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展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644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论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结论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结论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结论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结论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论与展望.docx

《结论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论与展望.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论与展望.docx

结论与展望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兩岸互動關係之展望…………………….209

第二節兩岸貿易之結論與展望………………….213

第一項兩岸貿易之結論……………………………….213

第二項兩岸貿易之展望……………………………….214

第三節兩岸投資之結論與展望………………….222

第一項兩岸投資之結論……………………………….222

第二項兩岸投資之展望……………………………….227

第四節本章結語………………………………….237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

儘管海峽兩岸政治關係至今仍朦朧未定;但回首過去,兩岸專家學者無不認為兩岸經濟體互動關係已取得相當大的進展尤以貿易與投資方面。

面對世紀之交和兩岸發展的另一個千年的開始,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加速發展兩岸經貿關係互動,並使兩岸在互動中均不受害。

日本東京經濟系學教授劉進慶指出:

「面向新世紀台灣唯有與中國大陸合作經濟方有出路,台灣經濟的兩大課題產業升級和亞太營運中心計劃成敗的關鍵,賴兩岸合作進展如何」,他並認為兩岸形成有機合作網絡對雙方均有莫大好處,特別是對台灣而言這是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香港文匯報,1997/07/31〕

不過,任誰都清楚,大陸的政策調整,固有我們可以主動掌握的因素,但也有我們無法控制的一面,那就是中國大陸的態度與意圖。

同時,政府也相信,時間應站在我們這一方。

所以,目前自然地不宜在政策調整過程中,提前把兩岸關係做「攤牌式」的談判。

因此,主張開放的決策者也往往陷於「主動開放與中共意圖」間的兩難,而使大陸〔貿易、投資〕政策陷於膠著。

回顧兩岸關係停滯的這段期間,兩岸經貿發展不但未受到明顯的影響;而且繼續快速地向前推進,今天兩岸貿易及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都達到相當可觀的數量,雙方經濟的相互依存關係也日益增高。

因此;有不少人士從兩岸關係發展的遠景,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安定與繁榮著眼,期盼能夠進一步提升兩岸經貿關係,達成成全正常的互動往來。

〔陸委會公報,1997/03/16:

5〕

現階段台灣對大陸貿易與投資之整體性之基本原則為:

第一、在符合國家安全與國家尊嚴的前提下,循序推動兩岸整體經貿發展。

第二、在符合整體經濟利益與經濟自主的架構下,務實開展兩岸民間經貿交流。

〔王志剛,1997〕

而;大陸外貿經部部長助理、大陸台灣研究會常務理事安民也提出了現階段中國大陸對台經濟互動之三項原則:

1、直接原則

2、雙向原則

3、一國兩制原則。

安民明確指出,大陸對兩岸經貿交流的定位於「中國主體同其單獨關稅區間的經貿交流,納入外經貿體系進行管理」強調中國大陸對台經貿將依據市場經濟原則,公平、統一、透明、不單獨制訂對台的特殊優惠政策;並指出,公平、合理、安全的投資環境,是廣大台商目前最急切期盼的。

安民表示,從中國大陸來看,兩岸經貿交流促進了大陸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兩岸經貿交流互補互利,發展趨勢不可阻

〔聯合報,1998/09/10:

13〕

第一節兩岸互動關係之展望

在兩岸關係互動擺盪【圖6-0-1】的過程中,面對兩岸關係互動之展望,兩岸互動關係的發展將有下列之趨勢;

兩岸互動關係更加頻繁,經貿文化科技關係日趨密切,官方接觸對話甚至談判亦有可能開始,未來兩岸關係的和平整合,大體還要經歷四個階段性的過渡,其可能交叉進行,也有可能因發生某些突發事

【圖6-0-1】兩岸關係擺盪圖

兩岸關係良好

1993/04

辜汪會談

1995/011997/01/221998

破冰之旅媽祖來台辜汪二次會談

19911999秋

水災援助汪道涵訪台

1999

19921998TMD

李瑞環統一時間表

武力統一論1994/041995-96

千島湖文攻武嚇

兩岸關係損壞

製圖:

劉明章

件而改變歷史進程。

這四個階段分別為:

一、雙向民間間接交流;

二、雙向民間直接交流;

三、官方接觸談判;

四、和平相處。

壹、海峽兩岸局勢必走向和緩

80年代以來台灣海峽出現的緩和氣氛,是和這一時期國際形勢出現由緩和對話代替緊張對抗的變化,特別是與海峽兩岸內部形勢的變化密切相關的。

這一局勢的出現,既有利於亞洲地區的穩定和發展,也是對世界和平作出的重要貢獻,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與歡迎的。

因此,繼續維持海峽局勢的緩和是亞洲和世界各國的共同願望。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來臨從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趨勢來看,維持兩岸關係之和平發展的條件仍然存在。

因此,可以預計,未來海峽局勢仍將繼續沿著抗爭中有緩和、對峙中有鬆動;在時緊時鬆、時緩時速變化中;不斷的向緩和方向發展,且此一發展是兩岸所必須走的路亦是應有之發展。

貳、兩岸關係在「三通」上應有突破

在建構起兩岸關係應往和緩之方向走時,兩岸將必定在三通中有所突破;兩岸三通的突破是兩岸關係發展之必然趨勢,這不關於那一方政治目的遂行,亦不是那一方的失敗;這是關係雙方人民福利水準的是否提升的必走之路。

海峽兩岸貿易與投資活動急速增長,台商實乃推動兩岸經貿交流的尖兵。

兩岸經貿互蒙其利所累積下來的成果,得來不易,雙方應特別珍惜。

希望雙方能以理性的態度處理兩岸關係,拋開意識型態透過經濟合作儘速促使兩岸實現三通,這才是符合兩岸的期望與利益的做法。

參、兩岸互動關係體系將更為完善

大陸工作可分為決策與執行兩個層次。

目前國統會、行政院〔大陸委會及各部會〕與海基會的決策、執行體系,堪稱完備,但仍有若干小疵,有待改進。

兩岸關係不論「中程協定」、「第二管道」、「互不侵犯條約」

、「放棄武力犯台」等,均在使兩岸關係建構起更為完善之體系,在兩岸關係和緩,交流三通之議題,均應有完善的制度化互動體系才能建立永續發展的兩岸關係。

肆、兩岸應走向結束兩岸敵對狀態

兩岸分裂五十年來,敵對狀態始終存在,軍事衝突與對峙時期佔大部分,造成兩岸隔絕加深、互不信任加劇。

因此,敵對狀態必然成為兩岸關係進展的重大障礙,面對未來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將成為全體中國人所應共同面對解決之問題,而兩岸的執政者亦應有深刻的瞭解

如果兩岸間都能摒除敵對狀態,排除動用武力的可能,台海的情勢自然得以長保穩定和平,方能進行其他更為深入之互動關係。

以致未來兩岸必將走向結束敵對狀態。

 

第二節兩岸貿易之結論與展望

立足二十世紀末,展望二十一世紀兩岸貿易關係互動,應以穩定之現狀緩慢成長,保住兩岸經濟體之基本體質,不至於被彼此因經濟以外之因素所牽絆干擾。

第一項兩岸貿易之結論

大陸外經貿部台港澳司司長王暉說:

「如果沒有兩岸貿易台灣外貿將由順差轉為逆差,台灣目前是祖國大陸的第五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進口市場,1979年,兩岸貿易額僅為770萬美元到1998年已達到20

5億美元,增長了265倍多。

年遞增率高達百分之36.1﹪,這個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兩岸各自的對外貿易的整體發展速度。

1998年,累計約兩岸貿易總額已經達到了一千二百六十九億一千萬美元,其中祖國大陸對台灣的出口為二百二十億五千萬美元,從台灣的進口為一千一百四十八億六千萬美元。

」〔香港文匯報,1999/02/23〕

然而;海峽兩岸自1979年以來,兩岸雙邊貿易之發展演進,兩岸貿易之結論之趨勢為:

一、兩岸貿易額逐年上升。

1979年至1996年兩岸經港轉口貿易總值其間只有1982、1983、19

86、1996年四年略有下降,其他年份均大幅上升且除1979年外,台灣對大陸的間接貿易每年都呈現高額順差。

二、兩岸貿易的相互依存度逐年提高。

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已由1979年的0.25%,增加至1996年的5.28%。

而同期間大陸對台灣的依賴度由0.27%增加至3.89﹪;比較世界各國對大陸的貿易依存程度,發現台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程度較高,表示台灣對大陸市場的利用程度高於世界各國。

三、兩岸貿易的產品結構之差異性,

兩岸經濟體互動的發展歷程,反映了兩岸資源稟賦及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

大致上,台灣對大陸間接輸出的產品結構,主要為工業原料、半製品和機器設備及其零配件等;台灣自大陸間接輸入的產品,以農工原料等初級產品為主,惟製造業半成品所佔比重有逐漸增加之勢。

第二項兩岸貿易之展望

台海雙方相互貿易之發展展望主要決定於三方面:

一、台灣方面

即展望台灣的政治、經濟環境及台灣執政者對大陸經貿政策的調整與變化,台灣方面對於兩岸經濟體互動急於取的主導地位,於是在其對中國大陸的經貿政策經常性的對於兩岸貿易與投資處於抑滯的角色。

二、中國大陸方面

包括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發展方向,其內銷市場開放程度暨投資環境改善程度、大陸政經情勢之穩定性及改革方向對政治之影響。

均成了兩岸經濟體在互動中廠商心裡的不安的主要因素,對於兩岸經濟互動相當大之影響。

三、國際因素方面

主要係指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美、日等經濟大國對中國大陸政策調整的影響,此種影響將使得台灣廠商在投資與轉口貿易方面獲得的國際利益下降,進而使得兩岸間之貿易與投資發展受到發展上之限制。

然而;展望之趨勢,兩岸貿易對我方而言,可說利弊參半,短期來看,對我國經濟成長率可說相當有貢獻;但長期所產生的弊害方面

,無形中增加了我方國家整體之政治風險。

對大陸而言,則是獲利豐富,以國際收支而言,雖然台灣目前貿易是處於順差的地位,但如扣除台商投資及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旅行及台灣地區民眾匯款接濟大陸親友總算下來,國際收支實已呈逆差。

再者,對某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過分依賴,必將有損談判力量,因此大陸無論就政治或經濟方面估算,皆多蒙其利而無弊害

壹、雙方面對兩岸貿易之展望

1、建構良好之兩岸關係

兩岸執政當局應深切體認「以和為貴」的道理,避免任何兵戎相見的場面。

兩岸也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來發展內部建設和相互間的關係。

兩岸執政當局均應承認五十年來兩岸共同存在的政局。

大陸應相對的去瞭解台灣之所以尋求國際出路之源由,主要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台灣也要理解大陸之嚴格限制台灣加入聯合國,主要是擔心台灣脫離「中國」而獨立。

兩岸應加強各項交流,以增加彼此之瞭解。

兩岸唯有在和平狀態之下,方能產生和衷共濟的效果,兩岸間之貿易即能在市場機制運作下,不受其他因素影響。

2、建立雙方貿易訊息互相溝通管道

建立兩岸貿易交流秩序,首要之務就是要進行務實協商,將目前兩岸交流,所發生的問題逐一解決,未來在經濟議題上,建立兩岸商務協商制度,兩岸安全等課題,進行磋商,以使兩岸能在現有之制度下建立雙方貿易訊息之溝通管道減少不必要之誤會,並能使得不法之貿易及物品在兩岸貿易中絕跡。

建立雙方貿易訊息互相溝通管道,將顯得刻不容緩。

四、強化共同打擊兩岸間不法之貿易

兩岸間之不良的貿易行為如:

走私、黑槍、……遊走在兩岸矛盾間的不法行為,這是兩岸所共同不容的,以致兩岸更必須建立打擊不法之信息溝通,杜絕不法之貿易在兩岸間存在。

五、共同因應進入WTO的衝擊

兩岸競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將牽動雙邊的直航關係。

由農委會委託產、官、學界共同評估有關台灣與大陸加入WTO後,雙方引用排除條款對我方農產品之衝擊評估的藍皮書,〔中時晚報,1999/

04/20:

2〕針對台灣與大陸在加入WTO後,以各自不同立場的架構,分別對兩岸所受的衝擊與影響進行科學性的評析,評估結果,即雙方如在不相互施行排除條款下,兩岸將可獲得最多的共同利益。

此外;因加入WTO的自由化環境,兩岸關係彈性將加大,並可望加速促成兩岸在未來開放定點直航。

在台灣與大陸都加入WTO之後,由於必須更加開放與自由化,兩岸有可能突破現狀,加速未來開放,延伸目前境外轉運的幅度,不排除提高兩岸定點直航的可能。

由於行政院在我方加入WTO,是否會對中國大陸實施排除條款方面;一直持不置可否的彈性態度,預計到年底的WTO總理事會中才會揭露底線。

六、政經分離,發揮貿易空間

兩岸間的經貿往來,若摒除政治上的顧慮,應該還有極大的潛力與空間,這正如亞太地區或東亞地區內的貿易尚存有許多人為障礙是相同的,假使能夠逐漸在亞太地區組織中形成共識,並逐步去除既存障礙,那麼目前僅占四成左右的區內貿易,預料可望大幅增高,則東亞地區將形成全球最大的自我成長〔self-sustaininggrowth〕區域

,並分擔北美所扮演的最主要進口市場的角色,亦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北美市場結構性貿易逆差的問題。

易言之,東亞地區內國家若能相互取消貿易障礙,不僅可以成為促進本地區成長的動力,還可以協助緩和區域問的貿易失衡,意義重大。

這樣的效果亦可應用到兩岸關係,也就是說若兩岸能夠將政治的對立降至最低,不僅有助於短期內兩岸的進一步交流,長期更有助於兩岸以和平的手段走上不分裂的方向。

〔周添成,1998:

154〕

貳、台灣面對兩岸貿易之展望

一、降低敵對心理,化主動為被動

政府應以穩健的大陸政策來減少兩岸衝突的可能性,在民間交流與政經風險間求取平衡,也就是必需兼顧國家安全與尊嚴的前提提下循序放寬兩岸貿易交流限制,並積極運用區域性及全球性之安全與合作機制,以確保台灣安全化被動為主動,作出前瞻性策劃,並降低對大陸聯想式的敵對心理,推動積極措施,展開務實性作法。

儘可能將兩岸貿易活動納入一般性規範,無論是輸出與輸入,取消其額外規定

二、建立兩岸監測模型

因應兩岸貿易之緊密,目前對大陸工業產品進口採取負面表列「原則許可、例外禁止的管理方式」,但未來將會全面檢討擴大開放。

1997年台灣對外貿易出現衰退現像,但大陸與香港依然是台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為了避免兩岸貿易連動性過大及為兩岸將進入WT

O做準備,台灣應建立兩岸貿易監測模型,採取預警措施,依循WTO的法規,以保護國內產業及台商之經濟利益。

三、推動適度的兩岸直航

具體說來,可於短期內擬訂直接通航將單向關係化為雙向關係,以凸顯兩岸的對等性。

由於「國家統一綱領」中「三通」是作為中程目標,而目前是處於近程階段。

其實,從某些角度看,近程目標可說業已初步達成了,由於未能「三通」情況下,我方將付出更多不必要的成本,所以,適度的兩岸直接「三通」,對台灣而言,是利多弊少

四、應兼顧持續追求兩岸貿易之穩健成長與風險分散

兩岸貿易是台灣與大陸關係總體架構的一環,其必需配合總體國家按全政策,建構出最大的總體力量,兩岸貿易發展的目標,主要在藉經貿力量發揮對大陸的正面影響,根本緩和兩岸關係,促使兩岸和諧互動,在這樣的基礎下,才能秉持互利雙贏原則,擴大雙方經濟發展格局追求兩岸貿易質與量的同步成長,並帶動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

五、擴大開放中國大陸物品進口項目

面對大陸之物品進口,應配合國內產業調適之需要,使兩岸貿易能進一步能在國家安全無顧慮下更加一步的融合,檢討開放大陸地區物品進口項目,持續追求兩岸貿易之穩健成長,並隨時注意是否對大陸市場過度依賴,做出必要的調整,使兩岸貿易能夠更加提升全民福利。

六、放寬兩岸直接貿易限制

由於台灣對外貿易嚴重的結構性失衡,近年來已產生調整的壓力

,相對使大陸市場的重要性提高。

因此,無論就台海兩岸經貿的互補

,或是亞太地區與全球經貿的新架構,一致指向台灣必須對大陸經貿採行更開放的政策。

1998年台灣與中國大陸間接貿易額已超過200億美元,台灣已成為大陸第五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進口市場〔聯合報,1999/02/09:

13

〕,由於兩岸處於間接貿易型態使得台商的利益不能完全發揮;台灣限制兩岸之貿易將使台灣人民利益受損,於是台灣應放寬與大陸直接貿易之限制。

七、拓展對中國大陸以外之雙邊貿易

就經濟風險言,在大陸公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失業問題可能浮現,以及政治口號所支撐的過度經濟改革熱潮,形成的景氣過熱與物價膨脹壓力,將使大陸市場的開放伴隨著潛在失衡的高度可能性。

因此,台商宜有適當的風險分散策略,才不致受到重創。

另外:

面對兩岸關係之起伏不定,及兩岸之對立敵對關係未有充分之改善,而台灣卻陷於對大陸貿易之高依賴度。

基於風險分散原則

,應隨時注意是否導致對大陸市場的過度依賴,以及時作出必要調整

;然而,基於國家整體經濟之健全發展及國家現階段之安全,積極開發東南亞及大陸以外經濟體之雙邊貿易取代與大陸高額之貿易量行為,是台灣所必須之作為。

八、建立台灣廠商貿易訊息互相溝通管道

主管大陸政策的台灣機構,如大陸工作委員會、經濟部應與工商界、學術界維持溝通管道,對兩岸貿易所衍發的問題與對策經常性的交換意見。

在風險考慮的前提下,政府方面,與其對國內企業再加限制,製造更多不確實與風險,不如站在放任開放的立場,協助資訊的提供,讓我們的工商企業對中國大陸市場,作較長期久遠的經營,這可能會有較深遠的影響。

經濟部本身應設法進一步整合兩岸貿易資訊,作決策參考,使得台商在兩岸之貿易上得以掌握充分之資訊,立於不敗之地。

參、中國大陸面對兩岸貿易之展望

一、和緩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進一步的緩和,相信兩岸貿易仍然會繼續迅速增長,但由於台灣對大陸出口金額已相當大,佔大陸總進口的比重亦不斷提高

,而就算不考慮大陸宏觀調控政策,以及通貨膨脹的壓力,只純以結構性的角度來看,相信台灣出口大陸增長率將會漸漸放緩,然而兩岸關係之進一步之和緩對大陸經濟體將有重大之助益。

二、減緩政治目的

兩岸之貿易要走得長遠穩健大陸首要面對的是,減緩對台灣貿易之政治目的,使與台灣之貿易能由市場經濟來決定,並且經由政治目的之減緩,能使台灣之防衛心裡降低,對兩岸間之貿易將能持續成長

三、減緩兩岸貿易之逆差

儘管1998年大陸外貿因為亞洲金融危機而縮減,不過兩岸的貿易卻是出現增長,數字顯示,台灣去年對大陸的貿易盈餘達到127.6億美元。

而到1998年底為止,大陸對台的貿易赤字累計已達900億美元

,大陸外經貿部表示出現巨額逆差,主要是台灣對於中國大陸進口設下「不合理的限制」,〔中國時報,1999/03/29〕台灣禁止從中國大陸進口大件和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只允許大陸一些農產品,工業原料以及半成品從第三地進口。

面對兩岸貿易之未來,中國大陸對於減緩兩岸貿易逆差之擴大將刻不容緩。

四、放棄武力吞台之企圖,推動直接貿易

突破海峽兩岸間接貿易型態,實行直接貿易仍是現階段大陸對台經貿政策的重點內涵。

儘管兩岸「三通」由於政冶因素的限制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藉「三通」的便利深化兩岸經貿關係,則是大陸不懈的努力工作,但其首要之目標應使台灣人民放心,其作法應放棄其武力吞台之企圖心。

 

第三節兩岸投資之結論與展望

上海社科院章金馳指出:

「目前兩岸間最大的障礙莫過於「思想

」障礙,排除了這個障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良好的投資市場

,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商談並簽訂保護台商投資權益的民間性協議,切實保護台商利益。

」〔香港文匯報,1997/07/31〕

第一項兩岸投資之結論

壹、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之結論

台商赴大陸投資主要包括:

一、投資產業的多元化

(一)、大中型企業增多

台商赴大陸投資過去台商投資大陸以中小企業為主,現在赴大陸投資的台商,有從小企業轉為大企業的趨勢。

(二)、勞力密集型轉向技術與資本密集

大陸外貿經貿部助理安民指出,中國大陸已經改革開放已達廿年

,需要新的產業投入,不能一味地接受台灣夕陽工業。

因此;高科技產業成為一個重要的政策選擇。

初級產業投資勢必面臨淘汰,現在大陸希望吸引科技成分和產品附加價值高的產業,高科技產業到大陸投資,競爭力和獲利情況也都會較其他產業強。

〔中國時報,1999/03/

02〕

(三)、投資層次較高的零組件及原材料產業

過去主要從事加工出口,投資項目以製鞋,紡織業為多。

這些所謂的夕陽工業,都在大陸獲得生機,現在赴大陸投資遍布各種產業,基礎建設、金融業、資訊業和建材業等,都有台商投資;如:

瓷磚等建材業等等,較高的零組件及原材料產業。

(四)、從事自然資源開發。

安民指出,以成本觀點來計算,基礎產業、加工業較為合適,利用西部地區特有資源的產業。

不存在成本比較的問題,也比較合適台商投資同時,西部地區正在進行老企業的改造,也很適合台商參與,這種投資模式將可以減低投資成本。

〔中國時報,1999/03/02〕

如:

台商在福建的投資型態與產業分佈,初期主要表現為以勞動密集行為主的加工出口產業,兼以環境利用型及土地開發型等初級的投資型態,近年來隨著投資的不斷深入,逐步向以市場佔領型為主,技術合作和資源開發為輔的高級技術型態過渡,呈現一種由淺入深的發展態勢。

〔李非,1997:

06-11〕

二、投資規模的擴大化

投審會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逐年增加

,投資案件則逐年減少,顯示台商投資個案規模逐漸增大,已從中小企業,轉移到中大型的投資了。

台灣對大陸投資的型態可劃分為:

(一)、1991年前小企業小規模的違法偷跑階段,

(二)、1991年至1994年間小型企業小規模,但大量湧入的合法投資階段。

(三)、1995年迄今的中大型企業大規模投資階段。

〔陳麗瑛,1997

32〕

台灣排名前一百大企業中,目前已有近40家在中國大陸投資。

三、投資企業的整合化

投資型態逐漸形成集團化的發展趨勢。

就因為跨國企業的勢力無遠弗屆,目前許多大陸的合資企業與跨國集團以合資,策略聯盟等「

強強聯合」模式,共同搶佔大陸市場已逐漸蔚為風潮。

〔工商時報,1999/02/03〕

台商企業在大陸引進外援,主要訴求就是能以更快的速度搶佔大陸市場,引進外援的策略聯盟方式;的確可以讓台資企業拓展大陸市場的速度更快,產品也更趨多元。

近年來,具有國際水平的台灣資訊電子業在國際代工市場上嶄露頭角後,許多公司擬定了宏遠計劃揮軍西進,準備在大陸市場大展鴻圖。

四、投資區域的普遍化

投資地區分佈集中在沿海,惟往內陸投資者愈來愈多。

近年來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勞工工資和地價不斷上漲,在這種情況下,使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逐漸喪失。

隨著大企業的投資和台商向內陸的轉移,台商的投資業務範圍也在擴大,台商投資大陸自然出現了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陸擴展普遍化的趨勢。

五、投資依賴的加深化

台灣對外投資對大陸之依賴偏高。

在台灣對外投資累計總額當中

,赴大陸投資的比重相對較高。

兩岸的經濟交流不僅為台灣帶來巨額的外匯順差,亦為台灣資金找到良好的投資回報與組龐大的市場,大陸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更是台灣應付金融的最佳屏障,兩岸經濟交流組合作的基礎,在於兩岸經濟的互補性它是由經濟規律調節。

例如截1998年9月止,口商在大陸的投資,已有三萬七千八百五十二個,協議金額為三百七十三億七十萬美元,實際利用台資金額一百七十五億七千萬美元,成為台商對外投資的首選地區。

六、投資效益增長化

歷經台商對大陸投資數年的發展,大部份台商企業投資效益不斷提高,一些企業甚至創造出風靡大陸之名牌商品,有些企業則向高級形態演化。

這些狀況及因為台商在大陸持續投資之主要因素。

七、投資年限延長化

跟隨著兩岸關係之和緩,以及台灣廠商對於大陸經濟信息之充分了解,及投資大陸之獲利率提高,使台資較能放心大膽的投入大陸市場。

相對的;台商的投資年現亦予以延長。

據江蘇省1996年對台資企業的一項調查,1991年以前,台商平均投資年限為10年,1992年以後增加到15-20年,大企業則多為20-50年。

〔麥朝城,1998:

184〕

貳、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之問題

一、政府官員冗員

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官在審批投資案件之過程中,經常性不依法辦事,隨心所欲。

政府官員受賄及假借職權行使給予他人行使特權。

形成官員冗員。

二、政策落實不確實

中國大陸方面近幾年來對於外資之引用制定了相當制度化之政策

,但因其落實得並不好,中國大陸雖然一再提出台商投資優惠政策,但事實上中國大陸政策經常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