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35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docx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

+

+

本科生毕业论文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分析

学院  经济学院       

专业  经济学       

2015年4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

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即: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本人论文(设计)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如没有,请填写“无”):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分析

摘要

这些年来,城镇化这一话题在国内外当属研究的热点。

中国也不例外,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实现小康社会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中国必须立足现实的国情,民情,从大多数人们群众的利益出发,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本课题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在中国推进的过程中,分析了出现的土地资源,人口安置和环境等成本,同时,也用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巨大效益。

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成本;效益

 

AnEmpiricalAnalysisofChina’snewUrbanizationCostsandBenefits

ABSTRACT

Thisyears,Urbanizationhasbeenthehotresearchtopicathomeandabroad.Chinaisnoexception.InpromotingtheprocessofUrbanization,inordertorealizethewell-offsocietyandthegreatgoalof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Wemustbebasedontherealityofthesituation,Fromtheviewoftheinterestsofthemajorityofthepeople,walkoutofanewtownwithChina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road.ThisstudymainlyresearchChineseurbanizationprocess,analysisofthelandresources,populationresettlementandenvironmentcost.Atthesametime,analysisofthegreatbenefitofthenewurbanizationbyempirical.Finally,putingforwardsomesuggestionsaccordingtomyownunderstanding.

Keywords:

Newurbanization;Cost;Benefit

 

目录

一、前言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

二、新型城镇化及相关概念界定3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3

(二)新型城镇化成本和效益概念界定3

(三)新型城镇化成本和效益主要指标界定4

三、新型城镇化成本实证分析6

(一)自然资源损耗逐年增加6

(二)人口安置任务沉重7

(三)环境形势严峻8

四、新型城镇化效益实证分析9

(一)人均GDP快速增长9

(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10

(三)居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10

五、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11

(一)加快建设两型社会11

(二)重视住房保障民生工程12

(三)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改革和完善医疗制度12

(四)不断增加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12

六、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实证分析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期,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科技越来越发达,信息日新月异,表现在数字上,当然莫过于GDP的成倍增长,当时处于全球经济的快速上升期,各国为了鼓励投资,银行利率很低,土地比较廉价,房地产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起来。

政府和企业商人看中了潜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巨大利益,纷纷投入其中。

政府靠卖地增加税收,建立政绩工程,企业通过买地皮扩充楼盘项目,银行通过放贷款增收增利。

形成的利益三角链,助推城镇的快速扩张,导致世界城镇化加速发展。

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镇化,并使之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日益离不开城镇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的城镇化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大地一贫如洗,百废待兴,首先解决的还是人民的温饱问题。

1978年以后才开始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城镇化过程,目前中国13亿人已有6.5亿人住在城镇,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1年的51.27%。

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5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经济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慎密。

它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使各种资源运行的更加合理和有效。

人口方面,城镇化转移了大批农村劳动人口,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方面,城镇化建设,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

从国家政治的高度看,应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积极稳妥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托罗达(Todaro)(1969)认为人口流动是经济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根据城市失业存在而农村劳动力仍大量的迁移入城镇的实际,建立了人口流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对迁移成本和效益的计算与预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做出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

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比较,反映了人口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较高收入的地区或部门流动的理性经济行为。

从今天全世界范围的城镇化建设表明这一理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edman)(1990)将城市化区分为两种。

前者包括人口在不同类型的城市集聚,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前一种是表面浅显的人口流动现象,包括人口大量聚集带来的成本代价,后一种是城市化进行到后期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效益。

英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2013)认为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因其规模效益、市场效益能够向外放射出巨大的强烈磁力(即城市辐射力),吸引周围的资本、技术、知识人才等向城市集聚,产生集聚效应。

这种磁场效应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专家学者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问题分别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下面就介绍一些学者的主要观点。

吴良镛(1990)院士认为,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导致城市规划不合理。

强行征地,加深了社会矛盾。

我国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有限,农田被吞噬,这造成水土资源日渐退化,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环境恶化正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

张平宇(2008)在东北区域发展报告中说到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北方城市沙尘、扬沙天气日益恶劣。

全国范围内雾霾天气增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在重工业地区的一些城市大气检测出二氧化硫浓度不断攀升,明显高于国家的二级标准。

近年来年,各城市大气二氧化硫浓度又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工业城市的大气污染仍较严重。

段进军,姚士谋,陈明星(2013)在《中国城镇化研究报告》中写到,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仅有15个,1990年达到31个,2012年则达到65个,成为世界上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最多的国家。

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全面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住房条件;另一方面,城镇化也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中许多基础设施与住宅小区建设质量不断出现严重问题,危害人民生活的安全。

社会基础设施与国内住房质量安全问题一时难以解决,重复性的工程很多,浪费了大量的资金。

加大了社会成本与环境成本。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的理解和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横向和纵向,个量和总量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论述了城镇化的利与弊。

论证分析了城镇化的推动因素,城镇化进行中造成的不良影响,资源,环境等各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同时,社会经济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二、新型城镇化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

1.人类学家对城镇化的定义

人类学家把城镇化理解为城市型的生活方式形成,强化和传播的过程。

农民进城以后,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素养,法律意识,社会地位等方面逐渐转化,进化提升。

2.经济学对城镇化的定义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过程。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城镇化就是产业结构的局部调整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以及社会的分工更加细化。

本文章主要是从人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和效益的。

(二)新型城镇化成本和效益概念界定

1.成本的概念界定

成本的概念很广。

从经济上来说,成本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是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

本文中新型城镇化所阐述的成本因素所指的就是经济学中最普通最常见的。

其中就包括自然资源损耗成本,人口安置成本和环境成本。

2.效益的概念界定

效益的概念和成本相对。

效益,指效果或产出,经济学术语,是指项目对投入进去的成本的贡献值。

它包括项目本身得到的直接效益和由项目引起的间接效益。

本文是指新型城镇化给中国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好处。

其中涵盖经济效益,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益。

(三)新型城镇化成本和效益主要指标界定

由上文中概念界定可知,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益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还是社会,经济,环境,人口,自然资源方面,所选取的指标都要有普遍的代表意义。

本文经过多次筛选,所选取的一级分析指标分为六大类,包括社会指标,经济指标,环境指标,人口指标,自然资源指标,居民生活质量指标。

具体的二级指标如下表:

表2.1衡量我国新型城镇化成本指标

一级指标构成

二级指标构成

性质

自然资源指标

全国耕地面积(亿亩)

正指标

森林覆盖率(%)

正指标

全国总用水量(亿立方米)

逆指标

人口安置指标

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人)

正指标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正指标

养老保险覆盖率(%)

正指标

保障性住房占比(%)

正指标

环境指标

二氧化硫排放量(吨)

逆指标

吸入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μg/m3)

逆指标

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

正指标

全国耕地面积:

截止到2012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9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35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

处于工业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农耕地被征用是难免的事,但是从资源的角度分析,耕地的减少意味着资源的减少。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原始程度和环境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息息相关,滥砍滥发,无节制的开采森林,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定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

全国总用水量:

指我国居民在一年内,包括工业、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在内的各行业用水的总量之和。

人均住房面积:

是指我国公民平均每人拥有的住房面积,用来反映在城镇化过程中,人民的生活和居住情况。

平均受教育年限:

该指标来表明人们的文化教育素养水平。

在城镇化人口安置的过程中,进城子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表明文化素质越高。

养老保险覆盖率:

是指认缴养老保险的人数/总人数。

养老保险覆盖率越高,表明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社会越稳定。

保障性住房占比:

指在全国住宅建设的基础上,保障性住房所占的比重。

所占比重越高,说明政府用于民生住房的财政投资越多。

二氧化硫排放量:

指耗费一标准的工业原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硫含量。

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是指年内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

表2.2衡量我国新型城镇化效益指标

 

一级指标构成

二级指标构成

性质

经济效益指标

人均GDP(元)

正指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78=100)

逆指标

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指数PPI(1985=100)

逆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基尼系数(0-1)

逆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

逆指标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人)

正指标

万人医生数(个)

正指标

居民生活质量指标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元)

正指标

恩格尔系数(%)

逆指标

 

人均寿命(岁)

正指标

人均GDP:

一个国家的全年GDP/该国家的人口数量,人均GDP能很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人均GDP比GDP总量更能客观的反映居民的收入情况。

城镇登记失业率:

这一指标为逆指标,是指城镇中失业人数占总登记劳动力之间的比率。

人均道路面积:

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中每一居民平均能够使用的道路面积。

该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设施建设状况。

万人医生数:

即每一万人中所包含的医生数(主要是指医疗技术人员)该指标主要是映射某一个地区的医疗普及状况。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是指我国城镇每个家庭中有收入的人员的年收入加总再除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数,该指标能如实反应我国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是能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人均寿命:

人均寿命是一个多维性指标,既能反映某个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又能反映某个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

以上指标是反映我国新型城镇化成本和效益的总体宏观指标,同时又是客观指标,基本上涵盖了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新型城镇化成本实证分析

主要通过比较我国2001-2014年间所选取的上述10个指标(正指标和逆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即呈增长或下降趋势),进而测度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本。

(一)自然资源损耗逐年增加

表3.1资源指标

全国耕地面积

森林覆盖率

全国总用水量

(亿亩)

(%)

(亿立方米)

2001

19.14

16.55

5567

2002

18.89

16.61

5497

2003

18.51

18.21

5320

2004

18.37

18.53

5548

2005

18.31

19.12

5633

2006

18.27

19.56

5795

2007

18.26

20.12

5819

2008

18.257

20.36

5910

2009

18.226

21.54

5965

2010

18.25

22.31

6022

2011

18.248

23.64

6085

2012

18.279

23.84

6146

2013

18.271

23.91

6120

2014

18.198

21.63

6134

注:

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3.1可以看出,我国自2001年到2014年,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14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

全国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也一年比一年多,14年来增长了10.4%,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欠缺的国家。

值得可喜可贺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面积14年来表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增长了将近4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大量耕地难免被征用。

中国的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截止到2012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9亿亩。

在利益和政绩的驱使下,大量农田被征用,用来建设高楼大厦,中心商业广场,铺设道路。

同时农民外出打工挣钱,大量耕地被弃荒的也很多。

2001-2014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0.861亿亩。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减少还将不可避免,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民以食为天,天以地为主”耕地的减少直接威胁人类食品粮食的供给。

18亿亩红线成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

由于我国人口多,生产规模大,城镇化进程中,各种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更加旺盛。

在国家保护自然森林资源的号召下,我国森林覆盖率逐渐增加。

(二)人口安置任务沉重

表3.2人口安置指标

年份

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人)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保障性住房占比(%)

2001

15.8

7.68

39.43

2002

16.4

7.73

39.15

2003

18.6

7.91

38.96

2004

22.8

8.01

38.89

2005

24.3

7.32

38.51

2006

25.7

7.84

38.4

2007

28.1

8.52

37.12

2008

29.3

8.7

36.43

2009

29.8

8.51

35.74

2010

30.2

8.92

35.65

2011

31.4

9.11

35.52

2012

32.8

9.53

31.24

2013

33.1

9.62

32.13

2014

33.24

9.71

33.26

注:

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3.2可以得出,在城镇化人口安置方面,进城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14年来逐年增加。

,由15.8平方米/人增加到33.24平方米/人,平均每人住房面积增长了一倍还多。

在进城子女的教育方面,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从国家保障性住房方面,可以看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中国经济增长总体放缓,稳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大背景下,中国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经济结构升级的过渡期,很大一部分财政支出将用在科技研发,结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

保障性住房占比略有下降也是正常的,民生工程自古就是政府大力支持的重点工程,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多是政府民生工程的表现。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我国人民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受教育年限自然就增多了。

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的压力非常大。

中国每提高1%的城镇化的率,就需要转移农村人口1370万,即需要安排1370万个就业岗位,还有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子女入学受教育等问题,这都需要政府花大力气去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安置成本。

具体解决办法有例如;增加财政支出比重或者政府转移性支付。

(三)环境形势严峻

表3.3环境指标

年份

二氧化硫排放量

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

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

(吨)

平均浓度(μg/m3)

的天数(天)

2001

18965000

54

274

2002

20341000

61

269

2003

21532000

68

264

2004

22549000

76

249

2005

25494000

89

253

2006

25888000

91

248

2007

24680888

107

241

2008

23212000

104

234

2009

22144017

110

229

2010

21851494

117

221

2011

22179081

121

212

2012

22179081

125

210

2013

22181023

125

209

2014

22181102

122

210

注:

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3.3数据可以得出,我国近14年来,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表现出强劲的逐年增多势头。

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从总体上看也呈逐年减少趋势。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在利益的驱逐下,各种自然资源被超负荷开发,各种能够释放出有害气体的产品也大量被生产,工厂排污各项指标不合格。

超越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极大的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其中,大气环境的质量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新型城镇化的效益实证分析

(一)人均GDP快速增长

表4.1经济指标

年份

人均GDP(元)

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指数P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985=100)

(1978=100)

2001

8622

299.2

437

2002

9398

292.6

433.5

2003

10542

299.3

438.7

2004

12336

317.6

455.8

2005

14040

333.2

464

2006

15931

343.2

471

2007

15367

353.8

493.6

2008

23128

378.2

522.7

2009

25545

357.8

519

2010

29524

377.5

536.1

2011

35199

400.2

565

2012

38354

393.4

579.7

2013

43320

385.9

594.8

2014

48958

401.1

626.5

注:

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4.1可以看出从GDP方面,人均GDP逐年快速增长,反映了城镇化建设在经济方面带来了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在稳定的逐年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出在稳定中有序上涨的趋势。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本研究中所指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是人均GDP的增长。

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虽然也有所增长,但其上涨速度远远低于我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

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表4.2社会指标

年份

基尼系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人)

万人医生数

2001

0.4031

3.6

13.88

4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