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34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docx

1小学生课外阅读《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案

《一千元的红木柴火》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文章短小精炼,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但是这个故事情节是一波三折的,是带有戏剧性的,人物的特点比较极端,带有讽刺意味。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样带有现实讽刺的文章,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

语文课以朗读为主,本文语句精短,对话居多,不适合齐读。

所以我课上以指名读、表演读为主,突出第二次交谈的精彩对话,读出两种人的对立面。

这篇文章没有齐读的必要,所以再三权衡,并没有为了哗众取宠而安排大量齐读,只是在第一次交谈时齐读了描写古董商内心想法的一句话。

这篇文章是理性的,那就让我的《一千元的红木柴火》在静静的思考中走向高潮,那就让我和学生在静静的思考中围绕文本,一起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会剖析,学会辨别,学会明理吧。

说到底,语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

【教学对象】

四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文本,关注对古董商和山里人的一言一行的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比较,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

了解古董、红木家具的知识,知道他们的价值

教师: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古董吗?

(古董是指古人所留下的珍奇物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像字画、瓷器等,年代越久越值钱)

2.知道红木家具吗?

(价钱是普通家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3.古董很值钱,红木家具也是贵重的,如果红木家具成了古董,那它的价值就更是不可估量了。

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

非常珍贵)今天,我们的故事就是围绕这么一件红木古董展开的。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谈话开始,了解古董和红木家具的价值,直入本文的红木古董“非常珍贵”,紧紧围绕文章的价值立意展开。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生字词:

僻静破绽琢磨脏兮兮

喃喃半晌贪婪咽回去

2.谁来读?

(咽是个多音字)

指名读;

齐读两遍。

3.读得真不错。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文章,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题:

(古董商以600元买到一个红木柜子后,他觉得吃亏了,想法子又从山里人手里弄到一把红木椅子,最后得到的却是一堆红木柴火。

【设计意图】把课文读正确是读每一篇新文章的基本要求,从词语到主要内容的概括,既是为精读文本打下基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精读品味

(1)理清交谈次数

1.明明是买红木家具的,怎么就变成了一堆红木柴火?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看看文中一共写了古董商和山里人的几次交谈。

(第一次:

谈柜子价,第二次,要椅子,第三次,看到柴火的时候。

第二次第三次比较好找,第一次可以这样引导:

还有吗?

不一定写了对话才叫交谈。

2.三次,同意吗?

(2)学习“第一次交谈”

1.我们先来看第一次,谈柜子价钱的时候:

出示3小节:

山里人哪见过这么多的钱?

瞪大了眼睛,左右打量了半天,把他看得心里直发毛,最后山里人终于同意了,古董商“怦、怦”跳的一颗心才算稳稳地放回到了原处。

“这么多的钱”是多少钱?

(六百元人民币)

“山里人哪见过这么多的钱?

”意思就是说?

(山里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2.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的山里人有没有因为价格高而一口答应古董商的交易?

(没有)他是什么表现?

(指名读)师在电脑上划出红线:

瞪大了眼睛,左右打量了半天。

3.这么个破柜子哪值六百元,山里人瞪大了眼睛;这么个破柜子,他买过去会不会吃亏,山里人左右打量了半天;这么个破柜子对我来说作用不大,也许对他来说很有用,还是买给他吧,最后山里人终于同意了。

【设计意图】预料到学生的理解会有偏差,于是降低难度,紧紧围绕山里人的表现精心设计了三句句式相似的引语来引出学生对山里人内心活动的追问,以此作为剖析山里人性格特征的开始。

你觉得山里人怎么样——(善良、老实、纯朴、遇事为别人着想……)板书:

善良。

与山里人的纯朴善良相比,古董商是一个怎样的人?

(奸诈、贪心、贪婪、精明……)

板书:

贪婪

4.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古董商的贪婪,自由读2—4小节,找出相关语句。

①他先是与柜子的主人闲扯聊天,好不容易地扯到了柜子上,随后开价600元人民币表示准备购买。

(真可谓是“动了心思”的,非常珍贵的老式红木柜子,只开价600元,赚得太多,太黑了)

②可他马上又后悔得不行,原来当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觉得自己吃亏了:

根本不应该出600块,也许400就足够了。

(600元还嫌多)太贪了,我们一齐读这句话。

③于是不死心地围着房前屋后,细细琢磨。

(3)学习“第二次交谈”

1.古董商的贪婪还不仅于此。

读一读他们的第二次交谈,用横线划出能看出山里人纯朴善良的词句,用浪线划出能证明古董商奸诈贪婪的词句。

出示:

他对主人说:

“这个柜子实在太破了,拿回去也修不好,只能当柴火烧。

山里人喃喃道:

“要不,你就别要了?

古董商“大度”地一挥手:

“说出的话,哪能随便咽回去?

这样吧,你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给我得了!

山里人听他这样说,当然感激地连忙点头。

古董商笑道:

“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柴火。

2、交流体现古董商贪婪的句子

哪些词句说明了古董商的奸诈贪婪。

谁先说。

①这个柜子实在太破了,拿回去也修不好,只能当柴火烧。

(说柜子破,没用,只值柴火钱)你的理解?

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师读提示语:

他对主人说——;

谁再来读?

师读提示语:

他对主人说——

②古董商“大度”地一挥手:

“说出的话,哪能随便咽回去?

这样吧,你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给我得了!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他想获得更多,虚伪)标点符号也会说话,这里的大度一词加了引号,为什么?

谁来读出古董商虚伪的大度?

师读提示语:

古董商“大度”地一挥手——生读。

你能加上动作再读一读吗?

师读提示语:

古董商“大度”地一挥手——

还有谁来试试?

师读提示语:

古董商“大度”地一挥手——

③古董商笑道:

“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柴火。

”(生说自己的理解。

还强调是取柴火,奸诈)

你认为商人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

生:

嘲笑。

师:

他在嘲笑谁?

为什么嘲笑?

嘲笑着读“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柴火。

”师读提示语:

古董商笑道——

生:

冷笑。

师:

为什么是冷笑?

生:

你们这些又傻又笨的山里人,怎么斗得过我这样聪明的商人?

师:

你冷笑着读一读这句话。

师读提示语:

古董商笑道——

生:

开心的笑。

师:

为什么?

生:

目的终于达到,觉得赚回来了……你能读出商人的开心吗?

师读提示语:

古董商笑道——

生:

奸笑。

你来读出商人的奸诈。

古董商笑道——

3.交流描写山里人善良朴实的句子

一挥手,一个笑,几句话,你们就给读出了商人的奸诈、贪婪,那么山里人的表现呢?

①山里人喃喃道:

“要不,你就别要了?

”(怕商人真的赔本,吃亏,为别人着想)

②山里人听他这样说,当然感激地连忙点头。

(信以为真,相信古董商的好心、大方,尤其从哪个词看出?

4.表演对话

想表演这段精彩的对话吗?

同桌先练一练,直接对话,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

哪一桌来试试?

请学生评价。

再指名两桌表演读。

(这是读的高潮,最出彩的地方,一定要处理好)

5.法国的米列说过,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善良的山里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陌生人其实是在欺骗自己。

如果你就在现场,你会对山里人说什么?

你又会对古董商说什么?

学生说。

师评价:

听得出,你们都很善良,都在为山里人着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紧紧扣住“大度”和“笑”等表现出商人的狡诈,抓住“感激”“连忙”等表现出山里人的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再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的这种性格特点。

(4)学习“第三次交谈”

那么,商人的阴谋得逞了吗?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

出示第8节:

第二天,当古董商带着车来装柜子和椅子时,看到门前有一堆柴火,山里人走出来:

“你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我已替你把柴火劈好了。

指名读

商人这时是怎样的表现呢?

文章中没写,但是我知道,在你们的心里一定都有。

他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又会说些什么话呢?

把你心中看到的写下来。

点击电脑——拿出笔,接着第8小节后面写……

写表情时可以适当夸张,用上打比方的句子

(此时古董商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半天说不出话;古董商像霜打过的茄子一样,焉了,脸上的高兴顿时不见了……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点评的语言要个性化,不能仅仅是“写得不错”之类。

)指名三个以上。

指着板书:

你们看,多么善良的山里人啊,处处想到的都是别人。

古董商的贪婪最终让他得到的是一堆红木柴火、一堆烂木头(师生一起说)。

(5)引导总结:

1.经历这件事情以后,古董商还会不顾一切地追求金钱和利益吗?

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不要过分贪婪,过分贪婪将会失去更多财富,陷入困境,导致失败,甚至失去生命)

2.是的,同学们,你们的回答印证了这样几句话:

出示名人名言:

(配乐)

一起读: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罗素

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

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

——哈吉

【设计意图】在学生总结道理的基础上,推出两句经典名言,是对文章主题的浓缩和提炼,也是学生内心获得的一种升华。

3.当红木家具变成一堆柴火时,它的价钱反而由原来的六百元变成了一千元,多么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故事啊,让我们记住它的题目!

生齐读:

一千元的红木柴火。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围绕古董商与里人或明或暗、或浓或淡的三次交谈,步步紧扣,层层深入,让学生读,让学生想,让学生演,让学生写,就像演绎了一场无声无息的心理战争一样,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是水到渠成的,对学生的内心来说也是有不小的冲击的。

四、板书:

一千元的红木柴火

山里人善良

古董商贪婪

【设计意图】人物及其鲜明的特性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这样的板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教后反思】

十年第一课

十年间上过的课不计其数,也曾经站在县级的讲台上参加上课竞赛,但是没有一节课像今天这样令我内心汹涌澎湃。

这是一节普通的培训考核课,也是一节县级展示课。

只有一篇文章,没有任何参考。

拿到文章《一千元的红木柴火》,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但是这个故事情节是一波三折的,是带有戏剧性的,人物的特点比较极端,带有讽刺意味。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样带有现实讽刺的文章,有一定难度。

时间紧,于是动笔备课。

第一稿,零零碎碎,几乎把每一句话都作了解读,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如此重复,不知从何抓起,朋友笑着说:

“第一遍等于梳理教材嘛。

”初稿,独立出了古董商这个主要人物,而忽视了山里人这个次要人物,但其实他是推动故事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线索人物。

“没有山里人的如此老实,就不会有红木家具变成红木柴火。

”同事一语惊醒了我。

重新备课,朋友毅然和我一起各自独立设计教案。

合二为一,最终围绕“红木家具怎么会变成红木柴火”这个问题,梳理出一条共同的人物线索,提炼出或明或暗的三次交谈。

一字一句地揣摩,怎样表达最自然,最简洁,最有效?

只顾着文章的重点部分,竟然在初读课文环节出现了朗读层次的混乱,经同事点拔,才猛然想起“读一遍课文就应该有读的要求”的朗读常识,是呀,平时面对一篇课文,不都是第一遍先让学生读正确,读通顺的吗?

差点就犯了语文教学的大忌。

在教学“第一次交谈”时,想通过山里人的面部表情来揣摩他的复杂内心,有难度。

试上,出现了预料中的问题,学生大多从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来透视山里人的内心,觉得他那“瞪大了眼睛,左右打量”包含的是与古董高的贪婪相对应的本能“嫌出价少”。

发现问题改变策略,于是降低难度,紧紧围绕山里人的表现精心设计了三句句式相似的引语“这么个破柜子哪值六百元——山里人瞪大了眼睛;这么个破柜子,他买过去会不会吃亏——山里人左右打量了半天;这么个破柜子对我来说作用不大,也许对他来说很有用,还是买给他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