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126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docx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

当前,学生作文套话、假话、大话成风,习作能力普遍低下。

学生普遍不喜欢写作文,教师普遍不喜欢教作文。

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者,现在的阅读教材,是以“人文”或“内容”主题来编排,不是以语文能力为主线来编排,这样框架下的作文教材,势必无法进行系统的写作教学。

二者,我们的作文教学内容,过分追求意义、价值,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写着和自己的关系不大或者不感兴趣的题材。

比如,三年级孩子,写的是《熟悉的人》《课余生活》《传统文化》……这些无趣的题材,只能逼着孩子们挖空心思去胡编乱造。

……

出路在哪里?

一是,对教材中的作文内容进行二度开发──关于这点,我有一个《教材作文二度开发》的讲座,此处不展开。

二是,对写作系统大胆的重构,开发富有班级特色的写作新计划。

这么些年来,我在无意识地做着写作内容重构的事。

后来读到了温儒敏教授的一段话,眼前一亮。

这不正是我多年苦苦寻找的写作计划重构的学理依据吗?

教学中,不一定照搬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最好能依托自己的经验,并面对你们的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某一种体系作为基本框架,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写作计划。

  

一、绘本读写计划:

利用绘本,大量读写,起步习作(三年级上下册)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文学样式,这些年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少中低年级老师自觉地用绘本进行读写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新教育马玲等老师开发的“读──写──绘”课程,就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当然,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用绘本进行写的训练。

有人忧心忡忡地担忧,将绘本开发为写作课程,有过度消费绘本的嫌疑,有人质疑把绘本用来作为作文写作的依托是非常危险的。

我不想做过多的解释,我用我的实践来回应,看看在充分读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发绘本写的功能,会不会伤害学生的阅读兴趣。

【案例】《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这故事非常好玩!

它就像语言游戏一样,妈妈说一句小兔子说一句,小兔子的顽皮、妈妈的爱心都藏在对话中。

绘本播放完毕,教师创设情境:

兔妈妈和小兔子的对话仿佛做游戏一样好玩,我们能不能学着来做游戏,一个小朋友当妈妈,一个小朋友当小兔子,我们来变一变语言魔术,看看哪一组同学做得最好!

 【学生习作】:

“如果你变成树,我就变成泥土,躲在你的脚下,让你看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泥土,我就变成蚯蚓,给你松土,让你能自由地呼吸。

 “如果你变成树,我就变成蜜蜂,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蜜蜂,我就变成蜂窝,采完蜂蜜你还是会回到我的怀抱里。

“如果你变成小鸟,我就变成夜空,让你看不见我。

“如果你变成夜空,我就变成星星,跟你在一起,照亮你。

 你看,这不是一种创造吗?

儿童的语言比绘本作者的语言更有诗意、更鲜活。

绘本读写课程的目标,就是利用绘本,大量读写,起步习作。

绘本写作的主要方式有:

 1.编故事:

1)借助多幅图写故事──先呈现PPT,留下最精彩的3-5幅图,看着图来写故事。

2)借助单幅图编故事──引导学生思前想后,根据里边的一些有意思的画面,编故事;

2.仿写;

 3.改写;

4.续写:

如《小猪变形记》,让学生思考:

小猪还会遇到谁?

它怎么变怎么说?

5.扩写;

6.绘本导写:

如《大卫不可以》,看着绘本中大卫的顽皮样儿,你会想起你曾经的顽皮往事吗?

你来写一写《顽皮的故事》。

绘本作文课程,需要收集大量的绘本PPT。

然后按照能力点和主题,将绘本归类处理,集体备课,攻关研究。

二、童话读写计划:

阅读童话,编写童话,爱上写作(四上)

小学阶段,能不能搞创作?

我以为完全可以?

为什么小学生作文,一定是“习作”?

小学生,完全可以写文学类的作品。

很多人往往借口“小学生作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把文学性写作排斥在小学生作文的领域之外。

我认为,只要引导得法,孩子们是完全可以创作的──只是,孩子们的创作,我们不要提太高的要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这一单元有写童话的习作训练,我们参照台湾李玉贵老师的课程,开发了为期一个月的童话读写计划:

阅读童话,编写童话,爱上写作。

【操作流程】童话阅读与写作系统课程

前期,让儿童用两星期的时间寻找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童话书,认真阅读,准备一个3分钟左右的童话故事片段,在小组内分享。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一)听故事与整理故事元素(1节)

1.小组说故事。

(选择三四分钟能讲完的故事片段)

2.教师示范摘记故事元素(角色──地点──情节)

3.学生摘记“角色──地点──情节”。

目的:

渗透故事元素的意义。

 

(二)限定故事元素(1节)

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进行童话故事大变脸,黑板上呈现五个角色、五个地点、五个事件,请小组商量,对这些元素进行重组。

教师可以适度追问选择这个的理由。

 角色:

离家出走的十岁男孩

地点:

秘密丛林

事件:

收到一封信

我们在教写作的时候,经常会让孩子们写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我个人认为有意思就是儿童写作的最大的意义,只有让他们感到有意思,他们才会乐此不疲地写作,一旦我们过分强调有意义的话,儿童写作就没有意思了。

上面的这个小组选择的这三个元素,就非常有意思。

他们写起来,就非常带劲。

(三)草拟大纲(1节)

1.草拟大纲(用画情节梯的方式,列出故事的提纲);

2.自言自语(把提纲具象化);

3.配对讨论(虚拟的真实);

(四)迷你课程──来自学生说故事与故事架构的观察(1节)

“丛林”“亚马孙原始森林”“美国某个洲原始森林”“中苏交界的原始森林”“灌木丛”

教师追问:

到底是哪个地方的丛林?

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是不一样的,老师要学会追问。

 (五)文稿确定及组内发表(1节)

预留三个星期的速度差

 章节名称、人物简介、图文配置、扉页、封面页、封底、版权页、内容与编排……

让学生以写微型书的方式来完成这次童话习作,这是一种阅读与写作的统整,他是从读到的东西当中去学习写作。

 (六)新书发表(3节)

【发表准备】作者精选细读(选择最精彩的细节,3-5分钟时间能读完并能讲出来。

 分享构思与创作历程、自己最喜欢与得意的部分。

(甚至可以分享原先设计的思路是怎样的,现在变成怎样。

听众:

专心听、参与聊书、提问。

个人认为,儿童学写作从老师那儿和从伙伴那儿学到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伙伴的经验更有价值。

 【组内发表】

老师准备:

每一组有一个谱架。

(利用谱架,便于讲。

读和讲是不同的概念)。

学生发表:

同一个时间每组有一位作家发表作品。

 【组间轮读】巡回读者阅读全班所有同学的作品。

 个人认为,作文的生命力在于交流,一旦作文失去了交流的机会,作文的生命力基本上是没有了。

 七、全班小书展示与阅读(2节)

 1.教师准备:

每个读者有五种颜色贴纸(黄、白、红、蓝、绿)各四张共20张。

每组书放在透明展示架上,供读者翻阅回味。

 2.同伴激赏:

阅读后,每个读者根据以下向度提供同伴下面回读:

 原创性:

以黄色贴纸代表。

 故事内容:

以白色贴纸代表。

图文搭配:

以红色贴纸代表。

版面设计:

以蓝色贴纸代表。

个人爱好:

以绿色贴纸代表。

3.回应限定:

提醒学生:

 一定要提供左右两个邻座同学,各两张贴纸。

 一定要提供组内每一同学一个欣赏的贴纸。

八、喜欢你就要亲口告诉你(1节)

1.把名字写在贴纸上2.亲口告诉作者优点3.作者把优点回馈贴在预留页4.写日志,作为后记

 这样一个系统的课程经历11课时,在整个过程中将读和写真正贯通起来。

同时,这是一种体现弹性的写作,更可贵的是伙伴间能够合作与讨论。

此外,这种写作,是一个渐渐生长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三、观察写作计划:

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提升观察力(四下)

【列举案例】四上第二单元观察作文

 人教版原作文要求:

仔细回忆,你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

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

题目自己定。

还可以写观察日记。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作文教材,这是一个大概的范畴、大概的要求,至于观察日记与其他作文有什么不同?

没有。

我们参照日本的教科书开发了一个观察作文。

                    

 观察作文

 

我们周围有很多虫.仔细观察这些虫可以发现十分奇怪有趣的事。

找—种我们周围的虫,用放大镜、尺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观察的事写成文章。

作记录:

 作观察记录时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观察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

虫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

虫的行动方式、叫声、叫的方法、食物等;

你认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

 这个观察要求,缩小了观察范围,告诉儿童用什么工具去观察,然后告诉儿童做观察日记要注意以下事项。

这就是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一个细致的指导方法。

“观察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这是科学性精神的渗透,虫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是静态的观察;“虫的行动方式、叫声、叫的方法、食物”等是动态的观察;“你认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这是细节观察。

方法就渗透在提示当中,这就是一种微学案,孩子们可以照着写,老师们可以照着上。

现在我们一线老师很需要的一种作文微学案。

 

查阅资料:

 

如有疑问,自己查一下有关的辞典、百科全书之类的书。

 

写文章:

 

根据记录,写小结文章,注意不要遗漏了重要的事;

 

把图、表等放到文章里面去,要写得别人容易懂;

 

把书中写到的和观察到的与自己所想到的作比较:

 

要写的每项内容前要加小标题。

 

【学生习作】:

 

1.某学生的笔记

 

西瓜虫

 

9月18日(四)  晴23℃

 

·抓到的地方──院子的石头底下。

 

·一抓到,马上就会变成回滚滚的。

 

·身体的颜色──灰黑的。

 

·感觉──有点像塑料。

 

·脚──一节左右各一只,全部 14只脚。

 

·从书中查阅到:

 

分类名称是甲壳类等足目;

 

不是昆虫,和蟹是一类的。

 

西瓜虫观察记

 

调查日期:

9月18日(周四)23℃

 

抓到的场所:

院子的石头下,潮湿的地方。

 

身体的特征:

身体是一节节的,用手指稍一碰,就缩成像西瓜般的。

我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叫它西瓜虫的吧。

 

查了生物图册后知道,分类名称是甲壳类等足目,和蟹是一类的。

 

身体的颜色是灰黑的,有光泽,有点像塑料。

身体长1.2cm。

 

用放大镜观察,脚在较大的节上左右各一只,全部14只。

 

西瓜虫的活动方式:

爬起来还特别快。

放进盒子里后,马上爬到角上,然后就沿着边上转着圈爬。

过一会就停在角上,一动不动。

 

我想它是要藏起来吧,就在盒子里放了一块石头,于是它就沿着石头转了一圈后,钻到石头底下去了。

 

书上写着,西瓜虫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还真是这样的。

 

观察读写计划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课程,肖像观察、衣着观察、神态动作观察、花鸟虫鱼观察、风雨雷电观察等等。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忘阅读跟上。

比如,结合风雨雷电、日月星辰观察,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读普里什文的《大自然的日历》,这本书把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写得非常地棒。

普里什文还有一本非常棒的书《林中水滴》,文字非常非常美!

另外推荐维·比安基的《森林报》,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记录森林的变化,也非常棒!

 

这就是观察写作计划,把读与写整合起来,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提升观察力。

 

四、阅读写作计划:

阅读群书,探究写作,提升创造力(五上)

常常有老师和家长问,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关系?

且常常举出例子说,孩子读了大量的书,但是写作并不见得好。

我想,这样的家长,太心急,总是希望今天阅读1000本书,明天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写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等待。

 

我的观点,博览群书不一定马上能写得出好文章,但一个善于阅读,且广泛阅读的人,他的作文内容,必定较不阅读或者少阅读的人更加丰富,作文境界,必定较不阅读或者少阅读的人更为高妙。

如果把写作比作一只飞翔的鸟,广博的阅读者,拥有有力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读书甚少者,翅膀乏力,鸟儿只会飞得很低很近。

     

 

温儒敏教授也曾经说过,“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扩大阅读面,加上适当的思维训练和文字训练。

多读比多写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多读能不断增加信息量,改变知识结构,拓展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下笔时思维就更加活跃,而且,阅读可以获取大量写作素材,词汇量大增,形成语感。

 

我的做法是,让孩子们在问题情境中,带着任务去探索阅读,然后,把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

                 

 

【案例】《小学生世界遗产》

 

我们曾经带领五年级学生编了一本《小学生世界遗产》的书,操作过程如下:

 

1.课前调查:

最想了解哪些世界遗产?

 

2.出示样章:

模仿样章书写。

 

我们的样章是这样的:

 

第一板块:

世遗名片。

 

用名片的方式,不超过200字介绍遗产的地理位置、价值等。

这是一种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用几句话就把相关事物讲清楚。

 

第二板块:

走进世遗。

 

一家人寻访世遗实地考察的方式,用写故事的方式来写,里边有四个主人公:

乐乐信息技术的高手、妈妈摄影师、爸爸地质考察工作者、爷爷博物学家,一家人边走边拍边对话,把相关世界遗产的内容通过照片、通过对话来呈现出来。

作者乐乐是一个写作高手,每篇文章篇幅在1000字左右。

 

第三板块:

刨根问底。

 

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度研究,通过列表、画图等方式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个课程也是根据教科书开发而来,书上有一个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我们把导游词变成编一本书,并且搞了一个首发式。

它的意义在于儿童在大量的阅读中,用故事的方式呈现世界遗产的知识。

这是一种统整的写作,孩子们把网上搜索到的、图当中的、历史遗迹中的统整到一篇文章当中。

这样的习作,涉及很多门类的学科,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探究写作。

这样的作文,需要一定时间去完成。

 

这样的写作课程,目的在于就是阅读群书,探究写作,提升创作力。

 

【列举案例】:

孩子们自编的读写周报《书海苗韵》

 

用报纸的方式呈现阅读成果是读写打通的做法,读报纸本身是一种阅读,读后感可以促进儿童阅读。

当然,我要特别提醒一点:

当你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兴趣的时候,少让他们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促进孩子阅读,用不好是一种美丽的阅读伤害,它会伤害孩子的阅读积极性,要鼓励孩子兴致勃勃地阅读,少让孩子烦杂地做阅读以外的事情。

 

【列举案例】:

《跟着名家写作文》

 

2011年,在钱理群老师的带领下,一批有志于教材建设的朋友们,一起编写了10本《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把最典范的白话文,以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方式,介绍给儿童。

 

这套书怎么用?

杭州刘发建老师开发了“作家阅读周”课程。

每学期定两个作家,引导孩子们用一周时间,读一个作家的作品。

十本书穿插到3-6年级来阅读。

 

我们的作文教学,习惯于让孩子一次又一次让学生写,但是往往进步并不明显,关键在于孩子们语言和写法内存不足。

内存要从优秀作家的作品中汲取。

一旦儿童有了语言的积淀,写文章就会很轻松。

 

阅读并模仿一个作家作品一周,他的文字风格就会慢慢地渗透到儿童的写作中。

 

五、书信写作计划:

伙伴通信,生态写作,提升沟通力(五下)

 

应用文在小学作文教学占有一定的份额。

但是,我们的教学其实是跟真实应用脱钩的,孩子们没有真正把这种应用文应用到生活当中去。

不妨来看一个案例,我是怎么把一系列的应用文的读写和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

 

【列举案例】:

书信往来

 

五下第一单元习作训练,是给远方手拉手朋友写信。

我们班与天台平桥小学五(6)班结对,进行为期一年的书信往来。

 

我和对方老师约法三章:

不留电话、QQ,不许寄照片,不透露性别。

这样做,是为了保持神秘感。

孩子们的通信,教师基本上不干涉。

 

后来,发现一些孩子在彼此介绍自己近期的读书收获,于是,我就趁势引导。

有段时间,我发现学生迷恋曹文轩的《草房子》,我就把这些书信进行“群信阅读”,这就是一种读和写的结合。

写信成为他们分享快乐的载体、途径和需要,这时候的书信往来,就是基于内心的诉求,这样,儿童就会自觉地去书写。

 

通信坚持了大半年,孩子嚷嚷着去见笔友。

最后,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必友们终于见面了。

活动丰富多彩:

欢迎仪式、表演节目、互赠礼物、共进午餐、餐后种植、同上一节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活动方案、欢迎仪式讲话稿、课本剧剧本、邀请家长的函、和老师签订协议等都由学生一一完成。

 

这些,不正是鲜活的应用文吗?

这一切,都是在系列真实的交际场景中进行的,孩子们不觉得这是在写应用文不,却完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应用文教学。

应用,是应用文教学的最大价值。

 

六、网络写作计划:

借助博客,网络写作,提升思辩力(六上)

 

这是网络时代,人人拥有话筒。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成为声音的制造者、信息的发布者。

我们的语文教学千万不要排斥网络,而是要借助网络改进我们的读写,让网络成为我们有力的臂膀。

 

(一)从“舸二楞”、“猫猫含”的作文故事说起

 

【列举案例】“舸二愣”的作文故事

 

班里有个孩子,网名“舸二楞”,最怕写命题作文。

考试时,一旦遇上全命题作文,他就完了。

六上期中考试,题目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舸二愣”枯坐了40分钟,卷子一片空白,最后干脆在位置上抽泣。

后来,我让他把刚才的经历写成文字,孩子立马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学生习作】

 

……

 

此时此刻,我巴不得铃声一响,立马交卷子,万事大吉。

 

可是,时间似乎故意跟我作对,走得那么慢,煎熬啊,痛苦!

这时候,张老师过来了,冷冷地看了我一眼。

看我有什么用呢?

不会写就是不会写。

 

又过了一会儿,张老师又来了,这一回是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瞪我有什么用呢?

不会写还是不会写。

完了,死定了。

悲剧要重演了(因为他五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次作文交白卷的经历)。

历史啊,你怎么那么惊人的相似呢?

 

后来张老师把我叫出了走廊,告诉我,就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好了,灵感有了。

于是,就写下了上述的文章。

请老师高抬贵手。

(节选自《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就是这孩子,在博客中,写下《亚马孙河探险记系列》,共计18000多字,他的文章,情节曲折,想象独特,细节饱满,不乏灵感。

 

【列举案例】:

“猫猫含”的作文故事

 

班里还有个孩子,网名“猫猫含”,在新浪开博客才几个月,就疯狂地爱上了写作。

从《屋顶上的南瓜猫》《风吹过的地方》《精灵之国》等系列小说、散文,到读书随笔系列,随手写来,活泼风趣,清新爽目。

记得有一次,她的好友周周生日,我在班级博客中,为其写了一首小诗,“猫猫含”当天晚上,就在博客上跟了一篇妙不可言的文章──

 

【学生习作】:

 

落入凡尘的菩萨(节选)

 

文/林大菩萨

 

咱们班的周周,乃是“四大菩萨”之一(老师们常常戏言上课从来不举手的孩子为“菩萨”)。

这回,终于落入凡尘了。

   

……

 

四大菩萨的代表,自然就是──周周同学。

好歹我被叫起来,磨叽磨叽说一个字,咱的周周同学打死也不说(打活除外)。

如果真的想说,也是等到同学们都回答不出来了,来回答个一两句。

周周菩萨温柔可人,非常腼腆,丹唇未起笑先闻,看得其他三个菩萨羡慕死。

为此,有无数老师乞求咱周周菩萨落入凡尘──上课发个言,说个话。

  好嘛,不打不成器。

张老师这一“打”,给周周菩萨一个精神支柱,顺着这个支柱跑凡尘去了。

  且说周周菩萨来到凡尘,哇撒,立刻就活泼了。

每到恩人──张老师──说要读课文,咱周周菩萨以惊人的速度“刷”地一下举起了几千年都没亮出来的“大手”。

其他三个菩萨看得都怕了──周周菩萨举手,百年也见不着啊!

“不举不知道,一举吓一跳”。

从此,周周菩萨就在凡间成名了。

要回答了,找她;要朗读了,找她;要做榜样了,找她……这可让咱周周幸福死了,为此她恩人──张老师──还特地为她写了一首诗,恭祝她成为凡间圣女。

  10月31日,周周蜕变成功的日子!

周周菩萨已经从一个慈悲菩萨化作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圣女,令其他三个菩萨张口结舌!

想不到,咱的领头人,第一个落入凡尘!

  为落入凡尘的周周,干杯!

 

奇怪的是,猫猫含的命题作文、考试作文,却和其他同学一般无二,干瘪生硬,甚至老气横秋,灵气全无。

和她的博客作文放在一起,你绝对不会相信这些文章出自同一个孩子之手。

 

同样的孩子,为何在不同的写作环境下,文字风格会截然不同?

有一天,“猫猫含”为我解开了这个秘密──“限制”和“随意”。

在猫猫含的观念中,命题作文,是为老师而写的,老师的限制太多,便放不开手脚。

而“随意”,按猫猫含的解读就是“随心所欲”,“放开手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其实是孩子们向我们发出的“渴望解放”的呐喊。

博客写作,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自由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从“舸二愣”、“猫猫含”喜欢写博文进而作文水平大幅提升的事实,我敏感地意识到,一个广阔的自由作文舞台,正呈现在我和孩子们面前。

于是,我不断地转帖、朗读这两个博客写作“先行者”的优秀博文。

不到一个月,“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班上掀起了博客写作的热潮。

全班36个孩子,先后开了28个博客;一年时间,人均自由写作达45篇,最多的,达130篇之多。

整个班级呈现了你追我赶的博客写作热潮──而五年级时,这个班级的孩子,绝大多数,并不喜欢写作。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二)博客作文的经营之道

 

博客写作,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更需智慧地经营。

回顾我班的博客作文经营之路,我以为,如下三点是极为重要的。

 

一是树立典型。

博客写作原是极少数学生个体的自发行为,如何把个体的自发行为,转化为群体的自觉行为,需要老师积极引导。

我的做法是,通过树立典型,让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煽风点火。

有了博客,如果不用心经营,一些缺乏毅力的孩子,也许会中途放弃,直至不了了之。

因此,适时的“煽风点火”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何煽风点火?

首先是“博友互访”;其次,“家长粉丝团”;第三,教师“神秘留言”。

 

第三步,持续互动。

博客作文的最大功能,是其即时互动。

因此,在博客作文的经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互动功能,使之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大平台。

 

(三)博客写作的价值追问

 

读着孩子们博客上自由舞蹈的文字精灵,细细地回味着我和孩子们所创造的小小奇迹,我不断地追问:

博客写作,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孩子空前地热爱写作?

 

首先,博客写作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儿童。

 

博客写作,创造了一种“为自己写作”的宽松氛围,让孩子以“玩”的心态对待作文,让他们充分享受作文带给自己的快感。

在无拘无束的表达中,在互读、互评中,孩子们体验到作文就是游戏,作文就像呼吸一样自在。

在游戏的心境中,孩子们回归了“随意”写作的状态;人在放松的状态下,越能激发自己的潜能。

因此,博文中的文字,就比课堂里上的写作,有味得多。

 

博客写作,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

唯有解放儿童,才能激发儿童潜能;而解放的要义,就是减少限制,回归自由。

 

第二,博客写作让儿童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

 

2011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儿童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使命是让每一个孩子热爱写作,享受写作。

 

但在长期的习作教学中,老师不是以让孩子喜欢写作作为最大的价值追求,过多的“意义”,过多的“规范”,让作文变得面目可憎,以至于孩子们逐渐丧失了表达的自信与乐趣。

潘新和教授也曾说过“在写作之途,想写就好”。

“想写”是“乐于表达”的前提。

而乐于表达的前提,就是让他们体验表达的乐趣。

表达的乐趣如何去激发?

靠老师、同伴以及潜在的读者真诚的欣赏!

舍此,别无他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