便民移动服务层出不穷,导致人们日常消费、娱乐、社交等行为已经从PC端向移动端不断演进,用户对软件在线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推动云计算SaaS服务的加速普及。

2、供给端:

政策加码,“云”端投入再加速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针对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文件,不仅从产业布局、顶层规划方面给予了全面统筹,而且从财税扶持、融资力度方面也给予政策倾斜。

多项文件鼓励政企、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等积极推进云计算基础设施、开放平台以及前端应用的开发和部署,促进业务模式创新,加大政府部门对云计算的采购力度,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营新机制,尽快实现IT云化。

例如,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推动地方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实现百万家企业上云。

3、技术革新,支撑云计算落地

云计算的落地离不开各项成熟技术的支撑。

近年来,从硬件等存储设备的发展、网络的提速到开源社区的演进,再到分布式技术的成熟,云计算各项底层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了云计算创新服务模式的形成以及商业化的加速落地。

虚拟化技术、芯片技术以及开源云平台为IaaS底层架构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Openstack开源云平台作为主流IaaS资源的通用前端,简化了云的部署过程并为其带来良好的可扩展性。

截至2017年8月,Openstack已经发布了第16个版本Pike,加强了研发团队、企业选择所需功能的可组合性。

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厂商、云计算公司大都在基于Openstack构建云平台,主要客户包括了中铁、中国移动、中国银联、华为、中兴等。

容器技术的快速迭代助力云计算PaaS层发展。

Docker作为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程序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最大程度降低了开发对环境的依赖程度。

Docker1.0从2013年首次发布以来,加速迭代,2015年发布了1.9版本,增添了新的卷管理系统,并支持了多种环境。

根据信通院发布的2016年云计算白皮书显示,容器技术正逐步成为主流云计算技术之一。

各大云计算厂商纷纷开始支持容器技术,推出容器虚拟化系统,提供容器服务。

例如:

Redhat将Docker集成到自己的操作系统RHEL中以KVM承载Docker,并推出了RHEL7AtomicHOST容器虚拟化系统,2014年秋亚马逊正式推出了弹性容器服务,在AWS客户启动容器后,ECS将负责扩展容器,提高了云移植性并降低了成本。

前端应用技术发展迅速,推动SaaS层应用落地。

2014年HTML5正式发布,新的规范和标准让多媒体在移动设备上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增强了可用性和灵活性,改进了用户的友好体验。

同时,Web2.0也不断演进,实现由传统网站雇员主导生产内容向用户主导生成互联网内容的模式转变,为SaaS层应用落地提供了支撑。

综合需求端、供给端以及技术革新三要素对云计算普及的驱动,近年来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了较高增长。

根据信通院发布的2016云计算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以IaaS、PaaS和SaaS为代表的典型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22.4亿美元,增速20.6%,预计2020年将达到14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

201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378亿元,同比增长31.7%。

其中专有云市场规模达275.6亿元,同比增长27.1%。

公有云市场规模约102.4亿元,同比增长45.8%。

三、产业生态逐步显现,SaaS服务群雄逐鹿

1、IaaS:

互联网巨头独占鳌头,市场相对集中

中国的IaaS市场,汇集了众多厂商,包括国际巨头、互联网公司、初创公司、硬件厂商、IDC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

亚马逊AWS等国际云计算巨头,受国内云服务运营牌照等政策限制,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占比较小。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调研数据,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占据了我国IaaS市场的绝大多数。

2016年,阿里云IaaS营收为5.88亿美元,在中国IaaS市场的份额占比达40.67%,超越了排名第二位到第十位的规模总和,处于绝对领导地位。

排名第二的中国电信营收为1.22亿美元,第三为腾讯云,营收为1亿美元。

IaaS市场,由于互联网巨头突出的规模优势,以及多年的经验积累,服务意识不断加强,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垄断地位逐步显现,导致创业公司难以取得竞争优势。

未来,市场将进一步整合,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中小型IaaS厂商面临转型、出局的困境。

2、PaaS:

功能强大是根本

PaaS作为开发者的开发平台以及SaaS层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功能的强大性和稳定性无疑是PaaS厂商的制胜法宝。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不断壮大,面向细分领域提供单项能力的PaaS厂商屡见不鲜。

相比IaaS市场高的集中度,新进入者一样能在PaaS市场分得一杯羹。

但要想保持竞争优势,PaaS厂商必须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和技术迭代,丰富组合功能,提高稳定性,完善服务能力。

3、SaaS:

竞争激烈,巨头未现

按照SaaS产品的通用性划分,SaaS服务分为通用型与行业垂直型。

通用型SaaS服务指不区分行业,为其提供通用型服务,ERP、CRM、协同OA、HRM等;行业垂直型SaaS服务指的是专注于某一特定行业提供服务,如金融、教育、医疗等。

相比传统软件,SaaS服务按需收费,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方面优势明显。

同时,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加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率仅为10%左右,未来SaaS服务需求将不断扩大,长尾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

导致众多SaaS服务创业公司纷纷入局,尤其在行业垂直细分领域。

创业公司凭借在垂直细分领域的长期耕耘,掌握行业痛点,能提供满足企业需求,直击痛点的SaaS产品,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相比美国成熟的云计算市场,我国SaaS服务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并未有超级巨头出现,市场集中度不高,各细分领域有众多玩家参与,属于典型的长尾市场。

后期随着企业信息化率的不断提高,SaaS厂商将进一步整合,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四、典型案例

1、阿里云:

AI助力构建云生态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发者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

根据Gartner最新市场份额研究数据显示,阿里云已成为全球前三大公共云服务提供商。

2016年第三季度,阿里云付费用户数量增长至65.1万,推动收入同比增长130%,达到14.93亿元的历史新高。

云计算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8%,覆盖金融、医疗、公共交通、能源、制造、政府机构、游戏、多媒体等行业和企业类型。

在全球云计算行业,阿里云的增速已大幅领先。

2016年,阿里云发布的阿里云ET拥有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

ET的优势在于对全局的洞察和实时决策上,在复杂局面下快速做出最优决定。

目前,ET开始在城市治理、交通调度、工业制造、健康医疗、司法等领域成为人类的强大助手。

基于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强大的计算能力,ET的感知和思考能力正在多个领域不断进化。

2、金山云:

聚焦行业云解决方案

金山云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香港和北美等全球各地设立数据中心及运营机构。

目前,金山云以业内领先的用户体验和服务端技术,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国内领军级云服务产品。

公司拥有云服务器、海量云存储、负载均衡、云关系型数据库等多项核心业务。

其中,RDS产品的高可扩展性可帮助客户实现动态配置资源,以应对业务的剧烈变化;负载均衡产品能够帮助客户应对高峰流量和单点故障,大大提升业务的稳定性。

此外,金山云为用户提供细分行业解决方案,覆盖了游戏、医疗、视频等行业。

金山游戏云拥有服务于CP及渠道发行商的游戏云平台,该平台在游戏开发、测试、部署、运营,直至推广过程中,为游戏厂商提供了一体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涵盖游戏基础云、游戏云评测、广告服务三大平台。

金山医疗云携手北大医信,整合金山云强大的云解决方案和北大医信领先的医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共同推出金山医疗云解决方案。

帮助医疗机构实现互联网+,将医院云化,打造云上医院,定制区域医疗云方案,将医院的信息系统,大数据、科研查询、HIS、EMR、PACS等业务系统部署在云端,充分发挥云的优势,满足在大规模云计算环境下对高可用、高可靠、动态调配、动态扩展的要求。

3、UCloud:

深耕企业级客户

UCloud是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平台,自主研发并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企业必需的基础IT架构服务,并深入了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统企业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提供全局解决方案。

依托国内北、上、广、深、杭等11地线下服务站及部署在亚太、北美、欧洲的19大数据中心,UCloud已为5万余家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间接服务用户数量超过10亿,部署在UCloud平台上的客户业务总产值逾千亿人民币。

UCloud深耕用户需求,秉持产品快速定制、贴身应需服务的理念,推出适合行业特性的产品与服务,业务已覆盖包含游戏、电商、金融、医疗、教育、音视频、企业服务等在内的诸多行业。

同时,UCloud可以为无论处在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的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灵活的基础云服务,覆盖企业发展全阶段。

“云汉”是UCloud针对行业需求推出的完整解决方案体系,覆盖高可用、人工智能、海量计算、安全、全球服务、混合云、直播云、金融云、专有云、私有云,十大解决方案。

五、聚焦垂直行业龙头,掘金企业级SaaS服务

对比美国云计算的发展历程,我国云计算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不管是需求端的刺激、供给端的推动还是技术变革的支撑,这都为我国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增长环境。

按需付费的商业模式极大刺激了原有IT产业体系,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了成本。

企业上云需求与日俱增,从原来的游戏、互联网行业,逐步向金融、政务、视频等行业扩展,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加速释放。

我们看好专注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聚焦垂直细分领域、具备客户资源优势及技术优势的云服务厂商。

这些厂商依托对垂直行业(如视频云、金融云、政务云、游戏云等)云服务痛点的深入理解,经过不断的产品迭代,服务提升,构筑了一定的进入壁垒,在细分市场占据龙头地位。

并且,具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势的云服务厂商可以适应企业不断增加的新兴业务需要,挖掘数据资产新价值,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

同时,相比美国千亿级SaaS巨头,中国SaaS厂商还未有超过百亿级企业。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普及,企业级SaaS服务作为提高企业办公效率、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有力解决方案,众多长尾客户将纷纷上云,SaaS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

未来3-5年,现在百家争鸣的SaaS服务市场将不断分化。

我们看好深入行业流程,切实提高企业效率,功能模块多样,提供不间断服务,具备较多成功案例的企业级SaaS服务商。

1、用友网络

公司是亚太本土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企业移动应用、企业云服务提供商,是中国最大的ERP、CRM、人力资源管理、商业分析、内审、小微企业管理软件和财政、汽车、烟草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在金融、医疗卫生等行业应用以及企业支付、企业通信、管理咨询、培训教育等领域快速发展。

公司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的新一代企业计算技术,形成了以“软件、云服务、金融”为三大核心业务的企业互联网服务,业务领域从之前的企业管理扩展到业务运营和企业金融,服务层级从企业级走向社会级,公司已经全面进入3.0发展时期。

用友云包含PaaS、SaaS、DaaS和BaaS等多类云服务业务,提供面向社会化商业的社会级企业服务,为企业业务创新、管理变革、金融嵌入提供“面向未来”的生态化服务平台。

2、浪潮信息

公司作为全球智慧计算的领先者,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领先的智慧计算。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社交等热点的持续影响下,全球服务器市场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公司以云计算IaaS层核心业务研发为主线,不断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产品升级,目前已成为国内首家完成IaaS层云计算领域自主技术布局的厂商。

公司将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把握好云计算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凭借云计算平台产品的技术优势,持续提升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能力,努力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自主品牌云计算数据中心核心产品、方案和服务供应商。

3、网宿科技

公司主要业务是向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内容分发与加速(CDN)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服务及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

网宿云计算是公司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云计算平台,覆盖计算、网络、存储三大IT基础设施领域。

依托公司广泛分布的数据中心、以及正在建设并相继投入运营的大型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公有云、专有云以及混合云三种服务模式。

公司云计算在按需分配、弹性扩展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广泛覆盖的边缘资源优势,还可为不同行业及客户,定制开发专属云计算服务。

4、二六三

在企业客户市场,公司运用互联网技术和转售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通信产品和服务,包括:

263云通信(融合企业邮箱、电话会议、网络会议、视频会议、网络直播、企业网盘、即时通信、协同办公等产品)、企业云电话、企业短信、企业VPN、企业无线、IDC及云计算等服务。

公司长期专注于虚拟运营通信服务领域,在互联网通信和通信转售方面长期积累,形成了独特的资源和技术能力。

凭借多年来在通信服务领域的守法经营和良好业绩,公司获得多项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书,丰富的牌照资源为公司开展通信服务业务、特别是开展融合业务提供了保障;基于对基础电信运营商业务体系及运作方式的深刻理解,公司在长期的通信服务经营过程中不断维护、深化与国内外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与其建立了类型丰富、资源完整、独立运营、互联互通的通信资源体系;公司在长期的通信服务经营过程中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