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3873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1是小茹家的木质百叶窗,它能够通过转动叶片方便地控制进入室内阳光的多少,这利用了光的(  )

A.反射B.折射C.色散D.直线传播

图1图2

2.下一次“金星凌日”将发生在2117年,“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前移过的现象,与日食的道理相同。

如图2为正在发生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

A.甲B.乙C.丙D.丁

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

则图3所示的哪种情景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图3

A.一叶障目    B.管中窥豹   C.杯弓蛇影    D.掩耳盗铃

4.如图4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减小10°

 

图4图5

5.如图5所示,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直一块玻璃板,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12.0

12.0

等大

 

则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得出结论:

物像等大,物像等距

B.整理仪器,完成实验

C.将桌面或玻璃板倾斜一些

D.改变物距,观察像的位置和大小有无变化

7.如图6所示,小光同学在游泳池边上,举着一块写有“上”字的牌子,当水面平静时,站在小光身边的小钟同学看到在水中的牌子上的情景是图7中的(  )

图6ABCD

8.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8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  )

A.变浅的虚像B.变浅的实像C.变深的虚像D.变深的实像

图8图9

9.将一根直筷子斜放在盛有水的平底容器中,发现筷子的水下部分弯折了,如图9所示,是人眼看到筷子底端在水中时的情景。

对于这个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

A.人眼发出的光进入水中会聚在了B点

B.人眼发出的光进入水中会聚在了A点

C.从A点发出的光进入空气中向水面方面发生了偏折

D.从B点发出的光进入空气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10.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也会改变

D.只有复合光通过三棱镜传播方向才会改变

11.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地质学家迈克尔•拉姆齐利用热红外线辐射技术来预测火山将何时爆发且爆发强度有多大,以帮助人们赶快撤离危险区。

从物理角度来看,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哪种性质(  )

A.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

B.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摇控

C.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很快

D.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

12.如图10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

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图10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C.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

从物理角度来看,月亮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他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_______形成的。

小明同学很喜欢这两句,于是画出了诗中的情景,如图11所示。

同学们看了他的画,指出其中有一处违背了物理规律,你能找出图中的错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

14.小红用新买的激光笔照射写字台上的玻璃板时,发现在桌旁竖直白墙上的A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点,如图12所示。

若保持入射点O不变,使光点下移到B点,则应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若入射光线与玻璃板夹角变为20°,则反射角是_____°。

 

图12

15.某学校阅览室的墙壁是贴膜玻璃制成,从阅览室内部能看到外面的物体,而从外部观看时,看到的依然是外面的物体,这是因为外面的光在玻璃表面产生了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反射出来的光比室内物体通过玻璃折射出来的光______(选填“强”或“弱”)

16.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只翠鸟潜入水底捕鱼,每天可以捉到80多只小鱼来享用。

它在发现目标时,会迅速收拢翅膀,急速冲向目标咬住小鱼,如图13所示。

则为了准确捕鱼,它应该冲向看到“鱼”的_______(选填“上方”、“下方”或“正对着‘鱼’”)

 

图13

17.在炎热的夏季很多女士都愿意撑一把防晒伞,这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

卫生间里的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是由

控制的。

18.小宇从《物理手册》中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一些数据:

入射角i

30°

39°

39°30’

40°

50°

折射角r

51°

79°

82°

90°

反射的能量

4.7%

6.8%

36%

47%

100%

100%

(1)当入射角i≥   时,不发生折射现象。

图14中的图线   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图14

(2)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选填“能”或“不能”)达到100%。

(3)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当时折射光线能量最大。

19.如图15所示,一束激光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选填“左”或“右”)侧。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此过程中,折射角将,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15图16

20.汽车的观后镜实际上是一种镜。

在某次准备驾车外出前,坐在驾驶员位置的王师傅发现,从左侧观后镜中看到的是如图16所示的情景。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观后镜的镜面应适当向旋。

(选填“上”,“下”,“里”,“外”)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1.“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17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图17

22.有一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玩具,内有光源S,摇动玩具就能看见其发光.图18中画出了玻璃中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空气中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37分)

23.(12分)夏天,在树荫下有许多小光斑,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地上形成的吗?

仔细观察这些光斑,我们会发现,它们都近似是圆的,而树叶的缝隙各种形状都有。

到底光斑是怎样形成的?

它的大小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小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探究:

首先,他使用“可乐瓶”制作了如图19所示的装置,外面可乐瓶的瓶底用黑纸蒙上,在底中央剪出一个三角形的小孔;把里面的可乐瓶底部中间剪下一块大正方形,然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纸。

然后在小孔前点上一根蜡烛。

图19

(1)保持蜡烛和半透明纸的位置不变,向前移动小孔,发现像的大小会变______;

(2)保持烛焰和小孔的位置不变,向前移动半透明纸,像的大小会变_____;

(3)保持小孔和半透明纸的位置不变,使蜡烛远离小孔,像的大小会变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像的大小与烛焰到小孔的距离和_______________的距离都有关系;从成像原理上看,它是由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在以上三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物理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法。

(5)请你在上面的实验基础上再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如图20(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如图20(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图20

(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_____,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______(以上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从图20(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方法?

请列举一例说明。

25.(13分)如图21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图21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后面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

(3)图21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到相应规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C

5.B

6.D

7.C

8.A

9.C

10.D

11.D

12.A

二、填空题

13.不是;直线传播;影子应位于人的身后,不能和月球在人的同一侧

14.顺时针;70

15.镜面;强

16.下方

17.紫外线;红外线

18.

(1)40°;a

(2)不能(3)折射角为0°

19.直线;左;不变;不变

20.凸面;外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3.

(1)大

(2)小(3)小(4)半透明纸到小孔;直线传播;控制变量(5)像的明暗会发生变化吗?

(其他合理问题也可)

24.

(1)变小;不变

(2)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3)水波类比声波。

25.

(1)CDBA;

(2)进行多次实验来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